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海棠说 > 第12章 马蹄踏

海棠说 第12章 马蹄踏

作者:纵风流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2-27 19:50:01 来源:文学城

长平元年四月初三,长平帝派太傅谭仪持旌节出使鞑靼,十三皇子池寒渌随行。

******

池寒渌走的前一天,越空蒙去皇宫见了池寒渌。

那时池寒渌还在收拾行李。他不习惯女官和内官,所住的宫殿一直都冷冷清清的。又因为没人使唤,池寒渌自小便什么事都自己做,如今也不例外。

池寒渌的行礼很少,只有几件轻薄的衣衫。越空蒙小声提醒道:“殿下该多带几件衣裳,东北风大,怕是会冷。”

池寒渌不在意地笑笑:“倒也无妨。我自幼习武,并不惧寒。”

越空蒙又道:“那殿下该带些伤药以备不时之需。”

池寒渌直接笑了出来:“太医署有医官相随,哪里用的到我带伤药?”

越空蒙恍然发觉自己说了什么傻话,但又忍不住说道:“殿下该……”

“空蒙。”池寒渌一脸无奈,“我是去陪太傅出使的,不是去打仗的。不论如何,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我会平安回来的。”

越空蒙的眼中是毫不掩饰的担忧:“东北苦寒,又是交战之所。若是真的打起来,太傅尚且有人顾着,可谁会在乎殿下?”

不论如何,池寒渌身具鞑靼血脉,总有人不虞。

池寒渌拉着越空蒙的手,与越空蒙同跽坐于地,给越空蒙倒了杯茶。茶香袅袅,越空蒙看着泛白的烟雾如丝如缕,烦躁的心也渐渐沉静下来。

他缓了一会,才道:“空蒙无状,让殿下笑话了。”

池寒渌却道:“空蒙为我担忧,我心里欢喜的很。”

说着,池寒渌从腰带上拽下一块玉坠递给越空蒙:“这是母妃留给我的,今日我把他转送给空蒙。空蒙见玉坠如见我。等空蒙将这块玉坠养温了,我就从东北回来了。”

越空蒙迟疑片刻,还是伸手收下了玉坠。

那是一块青白色的玉坠,被雕刻成海棠花的模样。花朵含苞欲放,仿佛阳春三月正待微雨。

池寒渌道:“这是我母妃来到大齐后才打造的。她说她来到大齐皇宫的时候是初春,那时候满宫都是盛开的海棠,她见了心里欢喜,就打造了这块玉坠。”

说着,池寒渌竟是笑了:“真巧,我从不觉得这些花花草草有什么好看的,只不过架不住母妃喜欢。但空蒙素来惜花,这块玉坠倒是找到了真正的主人。”

越空蒙一时间只觉得心里暖暖的,他将玉坠收到袖里,又反手拿出来一个香囊:“确实是巧,我今日来见殿下,也是送东西的。”

池寒渌将香囊拿在手里,却看不出这个香囊有什么特别之处——若说有什么特别之处,大概是特别贵吧。

这只香囊呈青绿色,正面绣了一树海棠。饶是池寒渌对刺绣没有半分了解,也看得出这只香囊的绣工很是不凡,并不像寻常之物。

池寒渌好奇地问道:“这只香囊不像寻常物,是谁做的?”

“是家母。”越空蒙道,“这只香囊里有一块平安符,是空蒙去安国寺为殿下求的,愿殿下一路平安顺遂。”

安国寺的平安符并不好求。时下重佛教,各路高僧一位比一位清贵,纵是门阀士族前去求平安符,也少不得跪经三日。

池寒渌只觉得手中的香囊似有万斤却又轻如鸿毛,让他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越空蒙拿过香囊,俯身将香囊系在池寒渌的腰带上,口中说道:“空蒙心意在此,愿殿下安好无虞。”

池寒渌盯着越空蒙垂下的长发,没有说话。

使团出行的那天,洛阳的文武百官都来相送。

长平帝头戴通天冠,身着绛纱袍,佩白玉,垂珠黄大旒,绶黄赤缥绀四采,立于高台之上,一派帝王风范。

池归璨也换上了朝服,头戴远游冠,身着绛纱袍,佩瑜玉,朱黄绶,气度非凡,一派少年风流。

谭仪手持旌节,戴进贤冠,着绛纱袍,弃了名士风流,反倒显出几分坚毅来。

长平帝站在谭仪身前,忍不住叮嘱:“太傅切记,自身安危才是最重要的,莫不可以身犯险。”

谭仪的眼中没有半分退缩:“陛下放心,臣定不辱使命。”

长平帝又对池寒渌说道:“十三,朕将太傅交付于你,你务必要带太傅平安回来。”

池寒渌点头:“陛下放心,臣在一日,太傅必安好无虞。”

此时的池寒渌也穿上了绛纱袍,戴着远游冠,佩山玄玉,纁朱绶,当真有了少年亲王的样子。

长平帝伸手拍了拍池寒渌的肩膀,道:“你好好的,等你回来,朕为你封王,大齐诸郡任你挑选。”

池寒渌双眼一亮:“谢陛下!”

长平帝看着自己最小的弟弟,目光也软了下来,最终道了一句“珍重”。

长平帝后,池归璨也向谭仪告别。

越空蒙如今领着太子保傅詹事丞的官职,便一直陪着池归璨,站在池归璨身后。

军国大事此时容不得他插嘴,他就只能看着池归璨与谭仪道别。目光一转,他却看见池寒渌冲他眨了眨眼睛。

越空蒙只觉得好笑,忍不住笑了起来。但随后却又不由自主地,也冲池寒渌眨了眨眼睛。

越空蒙往日不必上朝,只去东宫做事,因此几乎没穿过朝服,素日只着素色的广袖衫。如今换上朝服,却是另一种风流。

越空蒙长发束起,戴着进贤冠,身着绛纱袍、皂缘中衣,大红的衣衫衬得他面冠如玉,不似往日懒散的风流,却自有一股书生意气,仿若明珠拂尘,正散发着烨烨光辉。

池寒渌如今才明白“越氏华珠”这一赞誉是怎么来的。越空蒙确如一颗光华璀璨的明珠,正一点一点地散发着他原本的光芒。

池寒渌突然觉得越空蒙身上的光很刺眼,刺眼到让他忍不住仰望。

池寒渌上马离开洛阳的时候,脑海里想的不是长平帝封王的承诺,而是越空蒙在光下那个灿若繁花的笑,和那双仿佛蕴含着天下春色的眼。

池寒渌忍不住去追逐。

他骑着马,一路向北,却没了最初以为的、会一路伴随着他的迷茫无措。

******

使团离开洛阳,长平帝带着文武百官回了皇宫,继续回勤政殿议事。

池归璨邀了越空蒙共乘,路上池归璨问道:“你和十三叔的关系什么时候这么好了?”

池寒渌看越空蒙的眼神让他不爽,有一种领地被侵犯的冒犯感,而越空蒙对池寒渌的态度让他更加不爽——好像,越空蒙都没有这样对他过。

但越空蒙不解其意:“殿下是说哪方面?臣与十三殿下向来如此啊。”

池归璨越想越觉得不开心:“孤……总之,孤不准你待十三叔好过待孤。”

越空蒙就从未用那样慵懒随意的态度对待过他,池归璨越想越不开心,仿佛有什么东西梗在他和越空蒙中间,让他们哪怕离得这么近,距离也那样遥远。而越空蒙和池寒渌之间却没有这种隔阂,让他们看起来是那样亲密无间。

真令人不爽。

越空蒙:“……”

越空蒙一时哭笑不得,缓缓叫了一声“殿下”。

这句“殿下”越空蒙说的极慢,尾音还拖得很长,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慵懒散漫,还有几分忍不住的调笑。

池归璨也知道自己刚刚说的话是怎样的无理取闹,但他还是忍不住,他一点都不想看到,越空蒙对待旁人比对他好。于是他装作没听出越空蒙的调笑,依旧嘴硬:“孤不管,总之,空蒙不可。”

越空蒙笑出了声。

******

自谭仪北上出使后,越河暂领尚书台,大齐二十一州的军国大事都要交由越河的手中,越河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也愈发忙了起来。

之后的日子里,越空蒙白日去东宫陪伴池归璨处理政.事,回了家便被越河叫到书房听越河理.政,或者干脆看越河处理好的折子自己学习,然后再向越河递交文章,等着越河的评阅。

忙是真的忙,柳风烟看着这对父子日渐消瘦心疼的不得了,每日换着花样的做各种膳食,越空寒便每日打着蹭饭的名义待在书房陪着越河和越空蒙,一刻都不肯早退。

但收获也是真的多。长平帝虽有意历练池归璨,但真正机要的折子却不能拿来给池归璨练手,越空蒙在东宫所见,不过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在越河的书房,越空蒙却能看到真正的民生大事。

******

时光匆匆如流水,转眼间酷暑已过,洛阳的牡丹花开了又败,时进九月,远上东北的使团终于迎着初秋的第一缕风带回了举国上下翘首以盼的好消息。

鞑靼单于乌骨突派了王子维耶随使团南下洛阳,带来了鞑靼的国书。

经谭仪近五个月的谈判后,二国在涿水签订《涿水条约》,规定鞑靼将占领的上谷、北平、辽西、昌黎四郡归还大齐,并向大齐称臣,而大齐将每年赠予鞑靼不菲的岁币。

岁币说的好听,实际不过赔款而已。但比起割地让土,赔款却也不是那么令人难以接受,长平帝沉默着在国书上盖了大印。

望着那鲜红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长平帝一时无言。在印下大印的那一刻起他就知道,老祖宗传下来的傲骨铮铮已经被他亲手丢弃,他想捡起这份傲骨,却苦于没有力气。

——无才无能,以致力不从心。

于是他只能笑着将国书送还,笑着与群臣言笑晏晏,笑着亲手批了给鞑靼的岁币,笑着看大齐江河日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