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海的尽头:回声档案馆 > 第4章 风灰计划

海的尽头:回声档案馆 第4章 风灰计划

作者:主公很忙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10-25 18:38:05 来源:文学城

合规巡检队来的那天,雨下得像一层薄薄的金属箔,贴在拱顶的玻璃上,发出细碎的响。

他们一身黑,胸前别着银色徽记,走路像量过步幅。每个月一次的例行抽查,据说只是看看导联是否定期校准、药品是否过期、日志里有没有缺页。可今天,他们带来了一个便携取证箱,像一只张开小嘴的乌鸦。

“随机稽核:案例抽取、人员日志、私人物品安检。”领队说。

我指尖不由自主地摸向制服内袋——那卷胶片安静贴在肋骨下,像一个不应该在这里呼吸的生命。

顾节站出来,声音温和得近乎无害:“配合检查。删痕室三暂停十分钟。”

他们一字排开,像在风口排队的旗。一个女队员走到我面前:“包和口袋。”

我把抽屉里的安检棒、笔、口香糖放上桌,动作尽量缓慢,给自己脑子抢一点时间。那一瞬,我看见走廊尽头的应急灯在闪——灰蓝的光像海浪翻起。

“内袋。”她说。

我深吸一口气,伸手探进去。指尖触到纸的边缘,锋利而真实。我想起罗莎临走前的那句话:别把海整片搬走。然后,我把那卷胶片在掌心一转,压在身份证后面抽出来,递过去的,是一张普通得不能更普通的员工门禁卡。

女队员挑眉:“另一侧。”

我照做。另一侧只有一支润唇膏和一枚硬币。她扫了一眼,点点头,转身去看下一个人。我的心这才从咽喉里落回去,落出一声极轻的碰撞。

巡检三十分钟后结束。领队盖章、签名、收起那只乌鸦。走之前,他和顾节短暂对视了一下,眼神里有一种不属于制度的东西——像相互确认的一段旧约。

电梯门合上,空气重新发出人类说话的温度。

“跟我来。”顾节只说了这三个字。

他带我穿过档案馆的腹地,绕过一排排储存舱,最后停在北站旧月台的尽头。那里有一扇被灰尘遮住的门,门把上缠着两圈白布胶带,像一条被缝过的伤口。

“以前这里是暗房。”他说,“很久没人用了。”

门锁锈住了。他用肩膀顶了一下,门应声而开,扬起的灰尘在光里漂浮,像一群无声的昆虫。

暗房的味道独特:药水、纸张、久置的潮气。墙上还挂着一张褪色的操作流程图,最后一行字是手写的:显影不过七分钟,过则毁。

顾节没开灯,只用手机的冷光扫过台面,指向角落的一台小型扫描器:“如果你有不该带在身上的东西,现在可以留下来。”

我看着他。他也看着我。我们谁都没提“胶片”两个字。那是最稳妥的默契,或最危险的信任。

“顾老师,”我说,“A-2131是什么?”

他的眼睛像被一瞬间的光切了一下,随后恢复平静:“一个旧计划。和你无关。”

“风灰计划?”我不依不饶,“你知道我检索过。”

他沉默了一瞬,像在衡量应该在何处把真相放回袋子里。“别在系统里留下指纹。”他说,“资料层的每一次敲击,都有人数着。”

他转身要走,临出门前补了一句:“如果你非要看,去看不联网的东西。比如,纸。”

门又合上了,轻得好像他从未来过。

我站在黑里,听见自己的呼吸。一只看不见的时钟在暗房里滴答。我把那卷胶片从内袋里取出,放在手心。纸像一条细小的鱼,沿着掌纹游。

我把胶卷推入扫描器的槽口,旋钮从零调到二。屏幕亮起一条幽蓝的线,像在深海里摸索的渔灯。影像一点点显出来:港口、树、薰衣草、小女孩和灰色的鹦鹉——我六岁的笑,在一片水银般的光里。

我放大第三张的边角。那行“海的尽头”的法语字句依旧清楚。更靠内侧,我看到了上次没注意到的一组浅刻印:A-2131 / Phase F / SJ。

我屏住了呼吸。A-2131,Phase F——风灰阶段。SJ,谁的缩写?我的名字在系统里一直是全称,“苏槿”。“SJ”这个缩写,只出现过一次——体检时的编号标签,贴在我手背上,护士随手写的。

扫描到第五张时,屏幕出现了微弱的雪花点。不是机器噪声,而是影像上自带的颗粒,像刻意做出的“遮蔽”。我把对比调低,再调低,雪花后面像是有一道更浅的文字,细得像发丝。

我把屏幕亮度压到最低,侧过眼睛用余光看,那些字像悄悄浮起来:

“返回协议:潮汐十六日。若见此影,按图寻岸。”

旁边有一枚几乎看不清的箭头,指向照片的右下角。那个角落里有一块突兀的深色。我指腹轻轻摩挲,触感粗糙,不像普通的相纸。我把小刀沿着边缘挑开,里面竟然藏着一条更细的微胶片,薄得像一片被风吹起的翅。

我把微胶片放到扫描器上。几秒钟后,一张极简的地图出现在屏幕上:一座海边小城的轮廓线,被一枚小小的叉标记着。下面只有一个词:“La Treille.” 还有一行数字: 02:00 / 19:40 / 6F。

城市名陌生而又熟悉,像你在梦里喊过几次却从不在醒来后记得的名字。我用指尖在人造纸上的字母上一下一下划过去,像抚摸某种柔软的骨骼。

暗房的门忽然“咔哒”一声,有人从外面拧了拧把手。我条件反射地关掉屏幕,把微胶片塞回相纸,再把整卷胶片塞进裤腰和衬衣之间的缝。门没有被推开,走廊上有人低声说话,脚步远去。黑里重归沉寂。

我靠在墙上,心跳逐渐从耳边退回胸腔。呼吸平稳下来后,我重新开机,把那几行字抄在掌心:La Treille, 02:00,19:40,6F。墨迹渗进纹路,像刻进皮肤的潮汐表。

回到上层,窗外的雨停了,穹顶像被擦拭过。大厅里站着一个小女孩,个子不高,背着一个小小的书包。她旁边的男人看起来像她父亲,手里拎着一只盒子。女孩抬头看穹顶,眼睛黑白分明,让我想起照片里那双。

我走过去:“需要帮助吗?”

男人点头:“我们预约了‘合法遗忘’,想让她……忘掉一段事。只是一个画面,医生建议尽快。”他把盒子轻放在柜台上,“里面是她的……玩具。”

女孩把盒子抱回怀里,摇摇头,小小的声音像从贝壳里传出来:“我不忘。我要记着风灰。”

我愣了一下。男人皱眉:“别胡说。”

女孩把盒子打开,里面躺着一只灰色的毛绒鹦鹉。她把它举起来,认真地对我说:“它会告诉我怎么回家。”

男人的喉结动了动,像是在努力把一段话吞回去。他压低声音:“她妈……前阵子走了。孩子老说这玩具会讲话,说海会给她路。医生说是代偿,建议我们……去掉这个触发。”

我蹲下来,和女孩视线齐平:“风灰怎么说?”

女孩想了想,学着鹦鹉的口气:“‘别把海整个搬走。’”

那一瞬,我感觉到整个拱顶都向我压下来。世界在一层薄薄的玻璃后面,声音被滤掉了高频,剩下的低音像一条暗河在脚下滚。

我把预约往后调了两小时,嘱咐他们先去楼下咖啡厅坐坐。男人走前,朝我深深鞠了一躬,像把什么东西托付给了一个并不相熟的人。女孩拉着盒子回头看我,眼睛里有一片被潮水刚刚退过的光。

我回到咨询室,盯着屏幕发了很久的呆。La Treille——我打开内部不联网的地名索引,手指在翻页的节奏里找到了它:法国西海岸,一个旧码头和葡萄架子起名的小镇。时区 02:00。每天日落时的风据说带着盐和草的甜味。

6F呢?第六层?六号码头?或是“六岁,F阶段”?我把所有可能记在本子上,像把一张看不见的网撒进海里,等它自己拖着鱼回来。

傍晚时,顾节敲门,手里端着两杯热茶。他把其中一杯推给我,像什么都没发生过那样说:“你今天很累。”

“顾老师,”我按住本子,“风灰计划是做什么的?”

他看着我,眼神里那条绷紧的线终于松了一点点。“你真的想知道?”

我点头。

“好吧。”他慢慢开口,“那是很多年前的一组试验,目标是——给无法承受失去的人,一个可以安放爱的地方。我们尝试用‘通用回声’建构情感锚点,用非个体化的声音和形象,去替代具体的人。”他顿了顿,“比如,一只会说话的灰色鹦鹉。”

我的指尖发冷:“受试者是谁?”

他没有回答。只是把茶杯推得更近了一点,让热气往上散。

“计划后来失败了。”他说,“回声比我们想的更聪明,它们会回到最初来过的地方。它们不听命令,也不接受删除。于是我们把所有档案封存。A-2131,就是其中一卷。”

“为什么封存?”我问,“是因为——它把海搬回来了?”

顾节垂下眼,像在看一段仅自己可见的记录。“因为它开始指向具体的人。那不是‘通用’了。它学会了叫名字,也学会了给方向。我们所有的边界,都在那一刻变得没有意义。”

他起身准备离开,又像想起什么似的回头:“如果你真的要追,别在这里。去海边。去海的尽头。”

门关上了。茶在桌面上冒着微小的雾。那雾像一层可以被手掌按出形状的云。

夜里,我把那张暗房里抄在掌心的字重新誊到纸上。然后我订了去La Treille的票——明天晚上,19:40,六号站台。穹顶外的雨停了,玻璃上映着我的影子,像另一个握着相同秘密的人。

关灯时,我听见窗外有一声极轻的拍翼。像是一只鸟,落在了谁的窗台。

看到这里谢谢你,明晚20:00继续更新。《回声档案馆》稳更中;“6F”你更倾向六号码头还是六楼?欢迎留言 收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风灰计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