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汉魏风骨 > 第104章 东吴鬼兵影(2)

汉魏风骨 第104章 东吴鬼兵影(2)

作者:Ms林羽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9 05:09:28 来源:文学城

冷,冷,好冷,好冷……

我这是在哪儿?

我能回家了吗?

“铃铃铃——”

一阵急促刺耳的现代上课铃声,忽然在崔缨脑中响起。是那种老旧的电子铃,让听者心惊,让学生慌乱。

崔缨在惊恐中睁眼,眼前却横亘着条条栅栏,栅前是匹白色的骏马,越过马身,远方是延绵不绝的雪山,太阳即将落山,天地间白茫茫一片。

建安十三年江南的雪,已经下得那么大了吗?

崔缨的手脚皆被绳索束缚,身上还有一张扯不开的罗网,她全身乏力,很快便放弃了挣扎,就这么靠在这座坚牢的囚笼里,没有一点逃出去的妄想。

当脚下传来,嘎吱嘎吱的车轮碾过积雪的声音时,她这才发觉,四周都是白甲吴兵。

不,他们不是吴兵,他们穿着白色甲胄,他们手持白幡,他们手执长戟,他们一言不发。像是听从某种召唤似的,他们押着乘载着她的囚车,朝着日落的方向前进。

前进,前进,飘飘荡荡——崔缨听见了清脆的踏雪声,却没看见他们的脚。

他们的脸是白色的,不,他们根本没有脸!

他们不是吴兵,是一群鬼兵。

他们排列方式极其怪异,是个闭合形状,就像……就像棺木的形状。

恐惧袭上全身,这时忽又响起急促的下课铃声。

崔缨忽然发现,自己能看清那些鬼兵的肢体和样貌,他们的甲胄是曹孙刘三家的甲胄,他们都是年轻力壮的无名士卒。

他们的身躯在急促的铃声中,跟着冰雪一点一点融化,四肢纷纷掉落,宛若雪下,到处是断臂残肢,到处是血肉浓浆,最后盔甲灰飞烟灭,随风而逝,只剩一堆堆白骨,静静躺在雪水、泪水和血水交融混聚而成的河岸旁……只有那匹骏马屹立不倒,低头惬意地甩动着尾巴。

东风拂过的一瞬间,河畔边蔓长起绵绵青草,河水央还有红鲤鱼不断跳跃,水深激激,蒲苇冥冥,仿佛春天已到。

崔缨忽而不觉得那些白骨可怕。

可眼泪却止不住地滑落脸庞。

她看见茅草屋下穷苦的人家,经受不住暴雪的寒侵,小孩儿哭着倚在翁母身侧喊饿;

她看见穿着打丁布衣的书生,在窗牖前书声琅琅,苦读十年举孝廉,成为不了那“十万分之一”,选拔出的高门子弟,却是不知书的“茂才”,是父别居的“孝廉”;

她看见灯下白发慈母,那双昏黄红肿的眼睛里,密布的不是血丝,是连夜给临行游子缝制衣裳的一针一线;

她听见新婚夜洞房里年轻夫妻的窃窃私语;

她听见新生婴儿啼哭,父母拨动着他肉嘟嘟的小嘴巴,摸着他圆滚滚的小脚丫,乐得笑开花;

她听见新妇泪别征夫,万千嘱咐叮咛,明月夜独守空房,西风卷帘;

她听见寒夜捣衣声与军营金柝声,在同一片苍穹下;

最后的最后,她只听见白骨在对话,互道家常,其中一具,冲着飞来抢食腐肉的鸟乌喊道:

“噫!腐肉安能去子逃?”

手脚裸露在冰天雪地里,崔缨已经冻得毫无知觉,那时虽没有雪,温度却极低,她恍恍看着一点点落下山岗的夕阳,闭眼即是黑暗。

“阿缨,阿缨,快醒醒——”

为什么能听见曹植在叫她的名字?是幻觉吗?

“阿缨,能听见吗?”

“阿缨,阿缨——”

崔缨半信半疑,再度睁眼,却见四周仍是白茫茫一片,只有她一人禁锢在囚车之上。

适才那匹吃着青草的白马也不知去向。

崔缨失望至极,此刻,身后却传来熟悉无比的声音。

“阿缨,我在这里——”

一回头,只见曹植正拿着一把利剑,在车下笑着朝她挥手。可他只有十三四岁的模样,就像初见时那样,白衣红里,崔缨一低头,自己不知何时也成了十三四岁的模样。

她见到他,仍是破涕而笑。

她激动地抬手,想跟他打招呼,每一步动作却牵动着她的伤口,令她悲痛难忍。

“阿缨,是谁将你困于此地?”

是啊,是谁?是谁将我困于此地呢?

不!不是任何人将我困住!是这天命,是我自己啊!

崔缨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却发现自己什么都说不了。只能泪流满面,只能泣血捶膺,崔缨指着自己的心,伸出僵曲的手指,哑着嗓子胡乱比划。

子建,子建,你看我这儿,我是真的……你信么?

原来我最在乎的,最不舍的,最依赖的,还是你。

你可曾明白我的真心?

曹植笑嘻嘻地点点头,也不多言,径直拔剑砍断铁链,打开囚笼大门,三两下便割断了她身上的罗网和绳索。

“起风了——”曹植急切地说道,“阿缨,快出来啊!你快飞出去啊!”

崔缨哽咽着摇摇头,她想说,我还不会飞。我冷,好冷,我好冷。

曹植像是听到她的心声似的,上前紧紧握住她冻僵的双手,不停地揉搓,还放到嘴边呵气,最后将她紧紧抱住。

太阳已经落下山,天空飘起了飞雪,曹植将她背起,步履艰难地朝着东方走去——尽管那是逆风的方向,前路一片幽暗。

世界的光亮一点点退去,崔缨靠在曹植的背上,越来越疲惫,只见雪愈下愈大,菱花样的雪,就这么轻轻垂落在他眉鬓间,将年纪轻轻的公子变成了一个老人的模样。

子建,当我被全世界抛弃,你却背着我艰难走过雪地。

这辈子,我到底该怎样报答你?

“坚持住,阿缨,不要睡——”曹植紧张地说。

崔缨渐渐听不到他的声音,却能听见另一个遥远的声音:

“崔姑娘,莫睡,城北大营有上好医官随侍。”

她还听见好多好多人在叫她的名字,他们一个个,都是她最熟悉的陌生人。

“缨妹,醒醒,别睡了……”

“阿姊,醒一醒,咱还要去外面捉蝴蝶呢,不许睡……”

“崔妹妹,快醒醒,不能睡啊……”

在他们的催促下,崔缨在某年孟冬十月初晨,在邺城飞雪之时苏醒过来。

那时,她卷着锦被蜷缩在榻角,只笑嘻嘻地看着,叔母往铜盆里倒着热气腾腾的水,任凭她怎么呼唤,崔缨都不愿换上新衣。快起来啦,大懒虫,她笑道。

不,好冷啊,我还想再多睡一会儿,崔缨说。

一夜荒唐大梦,我居然梦见自己跑去了两千年后。叔母,这样离奇的事,你信吗?

崔缨依稀记得,那天,是曹丕行冠礼的日子,世子府内人如潮涌,十分庄严肃穆,礼成后的宴席却十分喧闹:

除了夏侯尚曹真等人,在围观中对弈六博棋,宾客们都在堂上交杯换盏,豪言不醉不归;刚学会跑的孩子,在堂下追逐,争着抢着吃饴糖与蜜饯,叡儿抢得最多,一溜烟似的飞下阶;年纪稍长的公子姑娘们呢,则纷纷绕着朱阁长廊嬉闹,玩着拿木剑抓刺客的游戏,小曹冲和小曹彪前后撞了崔缨个满怀。曹丕笑着,赶忙招呼卫大哥等侍卫,看紧他们这群小家伙,免得惹出事来。

雪越下越大,天气也越来越冷。

她们姐妹几个玩累了,就手拉着手跑进内室去,都跺脚搓着冻耳,围在烧炉旁取暖,欢笑聊起今日宴会上,哪家公子长得最俊俏。蔡琰正攘袂往博山炉中撒上新的香料,趁着连枝灯烛光昏暗,崔缨偷偷亲了一口闺蜜秦淳扑红的脸颊,她登时使出林妹妹的性子来,摇摇摆摆,气呼呼就要拧崔缨的脸,还挠崔缨咯吱窝。崔缨咯咯笑个不停,不停地求饶。

夜里下灯了,北风呼瑟。

隔壁院的曹植,还握紧笔管在陶豆灯前刻苦用功,卞夫人担心他看书熬坏了眼睛,特地派人将平日省出的灯油都添给他。而崔缨单托着脸,就这么静静地在纱窗前,隔着缈缈夜色,遥望着他。

真暖和,这样无忧无虑的生活真好啊。太困了,睡不着,崔缨努力擦拭着落积了千年尘灰的云纹铜镜,它却越来越模糊。

“缨儿有子桓哥的保护,在府里才不会被人欺负呢!”

“子建,能不能教教我《论语》和《庄子》呢?圣人的东西真的好难懂啊,我怎么也读不明白。”

“阿姊,阿姊!”

“嗯?”

“欢迎回家。”

……

“铃铃铃——”

刺耳的上课铃声再次响起。

响了!又响了!

恐惧像蚂蚁爬遍全身,泪珠像断线的珍珠,崔缨一个激灵,瞪大了眼睛,一个恍惚,从半空重重摔下。抬头再看时,发现自己又回到血河岸处,雪地里只一匹仰天哀鸣的白色驽马,哪里还有曹植的身影呢?

在瑟瑟北风中,在凄凄悲鸣里,青草大片大片地枯萎而去,马儿在血河边徘徊徘徊,最终也倒在河畔之上。

大雪纷纷扬扬地下,殷红马血汩汩地流,血色与雪色在这天地间交融,凝聚成人世最凄美的自然结晶。

饮马长江水,水寒伤马骨。

崔缨伏在马背上,掩面啜泣。

风越来越紧,雪越下越大,天越来越冷,她蜷缩在雪地瑟瑟发抖。

潜意识告诉她,身后正有数不尽的鬼魅靠近——

她哆嗦着,从怀中掏出碎成两半的玉簪,握紧簪帽使劲吹,可直至哨声回荡整座个山谷,她都没有再看见曹植的身影。

新人音绝,故人形灭。子建,子建,你在哪儿?你在哪儿啊?你不是说过,只要我吹响这簪帽,你就会出现的吗?你说过的啊……

崔缨不敢回头看,她喊不出话,恐惧将她裹挟,她独自在冰天雪地里痛苦挣扎。

她快死在这场梦魇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