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寡人失悔 > 第9章 第 9 章

寡人失悔 第9章 第 9 章

作者:月今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07:22:43 来源:文学城

还不到卯时,辗转反侧了一宿不曾入睡的赵瑾行便起身继续批阅奏折,外头的雨又连着下了整夜。

好在过了会能够隐隐看得到熹微的晨光,总算叫那些忙着朝会的臣子不至于淋着雨前来议政。

昨日才将将处置完京郊的山洪,便又听到今年西北大旱,恐怕到时秋收的粮食税要减少三成。

上辈子西北的旱情严峻,而边关之外的匈奴和楼兰等外族更是颗粒无收,就连牛羊也因为干旱无青草而亡,以至于到了冬日里他们便联手一同在边关之地烧杀抢掠,让赵国百姓死伤无数。

现如今最重要的便是囤粮和招募兵将,以备来日战事又起的风波。

户部尚书郑玄道:“招募兵将固然是有利于社稷的长久至计,可现在朝中除却李家,并无可领兵之人。倘若再度让李家手中的兵权日广,恐怕日后会生出事端。”

郑玄虽出身二流世家郑家,可他的堂妹却是王家的姻亲,打断骨头连着筋,这些个世家贵族们几乎像是个盘根错节的蛛网,在整个赵国的朝堂上连成一片。

这边刚说完,就听到督察御史周归允上前:“陛下所说的囤粮一事,臣下却有本奏,如今西北干旱,可江南等地却多有余粮,不若增加税收,便可解决边关兵将的粮草空虚之事。”

但一侧头发花白的何尚书立马不同意了:“道圣有云,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富慈孝。陛下自监国以来,向来主张仁政爱民,削减赋税以德服众,如今却要为了穷兵黩武而横加赋税,岂不有违当日仁政之道。”

赵瑾行抬眸冷冷扫了一眼:“那诸位之言,以为朝中还有谁有将才之能?”

这些文臣最好在口舌之上逞强,将仁政爱民之词挂在嘴上,可却根本没有亲眼目睹过匈奴掠边之时,百姓死伤惨重、流离失所的无望。

群臣被这一眼所震慑,没人上赶着去触这个霉头,又聚在一起讨论了好一会招兵囤粮的细节,听得赵瑾行有些烦躁,但好歹是有了些谋划。

他上辈子经历过不少这样的朝会,倒也没有被朝臣们牵着鼻子走,心里还在思量着,若是运送粮草,恐怕还得一个信得过的人来担任这个粮草押运官。

朝中能够担当此任的,恐怕也只有未来得封中郎将的薛承云了。

招兵囤粮不是小事,即便有了章程,也要在日后由翰林院草拟诏书之后再徐徐图之,再急迫也需得十天半个月才能走完流程。

朝会之上忙忙碌碌,而后赵瑾行便急急忙忙回到了寝宫,将沉重的朝服换下,一旁侍奉的太监挑了几套常穿戴的衣衫,却见自家向来不在乎这些的陛下摇了摇头。

直到穿戴好,在铜镜里头照了照,赵瑾行这才满意的叫人摆驾起身。

如今京城里头最时兴的便是四经绞罗料子做得夏衫,进贡到皇城里的多是紫色,再在暗处用金线细细绣了五爪金龙,亮处又精心用了银线描画了祥云,穿在赵瑾行的身上果然风度翩翩。

可惜他忘了,连着下了三日的雨,昨夜到现在不过刚停了两个时辰便又开始了下雨,一阵风带着雨吹过来,叫步辇上的赵瑾行不由得打了个寒噤。

恰好抬轿的内侍刚入御花园便在碎石上打了个滑,有惊无险地放下步辇之后,同行的内侍们都吓得赶忙跪下不停磕头。

赵瑾行原有些烦躁,却又想起现下李芷荷那边已经知道了自己要去见她,定然已经在苦苦等候了,一时倒也不再怪罪。

在他回忆里,李芷荷向来都是在等着自己的,从入宫以来便是如此。处理朝政之后无论多晚,只要到了栖荷宫,总能看到为自己留着的灯火通明。

罢了,总归是自己亏欠了李芷荷,现在去见她也不必再耽搁。

想到此处,赵瑾行便下了銮驾不由得加快脚步朝着静心阁走去,身后跟着撑伞的内侍也不得不跟着一路小跑起来。

此时他才感觉到李芷荷如今所住的地方是如此偏僻,一行人走了半晌,这才在雨中看到不远处静心阁的宫门。

宫门开了。

静心阁主殿内,众丫鬟们借屏气敛声,恭敬肃穆地立在一旁。

李芷荷早在清晨就知道了这消息,虽有些诧异,却还是由着宫人按照品阶打扮得宜。只是夏翠想要替她簪上先前皇帝送来赏赐的头面之时,却被她摆手拒绝了。

她在心里头暗暗叹息,对方最讨厌的便是富丽堂皇的妆饰,这一世不知谢太后在他那里说了什么,这人似乎对自己的提防之心更胜。

赵瑾行穿着一身四经绞罗紫衣,头上戴着簇新的发冠,金银线交错在室内微微昏暗的光线下,依旧有种熠熠生辉之感。只不过这衣裳好看归好看,可到底还是根本不抵外头连夜落雨的阴寒之气。

隐隐感觉自己想要咳嗦,赵瑾行只觉得头皮一阵发麻,好容易见到李芷荷,难道刚见面就要如此失礼吗?

可身体上的不适哪里是能够随便忍下的,赵瑾行端坐在主位上,只觉得自己浑身好像被寒风裹住了,没开口说话,脸色也不自觉的沉了下去。

好在外头的宫人前来奉茶,李芷荷刚好抬头扫过赵瑾行的脸,瞧着他面沉如水,又在心中忍不住叹气。

他果然是不喜欢自己,前世来见自己的时候,李芷荷只顾得心中欢喜,怀揣着少女心事羞怯的不曾细细打量。这一世细细看来,在一开始对方便看自己不顺眼。

不过好在李芷荷知晓,只要自己不妄图争宠夺爱诞下皇子,赵瑾行估计也不会对自己赶尽杀绝,顶多会让自己这里变成冷宫罢了。

再者说,给父兄的信应该已经快到了,恐怕七日之后定然能够收到回信,只要家人能够平安顺遂,有无兵权对李家来说没有什么差别。

更何况赵瑾行绝对是个称职的皇帝,若是这一世能够和李家不再有隔阂,边关的百姓定然能够免去前世的战乱之苦。

若是幸运,说不定父亲年事已高之后,还可以入京述职,到时候自己还能够得见上一面。

前世她等了那样久,可边关的战乱根本不曾停歇过,父亲伤了,病了,老了,她什么办法都没有,直到她死了……

但这一世不会了,想到这里,李芷荷唇角微微翘了翘,只要她不再执着于帝王的喜欢,即便身处在深宫又如何,她的心没有被困住。

前世的那场大火彻底让李芷荷清醒了,她捧起自己手中的热茶,目光不再有丝毫的犹疑,唇角也带了笑——那些都过去了。

赵瑾行看着她的拘谨,只觉得有些不适应,想要说些什么,却又找不到想说的话,唯有同样端起手中的热茶,这才稍稍缓和了心情。

他总算是见到她了。

上辈子他们在一起的时候,好像总是李芷荷在对自己说话,说的不过是些日常散碎的事,宫里的大小事务,谢太后的病情,就算是偶尔看到一只毛色不同的鸟,都要带着笑给自己仔仔细细地说上一说。

可两个人还是谁都没开口说话。

若是换了以前,这个时候赵瑾行定然会说朝中有事,转身便走了,但现在他却悠然的喝了一口热茶,目光略过身侧的李芷荷,只觉得这样的宁静倒也不错。

外头的风声又起了,雨更是越下越大,天色在这晌午便暗的如同黄昏,宫人们来往无声,次第点灯。

赵瑾行放下手中的热茶,侧过眼眸,刚巧看到李芷荷眼底那抹还没有落下的笑意。

朦胧的烛火之下,她的眉眼还和先前一样好看,雪白的脖颈纤细又修长,鸦黑的头发挽着,坠了几支素色秀气的玉簪。

赵瑾行的目光顿了顿,他记得前世李芷荷最喜欢那些艳丽精巧的首饰,所以便开了自己私库,按着她的喜好挑了不少。可是再多看几眼,很明显便看到李芷荷身上半点自己所赠的首饰也无。

他微微皱了皱眉,这玉簪好看是好看,可是太素了,李芷荷不适合这样的装扮。

李芷荷又见他似乎皱了皱眉,便在心中暗喜,果然是不待见她,恐怕下一句开口的话就是要去处理朝政了。

赵瑾行却在心里头盘算着,她要是喜欢玉簪,白玉色不衬她,需得碧玉或是翡翠才好看些。

两人心里各怀鬼胎,却各自都放下了热茶,先等着对方开口。

“这几日天寒,贵妃可要注意身体。”

赵瑾行回过神,见对方还不肯说话,只以为是她有些害羞,便难得主动开了口。

李芷荷怔愣了一下,这莫不是怪罪自己先前生病之事,可不是已经请过太医前来诊脉了吗?他怎么还要试探自己?

可她打量了对方一眼,却看到他虽然面色沉沉,并没有恼怒之感,李芷荷只觉得拿不准对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得赶紧起身恭敬地行礼:“妾身多谢陛下关心。”

礼数不出半分错,可却根本不像赵瑾行预想中的回答,他还以为对方和上辈子最开始那样……

可这样拘谨疏离的李芷荷,却让赵瑾行直直愣在了那里,不过他还是有些波澜不惊的端坐着。

“朕听闻西北大旱,恐边关再起战乱,决意早些筹集粮草送往边关,不知贵妃自边关一路行来,可有什么良策?”

这一声好似惊雷,蓦地叫李芷荷愣在了那里,上辈子赵瑾行所选的粮草押运官乃是王家的旁支,粮草送到边关便少了大半。

到最后追责之事,也扑朔迷离不了了之,他既然在自己面前提起这事,李芷荷想要开口提议,却又将到唇边的话咽了回去。

后宫不得干政。

她怎么会忘了跪在殿前那乌金砖之上,寒冷刺骨的感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