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豪商·女强 > 第4章 当

豪商·女强 第4章 当

作者:少地瓜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20 09:42:31 来源:文学城

明月高踞骡背,沉声道:“劳驾让让。”

那汉子忽咧嘴一笑,露出满口黄牙,“姑娘要往哪里去啊?天快黑了,不如……啊!”

话音未落,几块石头迎面砸来,他冷不防被打个正着,头颅钝痛,几道热流顺着脑门儿蜿蜒而下。

她,她竟敢抬手就打?!

那男人懵了,下一刻便见对方一口气扔完石头,驱使骡子奋力冲击而来,一副势要将他踏死的模样!

“撞他!”明月搂紧骡子,双眼喷火地喊。

什么世道,连个陌生人都想祸害我!

撞他,撞死他!

数百斤重的大牲口狂奔之下,直踩得地皮隆隆作响,气势惊人,那樵夫何曾见过这般阵仗?登时肝胆俱裂,“娘啊”一声跌坐在地,不顾裤/裆里湿了一片,连滚带爬往路边沟里滚去。

待他勉强回神,颤巍巍探出头看时,少女早骑着骡子狂奔而去,地上唯留一捆被踩得稀巴烂的柴火……

金乌西坠,玉盘渐升,皎洁月色给荒野蒙了层白纱,也照亮了下方披星戴月的行人。

呼啸的西北风吹不透羊皮袄,却把半人多高的无垠野草压得左摇右晃,枯树摇摆鬼影幢幢,又有老鸹嘎嘎乱叫,活似妖精下山。

不过出完气的明月不怕。

人比神魔鬼怪可怖多了。

她年轻,身子骨结实,白天睡了那会儿便不觉得累,难得月色朦胧,星辰璀璨,便裹紧羊皮袄,借着星光继续赶路。

又几个时辰,东方泛起鱼肚白,前方岔路口隐有炊烟升起,乳白薄雾笼罩下赫然是一处小小草棚。

那草棚檐下挂的麻布幌子上画着茶饭图样,红色飞边在风中簌簌作响。棚内置小桌五七张,条凳若干,一对老夫妇在土砌灶边弯腰忙碌,氤氲热气自灶上一摞大蒸笼内喷出,“呼哧”作响。

听见动静的老妪抬头,看清明月后忙抬手招呼,“闺女,快进来坐。”

奔波一日的明月又冷又饿又累,香气钻入鼻孔,激得她吞了口唾沫。

好香好香。

“冻坏了吧?”老妇人提起炉子上的大茶壶,给她倒了一碗滚滚的麦仁茶,“快喝了暖暖身子。”

风吹一宿,明月的脑瓜子都被冻僵了,腔子里活像塞满冰坨,一张嘴,两排牙齿直打颤,“多,多谢。”

小心接过啜了两口,鲜活的麦仁热气立刻顺着喉管散开,一点点逼退寒意。

她惬意地吐了口气,用力打个哆嗦,冷硬的脑筋重新开始打转。

此去江南千里之遥,难保不会再遇到心怀叵测的歹人。昨日那混账男人是临时起意,被自己打了个措手不及,可若是几个匪徒劫道,蓄意埋伏呢?只消一条绊马索便可拦路,由不得人不下来。

而只要人落到地面上,荒郊野岭的,是生是死便由不得自己了……

“啪!”

灶火熊熊,热气滚滚,柴火的爆裂声打断明月的思绪,她放下喝干的茶杯,搓着红肿的双手问有什么吃的。

路边茶摊小本经营,买卖不定,自不会有什么大荤腥,眼下只一样野菜豆腐馅儿包子,两文钱一个。

明月先要两个,趁热咬一口,发现馅料用猪油炒过,盐巴不多不少,鲜香油润,竟十分可口。

她实在饿狠了,一口下去便停不下来,呼哧呼哧喷着热气,将两个成年男人拳头那么大的杂菜包子一气吃完,摸摸肚皮,犹觉不够,又要了一个来配着冷透了的水煮蛋吃,慢慢继续方才的念头。

出门在外,与人结伴为宜,可找谁去呢?

明月边喝茶边琢磨,借着灶台的热乎气闭眼小憩,迷迷糊糊间抓几下生了冻疮的手。

周围静悄悄的,骡子也睡。

这茶摊的买卖实在寻常,直到日上三竿,也只两个结伴赶路的妇人经过,问价后舔着嘴唇走了。

两文钱呢,换成陈年米面都够一家人吃一顿了。

忍忍吧。

见骡子也睡够了,明月摸摸只剩下两个的水煮蛋,“婆婆,再给我十个包子,带着路上吃。”

天气尚冷,一两日还放得住。

那婆婆才应下,又听车轮轧轧,竟有一队车马自北方大路而来,在茶摊前缓缓停下。

共两辆马车,除车夫外,两侧又有三个灰衣精壮汉子骑马随行,十分严整。

领头的汉子滚鞍落马,来到前车窗边说了几句什么,便见车帘一挑,跳下一个十来岁的小丫头。

她先从车后取来脚踏,这才伸出胳膊,扶着里头的人下车。

那是位二十来岁的年轻夫人,穿一件石青色岁寒三友暗纹提花长缎子袄,外罩同色斗篷,头上一对碧玉簪子,眉目柔和,气质典雅。

她对众人道:“一路辛苦,都歇歇吧。”

北地口音,明月听得懂,只觉此声如涓涓细流,好听极了。

明月心头一动,忽然不急着走了,安安静静坐在桌边吃茶,细听他们说话。

一行人极有规矩,虽在野外也未曾大声喧哗,明月只隐约听到什么“扬州”“老爷”的,心下越发欢喜。

她没出过远门,却在庙会上听过说书的,似乎扬州和杭州相距不远。

既如此……

夫人一行人干脆利落用过饭便重新启程,明月也不耽搁,远远坠在后面跟着。

做主的显然是那位颇具文气的夫人,瞧穿戴言行,说不得家中便有正经读书的男丁,手头也宽泛;随行又有一个年轻丫头,一个略年长些的婆子……此等人家,好名声、好体面,与之同行,不必担心遭遇拐卖等糟心事。

眼下明月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人家不愿意自己跟着。

车队很熟悉这条路,中途未做停顿,于傍晚时分拐进一座小镇,直奔城中最大的客栈歇脚。

明月特意等那位夫人上楼了才进去,结果一进门就对上随从的大黑脸,吓了一跳,“娘啊!”

对方显然早便发现她一路尾随,形迹可疑,特特候在此处。

被抓现行着实有些丢脸,狡辩?死不承认?一瞬间,明月脑海中划过若干念头,然后又一一否决,诚恳道:“这位大哥,我绝无歹意。”

哪知对方的眼神立刻古怪起来,先鼓鼓自己粗大的臂膀,再瞄瞄她细细的小胳膊,一切尽在不言中。

这点斤两,够干什么的?

明月:“……”

不是,我跟你比了吗?

见对方并没有算账的意思,明月胆子大了许多,斟酌言辞说了自己的打算,“……实在是怕再遇到歹人,您放心,我一定不会打扰到夫人,就远远跟着,不会吵嚷的,万望行个方便,好歹救我一命。”

她面上做烧,有些不好意思,可转念一想,若果然能一路同行,便可无忧了……出门在外,脸面算什么!豁出去试试,即便不成也不会掉块肉。

见她灰头土脸,十分狼狈,又兼言辞恳切,那汉子起了恻隐之心,“此事我做不得主,要秉过夫人才好。”

他只是护院,此行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护送夫人与老爷相聚,旁的一概不管,更不可擅自做主。

见他肯问,明月一个劲儿道谢。

常夫人本是宅心仁厚之辈,听了随从回话便十分唏嘘,竟叫明月过来相见。

明月听闻,喜不自胜,忙换过干净衣裳,又洗过手脸,把蓬乱的头发抹平整,这才过去请安问好。

听她口齿清楚,言语颇有条理,常夫人暗自点头,温声问道:“这不是甚么大事,不过你怎么独自上路呢?”

多带个人倒不怕,只是背后不要有甚么麻烦牵扯才好。

明月垂眸道:“我亲娘没得早,爹好赌,房子都输了,如今听了后娘撺掇,要把我卖了还赌债,我偷偷听见,就跑了,预备去南面投奔亲戚。”

竟有这样狠心冷肺的爹!众人听了,都有些不忍。

常夫人也叹了口气,语气越加柔和,“你读过书?”

寻常人家的姑娘甚少这样从容,且几句说得清楚明白,没半个字废话。

明月老实道:“早年家里曾给后娘生的弟弟请过先生……”

明德福自然没有培养女儿的心思,只是觉得两个一起读更占便宜,便让明月也去听。结果先生几日便断定明耀宗不是读书的料,又连连惋惜明月是个女孩儿,把王秀云气个倒仰。

正好后面买卖不好,她就顺势撵了先生,将儿子送去私塾。如此一来,明月便不能读书了。

不过她刻苦,背过了三百千,虽不会书写,倒也颇认识几个字。

常夫人极有眼力,三言两语间观察明月神态,猜测纵然稍有不尽不实,也无太大出入,便同意她跟着,还留她一起用饭。

明月婉言谢绝。

人家客气是人家的事,如今自己手头还有银子,怎好占这样的小便宜,平白叫人看轻。

告别常夫人后,明月去要了间下房,顺便向伙计打听当铺。那两大包衣裳太显眼,又易损坏,还是尽早出手的好。

伙计笑道:“当铺不少,可若论公道,当属城中西大街的王记,里头的人也和气。”

明月道谢。她担心客栈与当铺勾结,出门后又问了几个路人,果然都推荐王记,这才放心。

一路打听着过了几个路口,老远便瞧见高高的幌子,明月在门口定定神,闭了闭眼,抬脚进去。

当铺幽深,光影难照,柜台极高,直没脖颈,一来防贼,二来当铺伙计居高临下,亦可使来客心生怯意,不便还价。

明家布庄对面就是当铺,日积月累的,明月也隐约听过许多手脚,不敢掉以轻心,“都是没上身的新衣裳,料子娇贵,劳驾手脚轻些,莫要勾了丝,刮坏了。”

“自然自然。”伙计口中说着,便要往柜台下拢,明月连忙喝住,“就在这台面上,咱们一块儿瞧,是好是歹都图个干净利落,省得攀扯不清。”

口碑再好也是当铺,哪能指望遇见慈悲人?终究要多个心眼儿。

见她大方果敢,伙计倒添三分尊重,果然当面摊开验收,“保管欠妥,许多地方都压皱了,且花色也是几年前的,又是定了尺寸的成衣,样式也不时新,不好出手呢。”

他略一沉吟,拿过算盘噼里啪啦打了一通,“每件算作六钱,共一十二件,总共七两二钱。”

光挑毛病,这是要压价呢。

“我家就是做布料买卖的,您糊弄不了我。这些衣裳里头,哪个料子差了?况且料子不同,价格也不同,怎好通算?”明月指着其中一件,口齿清脆道,“正经大名府的提花缎,又是难得的紫红色,本就较寻常颜色贵,整匹料子市价五两,一匹也只好做两件,哪怕不算裁缝和后边的绣工也要二两半!还挂着青州绫的里子呢,也是好货!压皱了怕什么,一点劈丝和勾丝也无,过一遍熨斗就是了,只要避光防虫,十年八载依旧鲜亮,怎好只给个零头?”

“哟,姑娘还是行家,”伙计笑道,“既这样好,姑娘怎么不自己留着?不过话说回来,这纹样着实也不像姑娘这个年纪的人穿的……”

可别是赃物吧。

“我爹是赌鬼,给人打死了,等银子下葬。”明月面不改色的扯谎。

在当铺这种地方,哭穷扮可怜没用,强撑装富贵也没用,没人信的。

当铺伙计见惯人间生离死别喜怒哀乐,丝毫不为所动,只是诈一诈罢了。见明月神色不改,倒也放下心来。

“听口音,姑娘不是本地人,既来鄙号,想必外头打听过,知道这里最公道不过。既如此,也别扯什么整匹料子、市价的话,若果然是整料子,倒更好出手些。旧成衣本就难寻买主,又要衬得来,又要识货的,不知猴年马月方能出手,越放越贱,我们又要费心保管,总不能赔本不是?姑娘既是行家,个中道理自然明白。”说话间,伙计挨件衣裳看过,分别估算,最后抖平算盘重新算了一回,“这件紫红提花的,算一两一钱,那件算一两,剩下的莫说料子,终究都太薄……若是死当呢,总给十两八钱。姑娘若愿意,这笔买卖就算成了,若不愿意,只好往别处去瞧瞧,保管不会有比这个更高的。”

当铺规矩,价不过半。

明月家里也卖过成衣,知道行情,想了下,“十二两。”

伙计摇头,收算盘,“十一两。”

收起算盘,就是不必再谈的意思。

明月叹了口气,“也罢。”

“得了!”伙计点点头,抓过旁边的铜铃用力一摇,扭头喊道,“旧衣十二件!”

此乃行话,无论成色如何,皆唤“旧物”。

里头马上有人跑来查看,确认无误后签字,额外开条子,大声重复,“旧衣十二件,入当!”

柜台伙计先拿了张十两银票,又额外取出一截银块和小秤,当面给明月看过准星,用剪子铰下来一两,连同当票一并递来,“您拿好,银货两讫。”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