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据邓舒所了解,是中国第一位女考古学家发掘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将军,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缘分呢?
“菜来了。”陆阮端着一盘鲜艳的西红柿炒鸡蛋从厨房出来,走至妇好身侧,将盘子放在了桌上。
看着热气腾腾的菜,妇好轻轻皱眉,忍不住好奇道:“这是什么?”
她从未见过这样的菜,尤其这红色的东西,跟血差不多的颜色,还发着亮晶晶的光,好看是好看,可它能吃吗?吃了不会中毒吧……
“这是西红柿炒鸡蛋,很好吃的。”陆阮真挚地看她说道。
“西红柿?何为西红柿?炒又是什么?”妇好不解。
陆阮想了想,说:“是我们这里专有的蔬菜,有营养,味道又酸又甜,至于炒嘛……就是铁锅里放上油,配大火,油沸腾后可倒入菜,这就叫炒。”
还好在没人的时候她看过了那日历上的知识点,提前了解了一下,否则还真说不出来。
炒菜最早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而西红柿传入时间较晚,是在明朝万历年间因海上丝绸之路才来到中国的,这与红薯、玉米等美洲作物的传入时间相近。
而它的传入路线也较繁琐,需要先进入广东、福建等地,再逐渐向北传播,早期西红柿被称为番柿,主要用于观赏。直到新中国成立,西红柿才摆脱“观赏植物”的身份,成为餐桌上常见的蔬菜之一。
所以这不怪妇好不知道。
妇好抿着嘴,想尽可能理解她说的“炒”,过了几秒钟,她又问:“那蔬菜又是什么?”①
她竟然能在两句话里有两个不知道的东西,难道这是什么天人之境?
“额……”陆阮陷入困难。
邓舒此时绕过前台,朝她们走来,扬声解释道:“是一个总称,像葵菜、藿、韭、萝卜、蔓菁、桑、藕等,都可以归到蔬菜一类里。”②这是她刚背下来的知识点。
妇好明白了,遂绕有兴致地点了点头,拿起桌上的木制筷子,微微凝了一下眉,说道:“你们这里的东西还真是稀奇。”
她自认还算有学识,可今日竟然在这个陌生的地方两次露怯,且她观这两个女子的穿着,与大商的衣服样式完全不一样,谈吐也不似寻常人,着实是引起了她的兴趣,所以她问的也就多了。
“她这是什么意思?”陆阮贴着邓舒的耳朵小声问,后者摇头。
尽管邓舒比她多看了一点史料,她也不能全部背下来,譬如此刻,她就不知道妇好是指什么稀奇,要说西红柿,她已经向她解释过了,所以她现在疑惑的应该是别的。
难道……是她手里的筷子?可筷子有什么值得疑惑的?那不是很常见吗?
“象牙筷和青铜筷见久了,竟不知木头也可做筷,甚至可做这么多桌椅,所以很是惊奇,你们不必多虑。”妇好面带笑容的解释道。③
哦!原来是这样!木制物品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开始使用,而商代青铜工艺发达,所以青铜家具更常见,所以她是没有见过这么多木制家具的。
且象牙筷和青铜筷主要供贵族阶层使用,她这种级别的人是不会用木制筷子的。
怪不得她进来的时候表情就很是疑惑,多驻足观察了会儿,对于她来说,这是到了一个很新的世界。
话落,妇好夹起一块鸡蛋,待汤汁落下,才非常不慢条斯理的放入口中,她的举止不像电视剧中见到的名门贵女那般淑女,倒是很像现代人吃饭般,动作很是自由。
不过也确实无法将她与养在深闺的女子相比,她可是上过战场、立过战功的女将,吃相自然是不同的。
但又不能仅仅用女将来称呼她,除此之外,她的身份还有很多,她是王后、诸侯、祭司,女将军只是对她们而言的顺口称呼罢了。
鸡蛋入口时,先是热了她的味蕾,香味瞬间涌上心头,酸甜的味道随后在胃里游荡,可口极了,那种鲜香感久久不能散去,甚至可以说是她吃过的最好吃的食物。
“味道甚好!”妇好不吝夸奖。
“好就行,这可是我最拿手的了!”陆阮嘿嘿一笑,指着这西红柿炒鸡蛋说道:“好吃就多吃些,出去了可就吃不到了。”
“那是自然。”妇好点头,又吃了三口鸡蛋,外加两块柿子。
“你们是从哪里弄来这食材的?”妇好边吃边问。
见她二人表情犹豫,妇好耐心道:“别见怪,我从未吃过这个,所以想知道是从哪里来的,若是不方便告知……”
“方便的,”陆阮嗓音柔柔的,继续说:“是从遥远的西方传进来的,我说句不中听的,以你们现在的实力,怕是无法取得。”
妇好怔了怔,她说的遥远的西方,是有多远呢?她征战多年,西边的地界她也打过,可并未见到这西红柿,难不成……还要更远些?可更远的话,那不就是遥遥无边的海了吗?
莫非此物种在海里?那确实是无法得到了,因为大商没有能够载人进入海底的工具,而在她有生之年,估计也无法去那的尽头看一看了。
但没关系,人生不如意事常**,这有什么,她只守好她的疆土,尽自己所能打下更多疆域,那就好了。
“您若实在喜欢,便带上几个回去吧。”邓舒说罢,便从厨房拿出来五个西红柿,放在了桌上。
“成熟的西红柿很难种,需要通过选果、取种、发酵、清洗、晾干和保存六个步骤完成,我们并不专业,所以无法为您选择果实,您只能拿上些回去了。”邓舒满脸遗憾。
“这六个步骤,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妇好顿了顿,问:“可这里是梦境,我该怎么拿出去呢?”
只见她的手抚摸着那圆圆的西红柿,眉峰轻挑,她实在是喜欢这东西,所以舍不得,但又因这里是梦境,那种忍痛割爱的感觉就更深了。
梦境?两人惊了惊,之前来的客人没有这么快就反应过来这是梦境的,妇好的反应速度完全超越了前者。
“这正是我们客栈奇妙的地方,”陆阮温声告知道:“只需将它们带入轿子中,梦醒之后,它们自然会出现床边。”
“床?你说的应该是……榻吧?”妇好反应了几秒,将她说的词做了对应,毕竟能睡觉的地方只有榻了。④
“啊对对对,就是榻!我们这里称作床,但不管它被叫做什么,只要您把东西带入车内,在您醒来后,您就会看见的。”
竟还有这种玄机?!
“那既然如此,可否多给我些?你们这里还有什么新奇的东西吗?一并给我也好……可惜我身上没有值钱的物件,你们看这把钺可否抵在这里?如果……如果我之后不能再梦到你们,这把钺就是你们的了。”妇好说着就将那钺放在桌上,“翁”的一声响,震的桌子颤了颤。
要知道,这把钺可是重二十斤呢!
“这把钺跟了我很久,杀死过不少敌人,故而我睡觉时也将它放在枕边,这约莫也是能带进来的缘故,只是不知……能否换些你们的东西?”
“你们别看它长得不是很入眼,也别觉得它没用,就算是拿它当摆设,也能辟邪,脏东西绝对不敢靠近的!”
话落,陆阮赶紧回答道:“可以!当然可以!”这可是文物,能够留在她们手里,那真是她们天大的好事!
说完她就跑向厨房,拿了一个大麻袋出来,站在门口道:“您进来选选,喜欢什么直接拿!一个麻袋不够就两个!”
妇好眼睛都亮了起来,一点也不带犹豫的,直接起身,大步向厨房走着。
当踏入厨房的那一刻,她的脚步霎时停了下来,她的双眼落在那一个大铁锅上,从上至下,接着是灶台,然后是烧火的坑,最后是旁边的置物架,其上放着各种器皿,皆不是陶制,里面呈着粉状物品,她并不认识。
“这是铁锅,这是灶台,这是烧火用的,可以放干柴,点燃后就可以做饭了,锅里要放油,可以是动物油也可以是植物油,都能炒菜。”
“这边上的是货架,这里装的是咸盐,吃在嘴里的味道就如海味,咸咸的,这是白糖,味道就与稻子蒸熟后干吃一样,这个呢是鸡精,制作很麻烦,我也不知道怎么做出来的,就不讲解了哈哈,这个是胡椒粉,辣辣的,额……好像没有什么能够准确描述它,因为你们也没吃过辣椒……”陆阮无措地挠了挠头,见她一步步走来,站在柜子前凝望。
妇好静静地立着,她比陆阮高出半个头来,近距离观看,这人骨相极为清冷,敛目时眼睫投下霜影,显得有些落寞,极有神的眼睛里装了七分震惊,三分无奈。
这些东西都是她没见过没听过的,可惜不能一次性全部拿走,就算这两个女子同意,她也不能这么做,这显得她实在太无礼了些,可是啊,她现在挪不开眼了,这怎么办。
陆阮一动不动地站着,看着妇好一动不动地站着,终于,后者做了先动的人,她扭过头来看她,问:“为什么你这里会有如此多的稀奇玩意儿?”
①根据现有文献记载,东汉高诱为《淮南子》作注时,首次使用“蔬菜”一词,但此时“菜”仍多指野菜,“蔬”则指人工种植的草本植物。《诗经》中仅用“菜”指代可食草本植物,未出现“蔬”字。汉魏时期“蔬”由“疏”演化而来,指人工种植的蔬菜
②葵菜(冬葵):商周时期最重要的蔬菜,被称为“百菜之主”,全年可种植,口感滑利,唐代后逐渐被淘汰。
藿(大豆嫩叶):先秦时期平民的主要蔬菜,常制成藿羹食用,商代已普遍种植。
韭菜:中国本土原产,商朝已开始人工栽培,是少数延续至今的古代蔬菜。
萝卜与蔓菁:萝卜(古称莱菔)和蔓菁(大头菜)在商朝已有种植,蔓菁在《吕氏春秋》中被誉为“菜之美者”,可作粮食补充。
其他蔬菜:桑叶、藕、苹(水藻)、菁(芥菜类)等见于考古和文献,贵族可能食用更多品种。
③先秦时期(包括商周),木制家具因材质不易保存,现存实物较少,但考古证实已存在几、案、床、箱等类型1。
商代青铜工艺发达,青铜家具更常见;西周后木制家具逐渐增多,并开始使用漆饰工艺(仅限宫廷)
④战国至东汉前称“榻”,用于坐卧,如《三国志》中“下榻”指客人住宿。西汉后期出现“床”一词,指高于地面的寝具。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商:妇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