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拐个游侠当保镖 > 第18章 至善院,明渊源

拐个游侠当保镖 第18章 至善院,明渊源

作者:织麻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09 14:06:28 来源:文学城

孤女院在城郊的一个庄子上,几人乘田嘉的马车,不多时就到了。

过了“乐善好施”牌坊,就是孤女院正门,其上挂着启明孤女院的牌匾。

门前立着两块方碑,字迹修雅有风骨,一看就知是苏晓梦的手笔。一块儿介绍了孤女院的历史,一块儿是善款的感谢名单。

几人下车步行进院,苏晓梦一边给他们带路,一边给他们讲孤女院的起源。

启明孤女院的前身是收养溺婴的遗孤院,由一对惠商夫妇出资建立。

二人是少年夫妻,感情甚笃,从倒腾小物件白手起家,后又创立了卓信商行,一跃成为惠州巨富。

赚取巨额财富后,他们还不忘行善乡里,办义学、施粥饭……这样两个儒商,却儿女福薄,子嗣艰难,唯一的女儿五岁就夭折了。

夫妻俩悲痛欲绝,整日以泪洗面,见到别人家健康伶俐的女儿就羡慕得不行。

只是没想到,他们想要女儿活下来而不得,别人家却将健康的女婴活活溺死!

惠州多商,巨贾们竞富斗侈,民间也流行厚娶厚嫁。女子出嫁,若带的彩礼不丰厚,就会被姑婆轻视。回门或是年节的时候,娘家也得准备礼物。

重男轻女、婚嫁费用高、婚后扶持成本高,为逃避养女儿的这些花费,很多家庭会在女儿刚生下来的时候将其溺死。

生女不举,是家常便饭。

即使天子曾下诏禁绝这种现象,也没能从根本上改善。

惠州曾有一段时间,溺死婴儿以杀子罪惩处。但溺婴事秘,旁人往往难以得知。

后来此法还成了相互攻讦的工具,只能不了了之。

一次夫妇二人访亲迷路,正看到一个农夫要将自己的亲女沉入潭底。他们将之救下,专门找了乳母,想着把孩子养大。

但天下溺婴之事何其多,既然有余力,他们就腾出一处别院,专门收养别人家不想要的孩子。甚至一些偏远村子的人家不想要孩子,他们听说了都会派车去接。

院里大多都是幼女,因为大些的女孩子,有些就被发卖出去做童养媳,或者被卖到花街柳巷。四肢健全的还算好的,还有些因为救助太晚已经身患残疾。

这些女孩儿里,最大十一岁,最小才三个月。院里起初也没什么规章制度,男童照收。

但后来发生了一些事,寒了两人的心。

苏晓梦说起时,颇有些愤愤不平。田嘉也听说过一些,此时在旁补充着,两人一唱一和。

“总有些贪便宜的人,将男孩儿丢过来,白吃白喝上几年又要回去,不给就状告官府……”

“我之前来捐善款,还看见乳母让女孩儿们给男孩儿当丫鬟伺候小少爷,还说女孩就该少吃点儿,明明那小孩儿都瘦成麦秆儿了!反观她自己皮肥肉厚的,怕不是油水都给她自己吃了!”

“乳母们没什么文化,确实很容易教坏小孩子,还有偷这里的东西给自家孩子吃的……”

“上次还有人说要上告官府,我来了一看,居然是想来这里买童养媳,被人赶出去了结果闹事的!气得我一个倒仰!”

众人听的目瞪口呆。

“还有往回要的,这也太没脸没皮了吧!不就是故意贪小便宜嘛!”林千星当即炸了,他平日里花钱如流水的,哪里见过这样又贪又抠的人。

“但你要是这么说人家,人家会说,反正你们就是为了养孩子,养养我们的怎么了?”苏晓梦语气神情都学了个十成十,众人看得都是牙痒痒。

“原来孤儿院还有这么多意外情况,”文辞咋舌,捏捏苏晓梦的肩,“接过这么个烂摊子,苏院长真是辛苦了!”

在小友面前,苏晓梦也是难道露出一丝得色:“那是,也不看看我是谁!”

儒商夫妇知道这种情况气了个半死,本来都打算将遗孤院关门了。恰好此时,苏晓梦游历到此,在一场宴会上见到了她们。

“我就跟他们说,此事简单,我有三招,让你这遗孤院改头换面。”苏晓梦比出三根手指,面露得意之色。

文辞拨过路上野花,掐了一支在手指间把玩,“我听路人说苏姐姐舌战群儒大发神威,就是这场宴会吗?”

苏晓梦失笑。

“哪有这么夸张?我是把他们震住了。

那些腐儒日日苦读圣贤书,却不感念女娲造人嫘祖缫丝,看不到前朝女官、女帝风华。

古人云,天地分乾坤,万物分阴阳。没有女子,更无他今日!他们真那么能耐,自生自养造个‘男儿国’就是了。”

宴会上,苏晓梦直接抛下惊世骇俗的三条建议:

一是只收女童和女教师,且女童一旦入院,与家人断绝关系。

二是延请名师,因材施教,根据年岁和兴趣教授不同知识。

三是以长带幼,每日劳动,自食其力,免得养成恶习,且成年前在这儿待了几年,成年后就要为孤女院工作几年。

听她头头是道的分析,两位儒商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延请她做院长。定下月银三两,逢年过节有师礼。

不过这些钱,大部分也叫苏晓梦贴补进孤女院了。

苏晓梦接过遗孤院后,改名为启明孤女院,取启智明理之意。

“启明。”文辞启唇,轻轻念了念这两个似轻实重的词。

苏晓梦莞尔一笑道:“启女子之智,明古今之理。绣手执干戈,文章担道义。”

声音虽轻,掷地有声。

众人绕过演武场,能看到三排屋舍,都极方正。

文辞一眼看过去,有些好奇问道:“怎么不像惠州这边的房子,倒同北地似的?”

不似南方园林般移步换景榫卯嵌套,孤女院房屋极精简,更像是北方四四方方的村落似的。

“我猜,”方景看着苏晓梦有些局促的神情,说出了大实话,“因为便宜吧。”

众人皆朗笑起来。

这可真是十分实际的答案。

为何如此,自然是两个字——省钱。

孤女院人数增加后,扩建了一次,省去各种装饰,只以实用为主。

眼下孩子们都没在上课,有些很自觉地在读书,还有在洗衣,或带着妹妹玩儿的。

“我朝有很多男女都收的慈幼局,也有很多只收孤男不收孤女的遗孤院。只收孤女的,却只有这里而已。

觉得我极端吗?”

苏晓梦拨了拨自己的木簪,向参观的众人问道。

一路听下来,众人心里雪亮。

林千星正在前面拨弄砖石,闻言心直口快道,“这算什么道理?他们溺死女婴的不极端,你倒极端了?”

文辞将手中把玩的鲜花斜插她鬓角,握住她的手坚定支持她:“被溺死、遗弃的孩子中,本就女童远远多于男童。一同在遗孤院抚养,乳母又偏爱男童。你提议得很对,虽然会惹那些老古板不高兴,但他们又不出钱,管他们指指点点干什么?”

只听说过不要女童,第一次听说不要男童,这不得把那些卫道夫们气死了?

苏姐姐说得轻巧,想必没少遭他们非议。

方景抱刀在怀,见到孤女院这般朝气蓬勃,井井有条的景象,赞道:“你把她们养得很好。”

是真的很好。

不是锦衣玉食的好,而是开朗活泼的好。

那些女孩儿们,虽被遗弃,却并不自苦,眼中都有着璀璨神采。

小寒看着这些跟她相差无几的姊妹们,躲在文辞身后,眼中星芒闪烁。

她之前听说过遗孤院,据说里面的孩子虽能活下来,但特别不自由,大点儿的孩子还会欺负小孩子。比如吃饭穿衣,定然是他们用更好的。

这个孤女院,倒是和她想象中的特别不一样。

田嘉是这里面对孤女院了解第二多的了,在旁夸赞道:“知州去岁亲临,还对苏院长赞誉有加,说她赏罚分明,管孤女院像治军。”

看他神色,显然对苏晓梦拜服得不行。

苏晓梦谦逊道:“也多蒙田将军指点过一些治军方略。”

田嘉连连摆手,“不不不,苏院长居然连兵书都读得很通!我谈不上什么指点。”

文辞看他两人互相夸来夸去,总结道:“这显然是,晓梦难为姊,谦之难为弟!”

众人笑倒。

苏晓梦叹气道:“管束严格就要多请老师,要发薪水的,又休整院落,处处要钱,这才想出这么个园艺会的方法。”

文章老师、武术老师、生活老师……虽然老板夫妇已经拨款好多次,请教师、扩场地还是花了不少银子。

平日里,苏晓梦还组建了一支女子鼓乐队,每逢红白喜事、商铺开业之类的,都去帮人家吹奏。主人家也会酌情给些银子。

这次园艺会,苏晓梦安排了五花八门的表演,可以说,十文钱完全是值得回票价的。

孤女院也会在院内卖些冰饮小食、织物绣品创收,当然大头还是善款。

去年,就有富商为得苏晓梦题词的扇面,豪掷千金。

不想今年园艺会,更是**迭起。

带着我的下一本《亡灵法师整顿修真界》求个收藏

①绣手执干戈,文章担道义,化用李大钊“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②晓梦难为姊,谦之难为弟,化用“难兄难弟”典故

③本章参考刘文慧《明清江南地区女性社会救助研究》,梁家振《清末民国时期北京龙泉孤儿院研究》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至善院,明渊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