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寒薇映雪 > 第38章 青衫如故

寒薇映雪 第38章 青衫如故

作者:轻舟之行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0 15:39:28 来源:文学城

对簿公堂的日子,终于在一种近乎凝滞的紧张氛围中到来。

临安城郊,沈家布庄大门紧闭,前所未有的沉寂笼罩着这座小院。沈老实在堂屋内来回踱步,脚步声沉重而焦躁,像困在笼中的野兽。“丢人!真是把祖辈的脸都丢尽了!”他反复低吼,额头青筋跳动,“我沈家竟出了个要跟夫家对簿公堂求离的女子!这要是传开了,我这张老脸往哪儿搁?明轩以后还能说到什么好亲事?咱们全家都得成了临安城的笑柄!”他粗暴地禁止柳氏和明轩前去县衙,“谁都不准去!就当没生过这个女儿!免得让人指着脊梁骨笑话!”

柳氏蜷缩在角落的凳子上,无声地抹着眼泪,粗糙的手指紧紧绞着衣角,几乎要勒出血痕。她心里乱成一团麻,既怕女儿孤身一人在那威严的公堂上受欺负、被刁难,又忧心女儿就算赢了,日后拉着小玥儿,该如何面对那些世俗的指指点点和生活的艰难险阻…每一种念头都让她心如刀割。

年轻的明轩则烦躁地抓着头,嘟囔道:“阿姐真是…往后我出门,王兄李弟他们肯定都要笑话我有个被休弃的姐姐…我还怎么抬得起头…”话没说完,就被沈老实一记凶狠的眼刀和一声怒吼噎了回去。

愁云惨雾笼罩着这个家,桌上的稀饭小菜早已冰凉,却无人有心思动筷。

与此同时,秀儿家中却是另一番景象。天光未亮,秀儿和早已偷偷溜过来的百合便将明薇按在了梳妆镜前。

“今日可是决战之日,输人不能输阵!”秀儿语气坚决,将自己所有像样的首饰头面、胭脂水粉都翻了出来。百合则带来一件自己没上过身的淡青色绣缠枝莲纹的衣裙,料子细软,剪裁合体,颜色清雅不失气度。“薇姐姐,你今日必须穿这个。”

明薇本想推辞,却拗不过两人的坚持。当乌黑的长发被百合灵巧地绾成一个简洁利落的发髻,略施薄粉掩去憔悴,唇上点上淡淡胭脂,再换上那身青衣时,连秀儿和百合都屏住了呼吸。

镜中的女子,身姿清瘦却挺拔如竹,肌肤因久未见光而显得白皙近乎透明,眉眼间褪去了往日的怯懦与愁苦,沉淀出一种沉静的力量,宛如风雨洗礼后傲然独立的青莲,清冷疏离,却又带着不容忽视的坚韧。

明薇望着镜中的自己,恍惚了许久。长期的劳碌、赵文哲日复一日的贬低与漠视,早已让她习惯了灰头土脸、弯腰驼背,甚至连她自己都深信自己平庸乏味,黯淡无光。可镜中人清晰地告诉她,那并非她的本来面目。

“娘?”小玥儿被秀儿母亲抱过来,揉着惺忪的睡眼,看到明薇,小嘴张得圆圆的,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眨巴了好几下,才怯生生、带着几分不确定地小声问:“这…这是娘吗?我娘…好漂亮呀…像…像年画上下来的仙女…”

秀儿噗嗤一笑,蹲下身捏捏玥儿软乎乎的小脸:“傻玥儿,你娘本来就是这个样子,从小就是美人胚子!还会写会算,打起算盘来噼里啪啦,比好多账房先生都厉害呢!”

玥儿的眼睛立刻亮得像星星:“真的吗?玥儿也要看娘打算盘!要把算盘珠子都打扁!”

孩子的稚语天真烂漫,瞬间冲散了屋内原本凝重得化不开的空气。明薇忍不住弯起嘴角,露出一抹久违的、发自内心深处的柔和笑容,仿佛冰封的湖面终于裂开了一道细缝,透出底下温暖的微光。这一刻,她真切地感觉到,那个被囚禁在灶台、怨怼与绝望中的旧我,正在悄然剥落。

时辰将至,明薇深吸一口气,目光恢复沉静与坚定。她一手抱起玥儿,一手紧紧攥着那份藏着赵文哲书信草稿和女儿药方的布包,与秀儿、百合一同走出院门,向着县衙走去。周先生和张教谕早已等候在衙门外,见到脱胎换骨般的明薇,眼中均掠过毫不掩饰的惊艳与深深的欣慰。

赵文哲跟着父亲赵承宗到来时,一眼便看到了站在石阶上的明薇。他猛地刹住脚步,瞳孔微缩,几乎疑心自己认错了人。那个青衣素裳、身姿笔挺、面容清丽却笼罩着一层冰冷决绝气息的女子,真的是那个终日埋首灶台、被他随意呼来喝去、斥为“庸脂俗粉”的沈明薇吗?一股莫名的心虚和慌乱骤然攫住了他。待他看到明薇身旁站着的、面色冰寒的苏百合时,更是惊得头皮发麻——她竟然真的不顾名声来了?!

赵承宗暗中狠狠掐了儿子胳膊一把,压低声音,语气却带着一丝强装的镇定:“慌什么!爹昨晚又去求见了县尊,真金白银塞了不少,大人心里有数,定会周全!”

堂鼓沉闷地敲响,一声声仿佛敲在每个人的心上。众人鱼贯而入,分列两旁。

公堂之上,明镜高悬,却似乎照不清人心鬼蜮。县令大人高坐堂上,面沉如水。明薇率先陈述,条理清晰,声音虽不大,却异常稳定。她呈上赵文哲试图攀附百合的书信草稿,上面那些暧昧殷勤的辞藻与他平日对自己的冷漠形成残酷对比;她拿出偷偷记录的、赵母苛待孙女的具体时日与恶毒言语;最后,她郑重地举起那张女儿病重垂危、苦苦哀求却换不来请医问药的药方,声音微微发颤,却字字泣血:“大人!民妇可忍饥寒,可受劳苦,唯不能忍稚女性命受胁!赵家视我母女如草芥,病重不予救治,此非为人父母、为人夫家之道!”

赵文哲脸色发白,强自辩解:“大人明鉴!此皆妇人一面之词,心怀怨愤,构陷于学生!那些书信…不过是寻常问候,是她断章取义!药方之事,更是无稽之谈,小女只是寻常发热,何来病重之说?”

赵母立刻尖声附和,哭天抢地:“青天大老爷啊!我赵家待她不薄啊!是她自己生不出儿子,心中怨恨,才编排出这许多是非来污蔑我儿!求大人为我们做主啊!”

县令微微颔首,捻着胡须,目光扫过明薇,带着几分审视与不耐:“沈氏,你所述之事,虽有其词,却多为家事口角,难有实据。夫妻争执,在所难免,何必闹上公堂,徒惹人笑?至于唐家小姐之事,”他瞥了一眼百合,语气微妙,“更属无稽之谈,空口无凭,岂能轻信?”

他话锋一转,竟开始和起稀泥:“依本官看,尔等夫妻不过是一时意气。沈氏,你既已嫁入赵家,生是赵家人,死是赵家鬼,当恪守妇道,相夫教子,岂能因些许琐事便轻言离异?不如本官做个和事佬,你们各自退让一步,日后好生过日子…”

赵母见县令有意偏袒,气焰愈发嚣张,尤其听到明薇坚持要带走玥儿,立刻跳脚尖叫:“大人!不能让她带走孩子!那是我赵家的种!姓赵!她一个要离开夫家的妇人,凭什么带走我赵家的血脉?她养得活吗?将来还不是个拖累!”

提到女儿,明薇眼中最后一丝波动彻底冻结,化为淬冰般的恨意与不容动摇的决绝。她迎上赵母恶毒的目光,声音陡然拔高,清晰无比地响彻公堂:“大人!民妇今日站在这公堂之上,并非为求自身安逸!正是为了我的女儿!赵家视她如无物,病重可弃如敝履,若留她在这样的虎狼之窝,才是真正害了她!民妇今日便是拼却性命,也绝不容女儿再陷于此等绝境!她自出生便由民妇一手抚养,赵家可曾喂过一口饭、换过一片尿布?可曾在她病榻前守过一刻?他们不配为人祖父母,更不配拥有这个孩子!”她的目光锐利如刀,直刺赵文哲,“若赵家执意抢夺,民妇便是告到州府、告到御前,也绝不罢休!”

县令被她的气势所慑,又受赵家请托,心中焦躁,猛地一拍惊堂木:“放肆!公堂之上,岂容你咆哮!本官说了,孩子留在赵家,于她前程更为有利!你一个妇道人家,带着孩子,如何谋生?岂非让她跟着你受苦?休要再胡搅蛮缠!”

“大人此言,未免有失偏颇!”

一个清朗冷静,却带着不容置疑威严的声音,如同玉石相击,骤然从堂外传来,打断了县令的呵斥。

众人俱是一惊,齐刷刷扭头望去。

只见一名年轻男子不知何时已悄然立于公堂门廊之下。他身量极高,穿着玄色暗纹锦袍,腰束革带,悬着一柄古朴长剑,身形挺拔如松柏临风。往脸上看,面容极其俊朗,眉飞入鬓,鼻梁高挺,一双凤眸深邃若寒潭,此刻正微眯着,带着几分审视与冷峭扫视着堂内。他肤色是健康的蜜合色,唇线抿紧,下颌线条清晰利落,组合在一起,是一种极具冲击力的、混合着文人清雅与武将英气的俊美,通身的气度华贵而凛然,与这小小县衙的逼仄格格不入。

他身旁跟着一名精干随从,正将一块沉甸甸、刻着复杂纹路的玄铁腰牌,示于试图阻拦的衙役。那衙役一看腰牌,脸色瞬间煞白,慌忙躬身退开。

男子步履从容地踏入公堂,目光在堂内逡巡一圈,在明薇身上微微停顿了一瞬,掠过一丝几不可察的讶异,随即转向堂上脸色已经开始发僵的县令,略一拱手,语气平淡却自带千钧压力:“在下顾晏辞,途经贵县,偶闻今日有此一桩奇案,特来旁观。本不欲打扰县尊审案,只是,”他语调微微拖长,带着一丝淡淡的嘲讽,“见县尊似乎未察明细,有所误判,忍不住多言一句。失礼之处,还望海涵。”

县令早已看清那随从手中的提刑按察使司的腰牌,又听得“顾晏辞”之名,心中骇浪滔天,哪里还敢端坐,几乎是弹跳起来,快步走下堂来,拱手赔笑,额头瞬间渗出细密冷汗:“原、原来是顾大人驾临!下官有眼无珠,不知大人莅临鄙县,未能远迎,死罪死罪!大人有何指示,但请吩咐,下官无不遵从!”

赵承宗和赵文哲父子见状,脸色“唰”地一下变得惨白如纸。赵承宗身体微晃,几乎站立不住,他惊恐地看着那位突然出现的、气度逼人的年轻高官,又绝望地望向冷汗直流、态度瞬间逆转的县令,心中那点靠银钱堆积起来的底气,瞬间崩塌殆尽。赵文哲更是双腿发软,冷汗浸透了内衫,连头都不敢抬,方才的狡辩之词此刻显得无比可笑苍白。

顾晏辞并未理会县令的谄媚,目光扫过惊惶的赵家父子,最后落回明薇身上,声音沉稳而清晰,一字一句,敲打在每个人的心上:“《宋刑统》明文规定,‘若夫妻不相安谐而和离者,不坐’。既已情断义绝,女子要求携女和离,于情于理于法,皆属正当。稚子年幼,尤需慈母呵护,此乃人伦常情,亦是律法所倡。反观赵生,”他冷冽的目光如实质般压在赵文哲身上,“虐妻弃女,德行有亏,证据当前,犹自狡辩。县令大人方才竟言将幼儿留于此等失德之人身边更为有利?此判,恕在下实难苟同。”

他顿了顿,语气更冷了几分:“依律,非但要准其和离,赵家更应归还沈娘子嫁妆,并视情形予以赔偿,以全其抚养幼女之责。若强行骨肉分离,致幼女有所损伤,这后果,”他看向县令,目光锐利如刀,“恐怕就不是一纸判书所能承担的了。”

县令被他看得浑身发毛,哪里还敢有半点维护赵家之心,连连躬身称是:“是是是!顾大人明鉴!下官糊涂!下官糊涂!多谢大人指点迷津!”他慌忙回到堂上,惊堂木都拿不稳了,颤声宣判:“兹…兹判沈明薇与赵文哲和离!女儿赵玥儿归沈明薇抚养!赵家须于三日内归还沈氏嫁妆,另…另赔偿白银二十两,以作抚养之资!”

一纸盖着鲜红官印的和离书,终于递到了明薇手中。她紧紧攥着那轻飘飘却又重逾性命的文书,指尖因用力而泛白,微微颤抖,冰凉的手心早已被汗水浸透。

她赢了。因为周先生、张教谕的仗义执言,因为秀儿和百合不顾一切的鼎力相助,也因为…这位宛如天降、出手雷霆的顾大人。

她稳了稳心神,松开紧握的拳,走到顾晏辞面前,敛衽,深深一揖,声音带着劫后余生的微颤,却依旧清晰坚定:“民妇沈明薇,叩谢大人明察秋毫,仗义执言之恩。”

秀儿和百合激动地冲上来,一左一右抱住她,喜极而泣,声音都带了哭腔。明薇抬起头,望向公堂之外那片豁然开朗的天空,阳光有些刺眼,她努力睁大酸涩的眼睛,将涌上眼眶的温热狠狠逼了回去。这些年所有的委屈、痛苦、挣扎、绝望,仿佛一场漫长而窒息的噩梦。

此刻,天光骤亮,梦魇初醒。

前路或许依旧布满荆棘,但她知道,从这一刻起,她不再是那个需要依附他人、乞求怜悯、忍气吞声的沈明薇了。她是能用自己的双手、智慧和决绝的勇气,保护女儿、掌控自己命运的沈明薇。

她一手紧紧牵着女儿,在秀儿和百合的簇拥下,一步一步,沉稳地走出了那象征着她过去屈辱、也见证了她今日新生的县衙。三个女子的背影,消失在门外明媚而有些晃眼的阳光里,坚定,且充满力量。

县衙门口,顾晏辞负手而立,玄色衣袍在风中微微拂动。他深邃的目光久久地追随着那一抹渐行渐远的青色身影,冷峻的面容上掠过一丝极淡却复杂的情绪。那女子的冷静、聪慧、以及在绝境中爆发出的惊人勇气和口才,莫名地触动了他心中某根尘封的弦。

或许是想起了记忆中另一位同样温婉却最终被礼教吞没的模糊身影,又或许,是想起了自己那早逝的、若有半分这般决绝或许命运会截然不同的母亲。

清风卷过,扬起县衙前的细微尘埃,却吹不散那萦绕心头的淡淡涟漪。

青衫已远,余韵未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