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的到来,对朴世真而言,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可以睡到自然醒。
不再有刺耳的闹钟,不再需要顶着惺忪睡眼被“妈妈”从被窝里捞出来。当阳光透过窗帘变得明亮而温暖时,她才会慢悠悠地醒来,在床上惬意地伸个懒腰,感受着时间由自己掌控的自由。
慢吞吞地吃完“妈妈”留在桌上的早餐,她才会晃悠着前往“安心食堂”。
上午十点多,店里已经结束了早餐的忙碌,开始为午餐做准备。这个时候,朴世真就会爬上柜台后那张为她特意准备的高脚凳,像模像样地坐在那里,面前放着收银的钱盒和记账本。
她会拿出自己的作业本,先飞快地写着暑假作业,她准备在暑期开头,就把所有的暑假作业给写完,这样她就可以完美的度过这个暑假了。
然后就开始“履行”她的小掌柜职责——帮忙整理零钱,或者在有客人结账时,用清脆的童声报出金额。
“叔叔,一共四千五百韩元。”
“阿姨,这是找您的零钱,请拿好。”
来店里吃饭的多是熟客,都很喜欢这个漂亮又安静的小老板。看到她坐在柜台后一本正经的样子,总会忍不住逗逗她。
一位经常来的上班族大叔接过找零,故意板着脸问:“呀,我们小世真,有没有给叔叔算错钱啊?可别少找了哦!”
旁边另一位阿姨也笑着帮腔:“就是,我们世真年纪小,会不会算数呀?”
若是真正的六岁孩子,可能会着急辩解,或者真的开始怀疑自己。但朴世真内心可是个成年人,她很清楚这是大人们善意的玩笑。
她既不慌张,也不生气,只是抬起小脸,露出一个带着点小骄傲又无比乖巧的笑容,用软糯但清晰的语气回答:“我都算过两遍啦,不会错的!妈妈教过我!”
那认真的小模样,配上十足的可信度,瞬间萌化了客人们的心,也让善意的笑声充满了小店。
“李英爱”在厨房里听着外面的对话,脸上会不由自主地露出欣慰的笑容。金哲洙在不需要忙美容学校功课的时候,也会来店里帮忙,看到这一幕,他那张总是没什么表情的脸上,线条也会变得柔和一些。
这种平淡、琐碎甚至有些重复的日常,对于曾经经历过生死巨变、寄人篱下的朴世真来说,是如此的珍贵。它代表着安定,代表着融入,代表着一种被社会关系温柔包裹的“正常”生活。
坐在柜台后的她,不仅仅是在帮忙。
她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个由她和她的“马甲”们共同建立起来的、小小的、温暖的避风港。
暑假的时光,就在这食物的香气、客人的谈笑和清脆的童声中,缓缓流淌。
电视剧播出的那几周,每周的播出日晚上,成了“安心食堂”打烊后一个小小的家庭仪式。
“李英爱”、“金哲洙”和朴世真会围坐在客厅的电视机前。我的戏份靠后,前几集他们主要是以旁观者的心态观看。直到那个熟悉的、脸蛋被化妆师修饰得更加精致(但腮红依旧很红)的小身影出现在屏幕上时,屋里的气氛才微微一变。
电视里的“朴世真”说着简短的台词,眼神乖巧中带着一丝属于她本人的早慧沉静。
现实中的朴世真,则有些不好意思地往“妈妈”身边靠了靠,小脸微红。被放大到屏幕上观看自己的表演,这种感觉确实有点羞耻。
“我们世真演得真好。”“妈妈”搂着她,轻声夸奖,语气里的自豪是发自内心的。
金哲洙也难得地开口,言简意赅:“嗯,很好。”
这种来自“家人”的肯定,冲淡了那份尴尬,带来一丝暖意。
剧集播完后,主角很快就把这事抛在了脑后,继续享受着她的暑假,在店里当她的“小掌柜”。
然而,变化的种子已经播下。几天后,一位经常来吃午餐的阿姨结账时,看着坐在柜台后的朴世真,脸上露出越来越浓的疑惑。
“李社长,”她忍不住对正在擦桌子的“李英爱”说,“我前几天看那部《家的温度》,里面那个小女孩演员,怎么越看越觉得眼熟……跟你们家世真简直一模一样啊!该不会……就是世真吧?”
“李英爱”闻言,停下手中的活,转过身露出一个温和又带着点不好意思的笑容,坦然承认:“啊,您也看那部剧了吗?是的,就是世真。之前儿童节的时候,导演偶然来店里吃饭,觉得这孩子合适,就邀请她去客串了一下,演着玩的。”
她轻描淡写的解释,将这次“出演”归结为运气和偶然,避免了过度引人注目。
“哎呀!真的是世真啊!”阿姨立刻惊喜地提高了音量,引得旁边几桌客人都看了过来。“我就说没看错!我们世真上电视了,成了小明星了!演得可真棒!”
这个消息很快就在熟客间传开了。
接下来几天,不时有客人会特意逗逗朴世真:
“给我们小明星的钱算对了没有呀?”
“下次拍戏能不能帮我要个签名呀?”
善意的调侃和好奇的目光多了起来。朴世真依旧用乖巧的笑容应对,内心还是有点害羞。但是她知道,这短暂的关注很快就会过去,人们会习惯“隔壁饭馆家的孩子演过电视”这件事,然后渐渐淡忘。
但无论如何,这道名为“朴世真”的微小涟漪,已经在她所处的这个小小社区里扩散开来。它没有改变生活的本质,却像给平静的湖面增添了一抹不一样的色彩,也为她这个“普通小学生”的身份,贴上了一个不那么普通,但也无伤大雅的标签。
但是看着不断上升的关注度,朴世真知道这条路是对的。
假期结束,朴世真背著书包刚踏进一年级教室,原本喧闹的教室瞬间安静了一下,随即爆发出更大的骚动。
“是真的!朴世真来了!”
“哇!真的是她!我在电视上看到她了!”
几个平时熟悉的同学立刻围了上来,更多孩子则带着好奇和兴奋的目光,在远处张望。
“朴世真,你真的去拍电视了吗?”
“那个在电视里哭的小女孩是不是你?”
“你是不是见过很多大明星?”
七嘴八舌的问题像潮水般涌来,一张张稚嫩的小脸上写满了纯粹的崇拜和好奇。朴世真被围在中间,感觉像是被一群叽叽喳喳的麻雀包围了,耳边嗡嗡作响。
面对这些小豆丁,打不得骂不得,还必须维持友好同学的关系。朴世真内心那个成年人的灵魂感到一阵无力,但脸上只能挤出符合年龄的、略带害羞和局促的笑容。
“嗯……是去拍了一下下。”
“只拍了三天……”
“没有哭,那是演的……”
“见过的明星……不多……”
她言简意赅,尽量用小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回答,态度既不冷淡也不热情,试图将这件事的影响降到最低。然而,孩子们的热情超乎想象,她的座位周围几乎成了班级的焦点,连上课时都有前排的同学偷偷看她。
孩子们是天生的宣传员,很快,几乎整个学校都知道一年级有个“演过电视的小明星”。下课的时候,甚至有高年级的哥哥姐姐特意跑到他们班级门口来看她。
更让朴世真有些不适的是放学时分。
当她和班级队伍一起走出校门时,能明显感觉到一些等候在校门口的家长目光会在她身上多停留几秒,伴随着低声的议论:
“看,就是那个孩子吧?”
“长得是挺可爱的,听说学习也不错。”
“是啊,没想到还演过电视,真有灵气。”
这种被当成“景观”审视的感觉,让她微微蹙眉,下意识地加快了脚步,走向早已等候在不远处的“金哲洙”表哥。
“很困扰?”金哲洙接过她的书包,淡淡地问。
“有点。”朴世真叹了口气,“像看动物园的猴子。”
金哲洙沉默了一下,说:“习惯就好。新鲜感过去了,他们就会找下一个焦点。”
事实证明他是对的。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得很快。几周后,新的校园趣事出现(比如谁带来了一个新奇的玩具,谁在运动会上得了第一名),围绕在朴世真身边的好奇目光和追问便逐渐减少了。
她成功地度过了最初的“名人”危机,生活逐渐回归正轨。同学们依旧和她玩耍,只是偶尔还会用“我们班可是出过小明星的”这种话来对外班同学炫耀,让她哭笑不得。
一个平淡的午后,风铃声再次响起。“安心食堂”里,朴世真正在柜台后核对今天的进货单,“李英爱”在厨房准备晚上的食材。
走进来的,是戴着鸭舌帽的李成俊副导演。他脸上带着比上次更热切的笑容,手里还提着一盒精致的水果。
“李社长,小世真,好久不见了!”他熟络地打招呼,目光很快锁定在朴世真身上,眼里是毫不掩饰的赞赏。
寒暄过后,李导直接说明了来意。
“这次来,是有一个更好的机会。”他身体前倾,压低声音,难掩兴奋,“我们台里马上要开拍一部大型历史剧《王的背影》,投资和阵容都不是上部戏能比的。剧里的女主角,童年时期戏份非常重,贯穿前三集,是推动剧情的关键!”(我编的,我也不知道96年的韩国拍了哪些剧。)
他看向朴世真,语气充满肯定:“我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世真!她上次那种沉静又有灵气的劲儿,跟这个角色太契合了!台词虽然多了点,但以世真的聪慧肯定没问题。拍摄周期大概需要两周,您看……,你放心你只要同意老师那边我来说。”毕竟世真的老师就是他老婆
这次,他给出的片酬数字,几乎是上次的五倍。并且,他强调了这部剧的“大制作”属性,暗示这不仅能带来经济收益,更是一种资历和曝光度的巨大提升。
“李英爱”脸上适时地露出惊讶和犹豫,她看向朴世真,仿佛在征求“女儿”的意见。
而世真的内心,正在进行快速的利弊分析,最终,对“关注值”和“资金”的渴望压倒了维持平静生活的想法。系统的成长和马甲的强大,需要海量的资源,这个机会不容错过。
朴世真抬起头,看向“妈妈”,眼神里没有了上次的好奇,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与她年龄不符的、沉静的考量,她轻轻点了点头。
“李英爱”接收到信号,脸上绽放出笑容,对李导说:“李导演,谢谢您这么看重我们世真。只要不耽误剧组进度,孩子自己也愿意,我们当然支持。”
“太好了!”李导一拍大腿,“那就这么说定了!合同和剧本我明天就让人送过来!”
送走李导,店里恢复了安静。
朴世真看着窗外,知道自己的生活轨迹将再次发生偏转。
这一次,不再是客串玩票,而是真正地,踏入了那个光怪陆离的圈子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