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关关雎鸠 > 第8章 第八章 不见不念(下)

关关雎鸠 第8章 第八章 不见不念(下)

作者:明星萤萤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23 03:50:29 来源:文学城

没有说开的误会就像是理不清的结,无数杂乱的细丝捆绑着公子允的心,让他很是烦闷,在陪同母亲进宫的路上一言不发。

穿过一道道的宫门,终于来到姜王后的宫殿。王后正在院子中料理着萱草花,嬷嬷见周夫人和公子允已到,便轻声提醒道:“娘娘,太傅夫人和公子允已到。”

姜王后听到便将手中的水瓢递给身旁的小宫女,然后转身走到中庭。

“臣妇、臣子拜见王后娘娘。”

“总算来了,快请起。”王后走上前抚上周夫人双手,以示不用多礼。

“谢王后娘娘。”

姜王后充满慈爱地看着公子允,“再过几日,便是阿允冠礼了,时间如白马过隙,你小时候胖乎乎的可爱模样,伯母都还记得,眨眼间竟成了风流倜傥的少年郎。”

“倒是和小时候一样顽皮呢。”周夫人笑笑道。

姜王后再细细打量一番公子允,试探说道:“阿允如今大了,是否已有意中人呢?”

公子允知道王后在试探什么,担心她继续乱点鸳鸯,又怕太过直接像是不领情,于是恭敬答道:“臣子暂未有这番心思,当前只想好好修习兵法,与我阿父一般,保家卫国。”

言下之意便是暂时不考虑儿女私情,姜王后和周夫人对视一下,彼此心领神会。

“难得阿允有这番志向,这个事往后再议吧。”姜王后体谅地说道,“行吧,我们去御花园那边吧,今天就当作吃个家宴。”

刚刚此番话已经被路过的昭华王姬和辛瑶尽数听到,王姬压低声音骂骂咧咧地说:“这阿允真是不识抬举。”

辛瑶用手肘碰碰王姬,并用眼神示意王后他们快要出来了。二人假装刚到这里一般,淡定地向王后行礼。

王后一见二人甚是欣喜,“昭华,还有瑶儿来啦。正好,我们正要去御花园那边了,就一起过去吧。”

姜王后与周夫人走在前后,其三人紧随其后。王姬因刚刚之事愤愤不平,完全不看公子允。而公子允和辛瑶也只是客气地点头,一路上没有说任何一句话。很奇怪地是,辛瑶觉得自己也应该同王姬一般恼怒,毕竟公子允说那话不过是搪塞之词,实则是不钟意自己,但是自己却一点都不生气,甚至松了一口气。

从王宫回到太傅府,公子允坐立不安,思来想去还是决定要去找予荞说清楚。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以致回房时周母叫自己都没听见。这孩子肯定有什么事瞒着我,周母不放心于是让嬷嬷遣人去调查一番。

一路上心情十分忐忑,谁知到了沈府,却被告知予荞随其大母到城外福音寺祈福,需几日后返回。因摸不准具体哪日回到,他便留下一封信让沈府家奴代为转交。

三日后,予荞随沈老夫人回府。

轿子中,沈老夫人看予荞心不在焉地低着头,便问道:“荞丫头,你这一路上怎么心神不宁的?可是有不舒服之处?”

予荞赶紧答道:“大母放心,我没事。”

沈老妇人低声叹了一口气,“你这般可是因为谁人?”

被老太太这一问,予荞一口否认,“绝无此事。”

沈老太太拉过予荞的手,轻声问道:“是送丹砂的人?”

予荞被说中心事,抬眼看向大母,自知瞒不住,“大母是何时知道那丹砂是他人所赠的?”

“就你阿父和你那庶母对这些事无心深究,我听郎中说丹砂在药肆一般是买不到的,多数进贡而来。而且上次望舒来府中,我提及此事,她显然是不知情的,你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大母呀。”

见老太太一副定要知晓的样子,予荞只好把近日之事大概告诉她。

“听你这一说,这公子也是个贤明之人。但大母还是希望你与他保持距离,切勿越线。且不说门第之别,上等贵族礼制甚多,在我们这种小门小户,想着过得自在些,便舍去一些繁文缛节。这公子已然不止是普通的高户大户,他们那种人家一言一行都是讲究,今日他待你尚好,可谁能担保以后呢?”

“大母哪里的话,荞儿绝无非分之想,与那公子也仅仅是萍水相逢的普通朋友。”

“你心里得拧得清,若是和我们一般的人家,日后若你受苦,定上门给你讨个公道。若是攀上高门第,闲言碎语定是难免,万一日后你受委屈,这等级尊卑的,怕是你阿父也无能为力。”

“孙女知道的,大母放心。”为了不让大母担心,予荞不带犹豫地说,沈老夫人便不再追问下去,轻点两下头表示相信。

“荞姑娘,您回来了,有位周郎君留下这封信给你的。”予荞刚进府中,侍女便来通告。

“知道了,你先下去吧。”予荞接过信,凝视着“予荞亲启”几个字,忧愁再次涌上心头。

夜晚,沈予荞沐浴过后坐在镜子前梳着自己长发,眼光掠过旁边的木盒,那一封信就被自己锁在盒子中,她下意识控制自己不去看,但是内心十分挣扎,犹豫了许久终是拿出来展开:

自一品阁一别,姑娘似乎有意回避,想必其中有所误会,然近日家中事甚多,久久未能上门亲自解释。再五日,乃吾之冠礼,望卿亲临,礼成之后,僻静一隅,竭诚奉告,以明心迹。

信短情切,予荞自己都未察觉手把信捏得更紧了,明明自己不应该有任何的波澜,为何此刻内心却像被投入一颗小石子的湖水,漾开一圈圈的涟漪。她发出一声轻轻的叹息,将信折好重新放回盒子中。

窗外,明月高照。

五日后,冠礼。

鸡鸣破晓,晨曦微微的金光洒在宗庙屋檐上的鸱吻。宗庙之内,烛火摇曳,映照着墙壁上古老而庄严的图腾,青铜礼器整齐陈列,肃然静立。

身着玄端礼服的周太傅立于东阶之上,满怀期许地凝视着儿子。德高望重的辛太史为公子允主持加冠礼被邀请主持仪式,他立于西阶之侧,仪态端严。作为赞者特地从远方赶回来的兄长,手捧漆盘,其上整齐地叠放着三冠。

公子允身着素衣,长发未束,由辛太史引至庙堂中央,他面容虽仍有些许少年的青涩,但眼神确是那样坚毅,缓缓稳步向前,面向列祖列宗的排位,恭敬地行跪拜之礼。

第一次钟磐声落,“吉时已至”。

辛太史取过缁布冠,轻轻置于公子允头顶,声音沉稳有力地念道:“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

第二次钟声再起,又拿起皮弁,端正地戴上,“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

第三次钟声响起,捧起尊贵的爵弁,将其稳稳加于公子允发间,语重心长道:“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俱在,以成厥德。”

三冠加毕,公子换上纁裳和赤黄蔽膝,腰束革带,悬挂玉组佩饰。此时公子允气度已然不同,辛太史奉上醴酒,公子双手接过,挹取敬洒于地,随后浅尝一口。

周太傅面向太史,“敢请为犬子赐字。”

辛太史颔首思索片刻,庄重宣告:“礼仪既备,令月吉日,昭告尔字。君子以德立身,故曰仲德父。”

礼毕,公子允转身面向宾客们,众人皆纷纷向前,致以诚挚的祝贺。随即公子允按照礼制,执玉圭觐见国君,拜见卿大夫及乡中贤达。宗庙之内,钟鼓齐鸣,宾客们举酒相贺,笑意融融。

在沈府,予荞今日一早便到库房中各种翻找,寻出几匹厚实的料子带到沈老太太房间,“大母,您看看喜欢哪个颜色和花纹,这羔羊皮摸着也很柔软舒服,您可以选一下,我做个冬衣。”

沈老太太拿过予荞手上的羔羊皮,温和沙哑地说道:“这还未到霜降,离飞雪的日子还远着呢,不必急着做冬衣。”

沈老太太自然知道自己孙女近日反常,将之前就已经晒好的药材拿出来晒了一遍又一遍,还给家中长辈都做了一个香囊,日日找各种事情让自己忙碌起来,这样就没心思想旁事。

予荞闻言,努力笑着,“这天气难以预测,早些备下为好。”

“我瞧你这几日都闷在屋里,可别闷出病来了。听说李大夫帮我备了新药,你走一趟帮我去拿吧,也当是出去走走,透透气。”祖母目光慈和而通透地看着孙女。

予荞心虚地垂下眼睫,担心大母看透自己似的。她盯着锦缎上繁复的云纹,沉默片刻,声音低低地说道:“好,大母,那我去去就回。”

突然地沉静下来,沈予荞一个人坐在马车里,不可控制地想起那封信上的字字句句,想起初遇的场景,想起在乡里的对话,想起望舒那句“重要的是待人以诚”,鬼使神差之下她做下了意外决定,她拉开马车门帘,急切地对马夫说道:“掉头……”

予荞的心情十分复杂地来到周太傅府邸,内心十分纠结,甚至来的路上一度想折返,但还是来到了这里。她拉开马车窗帘,看着太傅府今日门庭若市,可比那日辛太史寿宴场面还要大一些。

随之映入眼底的是从府里走出来的王姬和辛瑶,再次见到辛瑶她还是觉得心中一撼,真可谓是“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身着简单的青衣,但一笑一颦却那么让人心动。

予荞更加觉得自己可笑,为什么要来此处,有什么资格来,她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还是去李大夫家吧。”

马夫觉得姑娘今日怪极了,不解地往车内看了一眼,犹豫道:“现在去李大夫那?”

“走吧。”

太傅府宾客来来往往,公子允时不时往门口张望,却始终什么都没看到。

“在看什么呢?”公子衍明知故问。

“没什么。”公子允已然是有些失落了。

“阿允,其实······”公子衍犹豫着。

“怎么不说话?”公子允看向他。

“没事了,改日再说。”公子衍原本想告诉他予荞那日的态度,但转念一想何必在这样的好日子破坏心情,还是找时间再说吧。“那个,我送你的那龙泉宝剑可还满意,怎么也不比阿珩那武经好吧,他这人还真是够无趣的······”

“阿允,你如今还真成人了。”一听这高傲的语调,便是昭阳王姬。

“你这话说的,难不成阿允还能成精了。”公子衍跟王姬开着玩笑。

“恭喜了。”辛瑶还是一如既往地有礼。

“谢谢。”公子允也是那般客客气气。

悄然暮色至,宾客陆续散去,庭院恢复宁静。周旋一日,公子允独自地坐在庭院中,面容略显疲惫,加之期盼之人并未出现,心中无限失落。

“阿允,怎么了?是不是乏了?”周母关切地问道。

见母亲过来了,公子允慢慢起身,“确实有些许。”

周母轻抚着儿子的头,“你儿时在为母怀中哭着撒娇的场景还宛如昨日,怎么一下就长这么大了。”

“长大了才能守护阿母呀。”公子允将母亲的手放下,“阿母,我先回房歇息了。”

“去吧。”

周母看着儿子落寞的背景,便叫来李嬷嬷,“是时候该见一见了。”

这日,失落的人又何止一位。

予荞倚在窗前,看向院子的桃树,它的枝干像一只只想抓住什么的手掌,但在银色月光映照下,却显得干枯而无力,什么也抓不住。人呐,就不该有妄念。

“姑娘为何站在窗前,也不披个外衣。”小莲放下参茶,取了件外衣给自家姑娘。

“不必了。”予荞并未接过外衣,而是走到桌前坐下。

小莲见状,便把窗户关上,“更深露重,我还是把窗户关上吧,小心感染风寒。”

关得上的是窗,锁不住的是心。长夜漫漫,今夜又注定是个不眠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