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汉魏风骨 > 第26章 流感(下)

汉魏风骨 第26章 流感(下)

作者:Ms林羽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09 02:08:53 来源:文学城

酉时四刻。

司空内府正堂。

天已大黑,何晏、曹矩、秦朗、曹宪还有崔缨,已经在堂内跪了半个时辰。除了卞夫人高坐,其余女眷及府中诸子,皆分坐于两列。

何晏脸上已上过药,但仍颇不服气地低声抱怨,堂内公子小姐窃语之声不绝如缕,只有小曹冲由环夫人抱着,安静地不说话,像个小柯南似的,闪着亮晶晶的眼睛,默默观察着崔缨。

崔缨难为情地低下了头,数着地板的木纹,心下其实早已惴惴不安。

夜晚的宁静,将内心的浮躁,连同白日的撒泼劲,一道驱逐了。

今日之事,若传到叔父崔琰耳中,他一定会觉得很丢人吧?崔氏小女住入司空府不过数月,竟将先朝大将军嫡孙的脸抓伤,若传出去,还不知道邺城百姓会怎样非议清河崔氏呢。

这士族名门的包袱,压得她喘不过气,往后年岁还那么长,究竟怎样才能卸下这“包袱”,轻装上路,自由自在地过一生呢?

正当崔缨揉捏着膝盖,试图缓解长跪的疼痛时,突然听得堂外传来一声轻快的笑:

“母亲!缨妹妹究竟将平叔怎么了?”曹植跑入堂,语气中透露着无限好奇。

“植儿,勿要多言,坐下。”卞夫人板着张脸。

曹植探头探脑走上前,见何晏华服弄破,原本白净的俏脸也变得脏兮兮的,还有猫爪似的三道印儿,差些没忍住笑;又弯腰瞥了小崔缨一眼,颇有幸灾乐祸之意,随后便大摇大摆地扬袖落座了。

他觉得好玩似的,竟招手将曹冲唤去,兄弟俩不知在交流着什么悄悄话。

过了好一会儿,终于等到曹丕回禀归来,众人目光集聚,崔缨的心瞬间提起。

“丕儿,医官怎么说?”

“回母亲,医官已施针灸消肿,崔小公子现已无大碍,孩儿已派车马送其回崔府去了。”

卞夫人听罢,松了口气,曹丕再揖,仍回旧座。

“唉!我这苦命的儿啊!”

尹氏以帕拭泪,终于扯开嗓子,开始抱怨。

“晏儿,他不过与一众兄弟嬉闹,无意间碰到了那崔家小童,竟遭人恶意报复,伤成这副模样!适才医官也给晏儿看了,说抓痕颇深,若未得仔细治药,恐留疤印,夫人,你可要为我晏儿做主啊!!”

卞夫人正色:“传府卫入堂。”

白日值守的两名府卫随即入堂叩见。

“尔二人,且将今日之事,一一道来。”

一名府卫上前,俯首作揖:

“回夫人,日近午时,卑职二人正在府外看守。忽有一小公子,面生得很,欲闯入内宅,被我等拦下,却见宪姑娘跟随其后,卑职这才知晓,原是宪姑娘带入内府之人。恰在此时,晏公子四人自东门归来,不知怎的,那小公子的头便磕绊到门限上。继而缨姑娘奔回,唤卑职去请医官,余下的便不知了。”

另一名府卫接着说道:

“回夫人,缨姑娘回府后,突然与几位公子斗起嘴来,缨姑娘还拔了卑职的佩剑,同晏公子打斗在一处,卑职劝说无果,这才入府禀告夫人。”

崔缨闻此言,既无话可辩,又觉何处不对。

“我且问你,他们二人,究竟是何人先动的手?”卞夫人问。

第二个府卫似将余光投向了尹氏,他作吞咽状,缓缓回道:“回夫人,是……缨姑娘先拔卑职的剑。”

崔缨陡然而跽,怒道:“你胡说!如何是我先动的手?”

“缨儿!堂内不得喧哗!”卞夫人喝道。

崔缨压住怒气,但再也跪坐不下去。

“大夫人,妾可从未听闻闺阁女子中,胆敢挥刃动武者,今日之事,简直惊骇至极!这崔氏……于人前便敢如此无礼,人后还不知怎样粗鄙呢!”尹氏掩帕作厌恶状。

卞夫人皱眉:“缨儿,如实回答,你,可曾执剑?”

我急切地辩解道:“回母亲,缨儿确实拿了剑,可却是何晏先——”

尹氏打断道:“好个崔氏!竟敢直呼兄长名讳,真是不知半分礼数。”

“……”我黯然地垂下眉头。

“晏儿脸上的划痕,可是你所为?”卞夫人又问。

“是。”

“你可知我曹府家规,蓄意伤害府中姊妹兄弟者,当受重罚?”

“……”

“缨儿?”

“……”

那一刻,崔缨也曾想过说出数月前在园中被何晏欺凌之事,可无凭无据,只怕此刻说出,也无人为我做主,反倒会被人安上“诬蔑”的罪名。

她只好伏地叩首,颤声道:

“万望母亲明察,缨儿往西门送征归来,却见本家胞弟崔铖受人欺辱。公子晏出言不逊,是其先拿剑恐吓,不让铖儿入府,缨儿方拔了府卫的剑。且尚未交锋,剑便被夺回入鞘。而后公子晏将我推倒在地,缨儿忍无可忍,这才动手伤人。母亲若不信,自可遣人去崔府唤来那两名女婢,彼时其犹在侧,一问便知。”

一旁的尹氏冷笑道:“你原是崔府过继而来,崔府女婢之言,焉能作数?”

刚才那府卫急忙磕首:“卑职不敢欺瞒夫人,确实是缨姑娘先拔的剑!”

骂人的话只能咽进肚子里,崔缨涨红了脸,气得快将指甲嵌进手心肉里。

人在生气时不会掉眼泪,只有受委屈时才会。

可在场人那么多,更有她在乎的,她是拼命也不让自己掉一滴泪的。

“宪儿——”卞夫人唤道。

“女儿在……”曹宪把头埋得很低很低,根本不敢抬头看众人。

“当时你亦在场,可见谁先拔剑?”

“回母亲……是……”曹宪支吾良久,怯怯地望了望旁侧的何晏,又看了看我,咬着薄唇不敢吱声。

“到底谁先动手?”卞夫人微怒。

“宪儿……不记得了……母亲,今日之事,真的与宪儿无关啊……”曹宪忽然抹起了泪。

“朗儿,上儿!你们呢,也没看见吗?”

“……”

秦朗缄默且冷漠,公子上缩了缩脖子,似乎想说些什么,被其生母孙姬瞪了一眼,终究又把头低了下去。

大堂静悄悄一片,死一般沉寂。

崔缨脑中一片空白,无语凝噎。

周遭目光灼灼,竟无一人为她说话。

“母亲,孩儿赶到时,只见何晏举剑,似是起了杀心。”

曹丕终于按捺不住发言了。

众人于是又看向何晏,何晏慌得冷汗直冒,尹氏冷笑道:“二公子,放话且须尊重些!晏儿尚未束发,不过拿剑唬人罢了,与那崔氏是同样的做法,怎地到了二公子这里,反倒存了杀心了?”

何晏像是想起了什么,他跪着向前挪动,急忙辩解道:

“母亲,是崔妹妹先说‘如此公子,诚为司空府之灾’,晏儿这才被激怒拿起剑的。”

此言既出,满座皆惊,崔缨脑中“嗡”的一声。

“放肆!”卞夫人击案喝道。

“好个崔缨,好个清河崔氏!”尹氏哂笑,“大夫人,司空可真是收了个上好的义女啊。”

崔缨如芒在背,却见卞夫人满是失望的神情,不住地摇头,摇得她心惊。

“缨儿,晏儿无意撞伤你弟弟,让他赔礼道歉即可,何以不改乡野俗性,出手伤人?你又焉敢在府中说此大逆不道之言!”

崔缨伏首再拜,泪水强忍于眶中,说不清楚话:

“母亲息怒……铖儿年幼,与我数月未见,啜泣不止……缨儿也曾磕过门限,知道有多疼,一时失言,竟忘了母亲的教诲……母亲,缨儿,缨儿知错了……”

卞夫人怒气渐退,叹息声中露出无奈:“你年纪虽小,犹须懂事——你已经是曹家的人了。”

“是……”

崔缨连连点头,声音小得连自己都听不甚清。

司空府一干人“审判”了那么久,却没有一人真正在乎,最初那个受司空府贵公子欺凌的崔家小儿。卞夫人的关注点只在于,崔缨这个名义上的“曹家人”,可曾有坏曹府的家规,可曾放轻先前崔氏女的身份,可曾怀善接纳一众异姓兄弟姊妹。

正当崔缨怅惘着,准备接受现实时,身旁突然响起沙哑的童声:

“大夫人,是平叔哥哥先拔的佩剑,朗儿亲眼所见。”

众人皆惊,平日里寡言内向的秦朗,此刻竟发声了。

秦朗的生母杜氏,此刻面不改色,安坐如山。

“阿苏可有欺言?”卞夫人问。

秦朗叩首:“阿苏不敢。是平叔哥哥坚守家规‘外男不得入府’,而崔姊姊初入公府,府中规矩尚未学全,这才在门前起了争执,还望母亲能从轻处罚。”

卞夫人即刻转头怒视府卫:“竟敢私自包庇公子,好大的胆子!”

“夫人息怒……许是卑职记错了……”

“记错了?真当司空内府的差事如此轻松么?着你即刻去领脊杖二十,不得有误!”

府卫就这么战战惶惶,唯唯诺诺地退出大堂了。

戏场开幕谢幕般,崔缨满头雾水,没等回过神来,场面已大变。

许是她犹在梦中耳。

“晏儿,汝为兄长,率众弟嬉闹府前,无所约束,撞伤崔小公子,今罚你半月不得出屋,抄录《论》及为之作释!公子矩、朗、上,各闭房三日。”

何晏此时,气焰全消,只能低头伏罪。

卞夫人继而责问跪在一旁的曹宪:

“宪儿,你身为阿姊,于事发时未尽劝阻之责,于堂上更推馁事责,罚你今夜不得用膳,闭门自省。”

曹宪等人一一谢罪,只剩崔缨忐忑抚手,颔首低眉。

过了良久,卞夫人终于沉着脸唤道:

“缨儿——”

“在……”

“曹大家《女诫》可能诵否?”

“不能。”崔缨咬了咬下唇。

“《小戴礼记》内则篇,一言不落,汝能背否?”

“不能。”崔缨听见自己的声音在抖。

卞夫人长叹一息,沉吟道:

“缨儿,闺阁女子,焉能不报父母而擅自出府?晏儿虽长你数月,犹为汝兄,长幼有序,尊卑有别,而你拔剑相向,做出动手伤兄此等有失人伦之举,安可为之?公子名讳,你又岂能在众人面前直呼?数此三罪,今罚你手鞭十五,并抄《女诫》与《小戴礼记》全卷,可认否?”

利剑不在掌,亲朋何须多?

女诫从此记,青春莫蹉跎。

这“礼”,我学便是,命运,你又何必教我降居此世轮番辱我?

崔缨将双腿并拢,左手按于右手背上,掌心向内,拱手于地,头缓缓至地,点在手背。随后说出极其不愿的话:

“崔缨知罪,缨,愿受家规惩诫。”

曹丕大概未料得,她所受罚为众人之最,便起身求情道:“母亲,念在缨妹初入府邸,莽撞失言,请饶了这手鞭吧。”

“倘今日汝父在堂,罚之更甚。”

卞夫人扶案而起,平静地说着,一面说一面走到崔缨身侧。

她拂袖唤过家仆,折来园中一段生了新叶的桃枝。

小崔缨自跽跪平视众人,与曹丕相视一笑,且是挤出的惨淡微笑,继而缓缓伸直双臂,掌心朝上。

长鞭打在手上时,她不曾皱眉一下,只觉掌心发烫,指关节酸痛非常。待到十五鞭打完,她才恍然意识到——今年,她已是十五及笄之龄。

卞夫人又一挥手,侍婢们捧上数只四方漆盘,盘上竹简莫不垒得极高。

疲惫抬眸,看着侍婢将《女诫》端在自己面前,崔缨心中忽觉悲凉。

昔日在清河老家时,叔父告诫你的十字箴言,崔缨,你可还记得半字?

“此为《女诫》,三日内抄完再取《小戴礼记》。”

“缨儿谢过母亲今夜训教。”

崔缨伏首再拜,手已不自觉地发颤。

…………

堂内众人各自散去,曹丕奉卞夫人命将崔缨带回房中。廊道一路幽暗,曹丕缄默不语,走得极快,为了省灯油,他并未叫侍婢掌灯。

于是静悄悄,小影跟在大影后,谁也没开口先说话。

行至主院门口时,大影突然停下,也不回头,小影愕然止步。

“二哥,我……”

崔缨吐出半句,终究说不出“对不住”三个字。崔缨知道,今日之事,一定会让曹丕很生气很生气,毕竟他从未见过她这副张牙舞爪的模样。

见他仍旧不回话,只背对着自己,远远站着。崔缨便失魂落魄地经过他身旁,慢慢走回房中去了。一时头昏脑涨,崔缨趴在榻上。鞭打的后劲愈发显现,手心渐渐红肿,若被火炙,亦有奇痒。崔缨翻个身,以手抚额,仰面朝上,正切齿忍痛,欲闭目小憩时,塌边忽现一高大身影。

正是适才同行的曹丕。

“喏——”

曹丕掷来一小瓷瓶,看模样像是药粉,莫非刚才廊道里他停下来,只是想着该给她取什么敷手的药?

崔缨慵懒起身,倚在床头,微弱的灯光照在她无精打采的脸上。

“半日来,还未进水米吧?二哥早悄悄唤人给你留下了晚膳,待会儿吃完,须早些歇息。”

“我不饿。”

崔缨冷冷应答,也不抬头看他。

曹丕双手环抱,叹了口气:

“唉,缨妹,二哥当真不知该如何说你……”

“哦?莫非,二哥也觉得,今日之事全为我的责任吗?”

崔缨撅着嘴,努力压抑着满腹的委屈与愤慨,却瞬间想起白日铖儿在府门口啜泣的场面。

“二哥怎会怪妹妹教训那假子?”曹丕轻笑,小声道,“打得甚好!”

崔缨犹在惊愕曹丕再提“假子”二字,他便接着笑道:

“然缨妹与人斗殴,实在无甚技术,徒有蛮力耳!他日得空,何不让二哥教你一二剑术?嗯?”

崔缨把头偏过去,并不觉着有多好笑。

“今日得见二哥掷石之术,方知二哥弹棋技高并非虚名,缨儿谢过二哥救命之恩。”

“弹棋末技,何足道哉!不若剑术之精妙也!”曹丕摆摆手,兴致昂扬,眼睛都在放光,“前日,恰有一位剑师,自河南来,名曰史阿,此人尝从游雒京王越……缨妹可知,那王越是何许人也?”

“……”崔缨努努嘴,挑眉不语。

“其实,我同妹妹一般年纪时,已遍阅剑师,然四方剑法各异,独京师为最,彼王越者,正是桓、灵之际享誉京洛的剑客!我已得父亲之允,择日便将往史阿先生宿处,拜其为师。”

曹丕见她依旧沉默冷淡,便就近坐下榻沿,语气十分温和: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缨妹,司空府不比在外,需多收束言行,往后,可万不能再犯礼教忌讳了。”

崔缨一听曹丕说我没有收束言行就来气,这三月隐忍谨慎,竟一朝否定了全部。

“二哥也要按尹姨娘那套闺阁礼术,来说教缨儿这个‘乡下人’吗?”

曹丕怔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谁说缨妹妹是庶人呢?你本为公府之女,不过数年暂栖乡野罢了,不足为道。往后经年,在这偌大的书香门第中,你自可徐徐学礼。”

“我不是士族名门!我不是公府之女!我不想遵守你们这里的礼教!!”

崔缨掩面失声,作抓狂状。

刻在骨子里的现代教育,怎么可能根蒂尽除呢?

在这一世,她的生母并非曹操宠妾,她的生父也不曾有恩于曹操,得到曹操宠爱全是“政治正确”!可她寄篱于你们曹家,就该受精神上这样的折磨吗?

你们知不知道,被袁军掳走之前,支撑她多年在乱世活下去的信念,就是回到自己那温馨的家,过上自由自在的短暂生活啊!可如今这短暂的青春华年,也悉数要在曹府中度过了!她还有机会和兄弟友爱么?还有机会感受亲朋的温暖吗?

曹丕敛起笑意,慨然道:“尹氏因貌得宠于父亲,在府中跋扈,已非一朝一夕。缨妹宜当避其锋芒,勤习女子持家之道。”

“二哥!”

崔缨仰面含泪,叫嚷道:“我真想问问你,为何只有女人生来要受那么多的约束?女子也是人,怎么就不能跟男子一样言语行事?他何晏说得的话,偏我不能?”

“谬矣!女子焉能与男子等同!?”曹丕眉毛拧在了一块,面露不悦。

如惊雷般,崔缨只在刹那间,明白了一个她不得不接受的现实——曹丕,不论他待她多“好”,他终究和她不是同一时代之人。

他可以像钟子期听懂俞伯牙的弦外之音那样,明白她所思她所想,却永远不能跨越时代的局限,看见她能看见的音外之境。

这个时空,除了她,还有谁能想象出,没有封建剥削,遍地欢歌笑语,人人追求平等,人人向往个性解放,人人崇尚民主自由的世界呢?

封建妇女内诫守己,对他们来说,早就习以为常了吧?

此刻崔缨才深深感受到这个时代的悲哀了……老天爷,你既使我活在过去,为何还保留我过往的记忆呢?你可知,我孤茕茕站在汉末的坟场,有多无助,有多凄凉?

她,会在封建礼教下,变成一个真正的古人吗?

崔缨不敢想,也不愿想。

她只盯着曹丕那双紫宝石般闪耀的眼睛。

曹丕转过身去,不知喜怒。

“用如此眼神看他人,很无礼。”

“我无礼,何晏就有礼了吗?”

我黯然伤神,垂下眼帘。

“哼,不过一假子,平日着装与嫡公子一样,岂止无礼!简直无法!”曹丕好像一拳打在了空气里。

像是一根刺扎进心底,其实也有些抱不平,于是崔缨低声,一字一句说:“二哥,何晏是假子,我也是司空府假女……”

曹丕忙回头:“不然,缨妹与他们不同。”

“如何不同?”

崔缨睁开眼,直勾勾地看着曹丕,心中却默想道:

因为我非公子,即使受宠于曹操,也不会引你忌恨,毕竟我在你们眼中,终究只能是个弱女子。只是,你曹丕并不知,我来自近两千年后罢了。

弱女子,弱势女子。倘有一日,我变大变强,不再局限于崔琰女侄的身份,且触及了你曹丕势力的金饼,你是否会回过头来,也唤我一声“假女”呢?

曹操认我作义女,为了进一步把崔氏一族牢牢拴紧,必然会在数年后让我与曹氏族人联姻,或许还是曹植,或许不是。而曹府犹若阴曹地府,我在崔氏女身上借尸还魂,能否逃脱这座围城,大概也只能看“命”了吧。

那夜,崔缨和曹丕在房内沉默了很久,却似乎已经把这辈子要说的话说尽。

“还请二哥早些回去吧,缨儿还要罚抄《女诫》,无暇与二哥闲聊了。”崔缨滑下榻,捧走烛台,径直走向书案,展开竹简,拈笔便要开始誊写。

曹丕猜不出她心中所想,便不再多言,掩门出去了。

这是一场很不愉快的对话。

崔缨宁愿往后的日子的,永远都不再将它记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