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过季短袖 > 第4章 千万根针

过季短袖 第4章 千万根针

作者:桦南之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0 11:23:33 来源:文学城

翌日,天色刚亮。

宣乐年便早起动身出发,主人房在三楼,刚走到楼梯处就望见整装待发的穆时康挺立的站在门口。

宣乐年:挺勤快。

穆时康灵敏的耳朵听到下楼声,转头注视着宣乐年每一步动作。

穆时康耸耸肩,将黑色布制的背包往上提了提,一口白牙整齐露出的说:“早上好,今天去哪?”

宣乐年说:“等会要去选布。还是开那辆电动,你能行吗?”

穆时康做出发誓的手势,一脸真诚:“保证可以,再怂我跟你姓。”

宣乐年闻言,上扬嘴角,算是应下这个誓言。

应该是发誓的效果,这次穆时康在后座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恐惧,倒是一脸正气的直视前方。

视线往下移,腰间的手还是紧紧攥着。

宣乐年似自嘲一笑。

穆时康不明所以,眨巴着眼睛看着他。

……

“男娃娃,这些布真呢是撒底了,再么本钱都捞不回来喽(小伙子,这些布不能再便宜了,再便宜我就赚不到本了)。”店主大妈用着地道的云市方言大声吆喝到。

“怎么可能没有本,这样我出这个数。”宣乐年比了个三,三十一码(米)布。

“你想挨便宜些嘛,瞧瞧旁边这种布给要得?(如果你要便宜,可以选旁边这些布。)”大妈拿出侧边的棉布。

棉布是扎染中最基础的布料,价格相对于其他布料更加低廉。

此行就是为了面料更轻更薄,手感细腻的高织高密棉布,可以染出更精细的图案,当然价格方面有些许昂贵,还得跟店主再商讨一二。

宣乐年挥手婉拒:“我可不需要这种布。”紧接着说出一长串证明现在市场上布料价格的行情以及店家的地理位置结合当地旅游业发展近况。

穆时康站在他侧身,静静的看着两人博弈。

宣乐年说出的理由很官方,让本身修经济学的穆时康冒出怀疑,这人是不是连他的学科也接触过。

心中油然升起几点欣赏。

大妈听不懂那些高级的学术语言,只知道眼前这人的确对进价很了解,心想淡季,能卖出一码是一码。

大妈假意装作为难说:“哎!多少再给你少台点,不过你说那个价当真整不成。(哎!我给你再便宜点,但是那个价我肯定给不了)”

见对方让步,宣乐年报出最终的理想价格。

大妈说:“要得嘛,这种就挨你拿拿咧。掏钱嘛。(也行,那就成交。给钱吧)”

宣乐年吩咐了自己需要的布量,痛快交钱。大妈进到店铺里面,抱出对应的布料递给他。

“你。接着。”宣乐年示意那位站在旁边久久不发声的透明人:“说跟我一起,结果留我一个人战斗,你受点苦力吧。”

穆时康说:“我也不知道这些布料应该什么价格,一不小心说错抬高价格那不就损失了吗…”声音逐渐变虚。

宣乐年并没有计较:“赶紧放好回去干活了。”

穆时康得令,用麻绳将买来的布料悬挂绑紧在挂钩上。

一人费口舌之力一人费手脚之力,也称得上公平。

反正宣乐年是这样觉得,可能穆时康出声了真会打乱自己的思路。

扎染艺术室内部很大,踏过几米鹅卵石,就到中间绿草冒尖的中庭院,宣乐年将买来的布料平放在木桌子后,提来个圆形的半米高的木桶,接了根水管往里送水。

直至合适的水位,宣乐年招呼到:“把布拿过来,放进里面。”

穆时康照做。

宣乐年将布料往下摁了摁,使得完全浸湿,取出拧干。穆时康照葫芦画瓢跟着宣乐年的每一步动作。

宣乐年给他科普:“这是预处理,可以让后面染料上色更加均匀。”

两人将所有布料都依次预处理好。

宣乐年将布叠成三角形,在一面画上如鲨鱼锯齿的线条,麻利的拿出皮筋,将布捆成小时候女孩子扎的麻花辫的形状。

穆时康依旧小鸡学啄。

他学习能力很强,看一遍,脑子过一遍步骤就可以复刻出。

双人搭配干活不累,平时宣乐年要花一个多小时才能弄好,这次半个小时就处理好一掌宽厚的布料。

宣乐年将事前准备好的染料搬上桌子,将一个个麻花放至染剂中等待上色。

“这是什么做的?怎么这么难闻。”穆时康刚靠近就闻到染料缸撒发出很浓烈的青草味中夹带着土腥味和苦涩感,很像新鲜的菠菜汁。

他立即后退撤步,妄图躲避这令人作呕的气味。

宣乐年习以为常,见他这么厌恶,想给他做个解释,侃侃道:“这是蓝草,这个是天然的,做起来很复杂。”

为了更加直观的看出特点,选择对照法。

他抱来两块不同的扎染布,摊在桌子空余的位置上。

“你看,左边这块就是直接染料,操作起来很简单,但是特别容易被水洗牢固性很差。而且晒久了还容易掉色”宣乐年还试着将这块布放进水里搓了搓,“而且这批货的客人是送给月子中心的女士们,这种直接染料化学成分很多,不适合给孕妇和婴儿接触。”

水洗后,颜色肉眼可见的浅淡了些。

宣乐年放下手中直接染料上色的布,继续说道:“呐,相对于这块就会好很多,它成分安全。天然植物会根据原料产地、提取季节和染布工艺而展现出完全不一样的颜色,每一件都是孤品。”

在艺术界中孤品,价值可想而知。

穆时康投来敬佩的眼神,炽热到让宣乐年无法忽略。

宣乐年摆摆手,立即撇开关系:“这染料可不是我做的,我只是个恰好会染布来帮忙,别这样看着我。”往最里间的那栋房子挑了挑下巴,“老师傅在那栋楼的三层,你可以找他,看看他传不传授给你。”

说罢,宣乐年拎着跟木棒搅拌着桶里浸泡的染料。

见着差不多程度,再次捞起来,现在呈现的颜色并没有接近到蓝草染料的最终色。

还需再等待氧化。

穆时康见无事,就在院子里溜圈,穿梭在高低不一的布架子,不待停歇,宛如每天都会在公园里散步的老头子们。

宣乐年并不喜欢待在外面吹风,歇息时大多数时间都会进屋子。

穆时康从院子隔着几个架台观察着坐在玻璃窗前的宣乐年,他从衣服口袋里掏出巴掌大小的本子,蹲坐在地上。

他总有习惯用牙叼开笔盖。

起笔在本子,笔尖快速运动,在纸上刻画出宣乐年的背对他的形状。

草草的速写,仅有一个背影,每一画利索的痕迹都简单的形成了穆时康眼中的宣乐年。

像一颗生机勃勃的草,根部不断在土里扩张着自己的领地,待到再次发芽,世人见到只会惊叹这片草地的辽阔,却不见地下所做出的功劳。

穆时康在那页的右下角写上:3.10——背影宣。

一本子上速写了很多人景,但仅有这张做了标记。

宣乐年心觉时间差不多到了,从房子里出来。

将布料再次放到染缸里,重复着步骤。

边搅拌,视线边寻找着那个藏在布后边的穆时康。

见他的手中的笔在本子上走动,寻思着可能在创作,便没有开口打扰。

宣乐年思绪收回,将共感仪取下,全身卸力在椅子上,揉了揉眉心。

嘟囔道:“怎么这么累。一开始就应该话少点。”

回想起这几天,不是在维持好民宿老板的好服务,就是在扮演好“陪玩”,输出的情绪价值不减反增。

宣乐年前几年说的话都不一定有这几日多。

小的时候宣乐年并不话少,甚至称得上括噪,每晚都会在爸爸妈妈怀里诉说自己小小的脑袋里迸发出的奇思妙想。

父母从来不会表现出不耐烦。反倒会在小乐年询问自己是否有这种未来的时候,坚定的说他长大后一定会有所作为,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天地。

那算是儿时记忆里最幸福也是最记忆深刻的一段时光。

十一岁那年,刚上初中的他,回到家,灯光全部暗下仅靠着露台流露出浅淡的月光找到电闸开了灯。

平日里在楼下就能闻到妈妈做的辣椒炒肉的香味,走到门口就听到爸爸在打开电饭煲盛饭时放下碗而触碰到桌子的清脆声。

宣乐年心中不免生出失落感。

而那天,代替家常的欢声,是客厅传来的一阵刺耳的座机电话声。

宣乐年以为是爸爸妈妈打过来的,急速接起电话,“妈妈!”

“请问是宣乐年吗?”是个中年女人的声音,但不是妈妈。

宣乐年期待落空,淡淡的嗯了一声。

墙壁上的钟到整点,敲响了。

“你的父母被车撞了,肇事司机逃逸了…目前情况不太好,正在市医院抢救……”

钟声一下,两下……第八下。

后面的宣乐年一字未听入耳,被室内突然的寂静唤醒了,扔下电话,立刻跑下楼骑车狂奔到市医院。

他来不及停车,直接将自行车扔在门口,直奔护士台,着急的询问着自己父母的信息。

当他跑到手术室前,欲想见到手术台上的爸妈,却被几个警官拦下来。

当中有个他认识的黄警官。

事发地所处黄警官的管辖,平日里宣乐年上下学会遇到他,经常在等红绿灯处与他聊天,也与宣乐年的父母相识。

宣乐年眼眶早已通红,但怕爸爸妈妈见到他变成哭包而戏谑他,硬吞下泪水。

黄警察弯下腰,握住他的双臂与他视线齐平。

黄警察沉默了一会,沉下语气:“乐年,你父母他们可能…”哽咽了一下,“救不回来了,撞击太强烈,脑内没有一块完整的骨头。”

黄警官又说:“但是肇事司机已经找到,被拘留审问了。”

宣乐年脑海里只回荡着“救不回来了。”

“救不回来了…救不回来了。”

仿佛一种咒语催促他的眼泪一下子喷涌而出。

他失力地瘫坐在冰冷的地板,喉咙发不出一点声音,只觉得心好痛。

亿万根针将心脏四方撕裂。

像潜水员不慎溺水时慌张无助,却无可自救。

宣乐年呼吸逐渐急促,想抓住那根扔下来的安全绳,当抓住时却发现根本不是上岸的路。

不知道他那天哭了多久。

只知道宣乐年只剩下自己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