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汉魏风骨 > 第16章 清河(中)

汉魏风骨 第16章 清河(中)

作者:Ms林羽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01 18:38:55 来源:文学城

第二卷长干行

返邺大军一路南下,浩浩荡荡,尘土飞扬。

赫赫雄师,奔腾如潮涌,玄甲铁胄,在曜曜日光下映得锃亮。霜矛银铩,戈戟林立,骑兵持旌,步卒曳旆,急行于辽阔平原之上。隶体“曹”字泛着金光,随着玄旗迎风飘扬。

战车辚辚,曹操乘舆扶轼,立于华盖之下,诸将驱驰于侧,个个悍烈勇武,威风凛凛。

崔缨何曾见过这等恢弘壮观的冷兵器时代行军场面!!

曹操军队,素以急行闻名,这崔缨是知道的。可即便落于后方,与辎重车队同行,她也仍有些吃不消。闲来既无事,遂探出车窗,观察曹军装束式样。

最前端的儒士,多服纹饰繁多的曲裾深衣,皆安然乘车徐行;

统军武将高头大马,最为显眼,或掣长刀,或挺长戟,头戴武弁大冠,弁插双鹖尾羽,穿对襟筩袖锻铔盆领铠,马镫间还有一双高靿靴。其中有个曹纯,是曹操从弟,曹仁胞弟,曹丕曾跟她说过的——那个南皮一战最大功臣。

骑兵们头戴铁兜鍪,手秉曲援戟,多穿玄铁甲,胸甲和背甲之间用绳带系连。脚着短靿靴,并皮质髀裈,用以护腿。他们行列整齐,由武将率领,行居军前,连战马都配有铠甲,想必就是传闻中的“虎豹骑”了;

弩兵们头戴鹖羽长条铁札盔,身披长条铁札襦铠,单手持长弩,反肩背箭箙,腰配拍髀刀,紧跟其后;

至于重装步兵,则执钺执戈,手持彩绘髹漆盾,头戴红缨赤巾短铁札盔,上着筩袖铠,下穿大袑裤,井然有序。

可全军上下,并非都配有甲胄。

崔缨揉眼细看,普通士兵腿绑行縢,足踏麻履,或头戴帻冠,或赤巾抹额,戎服多为绛色,不过一把环首刀,一面木步盾,却神色昂扬,步履稳健,像是刚打过一场轻松漂亮的仗。

她暗暗赞叹:曹操治军法严,果然名不虚传。重生在这乱世,她若是个男子,该有多好。

许是戈戟撞击声令人心情畅快,崔缨只觉得这世界煞是好看。连萧瑟离索的荒原,在她眼里,都幻化成了充满生机的青青草原。皎皎却蹲在车厢内,警觉地竖起两只长耳朵,被武士喝声吓得跳进她怀里,瑟瑟发抖。

负责督后的曹丕,见她从侧窗探头观望,还难得露出笑容,遂打马逆行,来到辙前。

“缨妹,乘车数日,可还安适否?”

崔缨敛起笑意,皱眉趴在窗口,抱怨道:“冀地一马平川,倒也无甚颠簸,只是我向来不会乘车,这行军之速又着实快了些。加之终日闷在车厢,委实无趣儿。”

曹丕扬鞭笑道:“不消两日,即可抵达邺城了,有机会,二哥一定带你去邺城最富庶的地段,痛快玩乐一番。”

听到能玩,小崔缨眼睛都亮了起来。她嘻嘻地笑着,向曹丕伸出了小拳头。

“一言为定!”

曹丕会意一笑,伸出大拳,与她击拳为誓。

崔缨坐回车里,摸着挎囊里的棠梨果酒,犹豫了半晌,正预备拿出,却见曹丕在马上,兀自拧开随身的酒囊喝了起来。

原来,他已经有酒了。

闻着味儿,似乎比她的还要香醇。

崔缨怯怯地收壶入囊,倚着车窗,朝他扮了个鬼脸,佯怒地撅起嘴,又眼巴巴地望着他。曹丕“扑哧”一声笑出,差些将酒水溅在衣襟上,于是指着她道:“好你个崔缨,可从未见你如此神态,老实交代,可是馋二哥这囊中美酒了?”

曹丕笑着,还故意拿酒囊在她眼前晃悠了几下。

崔缨沉默片刻,定睛看着他:

“不,缨儿并不贪恋二哥的酒。”

曹丕笑了笑,目视前方,又独自仰首灌了几口烈酒。

风沙吹迷了小崔缨的眼睛,她捂着脸,开始说些自己都不明白的糊涂话。

“二哥,我同你讲,昨儿个,缨儿梦见皎皎了。梦见她变得好大好大,大到我可以紧紧抱住她,……二哥,你说,皎皎离了洞穴,被我带去邺城,会因为不适应,而突然死掉吗?”

曹丕回答不出,只说道:“傻丫头,她只是一只兔子而已。”

……

天气一天天变冷,转眼便到了十月。

曹操赐予的裘袄虽看着华丽,穿在身上却并不十分保暖。好在临行前,叔母考虑周全,多为崔缨准备了几身寒衣,都在匣子里放着。加之马车窗门关得严实,所以并未受凉。

她怕极了流感,更怕极了冬天。

那日,大军抵达邺城时,已近日暮时分。

崔缨推开侧窗,撩起帷裳,伸出长颈探望。

天空飘雪如絮,虽说是小雪节气,四处枯黄一片,草木尽皆摇落,天气倒也只是微寒。颠簸结束后的喜悦,反倒令人觉着这北风,无比凉快。

远远望去,邺城城墙高垒,直耸云端,暮色暗沉,依稀可见墙上高挂“广德门”三字木匾。门楼兵士守备森严,见大军至,怡然开门相迎。

“广德门”又非“玄武门”,崔缨自然无法推测此处是城南还是城北,可右侧天边悬挂的云霞令她骤然生疑:西行至邺,理应从东门入城,曹军缘何绕道来此北门呢?

正狐疑间,遥遥听见一阵清脆的马铃声,随之便是策马奔腾声,还有一个少年爽朗的长笑声,若远若近,悠悠扬扬,恰似编钟低鸣,更胜天籁。

“哈哈哈——”

“驾——”

崔缨被这豪迈的笑音吸引了,好奇地转头望去。

只见东南方向,沙尘滚滚,楸叶林间,遥遥飞驰出一匹白色骏马,马上少年,翩翩白衣,一骑绝尘,将数名随骑远远甩在身后。

恰似出林惊鸿,又如腾跃游龙。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这句话同那匹白马一起,蹦入崔缨脑海中——

太熟悉了,太熟悉了……太熟悉的一句诗了……此情此景,似在梦中见过。

笑声愈来愈响,崔缨的心愈跳愈快,眼看那少年从梦中走出,愈来愈近,身影愈发清晰,崔缨全身打战,紧揪帷裳,忽而一松手,陡然坐下,掩下帷裳,两眼发烫。

“精移神骇,忽焉思散”,大约就是现在这般感觉罢。

爱上一个古人,是什么感觉呢?

读君诗集册,思君似断肠。

有那样一个遥远的诗人,他怀着善良而温热的心肠,在凄风苦雨中与世长诀。千百年后,他的诗赋连同他这个人,还在给后世文人筑起一座座遮风挡雨的宫殿,还在历史的天空熠熠生辉,将光亮洒向人间。

思念他时,是商风入帷、侵怀彻骨的寒意;是哽咽无言、犹坠深海的窒息之感;是你恨不能穿越千年时光,去给他一个温暖拥抱的剜心之痛!你本以为,你们处在不同时空,他就是你触摸不及的朗月星璨,他就只是一堆冰冷且不知所踪的白骨。

可如今,他就纵马扬鞭,朝你的方向奔来。

曹植来了吗?

曹植真的来了。

你怎么确定是他?

她的心确定是他。

那一天,飞雪玉花,漳水河边,初见白马游侠曹子建。

世人谓我恋邺城,其实只恋邺城某。

崔缨笑了笑,颇有自嘲之意。于是敛色正衣,开始从帷缝中窥望。

“吁——”

少年引辔收缰,在大军前停下,矫捷若猴猿,一跃下马。同刻,曹操亦扶辕下车,扬了扬衣袖,负手而立。

少年不过十三四岁,却生得剑宇星眉,正看面冠如玉,侧看棱角分明。虽在冬日,犹不畏寒,只罗衣轻裾,白衣红里。项顶无朱缨宝饰之帽,腰间亦无佩刀容臭,只两根红缨缠作总角,任青丝飞扬;只一串汉式玉组佩,别在腰部革带间……虽未至成人容止之境,然其丰神俊朗,亦有英气可观。

他满面春风,趋步上前,在曹操跟前单膝跪下行礼,朗声道:

“父亲!孩儿来迟矣——”

曹操亦喜不自胜,连忙挽起少年细臂,又是替他拂净下裳尘埃,又是搭上他的肩膀,仔细打量。

“期年未见,吾儿将高过为父矣!你母亲还有一众兄弟姊妹在府中,可还安好?”

“万般皆善!”少年拱手笑道,“唯独孩儿,许久未见父亲,思之切切,旦复旦兮!”

曹操开怀大笑,捋了捋须,点头又问:“植儿,为父出征以后,汝可曾怠于学业啊?”

“父亲临行教诲,孩儿怎敢忘却?”曹植提高声量,骄傲地说道,“每日皆有习练骑射,研读诗书,父亲若信不过,待回府当面考问孩儿便是了。二哥曾回府过,他可为我作证的!”

曹植只管冲着曹丕憨笑:“二哥,你说是吗?”

曹丕忍俊不禁,连连点头,文武幕僚都跟着笑了起来。

那个笑得无比灿烂,在众人堆里闪闪发光的少年郎,距崔缨不过七步之遥。

她那时就藏在车厢里,微笑着,静静凝视着他。听他,继续滔滔不绝地,跟他敬爱的父亲汇报:

“父亲,诸位叔伯皆在东门等候多日矣,天色已晚,还请父亲早些入城休息!”

曹操怪道:“既然众人皆在东门等候,植儿缘何自引一批人马,直奔北门而来?”

历史上的曹孟德,本就诡诈多疑,临时改变行程,亦不足为怪,只是深究原因,怕有不少算计寓于其中。只听曹植轻轻松松地笑道:

“父亲,‘兵者,诡道也’。我军初定冀州,人心未稳,邺中贼党余孽犹存,袁氏虽亡逸北幽,犹不可无预先设防。况邺城守卫之军,多驻于城北及西,父亲经广德门而入,亦可顺势巡营,督查操练,以待来日征破并州叛党,此诚一举两得之妙也。”

曹操莞尔:“孤,未曾想到,吾儿对于朝中军事亦颇为上心,不沉溺于诗书礼教,张目时局,孺子可教!”

曹植不好意思地笑了,倒很坦诚地说道:“孩儿不敢邀功,这些,都是孩儿向郭祭酒请教而来的。”

“原是奉孝指点!”曹操笑了笑,“唔——然我植儿,汝可有己见一二?”

“……”

曹植思忖半晌,试探着问道:

“日暮西垂,此刻若从东城迎春门径入官邸,沿道皆为市宅,……父亲明德持重,绝非矜伐之君,想来,定是不愿扰民休憩,而绕道北行也。父亲,孩儿说得可对否?”

曹丕闻言,默不作声,只微笑着望向天空。

曹操似乎出乎意料,但仍眉开眼笑,指着曹植说道:“我儿仁孝,固当有如此之解。”

随侧谋士皆相视而笑,其中荀攸拱手道:“四公子才思敏捷,深明仁义,攸敬佩于心。”

“荀先生谬赞。”

曹植儒雅作揖,还施一礼,稍稍敛起笑意。

曹操抚掌欢笑,突然回首唤道:“缨儿,汝之才思,不逊于他,你坐听车中,可有所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