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国宴主厨的降维打击 > 第5章 第5章

国宴主厨的降维打击 第5章 第5章

作者:绿辛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6 20:37:18 来源:文学城

网络上的滔天巨浪,似乎并未影响到《爱心私厨》节目组内部的“喜庆”氛围。

第一期节目凭借“前国宴厨师姜柠”引发的巨大争议,收视率与网络点击量双双爆表,话题度持续霸占热搜榜前列。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黑红也是红,争议即是热度。

制片人赵思源看着后台不断飙升的数据,脸上的笑容比演播厅的灯光还要灿烂几分。

对于姜柠的全网群嘲,他乐见其成,甚至暗中推波助澜。

一个充满争议、处于风口浪尖的选手,正是维持节目热度的最佳燃料。

他已经开始盘算,如何在后续的录制中,进一步“挖掘”和“引导”姜柠身上的“戏剧冲突”。

就在这暗流涌动、各方心思浮动之际,节目组放出了一个重磅消息,如同一颗深水炸弹,瞬间转移了部分聚焦在姜柠身上的炮火,引发了新一轮,且更为广泛的关注与讨论。

《爱心私厨》官方微博发布公告,正式宣布本季节目的重磅特邀评委——延舟科技创始人兼CEO,陆延舟,将空降第二期节目录制现场!

消息一出,全网哗然。

如果说姜柠的领域是大多数人只能仰望而难以真切理解的“庙堂之高”,那么陆延舟所代表的,则是这个时代最炙手可热、与普通人生活息息相关,且被无数年轻人奉为圭臬的科技与资本力量。

延舟科技,成立不过短短数年,凭借其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领域的突破性算法与应用,迅速崛起为业界独角兽,估值早已突破千亿。

而它的掌舵人陆延舟,更是传奇般的存在

——孤儿院出身,凭借惊人的数学与逻辑天赋,一路名校,白手起家,短短时间缔造了一个庞大的科技帝国。

他年轻、英俊、富有,却鲜少在媒体前露面,私生活成谜,行事风格极度低调且理性,被称为“科技圈最神秘的AI总裁”。

他的加盟,无疑是将《爱心私厨》这个本就热度不低的美食综艺,直接推向了破圈的风口。

【卧槽?!陆延舟?!是我知道的那个陆延舟吗?!延舟科技那个?!】

【节目组牛逼!!!这都能请动?!陆大佬不是从来不上综艺的吗?】

【次元壁破了!科技巨鳄来美食节目当评委???这搭配也太魔幻了!】

【好奇陆总会怎么点评美食?用代码分析营养成分和分子结构吗?哈哈哈!】

【啊啊啊!为了陆总我也要追这节目!这可是活的、行走的顶级高富帅兼大脑性男!】

【我赌五毛,陆总去节目是为了考察餐饮行业大数据应用(狗头)】

......

舆论瞬间被点燃,期待与好奇淹没了之前关于姜柠的种种争议。

所有人都想知道,这位以理性、数据和逻辑著称的科技巨头,将如何与充满感性、烟火气和人情世故的美食世界产生碰撞。

...

第二期录制当天,演播厅的气氛与第一期截然不同。

一种混合着兴奋、紧张与窥探欲的情绪在空气中弥漫。

选手们,无论之前是走什么路线的,今天都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眼神时不时飘向评委席上那个依旧空置的、属于特邀嘉宾的位置。

姜柠依旧是那副沉静的模样,提前抵达,在自己的操作台前做准备工作。

对于外界的风云变幻,无论是针对她的恶评,还是新评委引发的热潮,她都仿佛置身事外。

她小心地检查着今天要用的食材——一方质地极其细嫩、吹弹可破的盐卤豆腐,以及一锅精心准备、清澈见底的温油。

她的眼神专注,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这些食材本身。

录制即将开始,现场导演在做最后的调度。

忽然,入口处传来一阵细微的骚动。

所有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齐刷刷地投向那个方向。

一道挺拔的身影,在节目组高层和助理的簇拥下,步履沉稳地走了进来。

正是陆延舟。

他穿着一身量身定制、剪裁完美的深灰色西装,熨帖得没有一丝褶皱,如同他的第二层皮肤。

鼻梁上架着一副纤薄的金丝边眼镜,镜片后的双眸深邃,却如同两口古井,不起丝毫波澜,扫视全场时,带着一种近乎机械的冷静与审视。

他的面容英俊得无可挑剔,但那种英俊缺乏温度,像是用最精确的数据建模而成,每一处线条都透着疏离与理性。

他的出现,自带一种无形的气场,瞬间压制了演播厅内所有的喧嚣与浮躁。

原本还在交头接耳的选手们瞬间噤声,连呼吸都不自觉地放轻了。

主持人热情洋溢地上前迎接,试图用幽默的话语活跃气氛:

“让我们热烈欢迎陆总!陆总,第一次来我们美食节目,感觉如何?是不是和我们科技论坛很不一样?”

陆延舟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接过话筒,声音透过优质的音响设备传出,低沉、悦耳,却如同AI语音合成般精准平稳,缺乏人类情感的起伏:

“环境参数确实存在显著差异。

分贝值更高,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种类复杂,视觉信息密度过大。

不过,从商业模型和数据流量的角度看,本质都是注意力经济的具象化呈现。”

一番话,让主持人的笑容僵在脸上,现场观众也愣住了,随即爆发出有些尴尬又觉得好笑的声音。

这……这真是来做美食评委的吗?

录制正式开始。

第一环节是选手作品展示与品尝。

陆延舟在评委席正中落座,姿态优雅,背脊挺直,如同精密仪器。

...

工作人员将选手们的作品依次端上。

轮到甜甜那款备受瞩目的“彩虹云端蛋糕”时,她紧张又期待地看着评委席。

其他评委或赞叹其造型绚丽,或点评其口感丰富。

轮到陆延舟,他拿起特制的甜品勺,动作标准得如同在进行化学实验取样,切下极小的一块,送入口中。

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闭眼品味,而是直视前方,瞳孔深处似乎有看不见的数据流在滚动。

片刻后,他放下勺子,用纸巾擦了擦嘴角,开口,声音依旧平稳:

“糖分含量超标187%,人工合成色素检测出六种,其中两种过量。

口感层次单一,奶油与蛋糕体的结合度评分67.2,低于基准线。从营养学角度看,价值为负。综合评估:视觉吸引力掩盖了本质的低效与不健康。”

甜甜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去,眼眶一下子就红了。

现场一片寂静。

这点评……也太狠了!也太……不像美食点评了!

其他选手的作品也未能幸免。

“分子料理泡沫,技术实现度尚可,但风味载体效率低下,口感与味觉体验割裂。”

“情怀叙事对产品本身价值无增益,反而因过度渲染导致期待值与管理失调。”

“传统技法还原度78%,但创新维度为零,不符合边际效益递增原则。”

...

他的每一条点评,都像是一份冷静到残酷的数据分析报告,剥离了所有情感与美学的外衣,直指核心的“效率”、“价值”、“数据”。

选手们被他点评得面红耳赤,无地自容,观众席则不时发出难以置信的抽气声和窃窃私语。

这简直是一场由理性主导的、对感性美食世界的无情“降维打击”!

终于,轮到了姜柠。

她的“玲珑千层酥”被端了上来。与其他选手琳琅满目的作品相比,这盘金黄小巧的酥点显得格外“寒酸”。

主持人试图暖场:

“呃……这是姜柠老师上期制作的‘玲珑千层酥’,看起来非常……朴实。”

其他评委尝过后,有人含蓄地表示“酥皮层次感不错”,但也有人委婉地批评“缺乏新意和视觉冲击力”。

镜头给到陆延舟。

他依旧是那套标准的品尝流程,切下一小块,放入口中。金丝眼镜后的目光,没有任何变化。

数秒后,他平静地开口:

“油脂分布均匀度94.7%,层次数预估超过两百层,热传导控制精确,焦糖化反应与美拉德反应处于最优区间。

口感酥脆度与化口性达到平衡峰值。

无多余添加剂,食材本味突出。从技术实现角度评估,效率与完成度极高。”

一番纯技术流的分析,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他没有评价好吃与否,没有谈论美学价值,只是用数据肯定了这道点心在“技术”上的卓越。

然而,就在他话音落下的瞬间,没有人注意到,他放在桌下的、戴着昂贵腕表的左手,几根手指几不可察地蜷缩了一下,指尖微微发白。

只有他自己知道,在那块千层酥入口的瞬间,他那片如同荒漠般死寂的味蕾,似乎被一道极其微弱的、陌生的“信号”拂过。

那感觉转瞬即逝,快得让他以为是神经错觉。

是酥皮油脂的润?

还是那一点几乎无法捕捉的、小麦经过精准火候催化后产生的天然甘甜?

他无法确定。

他的味觉数据库里,没有对应的存档。

这种“未知”,让他理性的世界,产生了一丝微米级的裂隙。

他抬起眼,第一次,真正将目光投向选手区那个一直安静得几乎被忽略的身影——姜柠。

她站在那里,依旧是那副疏离平静的样子,对于他这番与众不同的“好评”,脸上没有任何欣喜或波动,仿佛这一切都与她无关。

陆延舟镜片后的目光,微微闪动了一下。

在他的内部评估体系中,姜柠这个“前国宴厨师”的变量,风险等级依旧很高(舆论负面),但似乎……其本身的“技术参数”,出现了一些值得深入分析的异常值。

他不动声色地,在脑海中调高了关于“姜柠”这个观察目标的优先级。

录制在一种怪异的气氛中继续。

没有人知道,这位看似冰冷无情的“AI总裁”,其坚固的理性堡垒,已经因为一块看似朴素的千层酥,被撬开了一道细微的缝隙。

而风暴眼中的姜柠,对于评委席上投来的那道探究的、理性的目光,似乎毫无所觉。

她只是垂着眼眸,在心中默默复盘着刚才陆延舟那番纯技术流的点评,觉得……这个人,虽然说话方式古怪,但至少,比那些

只看表象的评委,要接近事物的本质一些。

科技的尽头,与烹饪的本源,是否会在某个不为人知的维度,悄然交汇?

无人知晓。

但命运的齿轮,已然因为这一次看似平淡无奇的交集,开始缓缓转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