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鬼影道途 > 第30章 朱砂藏心笔绘师徒情,墨痕蕴道符传道法长

斋醮仪式到了第七日,也是最隆重的一场。清晨的露水还凝在三清殿前的石阶上,香烛的烟气便已袅袅升起,与山间的薄雾缠在一起,漫过朱红的廊柱。我穿着干净的道袍,站在观中弟子的队列里,胸口的伤还有些微的牵扯感,却已不妨碍挺直脊背。

法坛设在殿前的空地上,九层台阶铺着明黄色的毡布,最上层摆着香炉、烛台与三清圣像,铜器在晨光里泛着温润的光。宋道长就站在圣像前,一身大红的法衣衬得他须发更白,衣摆上绣着的八卦图随着动作轻轻晃动。

他手持朝简,口中诵念着超度亡魂的经文,声音不高,却穿透了缭绕的烟气,每一个字都落得沉稳清晰。

我望着他的背影,忽然想起昏迷前那只冰冷的手、阴曹地府的灰白,再对比此刻法坛上的庄严——红色法衣在风里微微扬起,像一团跳动的火焰,驱散了所有阴森的记忆。

他是我的师傅,是在静室里握着我冰冷的手、声音发颤的人,也是此刻站在法坛上,为万千亡魂引路的道长。

胸腔里涌起一股热流,带着点酸胀,更多的却是难以言说的自豪。原来真正的修行,从不是孤勇的对抗,而是这样带着温度的守护。

“身子好些了?”

一只温暖的手轻轻搭在我肩上,带着让人安心的力道。我转过头,撞进大师伯的目光里。

他今天穿了件藏青色的道袍,袖口磨得有些发亮,眼角的皱纹里还沾着点香灰,却丝毫不减那份沉静。他的眼睛很深,像浸在清泉里的黑曜石,历经了不知多少风雨,看过了多少生死,此刻映着法坛的烛火,依旧亮得惊人。

我点点头,喉咙里有些发紧,想说些什么,却觉得一切言语都多余。那些天的焦灼、恐惧,还有爷爷消散前的决绝,仿佛都藏在这目光里,被他一眼看穿,又轻轻抚平。

大师伯没再多问,只是对着我笑了笑。那笑容很淡,嘴角牵起的弧度像山间平缓的溪流,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他掌心的温度透过道袍渗进来,稳稳地落在我的肩上,也落在我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我忽然明白,为什么爷爷愿意拼着魂飞魄散也要护我周全,为什么宋道长守在床前不肯合眼——这道观里的每一缕香火,每一次诵经,每一个人的目光,都藏着这样无声的联结。它比任何法术都更坚固,比任何符咒都更温暖。

法坛上的经文声还在继续,宋道长正带领着众弟子行三跪九叩礼,衣袂翻动的声音整齐划一。我回望着大师伯,也跟着笑了起来。阳光穿过薄雾,落在我们相视而笑的脸上,带着香火的暖意,还有劫后余生的踏实。

这一次,无需多言。

中元斋醮的最后一缕香灰落定在香炉里时,山间的雾气也散得差不多了。各道观的人收拾行装时,三清殿前的石板路上落了层薄薄的香灰,被早起的小道士们用竹扫帚轻轻扫开,扬起的细尘在晨光里打着旋。

大师伯背着双手站在石阶顶端,藏青色道袍的下摆被山风掀起一角。他望着我们几个晚辈一一作别,目光在我和宋道长身上多停留了片刻,末了只说:“路上当心。”

他送我们一直到山下的岔路口,青石铺就的路在这里拐了个弯,能望见远处公路上零星驶过的车。“回去吧,”宋道长停下脚步,朝他拱了拱手,“观里诸事有劳大师兄。”大师伯摆摆手,没再多言,只是看着我们转身走远,直到身影被路边的竹林挡住,那道目光才慢慢收了回去。

沿着公路往收费站走时,宋道长的步子忽然慢了些。远远望见那红白相间的栏杆,他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嘴里低声咕哝:“上次就是这地方……”

我自然记得。来的时候也是在这儿,穿着道袍的宋道长被工作人员拦下来,非得让买门票,他急得直拍胸脯说“我是凌霄总观的”,最后还是同行的周师叔找了熟人才解了围。

这会儿快到栏杆前,宋道长忽然挺直了腰板,下巴微微扬起,目不斜视地往前走。经过收费窗口时,他果然没忍住,朝着里面正在低头写着什么的工作人员“哼”了一声,那声气音不轻不重,带着点小孩子似的别扭。

工作人员闻声抬头,看见是两个穿着道袍的人,显然也想起了上次的事。他手里的笔顿了顿,先是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个无奈又好笑的表情,朝宋道长瞥了一眼,没说话,又低下头去继续写东西,只是嘴角好像悄悄撇了撇。

“师傅,走了。”我憋着笑拽了拽宋道长的袖子。

他这才收回目光,步子迈得更大了,嘴里还嘟囔:“世俗规矩,真麻烦。”阳光透过树叶洒在他花白的头发上,倒像是镀了层金,先前那点别扭气,早被山风吹得没影了。

回到太和观时,山门后的老桃树落了满地碎金似的叶。宋道长推开观门的瞬间,檐角铜铃叮铃作响,惊起几只栖息在阶前的麻雀,扑棱棱掠过晒在石台上的草药,带起一阵苦香。

晚课结束后,宋道长把我叫进了他的静室。窗台上的月光草又抽出了新叶,案几上摊开的黄纸泛着温润的光,朱砂砚台里的墨锭还沾着半干的红痕。

他从樟木箱里翻出一本线装的旧书,封皮上“符箓要诀”四个字已经磨得有些模糊。

“镜灵一事,可见你根基还是浅了。”他蘸了点清水研开朱砂,笔尖在黄纸上悬着,却先不落下,“寻常小鬼尚可应付,遇上这等能扰人心神的邪物,光靠清心诀远远不够。”

我敛声屏气地听着,看他指尖捏着狼毫,先在纸上勾出一道弯弯的弧线,像新月落在水面。“这是镇鬼符的起笔,”他声音放得缓,“符胆要藏在北斗第七星的位置,墨要浓,力要透,心里得想着‘镇’字,不能有半分犹豫。”

朱砂在纸上晕开,渐渐连成一个繁复的图案,笔画间藏着我看不懂的玄机。他画得极慢,每一笔都像在掂量轻重,额角渗出细汗也顾不上擦。

等最后一笔收尾时,黄纸上的符竟隐隐泛起层浅淡的红光,转瞬又隐了去。

“拿过去练练。”他把狼毫递给我,“先描五百张,等手腕稳了再说。”

接下来的日子,我的案头便堆满了黄纸。起初描得歪歪扭扭,朱砂总在转折处洇开,像流眼泪的脸。宋道长从不骂我,只在我揉掉第十张废符时,伸手握住我的手腕:“气要沉在丹田,笔随心动,不是手在画,是心在画。”他掌心的温度透过笔杆传过来,带着常年握剑的薄茧,竟让我慌乱的手腕稳了不少。

画符的间隙,他便教我念咒。镇鬼咒要念得沉稳,每个字都像砸在石板上,得让邪祟听见三分惧意;避邪咒则要轻,像风拂过水面,悄无声息地在周身织起屏障。教到杀鬼咒时,他忽然停了声,盯着窗外的月光看了半晌。

“这咒威力太大,”他转回头时,眼里的光比案上的油灯还亮,“鬼虽为阴物,亦有灵识。不到性命攸关,断不可用。你记着,我们修道是护生,不是杀生,损了阴德,修行之路便难再寸进。”

我把他的话刻在心里,跟着他一句句念。那咒语很短,却字字带着凛冽的寒气,念到最后一个字时,竟觉得窗棂都晃了晃,檐角铜铃发出一声极轻的颤音。

夜深时,静室的灯总亮到很晚。我趴在案上练习画符,宋道长便坐在对面翻那本旧书,偶尔抬头看我一眼,见我描错了笔画,便用戒尺轻轻敲敲我的手背。月光从窗棂漏进来,在黄纸上投下格子状的影,把他鬓角的白发染得像落了层霜。

有天晨起,我终于画出一张像样的护身符,符胆处的红光比他画的那道还要亮些。宋道长拿在手里端详了许久,忽然笑了,眼角的皱纹堆起来,像漾开的水波:“不错,总算有点样子了。”他把符折成小小的三角,塞进我道袍的衣襟里,“贴身带着,往后再遇邪祟,也能多几分底气。”

山风穿过观门,吹得案上的黄纸簌簌作响。我摸着衣襟里温热的符,忽然明白,他教我的哪里只是符箓咒语,分明是把护我周全的心思,一笔一画都藏进了朱砂里。

金光咒:天地玄宗,万炁本根。广修亿劫,证吾神通。三界内外,惟道独尊。体有金光,覆映吾身。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包罗天地,养育群生。受持万遍,身有光明。三界侍卫,五帝司迎。万神朝礼,役使雷霆。鬼妖丧胆,精怪亡形。内有霹雳,雷神隐名。洞慧交彻,五炁腾腾。金光速现,覆护真人。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0章 朱砂藏心笔绘师徒情,墨痕蕴道符传道法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