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鬼影道途 > 第24章 藏经阁内悟真法,晚课殿中诵玄机

宋道长带我穿过几重回廊,来到一处僻静的院落。院门是厚重的木门,上面挂着块“藏经阁”的匾额,字迹苍劲,透着股沉郁的古意。他推开木门,一股混杂着旧纸与檀香的气息扑面而来。

我跟着他迈进去,瞬间被眼前的景象惊得张大了嘴——整座阁楼足有两层高,四壁立满了高大的书架,从地面一直顶到房梁,架上密密麻麻摆满了书,线装的、胶装的,泛黄的纸页间隐约能看见朱砂批注的痕迹,阳光透过雕花木窗斜斜照进来,在书脊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连空气中都浮动着细小的尘埃。

“哇塞!”我忍不住低呼一声,眼睛都看直了,“这么多书!”

宋道长背着手,带着几分得意道:“这就是凌霄观的藏经阁,里面藏的全是道家经典,从《道德经》《庄子》到历代祖师的手札、符箓秘法,应有尽有。”

我凑近书架,手指轻轻拂过一本封面磨损的线装书,抬头问:“师傅,这里真的全是道家的书?”

“那当然。”宋道长正翻着一本《黄庭经》,闻言轻嗤一声,语气里满是笃定。

我刚要再问,目光忽然扫到旁边一层,倏地顿住了——那排古朴的道经中间,竟赫然立着一本红色封皮的书,封面上“毛□□选集”五个金字格外显眼。

“那这里怎么会有本《毛□□选集》?”我指着那本书,满脑子疑惑。

宋道长顺着我指的方向看了一眼,脸不红心不跳地说:“你这娃娃懂什么?修道之人最讲究与时俱进,根正苗红才能走得长远,这书里的道理,比某些故弄玄虚的经文实在多了。”

我眨了眨眼,又往旁边挪了挪,视线落在另一格:“那这本《鲁迅散文集》呢?总不是道家经典吧?”

“这你就更不懂了。”宋道长放下手里的书,走到我身边,一本正经地说,“鲁迅先生的文字,针砭时弊,字字珠玑,读了能清心明志,这叫修生养性,跟咱们道家的‘澄心’之道异曲同工,怎么不算经典?”

我被他说得一愣一愣的,手指继续往下滑,忽然停在一本黑色封皮的书上——《活着》,作者余华。

“那……道家之人还看小说?”我举着那本书,实在忍不住问。

宋道长的脸终于僵了一下,随即抬手敲了敲我的脑袋,梗着脖子道:“你懂个蛋!余华的书能叫普通小说?这里面写的是人生百态,是活着的根本,读了能悟透生死,比你死啃那些炼丹术有用多了!这些都是经受过时间考验的经典,懂不懂?”

我看着他理直气壮的样子,又看了看书架上混杂着的《菜根谭》与《红楼梦》、《周易参同契》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忽然觉得这藏经阁比我想象的要有趣得多——原来我这师傅的“道”,竟藏在这么多稀奇古怪的角落里。

正跟宋道长拌嘴的工夫,阁楼门口传来轻缓的脚步声。我回头一瞧,只见大师伯背着双手,慢悠悠地走了进来,紫袍一角扫过门槛,带起些许尘埃。

宋道长赶紧放下手里的《活着》,迎上去:“师兄怎么来了?”

大师伯目光扫过满架书籍,最后落在我身上,笑道:“刚听小道童说你带师侄来藏经阁了,过来瞧瞧。这地方虽静,却最能养心性,年轻人多来看看是好的。”

我赶紧躬身行礼,想起宋道长先前闲聊时提过大师伯的雷法,便顺势说道:“早就听师傅念叨,说大师伯的雷法出神入化,能引天雷诛邪祟,今日得见,真是晚辈的福气。”

这话显然说到了大师伯心坎里,他朗声笑起来,胡须都跟着颤:“你这娃娃,倒比你师傅会说话。”他上前两步,拍了拍我的肩膀,掌心带着股温润的力道,“既然你有这份心,正好我今日得闲,便教你一招入门的。说吧,想学什么?”

我眼睛“唰”地亮了,脑子里瞬间闪过先前在太和观书房翻到的那本《凌霄雷法》,其中“五雷掌”的图谱记得最清,据说能聚气于掌,威力极强。当下也顾不得拘谨,脱口便道:“弟子想学五雷掌!”

宋道长在旁边“啧”了一声:“你这小子,眼高手低!五雷掌哪是说学就……”

“无妨。”大师伯抬手打断他,眼神里带着几分赞许,“有冲劲是好的。这五雷掌虽属高阶法诀,但先教你入门的运气法门,打个根基也好。”他转头对我道,“来,随我到院中,我教你如何引气入掌。”

我心里一阵狂喜,赶紧应了声“是”,跟着大师伯往外走,路过宋道长身边时,还得意地朝他挑了挑眉——刚才还说我懂个蛋,现在大师伯都要亲自教我了!宋道长被我这眼神气的,在后面低声骂了句“臭小子”,却还是跟了上来。

大师伯领着我走到藏经阁外的空院里,宋道长也跟了出来,靠在廊柱上抱着胳膊看热闹。

“五雷掌,讲究的是引天地正气入体,聚于掌心,再借雷部讳令发力。”大师伯站定身形,先是缓缓运气,双手掌心相对,我隐约看见他指缝间似有微光流转,“你先凝神静气,试着感受周遭的气脉——就像你踩在内院八卦图上时那种感觉。”

我依言闭上眼睛,摒住呼吸。起初只觉得风拂过耳畔,蝉鸣聒噪,可没过片刻,忽然想起先前在太极八卦图上那股若有若无的流动感,顺着这感觉往下寻,竟真的察觉到一丝微弱的气,像游丝般缠上指尖。

“凝神,将气往掌心引。”大师伯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带着股沉稳的力量。

我集中精神,试着将那丝气往掌心聚。刚一动念,指尖突然传来一阵麻痒,像有细小的电流窜过,紧接着掌心竟微微发烫,仿佛揣了颗小火星。

“哎?”我惊得睁开眼,摊开手掌,虽没什么异象,那股温热感却真切得很。

大师伯抚着胡须,朗声笑起来:“好!好!‘阴阳交替命格’果然不同凡响,这才多大工夫就摸到门窍了!”他转头看向宋道长,故意扬高了声音,“宋师弟,你瞧瞧,人家这悟性,比你当年强多了吧?想当年你学五雷掌,愣生生耗了一个礼拜,连气都聚不起来,最后急了眼瞎运气,差点被天雷引了去,头发都燎焦了半茬,还记得不?”

宋道长的脸“腾”地红了,从廊柱上直起身,挠着后脑勺尴尬地笑:“大师兄你这记性……我那不是对雷法向来不感兴趣嘛,心思没在这上面,学不会也正常。”他说着还瞪了我一眼,“这小子也就是运气好,刚入门瞎猫碰上死耗子罢了。”

我正摸着发烫的掌心偷乐,听他这么说,赶紧收了笑,装作一脸严肃地拱手:“全靠大师伯指点有方,弟子还差得远。”

大师伯被我这模样逗乐了,摆摆手:“行了,今日就到这。这运气法门你且回去多练,等根基稳了,我再教你后续的手诀。”他看了眼日头,“时候不早了,该去前殿准备晚课了,你俩也来吧。”

宋道长“嗯”了一声,趁大师伯转身的工夫,快步凑到我身边,压低声音咬牙道:“臭小子,别得意太早,五雷掌后面的关隘多着呢,有你哭的时候!”

我心里偷着乐,嘴上却乖乖应着:“知道了师傅,我一定好好练。”心里却忍不住想,原来这看似厉害的宋道长,当年学雷法还有这么一段糗事呢。

晚课的钟声在前殿响起时,夕阳正往山坳里沉,金辉透过三清殿的窗棂,在青砖地上投下长长的光斑。一众道士和道童排班站定,我跟着宋道长挤在人群里,手里也捏了本薄薄的经卷,纸页边缘都被翻得起了毛。

“开始吧。”大师伯站在殿中,声音透过殿宇传得很远。

霎时间,整齐的诵经声起,高低错落的调子混着香炉里飘出的檀香,在大殿里盘旋。我跟着念了两句,很快就卡了壳——那些拗口的咒文像绕口令,前半句刚勉强跟上,后半句早已被众人的声浪卷走。

偷眼瞅了瞅旁边的宋道长,他闭着眼,嘴唇动得飞快,念得虔诚又流畅,仿佛那些文字早就刻在了心里。再看周围的师兄弟们,不是颔首低眉,就是单手掐诀,个个神情肃穆。只有我捧着经卷,像个误入的外乡人,手指在字缝里胡乱划着,嘴里支支吾吾地跟着哼哼,纯属滥竽充数。

念到后半段,经卷上的字越发生僻,我索性放弃了挣扎,趁众人都专注于诵经,悄悄往后挪了挪,溜到了大殿最后面的柱子旁。这里光线暗,又有梁柱挡着,倒像是个天然的藏身地。

可耳朵里灌满了旁人的吟诵声,自己一张嘴就露馅,总不能一直闭着眼装样子。我盯着供桌前摇曳的烛火,脑子里忽然闪过大学地理课本的样子。

犹豫了一下,我凑到柱子后,对着冰凉的青砖,压低了声音念起来:“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念着念着,倒也找到了点节奏,跟大殿里的诵经声莫名地能搭上几分调子。正念到“温带海洋性气候”,后颈突然被人轻轻拍了一下。

我吓了一跳,猛地回头,只见宋道长不知何时站到了身后,正瞪着我,嘴唇却还在动,显然没耽误前面的诵经。他用口型无声地骂了句“胡闹”,随即又转身回到原位,只是那眼神里的无奈,隔着几排人都能瞧见。

我吐了吐舌头,赶紧收了声,假装认真地盯着经卷,心里却忍不住想:等回去了,高低得把那些咒文背熟了,总不能下次还念气候表吧?

晚课结束的钟声终于敲响,最后一句经文的尾音在大殿里袅袅散去。我像被抽去了骨头似的,猛地直起身,胳膊往天上一伸,腰杆“咔吧”响了两声,嘴里忍不住嘟囔:“可算解放了……”

话音刚落,后颈就传来一阵熟悉的凉意。我心里“咯噔”一下,缓缓转头,果然见宋道长站在身后,眉头拧成个疙瘩,眼神冷飕飕的。

没等我开口认错,他突然问:“海南是什么气候?”

我脑子一抽,条件反射似的脱口而出:“热带季风气候!”

“啪!”后脑勺结结实实挨了一下,力道不重,却足够让我龇牙咧嘴。

“气候你记那么熟,经卷上的字你是一个没往脑子里去啊!”宋道长恨铁不成钢地戳了戳我额头,“明儿就是中元斋醮,正经事不上心,净琢磨些没用的!”

我捂着后脑勺,缩着脖子不敢吭声,心里却暗暗叫屈——那些气候名是顺嘴就来,哪像经卷上的咒文,绕得舌头都打结。

宋道长看我这模样,气也消了大半,整了整道袍下摆,语气缓和了些:“我跟你李师叔他们得去前殿布置法坛,准备明天的斋醮事宜,你回房早点歇着,明儿起早些,别误了时辰。”

“知道了师傅。”我赶紧应着,看着他转身跟几位师叔往三清殿后走去,背影在廊灯下被拉得老长,手里还攥着卷写满符咒的黄纸。

夜风从殿门灌进来,带着山里的凉气,吹得我打了个哆嗦。摸了摸还在发烫的后脑勺,我往厢房的方向走,心里盘算着:回去先把大师伯教我的五雷掌练一练,至于经卷……明天起早再背也不迟。

其实文中的“凌霄雷法”也就是“s霄雷法”只不过嘛…不能直接用,所以就换个名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4章 藏经阁内悟真法,晚课殿中诵玄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