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和离后首辅他火葬场了 > 第1章 端午宴

和离后首辅他火葬场了 第1章 端午宴

作者:张部尚书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3-02-11 10:37:16 来源:文学城

时维五月,暑气新蒸。盛京尚未入伏,天儿却已经回暖。

暖意滋生湿邪,各家门户前,都挂上了祛病消灾的菖蒲和艾草。

白氏族人济济一堂,坐于黄花梨木福禄寿八扇大屏风后,正欲开端午宴。

已近午时,家主白同赫迟迟没有让仆婢入堂布菜。满头银丝的老祖母,亦用满是褐斑却保养得宜的手默转翡翠色的念珠,仿佛在等什么人。

堂屋内一片静阙。

李凤莲飞了眼家主,视线又落在丈夫同父异母的妹妹白婉身上。

今儿既是端午宴,亦是白婉的归宁宴。

白婉为大房陈氏的嫡女,身份尊贵,李凤莲却是庶出长子白萃璋的妻子,平日里见谁都低眉顺目。

她的丈夫也是个不景气的,科举不第,只花钱捐了个从五品的吏部员外郎(1)。

谁不知道,白萃璋仍旧吃着本家的米粮,镇日游手好闲,在外拈花惹草。

是以宴席尚未开始,李凤莲便热心地往白婉面前的彩绘瓷碟里洒了点瓜子仁。

言笑间,又状似偶然问:“婉儿,这家宴马上便到时辰了,怎的还不见二郎的影子?”

附近几个女眷也偷偷侧耳,想知道“二郎”去哪了。

大家都清楚,白同赫不让开席,就是为了等这二郎。

李凤莲口中的二郎,便是白婉的夫君。

陆二郎本名陆松节,洪德六年间进士及第,被敬宗皇帝钦点翰林,彼时他才十八岁,貌美性恭,气质卓然,在盛京风头无两。

不过他英年早婚,做庶吉士时便娶了白婉为妻。

婚后,陆松节的官越做越大,二十岁擢升翰林编修兼太子讲师,如今已任兵部尚书,掌一**权。他背靠白氏,深得当朝首辅皇甫冲的器重,入阁拜相是迟早之事。

白婉妻随夫贵,在盛京,在白家,一直是大家议论的对象。

论的却不是什么好事,因为盛京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陆松节心底另有所钟,之所以娶白婉,不过是因为他曾经人微言轻,被家主白同赫威逼恐吓。

便是两人出席宴饮,也是貌合神离,形同陌路。再则,白婉五年无所出,更是让大家笃定,她不得丈夫欢心。

白婉知道,李凤莲有此一问,不过是难得逮着机会嘲讽她。谁让他们二房一脉没出息,只能靠奚落她找点存在感——白婉先前信誓旦旦告诉老爷子,陆松节会在端午宴前回京。

白婉扫了她一眼,面上仍旧端和:“昨儿夜里下了雨,难免阻了行程,但以他的脾气,既说了端午宴前回,便定能回的。”

“也是。再怎么说,倘若二郎真有心,紧赶慢赶的,也该到了。”李凤莲嫣然轻笑。

倘若有心,不就是说他无心?

白婉终于稍稍坐正,浮了浮汝窑三才杯中的茶沫,皮笑肉不笑:“再有心也架不住公务烦劳,唉,我现在倒羡慕嫂嫂,大哥总得空陪你。”

她变着法损白萃璋一事无成,只能流连床榻,李凤莲脸色登时垮了,悻悻地不再说话。

周围几个女眷看好戏似的,凑在一处喁喁私语,间或发出细碎笑声。

白婉只当没有瞧见,玉指轻勾,把丫鬟芸佩叫道近前,低声吩咐:“你去府门外瞧瞧,二爷的车马可回了。”

“是。”

瞧着她离去背影,白婉佯作镇定,抿了口茶。

她现在可以在口舌上挣回点脸面,但再过一会,陆松节还不现身,她便不知如何是好了。

敬宗即位来,水匪屡屡骚扰江淮福建等地,导致海路贸易受阻,陆松节年初便奉命巡视沿海边防,一去数月。

恰逢祖母大病初愈,难得出席家宴,白婉这才和婆母讨了个假,想和陆松节同往白府过端午。

左右等不到他的家书,只得托人给他捎长信。客套关切之余,还央求陆松节千万在端午宴前归家。

他倒是在十日内回了信,仅寥寥二字,“会的”。仿佛多写一个字,都浪费他力气。

白婉也习惯了。

毕竟她看似风光的婚事,早就不是冷暖自知的秘密。他惦着夫妻礼数,能按时回来便行。

可现在开席在即,他却迟迟不现身,也不管她丢不丢面。

*

巳时三刻,白同赫终于松口,一应仆婢端着饭菜依次入内,戏台上水袖翩翩,伶人咿咿呀呀,粉墨登场。

眼见着珍馐列次上桌,白同赫却不动筷子,侧室徐氏已经忍不住酸道:“都这个时辰,二郎应是不会来了。哪有老辈等小辈的道理?老爷,不如咱们先用饭吧。”

“是啊,都说贵人多忘事,他这官做大了,咱们也该不入眼了。”李凤莲轻笑附和。

她们婆媳二人素来不睦,但在损白婉这件事上,默契地达成了一致。

白同赫的脸色越发阴沉。白家虽然现在不济,但祖辈也曾位列三公,白同赫的祖父,亦是一朝国公。

他堂堂左佥都御史,陆松节的岳丈,陆松节如此不给面子。

“那就开席吧。”白同赫冷声道。

徐氏脸有得色,飞了眼旁边大房陈氏。陈氏面色寡淡,没甚光彩。她便觉得舒心,气定神闲地磕了颗瓜子。

气氛逐渐热络,主位的老祖母却是唉声叹气,言谈间不免失望。

“二郎才当几日的尚书,眼界就高到天上去,往后真入了阁,还不得把咱们这些老骨头踩脚底下!”

芸佩也悄悄回白婉,陆松节车马仍不见影,今儿这局她输得彻底。

饶是白婉做了心理准备,此刻仍旧有些难堪。

她嫁他时,还觉得他不错的。

切莫说他如玉之貌,如松气度,便是他对人的态度,她也挑不出毛病。

不论她说什么,他总回声好。做错了事,会立刻同她道歉。

可后来她才发现,他表面说好,却是左耳进,右耳出。犯了错立刻道歉,也只是不喜欢她纠缠。

而他之所以不和她撕破脸,大抵只是因为那时候他不过个翰林庶吉士,在她父亲的官威面前,不得不低头。

现在不同了,他官居二品,又是太子讲师,敬宗与东宫恩赏丰厚,去岁他已把老家的亲人接到了官邸,还在盛京买了私宅。对她,便愈发漫不经心起来。

她本以为自己归宁的家宴,他能真的守时守约,不至让自己,让她的父母被人耻笑。

现在想想,真是自作多情。

讥讽声,抑或是那些异样的眼光就像利刃,让她在席间难以自处。

白婉便放下银筷,假意咳嗽起来。

李凤莲眼尖,语气“关切”:“婉儿,你脸色怎么这么差,是不舒服吗?”

“这几日天气无常,我穿得多些捂了汗,又脱得勤,不承想反倒着了风,现下嗓子不太舒服,头也有些晕,想回去歇息。”白婉虚弱道。

“可惜了,今儿那么多好吃的好玩的,怎的就病了呢。”李凤莲佯装惋惜。

说着,她还看向旁边几个姑娘,大家脸上心照不宣,都知白婉装病,憋着不笑出声。

自己巴巴的归宁,丈夫却让她在长辈小辈跟前没脸,李凤莲若是她,早该一头撞地羞死,哪还吃得下满桌的珍馐。

“咳咳。”白婉装了会,倒真有些喘不上气。

她当然知晓她们如何想的,却无心驳斥。

她的身体并不好,现下怄着气,怄得心尖都隐隐作痛,是真的不舒服。

就在芸佩心疼地猫腰搀她,准备带她回后院时,却听堂外一阵杂沓脚步,一个高挑身影绕过屏风,人未到,声先至。

“儿来迟了,未能赶上开宴,实在失礼。”

他音质如泉,铮琮动听,仿若真的恳切赔礼,不论先前人有多大的气,此刻也消了三分。

白婉凝眸,盯向那个让她日思夜想的夫君,一时忘了动作。

陆松节身长八尺,穿一身绯色圆领阔袖袍衫,腰缠犀角带,却是摘下了乌纱帽,如鸦长发一丝不苟地束起,用根如意玉簪簪着。略显柔和的脸部轮廓肤如暖玉,凤目薄唇,右眼檐角下还有颗微红泪痣,让这俊美公子平添一丝忧郁深情。

他一出现,满堂男子似都被比下去,只他一人如芝兰玉树,葳蕤流光,吸引所有人的视线。

白同赫素日十分满意陆松节这位女婿,又因对方一进来就道歉,他也不好大声苛责。

他瞥了眼檀木桌上的铜壶刻漏,却是带着余怒:“也才午时正,不算晚。”

陆松节微微颔首,再道:“儿曾托信,说端午宴前一日到,不承想半路同福偶感疟疾,耽搁了时间,父亲这么说,儿心底更难受了。”

同福是他的近身仆从,主仆情深,倒也显得他怜悯下属。

白同赫点点头:“又非你刻意为之,一次两次的,就算了。”

陆松节却是对着堂屋内一众长辈再三致歉,又问了祖母的安,叫仆从把此次南下带回的礼物呈上,作为赔礼。

礼物甚为丰厚,譬如洞庭的柑橘、福建的荔枝、西湖的龙井……全是福建沿海到江淮两地的特色珍馐宝物,还有专门赠予老祖母的景德镇白瓷观音,给白同赫的徽州墨。

长辈小辈都得了他心意,个个笑逐颜开,方才的怨气早就抛到九霄云外,老祖母更是高兴得合不拢嘴,脸色红润有光。

先前那酸他的徐氏和李凤莲,全变成闷葫芦,不吭声,大房陈氏稍稍坐正了身子,斟了杯祁门红茶,怡然慢饮。

白婉还在那站着,看着他周到地和众人寒暄,说起这些日子在外所见风物,真是光辉灿烂,叫人难以避开目光。

她不禁搓了搓自己的下裙,耳尖烫起来。

他竟是真的回了,反叫她意外,一颗心扑通扑通的,好似要从胸腔里撞出来。

(1)捐纳官职,即合法花钱买官,是明清时期用以补充财政收入的一项制度。一般捐纳的职位都不是什么要职,买了官的人只得一个虚衔,平时不做实事,只在社交时派上用场,给脸上贴贴金。

(2)因为男主光环,所以他年纪轻轻就担任兵部尚书,翻遍史书亘古未有,请不要深究。

他是寒门子弟,没有爵位,自己也还没有封侯,内宅人员和产业架构设计简单。

另,男主不是完全光伟正的人物。可能,也许,只是个毁誉参半的衣冠败类?

(3)大靖朝是架空朝代,私设较多,勿考据。

在这里卑微地推一下自己的预收文《偏执藩王追妻日常》~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端午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