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鬼影道途 > 第9章 法医现诡案,道观授真传

鬼影道途 第9章 法医现诡案,道观授真传

作者:一只Feng啊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10-20 02:41:57 来源:文学城

宋道长看着逐渐平静下来的我,缓缓道出了一个隐藏多年的秘密:“畅儿,你可知为何韩媛思的残魂能在你身上藏十三年而不被察觉?又为何当年五鬼抬棺时,你能帮他们挡住阳气?”

我摇摇头,心中满是疑惑。

宋道长继续说道:“你是阴年(癸水)阳月(丙火)阴日(辛金)阳时(甲木)出生,这样的命局在《三命通会》中被称为‘夜行昼尸格’,是‘活人带阴煞,阳世走鬼道’的特殊命格。也正因如此,你对阴邪之物有着天然的亲和力,不易被其侵害,也容易成为它们依附的对象。”

我愣住了,这才明白自己之前遭遇的种种异常,并非偶然。

宋道长看着他,眼中带着期许:“你这命格,虽是特殊,却也是学习道法的好料子。我与你爷爷是故交,他也曾托付我多照看你。如今你也长大了,心智成熟,我想收你为徒,传授你道法,一来可护你自身周全,二来也能让你明白更多阴阳之道,你可愿意?”

我想起爷爷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想起那些被阴邪纠缠的经历,又想到宋道长高深的法力和与爷爷的交情,心中没有丝毫犹豫,郑重地向宋道长行了一礼:“师父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暑假时,家里的电话突然响了。母亲接起后没说两句,就把听筒递给了我,语气里带着点犹豫:“是宋道长,说有要事跟你讲。”

我接过电话,宋道长的声音隔着电流传来,比上次见面时温和些:“畅儿,我跟你父母提了收徒的事。他们起初担心耽误你学业,我把你命格的事简略说了说,也保证不会影响你上课,他们这才松了口。”

挂了电话,母亲红着眼圈拍了拍我后背:“你爷爷在世时总说宋道长是靠谱人,既然你愿意,家里都支持。只是……学这些会不会太辛苦?”我摇摇头,想起脖颈上曾发烫的银锁,知道这不是辛苦不辛苦的事,是我必须走的路。

一周后,我跟着宋道长回了太和观。道观藏在山坳里,青瓦土墙爬满爬山虎,大门上“太和观”三个字的漆皮掉了大半,露出底下暗褐色的木头。宋道长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院里的石桌上积着层薄灰,只有墙角的水缸里浮着片新鲜的荷叶。

“这观里就我一个人。”他往香炉里插了三炷香,烟气慢悠悠缠上房梁,“前两年收过两个徒弟,一个耐不住清苦走了,一个回了老家继承家业。倒是清静,正好适合你静心学东西。”

授箓仪式定在七月初七。那天宋道长早早起了,在三清殿前摆了香案,案上放着黄纸、朱砂、桃木剑,还有本线装的《道门科范》。他换上深蓝色的道袍,头发用木簪绾起,平日里温和的眼神多了几分肃穆。

“跪下。”他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

我跪在蒲团上,看着他用朱砂在黄纸上画符,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竟让我想起爷爷在锁灵阵前念咒的语调。他将画好的符箓烧成灰,混进清水里递给我:“喝了它,从此便是道门弟子,当守清规,辨阴阳,护善除恶。”

我仰头饮尽,水带着点朱砂的涩味。宋道长又取来块刻着“太上弟子”的木牌,系在红绳上挂我脖子上:“这是你的箓牒信物,丢了便不算数了。”

仪式结束时,日头正盛。道观里静悄悄的,只有檐角的铜铃被风拂得轻响。宋道长脱下道袍,变回那个会笑着递我桃干的老人:“从明天起,先教你认符箓,背《道德经》,别急着学那些花哨的本事,根基得打牢。”

我摸着脖子上的木牌,看院墙外探进几枝开得正盛的牵牛花,突然觉得这冷清的道观里,好像也多了几分生气。

太和观的日子是被鸡叫拽醒的。天还没亮透,院外的竹林里刚泛出点青灰色,宋道长的拐杖就敲在石阶上:“起来站桩。”

我趿着鞋跑到院里,露水打湿了裤脚。他教的桩功要沉肩坠肘,膝盖弯成特定角度,说是能“聚炁”。起初站不到一刻钟就腿抖得像筛糠,汗水顺着下巴滴在青石板上,晕开一小片深色。宋道长就坐在门槛上抽旱烟,看我快撑不住了,才慢悠悠说句:“你爷爷年轻时能站两个时辰。”

天亮后是背书。三清殿前的石桌上摊着《道德经》和《道门科范》,宋道长用红笔圈出要背的段落,背错一句就得罚抄十遍。阳光从殿顶的破洞里漏下来,照在“道生一,一生二”的字上,我一边啃着干硬的馒头,一边跟那些拗口的句子较劲。

午后有片刻空闲,得抓紧时间赶学校的作业。笔记本电脑摆在祠堂改建的偏房里,风扇吱呀转着,屏幕上是地理系的论文提纲,旁边摊着的却是画满符箓的草稿纸。有时写着写着就串了线,把“季风环流”写成了“引气入体”,自己都忍不住笑。

傍晚要学画符。朱砂调得浓淡要刚好,笔尖的力道得稳,稍不留神线条就歪了。宋道长说:“符是给鬼神看的文,一笔错了就成废纸。”我练废的黄纸堆在墙角,比课本还厚。

月亮爬上墙头时,才算有口气喘。坐在院里的石凳上,摸出手机看同学发的暑假照片,海滩和奶茶店的热闹隔着屏幕涌过来,再低头看看自己沾着朱砂的手指,忽然觉得像活在两个世界。

“累?”宋道长端来碗绿豆汤,汤里飘着片薄荷叶。

我猛灌了两口,喉间的凉意散开,才点头:“比期末考还累。”

他笑了:“你爷爷当年守着那口井,比这累多了。”

风吹过竹林,叶子沙沙响。我望着三清殿的黑影,突然觉得那些难熬的时辰里,好像也藏着点什么在慢慢扎根——就像院角那株被我踩过好几回的艾草,第二天总还直挺挺地立着。

清晨的薄雾还没散尽,我像往常一样站在院子里站桩。呼吸匀净,四肢如松扎根,指尖似有若无地缠着流转的气,周遭静得能听见露水从叶尖坠下的轻响。

忽然,院门外传来极轻的叩门声,笃、笃、笃,节奏规整得不像寻常访客。我睁眼时,那扇斑驳的木门已被推开一道缝,一个女生站在晨光里,身影被拉得很长。

她穿一身简单的白衬衫和卡其裤,袖口挽到小臂,露出的皮肤在阳光下透着冷白。五官很清俊,只是眉峰总像凝着层化不开的霜,眼神扫过院子时没带半分波澜,直到看见在练功的我,才微微颔首:“请问,宋道长在吗?”

声音也像淬过冰,没什么温度。我刚要回话,正屋的门“吱呀”开了,宋道长捻着胡须走出来,目光在她身上稍作停留:“贫道便是。姑娘有何见教?”

她没立刻说话,先从随身的帆布包里掏出个证件,照片上的她穿着法医制服,眉眼间多了几分凌厉。

“我叫林默,市法医中心的。”她收回证件,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衬衫领口,“有些事……寻常法子解决不了,听人说您这里或许有答案。”

宋道长引她进了屋,待茶盏添上热气,她才缓缓开口,声音里终于泄出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我从小身边就跟着个东西。”她顿了顿,像是在措辞,“一个穿黑色风衣的男人,轮廓总模糊着,像被打了层毛玻璃,看不清脸。以前只当是幻觉,直到三个月前——”

她拿起茶杯抿了口,指尖泛白:“我接手了三起碎尸案。现场惨不忍睹,但最奇怪的是,每一具尸体的胃里都有张揉烂的纸,上面用鲜血写着同一个字——‘珩’。”

说到这,她忽然解开衬衫最上面两颗纽扣,露出左侧锁骨。那里有块淡红色的胎记,形状正是个“珩”字,像朵蜷着的云,在冷白的皮肤上格外显眼。

“这胎记从我记事起就有。”她的声音压得很低,“原本没当回事,可这三个字一出现,有些东西就不对劲了。”

诡异是从第一具尸体解剖时开始的。那天她加班到午夜,解剖台的无影灯突然闪了两下,电流发出滋滋的杂音。

她低头记笔记的功夫,身后传来布料摩擦的窸窣声——回头时,那具本该被固定好的尸体正直挺挺地坐着,胸腔的缝合线崩开了几针,露出里面暗红色的组织。

它没转头,脖颈僵硬地保持着向前的角度,脸却像是正对着她的方向,嘴一张一合,没发出任何声音,可每一次开合,都有暗红的血珠从嘴角滚下来,滴在不锈钢台面上,晕开一小片深色的渍。

“我当时抄起解剖刀就骂了句‘装什么鬼’,结果它‘咚’地倒回去,跟没事人一样。”林默的喉结动了动,“我调了监控,画面里只有我一个人对着解剖台自言自语,手里的刀在空气里划来划去,像个疯子。”

更让她崩溃的是洗照片的时候。她有个习惯,现场证物总要亲自拍几张底片存档。

前两次洗出来的照片都正常,直到第三次,她在暗房里看着显影液里的底片慢慢浮现影像——证物袋、带血的衣物、散落的骨骼……还有个模糊的黑色身影,就站在证物旁,风衣的下摆随着显影液的波动轻轻晃。

“后来每次洗照片都这样。”她从包里拿出一叠底片,对着光递过来。果然,每张底片的角落都有个黑色轮廓,站姿笔挺,像个沉默的观察者。“我开始失眠,闭眼就是那个风衣男人的影子,还有尸体坐起来的样子。同事都说我压力太大,可我知道那不是幻觉。”

她抬起头,眼底终于有了清晰的恐惧:“道长,我是不是……撞邪了?”

窗外的晨光不知何时被乌云遮住,屋里的光线暗了下来,茶盏里的热气袅袅升起,却暖不了她眼底那层深不见底的寒意。

正统道观授箓流程要复杂的多,本章小说授箓过程纯为虚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法医现诡案,道观授真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