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和搭档算命时 > 第2章 回忆1.0

和搭档算命时 第2章 回忆1.0

作者:候三雀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22 04:21:59 来源:文学城

时间回溯到近百年前。

观言跪坐在蒲团上,面前不是神像也不是圣人,是一名老者。他卷着耳边垂落的白发,带着笑意叫观言起身:“从今以后你便留下来吧。晚些叫你二师姐帮你添置些常用品。”

观言不知道自己跪了多久,起身的时候眼前一抹黑,缓了好一会儿才向老者行礼:“谢谢先生。”

老者乐呵呵地笑了,叫二师姐带她逛逛书斋。

二师姐姓方,名怀英。生得一副好相貌,烫了时下最流行的波浪卷,一身素色家常旗袍,身上喷了花露香水。手提箱还放在院子里,看上去是刚回来。

“咱们书斋好久没来女孩儿了。”她领着观言大致参观了一下书斋,又回院里拿了行李,带观言到她的卧室:“先生说你要住在这儿?小梅儿喜欢什么花色?姐姐晚点去给你添置些漂亮的被褥子和衣裳回来。”

方怀英应该是乐于讲话,一路上叽叽喳喳个不停。观言从她口中得知,书斋斋主向来大方、待人处事自有一套让人心服口服法子。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创的书斋,也不收钱,纯爱好。据说斋主是个修仙的道士,被剔去了仙风道骨,流落人间……至于真实性,自然是不可考的。

方怀英亲昵地搂着观言,称呼她为“小梅儿”。

观言问她为什么这么称呼自己,方怀英愣了一下,又笑着告诉她,自己之前是凤跃楼的花魁,称呼妹妹的口癖一时半会儿改不掉。

说到职业,她又开始跟她介绍书斋里的人:大姐是餐馆的厨子,三哥和四哥都从军守城去了,老五最近在研究医学,准备陪他的爱人一起开个中药铺。

观言点点头,心说这书斋真是就业范围广。

“你呢?”方怀英送她到房间,问她,“为什么要来这里?“

观言想了半天,最后一脸无辜地看着二师姐:“不记得了。”

“好吧。”方怀英撇了撇嘴,出了门。

观言不敢贸然相信世上真有乐意收留别人的好心人,提心掉胆地在书斋待了几个月,发觉斋主不仅没想害她,还教了她不少防身的法术,甚至连起卦也一起教给了她。于是观言便放下心来,舞剑读书学做饭,休息的时候或是去大师姐的餐馆打杂,或是上街给人起卦挣点生活费。

尽管先生总说她天天打架斗殴,男子气概太严重,但是观言依旧我行我素、权当耳旁风,每隔一段时间还会瞒着斋主和几个师兄师姐下山喝酒听戏。

一日风平浪静天气晴,她起了个卦,卦象显示,今日宜下山。

方怀英说她想去新开的服装铺逛逛。

她在书斋待了两年有余,几个师兄师姐都喜欢她喜欢的紧,相处起来与亲兄弟姐妹别无二致。大姐教她下厨,偶尔教她打牌;二姐时不时教她唱点曲子,昆曲或是流行乐。她觉得方怀英简直是行走的唱片机,各式曲子都会唱上几句。

老三老四小半个月回来一次,每次回来都要逮着观言打上一架,检查她习武是否有偷懒。

老五去年和五嫂成亲后搬出了书斋,还是雷打不动每隔一天来教观言中医养生之道。繁琐归繁琐,观言近两年确实没生过病。

二姐在西装铺定了一件礼服,又说想买件旗袍给观言。两人转身去了对门的裁缝铺子。

方怀英不仅歌唱的很好,演技也是小城数一数二的。前些年她认识了一位剧作家,之后便时不时客串一些群杂。从去年接到第一份女二号剧本至今,已经算是本地小有名气的明星了。每次拍完戏回来都要宴请兄妹几个和先生去吃顿好的。

她花了不少钱,给观言定了一身衣裳,说是今年的生贺礼。

观言总觉得这份生贺礼别有用意——不是想要害她的用意,她有一种感觉,这份礼物有分别礼的意义在。

她盯着裁缝铺递过来的取件纸条盯得出了神。裁缝铺的小学徒催促她拿走纸条,她这才回过神接过,拉着方怀英准备去酒馆。两人在路上唠着各种街坊传闻,不亦乐乎,观言仿佛忘了自己十几分钟前在忧伤些什么。

她们与一位穿着马褂的先生擦肩而过,男人停住脚步回头望:”阿姐?”

观言隐约感觉可能是在叫自己,拉了拉方怀英的衣袖,转身。

与其叫他男人,或许用“少年”更为合适。男孩拎着手提箱,应该是从外地来的旅人。他看上去不过十四五岁,周遭透露出一股生人勿近的冷淡,观言却觉得莫名亲近。

“阿姐。”少年盯着她的眼睛,又叫了一遍这个称呼,语气竟让人听出些委屈来,“你不记得我了?我是观韵啊。”

观言对这个人一点印象也没有:“不记得。小弟弟,我想你认错人了,我不姓观。

我姓梅。”

她猜的不错,这确实是一份分别礼。

方怀英没过几天便动身前往上海。她大概是在上海定居了,多是寄信回来,人却很少再回到小城的书斋。梅喻知道二姐去上海后成了家喻户晓的大明星,她还在报纸上看到报社刊登了二姐同那位剧作家结婚的喜讯——婚礼也是在上海办的,比登上报纸的时间早了两周,先生还带着她一起去了。

这是梅喻参加过最正式的一次婚礼,为此先生还帮她定了一套礼裙。

又过了两年,十九岁的梅喻收到了方怀英汇过来的钱,是来往书信这段时间以来最多的一笔。她在给梅喻的信上说,先生和几个哥哥姐姐凑了笔钱,准备送她出国读书,大姐也去。

“你和大姐不善武,去国外避避风头。”码头上的方怀英如是说,“顺便你去留个洋,看看人家洋人都学点什么。”

大姐情绪波动很明显,她哭的稀里哗啦,难得抽出时间来送人的老三在一旁安慰了半天。

梅喻沉默良久,道:“二姐你呢?”

方怀英笑了。她很少笑的这么豪放:“大姐没告诉你吗?书斋那三个小兔崽子没一个打的过我!”

她笑着摸了摸梅喻的头:“我留在这里照顾大家,要是情况紧急,我自保起来也比你们强一点。”

她不由分说地把两人赶上船,向她们挥手告别。

“二姐她们送我和大姐去国外待过几年,我学的医学,大姐没上。

我念了没几年书,国内就开始打仗了。

我和大姐回不去,大姐就在国外开了家餐厅,我毕业之后靠当私家医生为生。等我们能回国后才知道三哥和四哥死在战场上,先生没救回来。

二姐和五哥应该还活着,可惜我找到现在也找不到。

可能是因为我师傅的原因,我一直活到现在。但是至于为什么我自己也不清楚。好像是死过一回了吧。

就这样。“

意气风发的少年郎还是和陈年往事一起落了灰。

尽管谁都听得出来梅喻删掉了不少没用的部分,在讲完她堪称玄幻的前半生后,也已经是凌晨两点多了。

祝焉来冲了个澡,借着串寝的理由躲到楼梯间,把音量降到只有自己能听得见:“有什么看法吗,观老师?”

观韵不知道自己怎么又成“观老师”了,径直忽略了这个称呼:“她遇到的那个男孩是我。那年我十四岁,去那个小城应该是去看诊。”

“猜出来了,”祝焉来打了个哈欠,“其它看法呢?”

“没别的看法。我只是知道了她那段我不知道的过去。”观韵讲话的声音听起来很平静,眼睛里却仿佛有汪洋大海,也不知道是在感叹过的好还是心疼命太苦。

观音垂目落下一滴泪。

祝焉来哈欠连天,眼见观韵也有点情绪不太对,便挥了挥手:“行了,到此为止,您自个儿先歇着吧。明天在车上如果你愿意,可以讲讲你的故事。”

观韵明显欲告无门——祝焉来和梅喻上午在玩,下午回程精力耗尽又睡了一路。他盯着两个呼呼大睡的小姑娘良久,叹了口气,坐回最后一排,索性决定等下次有机会再告诉祝焉来。

市与市距离不算特别远,大巴蹦蹦跳跳四个小时后平稳地停在了学校门口。观韵魂回城西寺归了肉身,回来的时候祝焉来正从小卖部买完冰棍出来。

“吃吗?”她举着一根碎碎冰,“你一半我一半?”

观韵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买就行。

他说着进了小卖部,让祝焉来站在门外等。回来的时候他带了两杯可乐,不容拒绝般往祝焉来怀里塞了一杯。

两人在附近的马路边席地而坐,嘎吱嘎吱吃完冰棍就可乐,观韵掏出纸巾擦了擦嘴:“去城西寺看看吗?”

祝焉来欣然应允。

市西高有棵近三百年的银杏树,城西寺也有。银杏树外被人用石圆凳围了一圈,树后是座寺庙,祝焉来记得供奉的是观世音菩萨。

她跟在观韵身后,眼见他眯着眼笑着跟住持问了声好,抬脚走进庙边的小隔间。

她向观音像鞠躬,小跑跟上观韵。

小隔间并不起眼,常来烧香的祝焉来也没注意到过。她跟着观韵又推开一扇几乎完美隐藏其中的门走进去,里边别有洞天。祝焉来粗略估计了一下方位,是寺边上常年不对外开放的“素斋”。她以前认为是餐厅仅接待贵客,现在想恐怕连营业执照也没有。

观韵示意她可以自己转转,他要先去一趟厨房。

青瓦白墙,院子正中央有棵桂花树。

祝焉来的家教告诉她贸然进屋不太礼貌,便寻了一把躺椅坐在树下,安静地看手机。

不远处传来很清朗的男声:“你今天早上说的那姑娘呢?”

她听见了观韵的声音:“院子里吧。“

祝焉来收起手机,顺着声音方向找去。少年一头乌黑长发,端着一口锅,戴着半框眼镜。祝焉来认出他穿的衣服是时下很流行的中性风款式。

“你就是观韵带回来的小孩儿?”

少年在她面前停了下来,盯着她看了将近半分钟,转头问观韵:“这小孩儿多大了?”

“回先生,我十六了。”祝焉来并不喜欢别人叫她“小孩儿”,“您可以叫我祝焉来。”

少年哦了一声。观韵在他边上捏了捏眉心:“醒平,好歹是初次见面,礼貌点。”

醒平又哦了一声。他把锅放到小院的石桌上,向祝焉来一伸手,像是准备把刚才没补全的礼数补完:“祝小姐好,我叫凤醒平。”

祝焉来回握:“凤先生好。”

观韵放下碗筷,拉开凳子:“醒平刚做的,留下来一起吃?”

凤醒平手艺不错,炒饭很香。若不是他本人很不好意思地解释过,谁都吃不出是中午的剩饭剩菜大杂烩。

饭桌上,观韵三言两语描述了一下凤醒平:老不死的、修仙、出生入死好兄弟、相亲相爱一家人。

“长不大的老小孩。”观韵这么评价。

而后被凤醒平拿树枝打了回去。

祝焉来觉得自己从今往后会对这个世界有新的认知。

她头一次见凤醒平,和观韵也是昨天才认识,在城西寺也就没敢吃太多,只是装模作样扒了两口——是真的只有两口——现在饿的肚子疼。

观韵送她出门,提议给她转了几块钱,让她自己再买点吃的。

“不用了。”祝焉来不好意思说自己怕炒饭有问题,就换了个理由,“凤哥的炒饭很好吃,主要是我不饿。”

观韵没勉强她。他把手机收了起来,送祝焉来到车站:“那明天见?”

“嗯。明天在校门口等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