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何处飞来双白鹭 > 第74章 忠仆妇良谏全寿礼

何处飞来双白鹭 第74章 忠仆妇良谏全寿礼

作者:韶华过客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30 13:32:35 来源:文学城

好哥儿如愿以偿,暂别学海。娉姐儿等人则依旧在德馨室读书,因着有年纪仿佛的姊妹相伴,兼着女子的课业也不似郎君繁重,故而并不觉得困苦。

时光飞逝,眨眼春尽夏来,过得端阳,娉姐儿等人的学问又有了长进。再有月余,便是花老太太寿辰,娉姐儿与婷姐儿依仗学中所授,早早置办起给祖母的生辰礼物——一件乌檀木雕缂丝琉璃屏风。琉璃嵌屏当中的绣件乃是娉姐儿亲手绘制花样,由婷姐儿题了字,姊妹二人再一道绣成的。至于屏风的底座,也是姊妹二人攒了数月的月例才置办下来的。

自然,里头少不了殷萓沅与姚氏的暗中襄助,否则以姊妹二人的财力,若无姚氏暗中贴补,何以置办得起成色上佳的乌檀木和琉璃屏;若无殷萓沅奔走寻访,便是守着银钱,也难以求得精良的原木和做工。

故而此物名为姊妹二人的孝心,实则算是西府阖府所献。至于好哥儿与娟姐儿两个,因着年纪幼小,府中上下并无苛责。好哥儿由着殷萓沅口传身引,教着背会了几首应景的贺寿诗,预备着生辰当日,小戏中场暂歇的时候给祖母表演;娟姐儿则在万姨娘和赵妈妈的教导下打了个双钱的络子,上头缀的玉珠儿还是万姨娘攒了许多功夫才攒出的,若是拿在日头底下细瞧,还能发觉六颗珠子颜色大小都不一致。

姚氏虽不待见万氏母女,但二人好歹隶属西府,在她辖下,若在寿宴上当着一干亲戚的面出丑,丢的还是二房的人,故而姚氏在备礼之余特特打发人问了四姑娘预备何物,知是一个络子,虽简薄些,胜在是小人儿亲手所制,也是一片拳拳孝心,十分得过,便点了头。

姚氏虽然疏心大意,好在她房中的艾妈妈是个精细能干人,唯恐万姨娘弄些小巧,将礼物亲自看过,见上头珠玉穷酸简薄,连忙禀明姚氏,开了库寻了六颗浑圆无瑕的珍珠换过,又另寻了一个白玉葫芦缀着。

姚氏本觉无可无不可,横竖万姨娘送的礼便是得了脸,也不是她自家受益,经由艾妈妈点破,才明白过来:“太太想着,若老太太瞧见四姑娘送的络子上玉珠儿都凑不成双,还当是太太克扣了四姑娘房中的份例,亲戚们也只当是您不慈,嫡出的姑娘穿金戴玉,庶出的姑娘却拱肩缩背的,岂非不成体统?”

经由艾妈妈提点,姚氏非但出了那络子上的珠玉,裁夏衣的时候还特意吩咐了针线上人,替娟姐儿裁了几身颜色鲜亮的新衣,连着万姨娘也得了几件体面的出客衣裳,预备着寿宴上穿。

这一日恰逢休沐,天气和暖,娉姐儿与婷姐儿在水天阁刺绣,那幅《福寿千秋图》已经只余下最末一片远山未及绣完。姊妹二人一道待在婷姐儿的绣房里,一个排线配色,一个拈针动线,正绣到紧要处,却听丫鬟来报,道是表姑娘来了。

殷家虽有好几房姻亲,表兄弟姊妹两只手都数不过来,但往来得最勤的自是客居此地的谢握瑜,故而不冠姓氏行第的“表姑娘”也成了她专属的代称。

谢握瑜与花老太太虽无直接的血缘关系,但身为余氏的外甥女,也算是近亲,况且她在宁国公府借馆读书,花老太太的生辰客人名册里自有她的一席之地。故而今日趁着休沐,她便由松哥儿相陪,出门去店铺中取她预订的礼物。

也不知是路上知晓了什么,欢喜无限,回到宁国公府,衣裳也来不及换,便兴兴头头往西府来寻娉姐儿等人,进来欢欢喜喜说了两句,便见娉姐儿姊妹二人脸上也露出了别无二致的笑容,竟放下手头的绣活,同谢握瑜一道说说笑笑往东府去了。

走到春晖堂,可巧见到姚氏身边的东山,见姑娘们过来,东山笑着见礼:“太太正命奴婢去寻姑娘们呢,可巧姑娘们来了,可是知道喜信了?”娉姐儿笑着点头,东山又道:“姑娘们消息好生灵通,快请进去吧,太太们都在,正说得热闹呢。”

进得堂内,果见花老太太、余氏、姚氏都在,正凑在一处说笑。松哥儿今日陪同谢握瑜一道,是同时知道的消息,此时也在场,肖似乃父的严肃面容上满是笑意,露出几分与年纪相符的少年意气来。

娉姐儿一脸惊喜地问余氏:“大伯母,大姐姐真个有了喜信了?”余氏含笑颔首,娉姐儿便道:“那我们岂不是要当姨姨了?”语毕和婷姐儿相视而笑。

细论起来,这原也不是娉姐儿与婷姐儿头一回升到“姨”辈,先前安成公主诞下杨府长男时,娉姐儿等人已经有幸尝过一会当长辈的滋味了。只是这一回又与安成产育时不同,一来论亲疏,异姓的姑表姊妹总比同姓的堂姊妹要远一层;二来论关系,娉姐儿与婷姐儿一年到头与安成厮见的次数屈指可数,可桃姐儿出阁之前,姐妹之间可是时常相伴相见的。

姚氏也笑道:“听说已有三个月了?这孩子,竟也不早些告诉家里。”余氏便道:“听说是良乡那边有些人家的规矩,头生子要在三个月后,胎坐稳了才知会亲戚,怕小娃娃脾气大,被大人说破就不来托生了。”

非但良乡,许多地界都有这样的说头,姚氏也不以为异常,点了点头便道:“桃姐儿嫁过去且还未满一年呢,可见是个有福气的。”余氏笑道:“也是姑爷爱重,听亲家母说,亲家老爷原本预备着让姑爷往南京去,在南直隶的国子监供职,那边熬起资历来且比北直隶这边更快些,说不得此刻已经是司业了,也不必在九品的‘学正’上打磨。不过若是如此,便难两全:要么留桃姐儿在良乡替夫尽孝,姑爷身边便少了个知疼知热的人服侍;要么桃姐儿随姑爷一道赴任,亲家母跟前就只余下一个年幼的女孩儿,难免孤清。最后还是姑爷说了,就在京中,升迁慢便慢些,横竖他还年轻,一步一步走还更能服众。若非如此就近守着,也没有这样快传出喜信来。”

这一席话倒是姚氏闻所未闻的,听了颇觉新奇:“竟还有这样一个抉择?姑爷这样说了,亲家老爷便肯了?”

姚氏的言下之意是,吕铸舍了快捷的青云路而选了伴着美娇娘,吕老爷与吕太太竟没斥责儿子胸无大志?

这问题虽不十分中听,却也很现实,余氏也知道姚氏的性子,嘴虽快了些,人却不坏,便也不以为忤,笑道:“当着咱们家的人,他们自无微词;至于桃姐儿,你这做婶母的也知道,惯来是报喜不报忧的,也不会多提。”还有余下半句余氏没有言尽:便是吕家人将吕铸的选择迁怒到桃姐儿头上,怪她不督促夫君上进,桃姐儿也不是好拿捏的。

余氏私底下揣度着,微词怕也不是没有,那吕太太吴氏虽则殷勤客气,却不像个爽利干脆的性子,时常话里套着话的。吕铸作此选择,只怕吴氏不会认为儿子是想在她膝下尽孝,只觉得是被儿媳妇的温柔乡消磨了斗志。

姚氏满足了好奇心,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有些不合适,便笑着将话岔开了:“瞧我,欢喜坏了,光顾着问这些有的没的,如今既知道桃姐儿有了身子,咱们也该预备些东西去看看她,我这就点了东西来,嫂子瞧着可有什么缺漏的,自管开口。”

余氏笑道:“多谢弟妹盛情,只是也不消得特地去看,横竖母亲的生辰将至,桃姐儿必要回来替她祖母祝寿的,届时趁便将东西捎带走便罢了。”姚氏“嗳唷”一声,道:“可不能这样,桃姐儿是个懂事的孩子,咱们也要替她作脸,若不专门去探望,吕家还当咱们不重视大姑娘呢。况且亲戚亲戚,走得勤了才是亲戚,嫂子当初将桃姐儿嫁在就近,不就图个常来常往么。”

花老太太也笑着附和道:“老二媳妇说得很是,桃姐儿回来是一码事,咱们去看她是另一码事,一码归一码,可不能省了。”说说笑笑间将事情定下来,又比着当初看望安成的例子,给桃姐儿预备了许多孕妇用得上的补物。娉姐儿等人听闻要去看望怀孕的大姐姐,也欢呼雀跃,各自回去预备东西不提。

是日向许先生延了假期,便一道坐车往良乡去,非但余氏、姚氏、娉姐儿姊妹都去,连松哥儿和谢握瑜也跟着一道,众人见桃姐儿养得气色红润匀净,吴氏客气周到,吕铸也对妻子十分上心,俱都放心下来。

归程时姊妹三人坐在一道,还在津津乐道,娉姐儿托腮笑道:“我瞧大姐姐家里,俨然与安成姐姐十分相似:婆母慈和,夫妻恩爱,再和睦不过了。”婷姐儿点头附和:“是有几分相似,大抵天底下和睦的人家都是如此,咱们家也是一样,祖母慈爱和气,伯母和娘也和睦。”谢握瑜比她们年长些许,所虑亦有不同,红着脸悄悄问道:“你们说,表姐有了身孕,吕家世婶会不会给表姐夫纳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