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归长安见闻录 > 第13章 第 13 章

归长安见闻录 第13章 第 13 章

作者:April京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3:21:36 来源:文学城

金吾卫行动迅速,但要将卢家这摊事处理干净,也需要一些时间。

要将卢家郎君大肆违规操办男宠丧葬的事搬到朝堂上,鬼神之事便要谨慎言语,采集证据时,要有所取舍。

陶融这些年远在蜀地也听闻过金吾卫的厉害,正好如今有机会近距离看看,他便也不急着走。

况且宋中郎将还说了要送他呢。

昨日他找人送信的时候,并没有要求保密,街上找的帮闲不知是不是随意找的武候铺,若金吾卫看信之后,要求将他要送回家的那份也一起看,想必他也不敢拒绝。

金吾卫的消息五花八门,有他的信,再将原本的消息一汇总,很快就能得分辨出轻重,所以今日他们一早就来卢家这边抓人了。

若他们有心,直接联络上他家人,也不是不可。

中郎将开口送他一程,似也有交好的意思。

陶融看相的本事是天生的,他师父早几年就已经说没有能教给他的东西,所以他相信自己第一眼看到宋熙时的好感,他们之后还会有交集,这样的朋友,值得相交。

他随意找了一处位置坐下,看着金吾卫们归拢物品。

金吾卫们将奴仆们分门别类分别捆好后,收缴起灵堂中违制的物品,某些规定有时不一定会实行的严格,但要被抓住了,势必要严惩的。

不得不说,金吾卫的气势十足,陶融在旁边看着他们的行动,觉得自己给金吾卫写信告发这事,做得实在太对了。

宋熙忙完,走到陶融面前说道:“陶道长走吧,我的人到武侯铺借了马来,你会骑吗?”

陶融有些不好意思:“宋中郎将果然考虑周全,我会骑马。不过我还有一匹骡子跟师妹在外面,不知再加上她们会不会不方便?。”

“自然不会。”

校尉带陶融进来的时候,同时已经有另一个去看了他来的方向,刚才宋熙出去时,就给他汇报了陶融的情况,金吾卫耳听八方是最基础的事。

“那就太好了。”陶融听到他这样自然的回答,是真有些不好意思了,他刚才想着走大道是直路,肯定快很多。

他自己跟着骡子走,用神行符要避开人会慢些,但让金吾卫们送,耽误的就是他们了。

他将特意放在怀里的袋子拿出来,仔细分辨了一下,取出了个保平安的符箓,递给宋熙。

“劳中郎将费心,你最近可能会有刀剑之祸,这个符箓送你,记得放在身上。”

宋熙接过,诚实道:“多谢,我只是稍费口舌罢了。”

“难得见中郎将这样的直白人。”陶融眼睛忍不住亮了亮,到了山外,他遇到了很多人都是嘴上一套心里一套,或是假客气的,心口如一的实在太少。

很多时候他直白看到自己说到的,反而会招来祸患,可偏偏他天赋卓绝,能看到这些跟他表面客气的人,话从口出后面上产生的因果变化,想装也装不了。

“中郎将就是太年轻,还没学会圆滑办事罢了。”一把低沉的嗓音粗声粗气的加入他们,郞将跟县尉交涉完,回来就见老大收了那厉害道长的符箓,忍不住加入他们的话题。

“我叫张获,道长能不能给我看看姻缘,老大不小了还未成婚,我阿娘都要担忧坏了。”张获拍拍胸口:“别的不说,若能得个好姻缘,日后道长有什么事情能让我帮得上我的,我必不推让。”

宋熙对下属一向宽和,如今正事已经料理得差不多,他知道张获家中对他的姻缘看得紧,于是便也没开口说话,直接看向了陶融。

陶融打量了一下张获,他在金吾卫中是长得最高也最健壮的,长了一脸络腮胡遮掩了面相,但单看姻缘,他如今正当桃花。

“你是家中长子,家中也是因为入选金吾卫之后才有改善吧?”陶融开口道。

张获原本只是一个想试试看的心态,没想到陶融一开口就说中了他家的事,他忍不住瞪大眼:“道长,这是如何看出来的。”

陶融不是第一次见这样惊讶意外的表现,回答得很淡然:“自然是你脸上显露出的,家中如今是靠你一力养着吧?”

“是!”张获眼瞪得更大了。

“你阿耶阿娘一直从家中亲戚里挑年纪相当的小娘子,但你都不喜欢对不对?”事关家中事,陶融压低了些声音说道,见张获猛猛点头,他直接道:“你的正缘已经出现了,你们现在可能还没对对方产生好感,但你气色红润夫妻宫泛粉,这正是说明你的好姻缘只差一步,坚持你平日里的习惯,等到你开窍的那天,你们的进展会很快。”

张获先惊讶后又忍不住喜上眉梢,连满脸络腮胡也挡不住他的喜意,他连连点头:“多谢道长。”

“张郞将不用急,该来时会来的。”陶融笑道。“先不必给我面相钱,等时机到了,你会有合适的东西给我。”

“哈哈哈道长喊我一声张大郎就是。”张获笑得停不下来。“哈哈哈哈我盼着早日给你送东西。”

宋熙这旁观的见他样开心,也觉得意外,这样的张获跟平时工作时满脸暴躁的张郞将,真是天差地别。

金吾卫已经将一切收尾,派人进来询问是否立刻走的校尉,见到这样的张获也忍不住停住脚步。

“县尉将分给他们的人带走了?”宋熙问道。

校尉回道:“还未,估计是想跟中郎将招呼一声。”

“好,准备出发吧。张获,你带人将管家跟和尚压回司刑寺,让白禄挑两个机灵的,跟我一起送陶道长回去。”宋熙嘱咐。

张获应了一声,当先出去交代任务。

陶融看了眼后院方向,问道:“中郎将可要派人去通知卢家人这边的事?”

宋熙眉梢微抬,神色有些奇怪,但很快便点头,让校尉从卢家这宅子里剩下的奴仆里挑一个老实的,让他回去给卢家人送信。

他们的事情已经办完,让卢家人尽快派能主事的人过来料理掉剩下的残局,算是他们金吾卫今天办差顺利发的善心了。

出了宅子,陶融先是看到门口原本只站了三匹马的位置又多了几匹,余光之中,一个穿着深青官服的人上前跟宋熙招呼,几个不良人守着几个要压回县大牢的卢家奴仆,等着他们县尉跟中郞将问好之后,一起离开。

宋熙跟县尉简略的说了几句,嘱咐他派人跟人到卢家一趟。

县尉不懂这是何意,也没敢问,连声答应。

陶融看向不远处羊杂羹摊子,王六郞正伸着脖子眼巴巴的看着他的方向,便先朝着他走去。

见面后,他先简单的解释了一下卢家宅子里发生的事,如今卢家的丧事停了,几个和尚跟里面的奴仆都被带走,周围的住户不用再担心吵闹,那边暂时也不敢再胡作非为。

王六郞作为当地土地神,仔细感应就能知道事情发生的情况,他差不多是隔空看了一场好戏,忍不住对陶融露出佩服的目光:“陶道长,你遇事淡然的模样真让我佩服,刚才那些金吾卫过来的时候,我都想跑了。”

“为何?”有摊主姑、妇在旁看着,陶融也不敢直问王六郞这位土地神为什么会怕金吾卫。

好在王六郞也意会了,轻咳了一声,含糊回道:“老百姓自然怕当官的。”

就是管辖一方的土地神,类比一下就是末流小吏,怎敢跟大唐备受皇帝信重的金吾卫相较?这一队金吾卫校尉单拎出官位最小的都是正六品的校尉。

王六郞生前只是普通人家的儿郎,如今即使是被授了神位,对俗世的官也有畏惧。

陶融有些歉意:“是我考虑不周。”

王六郞自知这是自己的原因,也不多在这事上纠结,陶融便又安慰了几句赵老娘跟张娘子,卢家那边的事了,他们羊杂羹的生意估计又能起来了。

姑、妇两人高兴得连连点头。

赵老娘小声道:“此事还要多谢道长,之前听闻有周围住的富户去找坊正,第二日就搬到城外庄子上去住了。”

光德坊里这样不堪其扰的人家,有好几户,离得近受影响关了生意的人家也有。

只有像赵老娘他们这样实在家里穷的,顶着每日没多少生意,也依旧要开摊子。

陶融一想,便懂了赵老娘话中的意思,卢家背后背靠卢氏,不知卢管家跟着的郎君是什么身份,但在坊正这里摆摆家中的威风,让他管住那些受他们这‘热闹’丧礼影响的人,真是绰绰有余。

“你们家的羊杂羹好,老实做生意,日后会越来越好的。”陶融道,他看这赵老娘跟张娘子面相普通,却都有安享晚年之相,想必虽然需要靠辛勤赚钱,却会越来越好的。

赵老娘跟张娘子听闻后,连声说多谢道长。

陶融余光见卢宅门前的人开始动了,他便赶紧走到骡子身后,抽出一张符贴到吴窈娘身上,然后拍拍骡子的屁股让它先走。

骡子背上驮着一个人也走得很稳当,他向王六郞告别:“金吾卫要送我回去,有他们护送能快些,我要先走了,下次有事如何找你?”

王六郞想了想,虽不舍,但依旧从胸前摸出陶融给他的那个小包,从小包里拿出一颗香塔,道:“下次要寻我,点燃即可。”

他贴身带着的东西,已经沾染了他的气息,下次若陶融有事需要他相帮,点燃香后呼唤他,他便能感应到。

陶融听他这样讲便知道用法,接后笑道:“等我制了新香,再留些给你。”

说完,他随意点点头,便去追他的骡子了。

师父送他的大黑骡极通人性,一路上陶融有时候顶不住困意睡过去,骡子都能按准确的方向前进,如今没用陶融说,它便哒哒朝着几匹马走。

剩下的几个金吾卫看着那骡子自己走过来,觉得稀奇。

长相清秀白净的白??更是啧啧:“这位道长神异,他的骡子也不简单,中郎将,你说他说之后会有刀剑之伤,那平安符真能有用?不如向他多买一些吧?”

“之后再说。”宋熙有自己的考量。

“也是,道长的家世可不一般。”白??轻叹。

陶融几步就跟上了骡子,他牵着骡子到了金吾卫们面前,说了句久等了,然后便说骡子驮着的是昏迷的人,等一会儿走的时候可能会慢些,耽搁他们的时间。

“不过我这骡子很有灵性,我师妹被驮着还算安全。”

宋熙主动说要送人,便不在意是否被‘耽搁’,他说了句无事,安排陶融跟他的骡子走的时候,走在马匹中间,其余人在左右后面帮忙看着,不用担心。

陶融不好意思的笑笑:“福生无量天尊,刚答应时没想到会耽误诸位。”

金吾卫们都笑,他们刚才都冲在最前面,见识了陶融跟那个邪僧斗法,知道他的厉害,不知日后会不会再有交集,但他们是不会主动交恶这样一位有真本事的道长的。

话不多说,他们各自上了马,宋熙的马是他原本骑过来的,马儿毛色油亮。鞍鞯也是极好的,白??主动将他骑来的那匹让给了陶融,自己跟其余两个兄弟骑了就近从武侯铺牵来的马。

陶融利落的翻身上马,对着骡子招招手,骡子便跟在他身边了。

一行人出了光德坊,一路上行人避让。

为避开皇城门前要下马牵行,他们选择了通义坊与兴化坊之间的坊间道路,经过宣阳坊转弯,直达崇仁坊。

他们一行身上穿着金吾卫的官服,一路上通畅极了。

直至进了崇仁坊,陶融才觉得有些紧张,当年离开长安时他才五岁,关于家中事早已模糊。

但当时家中人口已经有不少,想必家人并不寂寞。

陶融本就不擅长卜算,道士关于自己的事,更是易出错,所以他也从未想过自己与家人的关系,如今实在近乡情怯,他居然想算一算了。

“陶道长,到了。”宋熙的声音响起。

陶融下意识抬头,就见他们已到了一座高门大宅前,门前一片空地由青砖铺就,两只石兽一左一右的蹲守在两侧,正中两扇朱漆大门,门头上挂着“贤郡公”的牌匾。

白??带着两个金吾卫上前叫门,门夫从小门探出头,看是他们,立刻指挥人进去通报,一边说着些恭维金吾卫的话,一边忍不住伸长脑袋去看门外的年轻道士。

陶融也下了马,他笑着拱手:“多谢中郎将相送了。”

宋熙点点头:“我姓宋名熙,字怀舜,道长日后可不必客气。”

“我看中郎将略长我一些,便称一声怀舜兄,可行?”陶融笑问。

“陶道长随意。”宋熙颔首。

‘怀舜’这个字有点小巧思,是尧舜禹的的‘舜’

20251003 捉虫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第 13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