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韩娱冬天的故事 > 第116章 第 116 章

韩娱冬天的故事 第116章 第 116 章

作者:阿绍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8 13:20:38 来源:文学城

李智宇回到汉南洞公寓时,已是深夜。玄关感应灯亮起,映照出过分整洁、甚至显得有些空旷的客厅。李智皓已经返校,冬天还在巴黎,这里又恢复了他最熟悉的、绝对秩序却缺乏人气的状态。空气里只有中央空调低沉的运行声,以及他脱下大衣时衣料摩擦的细微声响。

他走到中岛台前,习惯性地想倒杯水,目光却落在角落那个尚未拆封的徕卡相机盒上。动作几不可查地停顿了一瞬,随即恢复如常,倒了水,走向书房。他没有立刻开始工作,而是站在那面拍立得照片墙前,看着冬天在北海道雪地里回眸的照片,指尖在上面停留片刻,然后才在书桌前坐下,打开了电脑。

这种独处的寂静对他而言本是常态,但不知从何时起,似乎变得有些难以忍受了。

第二天上午,李智宇与父亲李在镕在FKI大厦的会长办公室进行每周的例行工作汇报。议题很快转向了三星电子旗下某个重要事业部副总经理级别的人事调动。

李在镕将一份人事档案推到李智宇面前:“关于设备解决方案(DS)部门这位金副总,你怎么看?他负责的海外工厂扩建项目,进度和成本控制都超出了预期。”

李智宇快速浏览着档案。金副总,一个作风强硬、甚至有些跋扈的中年男人,在集团内部口碑两极,但业务能力确实突出,尤其在处理复杂海外关系和压缩成本方面手段老辣。李智宇个人并不欣赏此人过于功利的行事风格,甚至在一些非正式场合明确表达过反感。

他合上档案,抬眼看着父亲,语气没有任何情绪波动:“从数据上看,他的业绩无可指摘。海外项目需要他这种铁腕和执行力。” 他略一停顿,补充道,“个人好恶,不应成为人事任免的评判标准。如果他适合这个位置,就应该用。”

李智镕闻言,深邃的目光在儿子脸上停留了几秒,似乎想从中找出些什么,最终只是点了点头:“嗯。那就按流程推进吧。” 这话既是认可了李智宇的判断,也是对他这种超越个人情感、完全以集团利益为考量的成熟心态的默许。在三星这样的帝国里,感情用事是奢侈品,甚至是致命伤。

---

傍晚,仁川机场的航班终于降落。冬天带着一身长途飞行的疲惫和巴黎的寒意,回到了汉南洞公寓。输入密码,推开沉重的入户门,温暖的空气和熟悉的、极淡的雪松气息包裹了她,瞬间驱散了旅途的劳顿。

她放下行李,正准备换鞋,目光却被客厅中岛台上那个醒目的、印着白色徕卡红色标识的黑色纸盒吸引住了。她愣了一下,有些不确定地走过去。

盒子旁边没有便签,没有任何说明。但她几乎立刻就知道,这来自谁。

她小心翼翼地拆开包装,里面是崭新的徕卡M11旁轴相机,钛灰色机身,质感厚重而精致。旁边还配了一支同样经典的Summilux-M 35mm f/1.4 ASPH 镜头。她知道这款相机,是许多专业摄影师和资深爱好者的梦想,价格不菲,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一种对影像质量和创作过程的极致追求。

冬天拿起冰凉的金属机身,指尖轻轻抚过精密的刻度盘和按钮,心里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和悸动。他不是那种会把“想你”挂在嘴边的人,甚至很少直接夸奖。但他记得她喜欢拍照,记得她偶尔会对着窗外构图,记得她需要好的工具来记录她的视角和灵感。

这份礼物,精准、务实,却又充满了无声的懂得与支持。比她收到任何昂贵的珠宝都更让她心动。

她拿起手机,对着打开的相机盒子拍了一张照片,发到了加密频道,没有配任何文字。

几分钟后,那边显示“已读”。然后,回复了一个符号:

「?」

——意为:喜欢吗?

冬天看着那个问号,忍不住笑了起来,眼眶却有些发热。她回复了一个紧紧拥抱的表情包。

这时,身后传来开门声。她回过头,看到李智宇站在玄关,似乎也是刚回来,正脱下西装外套。他的目光扫过她手中的相机,又落在她明显带着感动和笑意的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极轻地、几不可见地扬了一下唇角。

“回来了。”他语气平常,仿佛那个盒子只是随意放在那里的一件普通物品。

“嗯。”冬天用力点头,将相机抱在怀里,像抱着什么稀世珍宝,“谢谢……我很喜欢。”

李智宇没再说什么,走过来,很自然地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动作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和。“去洗个热水澡,解解乏。”

对他而言,表达关心的方式永远是行动大于言语。一台契合她兴趣的相机,一句让她休息的叮嘱,便是他全部的情感流露。而冬天,早已学会读懂他冰冷外表下,那片深沉而独特的温柔。

冬天的归来,如同精准嵌入最后一块拼图,汉南洞顶层公寓里那种因绝对秩序而产生的冰冷感悄然消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流动的、温暖的静谧。李智皓返校带来的聒噪余波彻底平息,这里重新成为只属于他们二人的绝对私密领域。

夜晚,窗外是首尔永不熄灭的璀璨星河,窗内则是一片被柔和灯光笼罩的安宁。冬天盘腿坐在客厅地毯上,面前摊开着那本木质雪花笔记本,旁边放着那支铂金自动铅笔和新得的徕卡M11。她时而低头修改乐谱,时而拿起相机,对着某个角度调整光圈和焦距,研究着这台精密仪器带来的全新视角。李智宇则占据着单人沙发,手里是一份关于量子计算技术路径的行业白皮书,眉头微蹙,沉浸在那晦涩难懂却关乎未来的理论之中。

没有音乐,没有交谈。只有她笔尖摩擦纸张的沙沙声,他偶尔翻动书页的轻响,以及相机快门极其轻微的“咔嚓”声,两人各据一方,专注于自己的世界,却又奇异地共享着同一片空气,同一种节奏。

冬天修改完一段旋律,抬起头,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脖颈,目光不自觉地落在李智宇身上。灯光勾勒出他冷峻的侧脸轮廓,专注的神情让他看起来如同雕塑。她悄悄举起徕卡,调整焦距,隔着一段距离,捕捉下他垂眸阅读的瞬间。快门声轻不可闻,他没有察觉。

她低头查看刚拍的照片,屏幕上的他,褪去了平日的凌厉,在知识的沉浸中显出一种沉静的、近乎学者般的气质。她将这张照片加密保存,列为只属于自己的收藏。

李智宇并非没有察觉她的目光和细微的动作。在她举起相机时,他翻动书页的指尖几不可查地顿了一下,随即恢复如常,任由她记录。这是一种无言的纵容。他甚至在她低头看照片时,抬起眼,目光在她专注的侧脸上停留了片刻,看着她微微翘起的嘴角和亮晶晶的眼睛,自己那因复杂理论而紧绷的神经,也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抚平。

他不需要她时刻黏在身边,也不需要喋喋不休的交流。这种同在却独立的静谧,对他而言,是比任何喧嚣都更有效的放松和充电。她的存在本身,就像一种稳定的背景辐射,无声地滋养着他这片过于坚硬的土地。

后来,冬天放下相机和笔记本,起身去厨房倒了杯水。回来时,她自然地走到他沙发旁的地毯上坐下,背靠着他的小腿。李智宇的身体几不可查地僵直了一瞬,随即放松下来,一只手甚至无意识地、极其轻柔地拂过她披散在背后的发丝。

冬天没有回头,只是就着这个姿势,重新拿起乐谱,嘴里无意识地哼唱着刚修改好的片段。那轻柔的、带着不确定性的旋律在寂静的空气中飘荡。

李智宇听着,目光依旧停留在白皮书的复杂公式上,却忽然开口,声音低沉:“这里,升半个调试试。”

冬天愣了一下,回头看他。他并没有看她,依旧盯着书页,仿佛刚才那句话只是随口的自言自语。她依言在脑海中尝试了一下,眼睛顿时一亮:“好像……是更顺了!” 她没想到,他这个音乐门外汉,仅凭逻辑和直觉,竟能给出如此精准的建议。

李智宇几不可见地勾了下唇角,没再说话。

夜深了,冬天先起身去洗漱。李智宇又看了会儿资料,才放下白皮书。他走到书房那面照片墙前,目光掠过新增的几张冬天用徕卡拍摄的首尔夜景和抽象光影,最后停留在那张她偷偷拍下的、他阅读时的侧影上。他静静地看了几秒,然后关掉了客厅的灯。

主卧里,冬天已经睡下。他躺在她身边,她能感受到身侧床垫的下陷和他身上传来的、令人安心的雪松气息。她没有睁眼,只是下意识地往他那边靠了靠。一只手臂伸过来,将她轻轻揽入怀中。他的怀抱温暖而坚实,驱散了冬夜所有的寒意。

第二天清晨,冬天比李智宇先醒。她悄悄起身,没有开灯,借着窗帘缝隙透进的微光,拿起床头的徕卡,调整参数,对着他沉睡的侧脸又拍了一张。晨光柔和,将他冷硬的线条勾勒得异常宁静。

她刚放下相机,就对上他不知何时睁开的眼睛。那双深邃的眼眸里没有刚醒的朦胧,只有一片清明的冷静。

“早。”她有些被抓包的心虚,轻声说。

李智宇看着她,没有追问她刚才在做什么,只是伸手,将她重新捞回怀里,下巴抵着她的发顶,声音带着晨起的沙哑:“再睡十分钟。”

冬天窝在他怀里,听着他平稳的心跳,忍不住弯起了嘴角。这一刻,没有财阀继承人与偶像的身份,没有外界纷繁的压力,只有相拥的温暖和共享的静谧。

一月的首尔,寒意彻骨,三星FKI大厦内的气氛也同样凝重。李智宇主持的一场关于某海外子公司业绩整改的会议上,他再次展现了其标志性的冷硬作风。该子公司负责人试图以市场环境变化、供应链受阻等外部因素解释连续两个季度的利润下滑。

李智宇全程未置一词,只是面无表情地听着,直到对方陈述完毕,会议室陷入一片死寂。他才缓缓抬起眼,目光如手术刀般精准地落在负责人脸上,声音不高,却字字如冰:

“所以,你的管理团队,存在的意义就是向我汇报‘困难’?”他指尖那支深空灰的派克世纪钢笔在报告书的某一项数据上轻轻一点,“这个成本项,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百分之十五。解释。”

负责人额角瞬间渗出冷汗,支吾着试图辩解。

“我不需要听理由。”李智宇打断他,语气没有任何起伏,“我给你两周时间。要么,把这个数字降到合理区间,并给出明确的、可执行的持续性优化方案;要么,你连同你的核心团队,一起提交辞呈。”

没有咆哮,没有怒斥,只有基于数据和结果的、不容置疑的最终通牒。这种务实到近乎冷酷的雷霆手段,让所有与会高管都脊背发凉。他们清楚地知道,这位年轻的副会长,眼中只有效率和价值,人情世故和个人好恶,在他这里毫无分量。

---

周末,李智宇陪同祖母洪罗喜,出席了一场在首尔华克山庄酒店举行的、由洪氏家族旁支主办的慈善晚宴。这类场合,更多是维系家族人脉与展示影响力的社交舞台。洪罗喜身着优雅的韩服,精神矍铄,李智宇则是一身剪裁完美的深色西装,陪伴在侧,姿态恭敬却不失威严。

宴会上,政商名流云集。不少人试图上前与这位三星帝国的准继承人攀谈,都被他身边如同隐形屏障般的尹室长和安保人员不着痕迹地挡在了安全距离之外。他只与几位祖母特意引荐的、关系密切的世交长辈进行了简短的寒暄,言辞得体,却始终保持着清晰的界限感。

期间,乐天集团辛氏家族的一位旁支代表,带着其刚从美国留学归来的女儿,试图借机与李智宇建立联系。女孩妆容精致,举止大方,显然受过良好的社交训练。然而,李智宇只是在对方介绍时微微颔首,目光甚至未在女孩身上多做停留,便以需要陪伴祖母为由,礼貌而坚定地结束了对话。那女孩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其父也只能讪讪退开。

洪罗喜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并未多言,只是眼底深处掠过一丝了然与赞许。她这个孙子,心志之坚,界限之明,远超同龄人。

几乎在同一时间,刚刚结束一场考试、正在酒吧与朋友小酌的李智皓,接到了某个最近因投资虚拟货币而小有斩获、急于挤进更高圈层的“新钱”朋友的电话。

“智皓啊,听说你哥最近风头正劲啊!”对方在电话那头套着近乎,“你看……能不能找个机会,帮忙引荐一下?一起吃个饭,或者打场高尔夫都行!我这边有个很好的项目,绝对有前景……”

李智皓听着,脸上挂着惯有的、玩世不恭的笑容,心里却跟明镜似的。他晃着手中的威士忌杯,冰块发出清脆的撞击声。

“呀,我说,”他打断对方,语气带着点漫不经心的调侃,“你当我是什么?专门给我哥拉皮条的?”他嗤笑一声,“我哥那个人,你又不是不知道。他想见的人,不用我引荐;他不想见的,我凑上去也是自讨没趣。你啊,有那心思,不如想想怎么把你那项目做得更靠谱点,说不定哪天还能入了他助理的眼。”

他半真半假地把话堵了回去,既没完全拒绝,也没给出任何希望。挂了电话,他对着身边的朋友撇撇嘴:“又一个想走捷径的。真以为我哥是随便什么阿猫阿狗都能见的?”

朋友笑着附和。李智皓仰头喝掉杯中的酒,心里却清楚,自己这个“纨绔子弟”的形象,在某些时候,反而是保护他和他哥关系的一种有效屏障。他乐于扮演这个角色,也深知那条看不见的、由他哥划定的红线在哪里。

晚宴结束后,李智宇送祖母回城北洞宅邸。车内,洪罗喜忽然开口,语气平和:“今天乐天那边的人,你不用放在心上。”

“我知道,祖母。”李智宇应道。他明白,祖母是在提醒他,也是在肯定他的处理方式。

“你做得很好。”洪罗喜看着他,目光深邃,“在这个位置上,心软和界限不清,是最大的弱点。”

李智宇微微颔首。他不需要祖母过多教诲,这些规则早已刻入他的骨髓。

回到汉南洞公寓,冬天刚结束与队友的线上会议,正在用那台新徕卡拍摄窗外的夜景。听到他回来,她放下相机,迎了上来。

“晚宴怎么样?”她随口问,接过他脱下的大衣。

“例行公事。”李智宇言简意赅,走到吧台倒了杯水。他看到她放在茶几上的相机,随口问:“玩得顺手吗?”

“嗯!还在摸索,但感觉太好了。”冬天眼睛亮了起来,开始跟他分享几个刚发现的拍摄技巧。

李智宇安静地听着,偶尔喝一口水。外面世界的铁腕博弈、社交场上的暗流涌动,在这一刻,都被隔绝在这片温暖的静谧之外。他不需要向她解释那些复杂的人情世故和冷酷决策,只需要在这里,做那个会听她分享拍照心得、会在清晨让她多睡十分钟的男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