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归尘·无色 > 第21章 有红衣一人

归尘·无色 第21章 有红衣一人

作者:和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6 11:33:35 来源:文学城

沈周独自一人,游历近一年时间。自北地关塞至江南水乡,名山大川,古镇小巷,皆一一踏遍。将世情百态,人心炎凉尽收眼底。

天下表面安宁,朝廷犹存,坊间亦歌舞升平,城郭内外,仍可见画楼朱阁,酒旗招展,然看细微处,便知风雨已至檐下。世道虽未崩坏,然暗潮潜涌,百姓困顿,艰于衣食。即便繁华街市之上,亦常见挑担老者步履蹒跚,破衣少年倚墙而坐。问之,皆曰:“聊度一日耳。”

途径山水胜境,沈周也会信步游览,偶尔见得几位寒士结伴,高声诵读自撰文章,声调激昂,满纸锦绣,描摹的却是盛世太平,国泰民安。然细观其人,面黄肌瘦,衣衫单薄,彼辈所讲之盛世,竟连自身亦未得其半分。唯有那一腔书生之气,支撑其于风中站立,直至诗罢词尽,声嘶力竭,仍不敢低头。

沈周走得愈远,心中困惑愈深。山川依旧如画,春水绿,秋霜白,古桥仍卧,林烟常起。然画卷之中,众生苦难难掩。未入和庐山之前,他曾憧憬传奇人物,谓善恶分明,黑白昭然,只消持剑行义,便能拯世安人。然而此番亲历,方知善与恶,黑与白,皆如水墨浸渍,交融晕染,岂容分辨?弱者未必可怜,强者亦非尽恶。世道如一幅久置的旧卷,层层斑驳,良莠混杂。

沈周自以为身负修行,行走江湖,惩恶扬善,扶危济困,当有所为。然而,所扶者不过寥寥,所不能扶者,亿兆众生。杯水车薪,焉能救焚?且世事如流水,扶得一时,扶不得一世。蒲草即便百般呵护,终不成乔木,终不禁风霜。

他的热血,在这行旅与风霜之中,悄然冷却,眼神却愈加深邃,亦愈加迷惘。他无法视而不见,亦不愿自欺,躲入深山,以清修之名,苟且偷安。人世苦难,于他心头,如针般难安。他隐隐预见到,自己终要做些什么,不知成败,只知不能袖手。

至是,距与左叙枝之约尚余三月,沈周回首四望,遂踏上归途。

途经永昌县时,天色已沉,暮霭沉沉,街头却张灯结彩,锣鼓喧天,似乎有人办喜事。

沈周信步入城,寻了家街角酒馆,要了碗面,正欲打量,却听邻桌几名食客低声议论。

“一年又一年,赵横这狗东西今日又强娶了蔡家的闺女,分明就是打着纳妾的幌子,要霸人家的田产铺面!”

另一人叹气:“这世道,哪还有王法啊,赵横根本不在乎王法,你瞧着他做这些事情,连遮掩都懒。唉,仗着他那和庐山长老姐夫的名头,谁敢拦他?谁又拦得住?”

沈周闻言,眉头微蹙,听到“和庐山”三字,心中已然警觉,心觉不妙。

他悄悄向掌柜问清了赵家所在,隐藏行踪,趁夜悄然前往。

他到赵家宅院时,婚宴已近尾声,宾客散去。沈周隐匿身形跃入后院,打算先救出蔡家女子,正欲探查,却冷不丁瞥见屋后一角躲着一人,赫然是黎安。

和庐山的弟子他认识的不多。但这黎安,他却记得分明。那年放蜂窝叮他,事后又推师姐去顶罪,这样让人不齿的手段,令他至今记忆犹新。

他刚想上前,就听见新房内传出异样的动静。他绕道另一侧窗边屏息倾听,却听见一个女子压低声音道道:“赵横,犯到我手里,还敢出言狡辩,信不信我今日就废了你!”

沈周眉头一皱,戳破窗纸细看,只见屋内红烛摇曳,那新娘已将盖头掀下,此刻正背对他,一手锁着赵横的命门,手持一柄铜烛台戳在赵横喉头,。

赵横满脸通红,却不敢高声:“你敢对我动手,我姐夫可是和庐山长老,你敢吗?我劝你识相些,就此离去,莫管闲事。否则,你就是惹上了和庐山。”

少女冷笑一声:“和庐山岂会同你这种败类沆瀣一气?”

赵横又惊又怒:“你又是何人?你要是敢对我出手,明日和庐山的人就会替我报仇。你跑得了,这蔡家父女可跑不了……”

他话音未落,那少女出手如电,将赵横打翻在地,随即绑缚严实,拖出门外。沈周在暗处微讶,这姑娘功夫不凡,出手又狠又准。不知跟黎安是什么关系。

黎安从屋后蹿了出来,一把扛起赵横,与少女翻墙而去。

沈周暗自跟了一段,发现他们将赵横丢在了马背上,趁着夜色,径自朝和庐山的方向去了。

沈周沉吟片刻,转身又回了赵家的大宅。

===

翌日清晨,和庐山主峰上,阒寂多年未响的玄同钟骤然被人敲响,钟声滚滚,传遍山巅。

等沈周跟着左叙枝赶到主峰时,主峰上已经吵得不可开交了。

那个赵横正跪在地上,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装得十分可怜。

而那个身穿红色嫁衣的少女正跟和庐山掌管戒律的王长老吵辩论。

王长老满面怒容,“玉衡,你身为小辈,竟敢擅自捉人,动手伤人,目无尊长,眼里可还有山门规矩?”

尹玉衡冷声道:“赵横强抢民女,横行乡里,昨夜更强占蔡家之女。我前去阻拦,他竟敢仗势欺人,言称他姐夫乃和庐山长老,谁也奈何不得!”

话一出口,人群顿时一阵骚动。

此时赵横的姐夫陈明长老也在人群之中,脸色顿时极为难堪,劝道:“玉衡师侄,可莫轻信谣言。赵横虽顽劣,然不至如此罔法妄为。”

赵横见状,当即抬头叫屈:“姐夫!我赵家纳妾,本是两厢情愿的美事。那蔡家老头亲口答应将女儿托付给我,怎得便成了强抢!她不分青红,藏了我的妾室,却反污我强娶,莫非我赵家纳个妾,还要她一个外人来管不成?上来不由分说就出手。如今,甚至当着和庐山长老们的面,她都不让我分辨。如此专横霸道,目无尊长。”

台上众长老对视,脸色各异。

赵横眼见众人踌躇不决,乘势又道:“你们若是不信的话,把蔡老头和他女儿叫来对质便是!我为自己分辨,你们不信,那由苦主自己说,你们总信了吧。”

赵横乃是此道老手,早做好了被人告上和庐山的准备。

众长老听到这里,多少偏向赵横。此世间,富家纳妾者比比皆是。尹玉衡年纪小,未必能懂这其间的微妙,或许起了误会也不是没有可能。

尹玉衡气得小脸通红,深深吸气、强自镇定,“赵横作恶多年,尤爱欺辱寡弱之人。凡乡间富户,无男守护者,皆成他刀俎之下的鱼肉。那些被他纳入家中的女子,顺者苟且偷生,逆者性命不保。死在他手下的,又何止一人!”

“哎哎哎,黄泉路上无老少,嫡妻妾室皆是我家人,我娶她们回家,是想关爱照料她们的,她们自己身娇体弱,染上疫病而亡,有怎能怪在我的头上。你若不信,尽可去县里的药铺打听,她们生病的时候,我是否有请医诊治,那药铺的人总不至于也撒谎吧。”

黎安在旁冷声道,“谁不知那药铺也是你名下的产业,所请之医、所开之药,谁能作得准?”

赵横振振有词,“你空口白话,又岂能算作证据?各位长老,我真的是冤啊,我家中私事,都是些你情我愿的事情,怎么能因为市井小民的一些流言蜚语,便给我加了这么多罪名!”

台上几位长老低声议论,终有人开口,“此事暂且搁下,待遣人前往永昌县查明原委,再作决断。赵横,你先起来吧。”

赵横立刻收了哭相,面上挂起得意之色,拍了拍衣襟,转头挑衅地看向尹玉衡:“听到了么?”

尹玉衡小脸一冷,看着上面那些长老,缓缓说道:“和庐山向来秉持中正一道,持守‘清净、正直、慈悲’之戒,弟子自幼入山,耳濡目染,见师长教诲,敬佩仰慕。可若今日只因区区几句花言巧语,便信了此辈无赖之言,那我等所学,所信,所守,又算什么?倘若长老们也信这等口出秽言之人,倒不如将那‘和庐山’三字从主峰匾额上刮去,再将宗门律义付之一炬,当做取暖的柴薪,也算不枉赵横这等恶贼好生称颂一番!”

此言如雷,震得众人神色剧变。

“放肆!”王长老拍案而起,怒不可遏,其余长老亦惊怒交加。

“玉衡!”上面有长老们沉声警告道,“你再敢妄言,我等也护不得你了!”

尹玉衡不理,转身径直走向赵横。

赵横心头猛跳,强作镇定:“你……你要做甚么?!”

红衣翻卷,铜扣飞射,袖底一道寒光直入赵横小腹。

“砰!”

赵横猝不及防,身形如断线风筝一般倒飞数丈,重重跌在青石地面上,气海尽碎,口吐鲜血,面色煞白。

广场之上,哗然一片。

陈明怒不可遏:“尹玉衡,你竟敢废了他!”

尹玉衡神色反而平静了下来,她俯视着满地哀嚎的赵横,朗声道:“若他真如我所言,罪孽深重,废他武功,已是天恩。若日后找不到他的罪证,今日他被废一身武艺,尽可由我一人来偿。”

她回首扫视众人:“今日之事,我一人承担。若赵横的行径查明属实,我所为,算不得错。若是查不出,诸位长老可依门规处置我,杖责、逐出、废去修为,尽管照行。可是,赵横若想带着和庐山的名头再去祸害乡里,我只两个字,休想。”

话音落下,满场寂静。沈周藏在暗处,看着场中那少女红衣猎猎,明明孑然一身,却站得比谁都更坚定。

不好意思,最近太忙,没时间写,写的又不是很满意。所以修修改改。大家请见谅哈。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有红衣一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