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汉魏风骨 > 第84章 蓬庐小庭院

汉魏风骨 第84章 蓬庐小庭院

作者:Ms林羽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7 06:39:40 来源:文学城

那阵清风,吹乱了整个春季,伴着蓬庐小院里朝夕相处的两个身影。

园圃里,有杨夙拄着拐杖种下的香菜,有他坚持抱病耕耘留下的汗水。若不是诏狱那夜,崔缨根本不会相信,他杨夙是郭嘉口中杀伐果决的中护军。

崔缨选择遗忘不愉快的将来,只享受与挚友相伴的美好当下。

“园里能栽培芜菁、萝卜、大豆、瓠瓜,还有水芹、荠菜、青蒿这些野菜也可种。四月末种下的白菜,等五月我们就能吃上了。”她笑嘻嘻地看着杨夙。

“入夏已三旬,我们很快就可以出发了。”杨夙补充道。

杨夙终于跟崔缨说起了他的从前。

他说得模糊,只概要回忆了身世,从京洛游侠到颍川太守,从阶下囚到曹营儒将,结识了数不清的汉末豪杰,见证了黄巾起义、诸侯讨董,经历了火烧洛阳、吕曹之战,走遍青、徐、兖、豫、司州,是曹操发家创业的重要合伙人,更是随侍曹操身侧的左膀右臂。

可一切的一切,都断裂在官渡之战前夕,杨夙卷入了许都一场波云诡谲的谋逆案。君臣相忌,更有政敌下套暗算,最后只能锒铛入狱,身负叛臣骂名。

“是我杨夙看错了人,他曹孟德,从始至终都不曾真正信任过我,而我也像当年的陈宫一样,彻底看清了曹操的嘴脸。

“‘舍中有客,提壶行酤,汲水作哺,涤杯整案。园中拔蒜,斫苏切脯,筑肉臛芋,脍鱼炰鳌。烹茶尽具,哺已盖藏。舍后有树,当裁作船,上至江州,下到煎主。为府椽求用钱,推纺恶败,傻索绵亭,买席往来都洛。当为妇女求脂泽,贩于小市,归都担枲,转出旁蹉。牵牛贩鹅,武阳买茶。杨氏池中担荷,往来市聚,慎护奸偷……’

“这是西汉蜀人王褒《童约》里,我最喜欢读的一段。崔缨,在这世界,能活着已是不易,能在战火中保全性命的都是英雄。江南是我们的故乡,我衷心希望,我们两人都能有个好归宿,我老了,再无力北上了。你还年轻,更不应该自投罗网,做那罗家笼中之雀。一起去江东吧,你一定会遇到这个时代与你相配的丈夫。你跟曹植,不合适。”

崔缨那时才明白,杨夙之于未来的生活规划,没有她。

她之于他,仍像前世一样,不过寻常朋友而已。

…………

每日仍只是种菜、下棋、比剑。

崔缨数不清,太阳多少次从东边山头落向西边,只记得,竹林下有她和杨夙的刀光剑影,铿锵低鸣声,声声震耳。

杨夙以长者之姿,贴身亲教她握剑舞剑,一招一式,游刃空中。

崔缨自诩师从曹丕多年,原想着,显露出独门剑术,足以教杨夙对她刮目相看,没想到,杨夙不费吹灰之力,见招拆招,跛脚舞出的剑术都深得这套剑法精髓,甚至远比曹丕耍得熟练,直至最后,将她的青萍剑打落在地。

“你认识史阿?”

杨夙回袖收剑,径直掷于地上,冷冷问道。

“不,他是曹丕的剑师,而曹丕将这套剑法……传给了我。”崔缨捡起剑,突然有点害怕地看着他。

杨夙上前,夺过崔缨手中之剑,五指细细摩挲剑面。

“这剑也是他送的?”

“对。十五成人那天,他送的。”

“看来你和他们曹家,确实关系匪浅啊。”

“……”

崔缨有些心慌,忙倒了杯凉水端起,沉默不语。

“一直有个问题想问你。杨夙,你和曹操多年的君臣交情,当真没有回旋的余地了吗?”

“你知道你在问多愚蠢的话么?”

“可他到底没有狠心杀害你啊……曹操不是气度狭窄之人。”崔缨直截了当地说道。

杨夙冷笑不止,握紧拳头撑着石案:

“曹贼气度怎会狭窄,他就是生性多疑,好猜忌臣下。他没立刻杀了我,哪里是念及旧情,而是想让我自行了断,或在狱中自生自灭,还想看我忏悔,向他低头认错呢。当年他错便错了,偏偏不愿认错。这就是真实的曹孟德。”

“难道就没有两全的法子吗?毕竟和他们相处多年,一时抛舍,我……难免犹豫。”

“所以你到底是不愿远离曹家的,对么?”

“……”

“你到底在留恋什么?曹植?还是你既得的地位?”

“……”

气氛就这样凝固了半晌。

“昨日曹丕夸我剑术有长进,想来是这些月你教得好。”

“……”

“曹操快回来了吧。”杨夙突然发问。

崔缨怔了怔,知道瞒不过他,只好点点头。

“有消息传来,应就在这几日了。我可能……不能常常来了,少则三五日,多则**天。”

“随便你。”

杨夙侧对着崔缨,神情复杂,根本教崔缨猜不透他在想些什么。他既下了逐客令,崔缨也只好草草结束此次对话,真是很不愉快的一次交谈经历。

杨夙,真的变得好陌生。

而崔缨回城路上一直在思量,坐在马背上魂不守舍,连过了曹府都不知道。

“崔妹妹,别来无恙——”

崔缨惊惧回头,只见,曹真叉腰赫然站在门口,身后是倚门抱臂的夏侯尚。

“二位兄长……你们,不是在邺城吗?”

“哈哈哈,没料到司空的行军速度吧?司空明日就到,我和伯仁作了先锋,晌午时分便到了许都。”曹真笑道。

明日!?曹操明日就到?

崔缨脸色煞白,忙托辞告别尚真二人,从后门牵马入府,回自己的小院。

却迎面撞上面色冰冷的曹丕。

崔缨听说,数月前,司徒赵温欲征辟曹丕为掾,曹操大怒,上奏弹劾赵温辟公府子弟,选举不实,竟罢免了赵温的官。

原来,曹操北征乌丸大胜而归后,朝中众人皆知曹操地位将更为稳固,且有晋位之势,纷纷开始谄媚。然而曹操向来最会猜忌人心,此时征辟曹操嫡长子,欲献媚迎合,无异于自寻死路。前几日卫大哥告诉崔缨,赵温罢官归家后,没多久就得急病死了。

朝堂暗流涌动,最难堪的莫过于曹丕了。

崔缨知道,这几个月,曹丕过得很不好。

可他见了她,仍努力挤出个微笑。

“明日父亲就该到许了,二哥再不能替你瞒着众人,这段时间,没事尽量不要出城去玩。”

“是,谢谢子桓哥。”

“来看看二哥写的新诗吗?前几天听小卫他们说,子嘤跟他们聊天,总夸我乐府填词填的好。什么‘便娟婉约’,什么‘才秀藻朗,如玉之莹’,真有意思。”

“《陌上桑》?”崔缨接过曹丕递过的墨绢。

曹丕的字,清秀圆润,写的乐府词,更是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弃故乡,离室宅,远从军旅万里客。披荆棘,求阡陌,侧足独窘步,路局笮。

虎豹嗥动,鸡惊禽失,群鸣相索。登南山,奈何蹈盘石,树木丛生郁差错。

寝蒿草,荫松柏,涕泣雨面沾枕席。伴旅单,稍稍日零落。惆怅窃自怜,相痛惜。

“棘、索、落、陌、笮、客……”崔缨狐疑,“诶?这几个韵脚,好耳熟——”

曹丕笑:“是了,跟妹妹上回填的《永遇乐》,是同个韵部。”

崔缨开心道:“去年写着玩儿的词,就二哥还记得呢!哎呀,还是二哥写的好,我那首堆砌辞藻,自己看了都不好意思。”

“无妨,多磨炼写下去就好!改明儿,我让乐坊的人按这《陌上桑》的曲排个舞,请你来看,到时候,二哥有的是时间,亲自教妹妹写词。”

崔缨有些感动,连连笑着说好。

说完曹丕便牵马出去,预备跟夏侯尚和曹真去散心。

崔缨心乱如麻,紧张得心跳不止,但还是站着叫住了他:

“子桓哥——”

“嗯?”

“谢谢你。”崔缨心虚不已。

“自家人,何必如此客气。”曹丕弯弯嘴角,即刻牵马走远了。

一夜未眠。

突如其来的消息打乱了崔缨的思绪,无异于直接跟杨夙断了联系,她真不知道,后面该如何是好。

现今杨夙伤势已大愈,十几个小兵应该近不了身,崔缨就怕曹操回许重查诏狱失火事件,查得杨夙存活的踪迹。

次日一大早,崔缨就被全府上下的骚动声吵醒,撑着疲惫的眼皮翻下床,连忙洗漱换衣,跟着众人前往北城门口安静等候。

约摸巳时三刻,曹操大军已从远处扬起阵阵风尘。

近前,曹操乘着高马,神采奕奕,马前还抱着小曹冲,身后跟着曹植曹彰几个公子,还有卞夫人的车驾,以及崔琰等司空府属臣。

迎接队伍整齐排列,齐声跪拜。

曹操点点头,策马前驱,自顾跟曹冲说笑。

“冲儿,咱们到家了喽。阿翁跟你一样,快五年没回来了……”

崔缨起身作揖,恭敬退守一旁,余眼瞥见曹植看了她一眼,她默然不应,面无表情,低眉垂手,与曹丕站在一处。

到底,还是跟他再见面了。

车队辚辚,很快便拥进城内去。

曹操南下来许以后,许都城防卫明显森严得多。

曹操早得了诏狱失火的消息,但仍在探察后大怒,在府中摔盏,以监城失职,狠狠训斥了曹丕一顿,数落了他几个时辰。曹丕耷拉着脑袋,伏跪在地上,不敢出声。

崔缨在门外听得心惊肉跳,内疚不已。

一连三日,她都去廷尉书阁帮忙处理公务。

在曹操眼皮底下,根本没有机会出城。

“阿姊,一年多不见,你变化好大啊,怎么精神如此不济……”曹节欲言又止。

“哪里哪里,阿姊明明更高了,只是晒黑不少,阿姊现在,武功肯定比以前厉害多了。”秦淳连忙打圆场笑道。

崔缨的胞弟崔铖等人,留在邺城没来,但淳儿与节儿一并来了许都,连同昔日随侍的女婢,她们见崔缨每日惆怅,话说的也少,猜她是为郭嘉的事,便不敢多言。

皎皎被曹节秦淳两人照顾得很好,可她们不知道,这一年崔缨过得并不好。

许久不混在闺阁里,早出晚归,崔缨同一众亲友们也渐渐地生疏起来。而跟曹植更是暗中赌气似的,从见面开始,便不曾说过一句话。

崔缨心想,应是上回易水边不辞而别,他还记恨在心罢。

不知不觉,又过去数日。

崔缨越发坐立难安,根本不知城外情况如何,对许久未见的皎皎也提不起兴趣,精神状态一天比一天差,太多忧惧的秘密藏在心间。

这日,思蕙端漆盘进来,见她满面愁容,摸着皎皎的绒毛发愣,便笑着从柜中首饰盒里抽出两样东西。

“姑娘,你瞧,我把什么给你带来了——”

崔缨眼前一亮,又惊又喜。

“你看,这不是姑娘你当年最珍爱的青簪和玉佩吗?”

当年,曹植在刘桢面前给予她负面评价后,崔缨就把他送的青莲玉簪和组玉佩都卸下了。没想到,兜兜转转,还是让思思带到她面前。

玉簪插在枣树上会掉,下雨时玉组佩会被池水冲出。

可她的心思,不管她怎么藏,也藏不住啊。

“最珍爱?”猝不及防间眼泪就掉下来了,崔缨接过青簪,颤声道,“我以前……当真很喜欢吗?”

“对啊,姑娘以前每日必戴这支发簪,还有这玉佩,奴婢都记得呢。”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一阵酸涩慨然,眼泪收毕。

“谢谢你,思思,”崔缨将它们随手往妆台一扔,轻飘飘道,“那都是年少的玩意儿,可我已经长大成人了,以后都用不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