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贵女她只想寿终正寝 > 第6章 兵荒马乱

贵女她只想寿终正寝 第6章 兵荒马乱

作者:千岁欢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18:39:40 来源:文学城

夜深人静,无人知道孙家姐妹二人达成的协议。

如果陆昭华知道,也一定会觉得孙家姐妹二人是天方夜谭。

启朝向来官商不联姻,且商贾之家,根本得不到拜入书院的名额。

别说是伯府了,就是穷秀才家的女娘,也是要嫁到读书人家里的。

孙元娘当年能嫁给王氏分□□也是她自己有所图谋,私相授受的。又承诺了能为王氏引荐书院,这才被她嫁了进去。

可陈郡孙家治家严苛,早早地就把她除了名。所以她不回娘家,赖在伯府,其实也是这个原因。只是孙氏帮她遮掩着,没人知道罢了。

难怪孙氏急着毁了陆昭华的名声,若是揪不出个错处,只怕这门亲事根本没办法去说。

天光大亮,伯府内一切如常。

只是府里几个主子,心思各异。

伯爷身边的柳管事带着伯爷的信出了府。

待回来时,说是国相寺高僧掐算过,孙元娘和她的两个孩子冲撞了伯爷病情,需得快些离开伯府。

主院客房里,孙元娘将瓷器摔了个稀巴烂:“真当自个儿还是风华正茂呢?不过是个等死的病秧子,看他还能威风几时!”

孙氏抱着陆染华匆匆赶到,手中拿着一个通体黝黑的小瓷瓶子:“大姐,伯爷不仁在先,不如今夜就……”

孙元娘眯着眼睛点头:“我先假意收拾着,到了晚上就去找他辞行!你那边可千万安排妥当,这可是连夷三族的重罪,若非你是我嫡亲妹子,我是绝不会脏了手!”

下午时候,府上的众人忙活起来,说是孙氏要摆宴,将孙元娘送上一送。伯爷见此并未干预,只当是孙氏自觉被下了脸面,故意摆上这么一场。这些年孙元娘没少占便宜,也不差这一顿酒席,他嘱咐柳管事和身边两个小厮跟出去盯着,只要她们不对陆风华使坏,那便随他们去。

灼院,陆昭华瞧着忙碌的众人,心中不安感愈发强烈。以陆昭华对孙氏的了解,她是定然不会这样明显和伯爷对抗的事,今日显然是要撕破脸的信号。若是单纯任性,陆昭华是不信的。

那她是为了什么?又有什么依仗呢?

陆昭华知道的信息实在太少,现在就像个睁眼瞎,实在想不到孙氏将要做些什么。

风雨欲来,陆昭华只好强压下心中纷乱,将灼院下人都叫进屋里训了话,又独自将院子里里外外检查了一遍,这才稍稍安心。灼院是没有小厨房的,她趁着府中混乱,以嘴馋为由哄着玉儿带她去羊市街买了一包茯苓糕回来。她打算今日府上的东西通通不入口,并称病龟缩在了小小闺房。

这个样子属实是有些杯弓蛇影,可陆昭华惜命也惜福啊。

生在伯府,她亲眼见证了古代的繁荣,见识过巧夺天工的衣裳首饰,见识了精美绝伦的器物摆件,她不想潦草地死去。穿越一场,她想安安稳稳地享受这一生繁荣。

主院开宴时,果然来人叫了,陆昭华病恹恹的,又被孙氏数落了一顿。

“你这丫头,占尽了弟妹福气,却是最娇气难养。”

她没有一句关切,愤愤离去。

陆晨华和陆染华跟在身后,看陆昭华的眼神也颇为嫌弃。

倒是陆风华听说三妹妹病了,特意带了梨糖来看望:“知你贪甜,这梨糖温润爽口,病着时也能当个零嘴儿。”

陆昭华起身道谢,在陆风华转身离去时,终于还是将他叫住:“二哥哥,今日妹妹上街路过茶楼,书生们高谈论阔,我也听了一耳朵,都说如今正是多事之秋,你……要万事小心啊。”

她没敢明着去说,只好借了朝堂上的暗流涌动,侧面提醒陆风华。

陆风华身子一僵,微微颔首,转身离去。

陆昭华心里装着事,歇也歇不安稳,干脆起身在闺房内走来走去。

一炷香燃尽,玉儿横冲直撞地闯进来,见到陆昭华当即跪下:“姑娘,伯爷辞世了!”

嗡的一声。

陆昭华愣了一瞬,大脑炸开了花。

照理说父亲还有几个月好活,怎么就忽然辞世了?

父亲走了,府里可就是孙氏独大了,她又该怎么办才好呢?!

没有消化的时间,她已经被玉儿抱着拆了头上的装饰,又给她穿上了洁白的孝衣。这是伯爷病重后就安排了柳管事提前备好的。

兵荒马乱。

陆昭华赶到寿安堂时,伯爷已经入棺了,府里上下已经哭成一片。

孙氏左右各搂着一个孩子,跪在棺材最跟前,悲痛欲绝。

陆风华眼眶含泪,除却对父亲亡故的伤痛外,眉宇间还有着看不清前路的忧愁。

不远处,孙元娘也搂着她的两个孩子,他们并未穿上孝服,只在头上绑了白布。

伯爷辞世,她离开伯府的日程自然是要往后推迟。

陆昭华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孙元娘眼底神色,带着得意和心虚。

她心中震荡。

难不成,孙氏竟然胆大包天到,联合孙元娘害死了伯爷?!!

想到这个可能,她不由地攥紧了拳头。孙氏从未给予她母爱,可伯爷待她不错,虽没有什么独宠,但也从未被苛待。

况且,伯府之所以钟鸣鼎食,完全是仰仗伯爷。

她们是怎么忍心?她们怎么敢的?!

陆昭华藏起眼底的恨意,红着眼睛,依照大人的样子为父亲哭灵。

陆风华作为嫡长子,已经披麻戴孝地由柳管事带着在汴京城中挨家去报丧。

至于才走没多久的族亲们,则是由府上的快马去传信。

依据规矩,伯爷需要停灵四十九天,再送回乾州族地安葬。而这四十九天里,陆昭华等人自然是要为父哭灵的。

伯爷身死的第三日,原本踏上归途的族亲终于返回汴京城。

陆九爷没了上次的客气,只冷着脸,不满地睨向孙元娘:“听说是你冲撞了,这才将伯爷克死!而且伯爷死时,就只你一人在卧房里拜别?”

这是不争事实,孙元娘并不狡辩,只行礼告罪。

孙氏在一旁看着,开口为她辩解:“国相寺里递了消息,大姐姐便开始收拾箱笼了,九叔,这一切不能怪到她头上啊!”

陆九爷看向孙氏,神情不满,却也没再追究,只在棺材前扼腕叹息。

真是天妒英才。

他们陆氏一族最出息的后辈,原本照着势头还能冲上一冲的,如今却只能躺在冰冷的棺木之中,还要他白发人送黑发人。

如何能不叫人痛心疾首?

夜里,孙氏姐妹二人被安排了回主院休息。

孙元娘轻声开口:“事情我替你做了,坏名声也全叫我背了。后面的事儿你可要抓紧了!我多宝哥儿也算你半个儿,到时候晨哥儿袭爵,可不要忘了表弟表妹才好。”

“那是自然。”孙氏心中畅快,答得很干脆,“族亲已至,今夜就是我晨儿获封之时!”

姐妹俩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孙元娘下药毒死伯爷时,他身边的人早早地都被支走了,如今伯爷封棺,这事情再无人知道。

她也不是非要铤而走险,实在是那头倔驴不愿改封世子,都躺在床上了,还要做些小动作保着那陆风华,她这才不得不狠下心来,和孙元娘合谋了这次行动。

总之事情已经办成了,伯府里她已是最尊贵的人。

爵位也好,富贵也罢,通通都是她和孩子的了。

前半生她活得如履薄冰,双亲死后,她和孙元娘就如同枯草随风飘摇。

母亲遗留下的嫁妆被族里亲戚占个干净,而她们姊妹俩,却只能挤在一个小小绣楼里苟且度日。

那时她就发誓,银钱、权利,她通通都要捏在自己手里。

为此,她克己守礼,泯灭人性般地做活菩萨,这一做就是十余年。

如今苦熬多年,她终于是熬出了头。

想到这里,孙氏得意地端起茶碗,细细品了一口,这才眯起眼睛,将罗妈妈唤了进来:“去将那孩子从西角门里接进来吧,千万别叫人瞧见。”

是夜。

玉儿端了一碗甜汤进来:“姑娘可好些?”

陆昭华犹豫一瞬,轻轻摇头:“还是不大爽利,喉咙里像是卡着东西。”

玉儿一边替她抚“龙脊”,一边劝她:“伯爷辞世,府里上下正是风雨飘摇的时候,外面那么多眼睛还看着呢!好姑娘,您哪怕为着前程,也要打起精神来,做事漂亮些。”

这话说得没错,陆昭华点点头。

玉儿见状,继续开口:“听闻二少爷今儿在灵堂前生生哭晕了去,外人皆道他一片孝心。姑娘,您这时候可不能落于人后了……”

陆昭华可不是小姑娘,玉儿此言一出,她非但没有心动,反而生出警觉。

“那你觉得,我该当如何?”

“姑娘,既然二少爷已在堂前哭过。您若是再来一场难免落人口舌。倒不如……”玉儿凝眉沉思,忽然眼睛一亮,“不如您去给二少爷送一碗甜汤,只当安抚他的一片孝心如何?”

陆昭华不动声色,心中却惊涛骇浪。

玉儿从前总明里暗里地教她,陆风华非母亲所生,中间到底隔着一层。今日这提议,颇为蹊跷。

她总觉得,玉儿是受了孙氏指使要害她。可她还不能表露出来。

眼下也只有继续装病一招,她面露难色:“好玉儿,我也知道你是一片好心。可我实在难受,那劳什子的名声就叫他们争罢,就如母亲所言,我安心做个不争气的便好。”

玉儿本想再劝,可陆昭华话已至此,她也不能再说些什么。

陆昭华歪在床上,心中十分不安。

孙氏定然是要对陆风华下手了,就是不知,她这个二哥哥能不能挡得住这暗箭!

唉!

她就是想再去提醒几句,都没有办法出门。

只能默默祈祷,二哥哥能顺利躲过吧。

陆风华所在的清华院里传出阵阵惊呼,打破了伯府的宁静。

声势之大,将东西八院的主子奴才都惊醒了。

陆昭华知道了动静是由清华院传来,不由心下一沉,她心知大事不妙,带着玉儿匆匆赶到。

只见陆风华和一个陌生女子跪在地上,衣衫不整。

陆风华自知酿成大错,解释道:“母亲,这其中有误会啊!儿子喝了甜汤便不省人事,再醒来便是如此情况,儿子真的什么都没做……儿子和燕儿是清白的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