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寡人失悔 > 第4章 第 4 章

寡人失悔 第4章 第 4 章

作者:月今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07:22:43 来源:文学城

初夏的雨竟下的如此之大,半分都不曾有停下来的样式。

围坐在静心阁靠窗的桌榻旁,李芷荷揉了揉吃着芙蓉酥微微鼓腮帮子的冬燕,她轻咳了两声,故意说道:“这般贪吃,若是以后将你嫁出去,谁家敢娶你这个丫头。”

上辈子到底是耽误了冬燕,要是有机会,定然要早早送她离开这深宫。

夏翠向来是心思细腻的,瞧着自家小姐明明笑着在说话,可眼底眉梢的落寞怎么都遮不住,忍不住开了口:“小姐,先前就那般打发走了太后娘娘身旁的掌事姑姑,是不是有些不妥当?”

伸手又捏了一块松软的绿豆糕,李芷荷瞧着外头被风吹动的枝叶,平静地勾了勾唇角:“备下的那些礼物都清点好了吗?”

前世她那般小心谨慎地侍奉太后,真心拿对方当成自己的婆母,即便是有了身孕依旧提前张罗筹谋对方的寿辰。

可在那寿辰之上,来往贺寿的世家贵女们却打扮的争奇斗艳,更是用替皇家开枝散叶堵了她的嘴,硬生生叫刚有身孕的李芷荷认下这些贵女们不日进宫侍奉皇帝。

事后更是高高在上的继续叫她打理宫务,但先帝在时太过奢靡,以至于整个后宫的里头像是个描金木菩萨,就外头那一层还是光鲜亮丽的。

外头朝堂上治水要花钱,建堤坝也要花钱,更别提宗族亲眷们早就养成奢靡无度的习惯,早些年先帝的苛捐杂税颇多,还能够勉强撑得起来。

后来赵瑾行监国日久,体恤民情,减轻了不少赋税,雷霆手段整治了宗族亲眷们的奢靡无度,可那些人告到谢太后面前,罪责反倒都成了她李芷荷这个打理宫务之人的错了。

冷静地将自己重新活过一回的事给思量了半晌,李芷荷却也更清晰的明白。即便没有赵瑾行给下的承诺,她这位掌赵国兵权的李家之女,也不可能嫁给旁人。

倘若她不进宫来,恐怕自己的兄长就得入京担上一个虚职,成为这位帝王掌控兵权的一名质子。

而自己李家却也只有兄长李知渊能够掌得了兵权,到时候父亲年岁渐长,边关匈奴再次来犯,定然只能是凶多吉少。

所以她定然不能触怒赵瑾行,万幸的是对方估计也不想见到自己,只要安安静静的在这宫门之中,父兄在边关掌兵也能多一分依仗。

恐怕就是自己前世执着于那皇后之位,反倒叫赵瑾行起了疑心。

但抛开对方疑心太重以外,确实是个克己复礼且真真切切爱民如子的好皇帝,这五年来看着他忙于朝政,夙兴夜寐不曾休息过一日,李芷荷也明白,他日史书之上定然有功过载明。

她唇角勾了勾,那个笑容有些冷。

管他史家笔墨,这些都和她李芷荷没有什么关系了,她只消在这里头安安稳稳活着,熬到自己兄长接过兵权,熬到边关匈奴被日益兴盛的兵马彻底驱逐。

最好再熬过赵瑾行这人,到时候她也可以像是先帝的太妃们一样,在这繁花似锦的宫墙之内,做个无烦心事的闲人。

当然,还有那个前世构陷父兄的王丞相——她定然不会放过,待过几日要先行给父兄通些消息,小心提防他们。

“小姐,临行前带的那些上好的毛皮和宝石可要准备着送出去?”

照例管着李芷荷的衣裳首饰的丫鬟是春穗,她看了看外头的天色,琢磨着是不是得按照临行前的安排,把礼物给太后和太妃们送去。

送给她们?最后又落在自己身上多一个奢靡无度的所谓罪证罢了,这些东西可都是以前母亲辛辛苦苦替自己攒下的嫁妆,更是那个为了心爱之人小心翼翼备下讨好的礼物。

“不送了,都登记在册了吧,到时候都算作是父兄给我的贴己。”随手再捏起一块绿豆糕,李芷荷笑的有几分释怀,她对着有些不解的春穗挑了下眉,“以后花银子的时候还多了去呢。”

反正她也没有打算讨那位的喜欢,到时候宫里拜高踩低的,手里头多些银钱总归是不会错的。

这雨落得淅淅沥沥,却又根本没有什么停下来的打算,原想着问询李芷荷现在歇息在哪处宫殿,可钦天监那边递了折子,说是这几日会有大雨,恐会引起京郊山洪。

因着先帝最后沉迷于修道炼丹之说,以至于赵瑾行一度厌恶这些道士和推演天命的钦天监,所以前世即便看到了这折子,也并不曾在意。

后来京郊的洪水,一度将春日里的收成的庄稼给祸害了,本就是青黄不接的时候,不得不从国库里头拨了银两用于赈灾。

他扶了扶额角,看着阴沉的天色,想着李芷荷既然已经安然到了宫里,待到处理完朝政,再去看她也不算迟。

只是听闻她竟身子不适到无法见母后,倒让赵瑾行有几分着急,往日里她素来对母后侍奉的格外勤勉,恐怕这一路让她受了不少苦。

上辈子他一心忙着处理刚登基之时的乱象,到没有注意到此事,先下知道了却也抽不出时间亲自去看她了。

赵瑾行叹了口气,先前派了使惯了的太监总管去问询李芷荷停留的宫殿了,他扫了一眼身侧的那个颇有几分机灵的小太监,吩咐了几句下去,便急匆匆朝着御书房走去。

这次给出大雨预测的这位钦天监,和那些尸位素餐的炼丹老道们似乎不一样,这次的预言恐怕能够叫那些京郊的黎民们躲开洪水。

只是也不知道李芷荷的身子到底如何了,太医院里头的太医总是想来是报喜不报忧,即便后来母后已经隐隐有了咳血的症状,可看那些药方,竟是些滋补的东西。

大事迫在眉睫,总归不能困在儿女情长之中,赵瑾行看了眼还不曾停下的大雨,又马不停蹄地传召了几名重臣议政。

果不其然,向来对劳民伤财之事格外在意的王丞相一力反对加固京郊的河坝,先帝在时也对他颇为器重,一时间那几个左右摇摆的臣子倒也只是默不作声。

“如今先帝刚刚驾崩,国库正是空虚之时,首应顺天时、慰黎民、遵循旧旨,切不可行如此之事。”

到底是世家文臣出身,不但将这事一力压下,更是明嘲暗讽了赵瑾行这位新帝太过急功近利,还用先帝的旧旨再度用出。

即便早就知晓此人居心叵测,可这等借题发挥,不亚于在众位臣子面前打了赵瑾行这位新帝的脸。

倘若此时直接反驳,却又会被一旁的谏官进谏对先帝不敬,这等心思简直就是昭然若揭。

赵瑾行只是轻轻抬了下眼皮,没有半分对方预料之中沉不住气的急迫:“那按照丞相之意,钦天监所预言之京郊山洪一事,应如何?”

这话倒是让底下的群臣愣了下,先帝在时无论大小之事皆依赖于道家卜算,以至于新帝赵瑾行格外厌恶钦天监一行,可这时候却偏偏借着王丞相的旧旨叫对方哑口无言。

最好进谏的何尚书亦是最年长的一位,先前已上书乞骸骨,可依照旧例,应三次上书后才可准许,以表对忠心臣子的挽留。他咳嗦了好几声,这才言明。

“至圣有云,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刚说完这句又忍不住咳嗦半天,抖出一张旧灰帕子擦了擦,接着道:“不过是钦天监一方之言,倘若因此行如此劳民伤财之事,恐弃先帝遗志,更对不起赵国百年之基业。”

这个老东西除了迂腐之外,没有半点对社稷之事的助益,上辈子更是仗着是两朝老臣,乞骸骨后又替自家侄孙硬生生讨了一处闲职,白白吃了不少官家的俸禄银两。

赵瑾行反倒是轻笑了下,语气平静:“若是考究学问,恐怕何尚书应该能拿得上榜眼,可对着京郊外的山洪颂书念经,定然能够叫这山洪退去。”

“只是可惜,这山洪定然不能识字诵经,不然定然会对何尚书的学识所倾倒,而停止对京郊百姓的迫害。”

何尚书原本还抖着手在摸帕子,先下却顾不得自己年老体衰,直直地跪了下去。

周围那些隐隐以何尚书为首的谏官也都面色讪讪,不敢再言。

赵瑾行扫过底下的群臣,面上还是淡淡的笑,可目光冷的叫人不敢直视。

“朕以为体恤百姓之事,定然为赵国首要之政,却也考量国库空虚,遂决定亲自前去京郊,查看是否如钦天监所禀。”

这一眼竟然比先帝春秋鼎盛时的威仪更胜,叫群臣再也无人敢再言。

却又说雨虽还在下着,眼瞅着过了申时要用晚膳的时辰了,可按理来送膳食的内侍们却半个也无。

沉不住气的冬燕站在静心阁门口,不停张望着,嘴撅的像是要挂上油壶了。

就算是最沉稳的夏翠脸上也有着愁绪,这刚入宫还不过一日,竟然连膳食都开始怠慢小姐了,还不知道这以后的日子要如何过得。

李芷荷却明白,这分明就是谢太后听了那位掌事柳姑姑的话,刻意给她这个边关李家的人一个下马威呢。

想起前世自己好容易送了不少礼物上去,却也只是得了几份简陋的素菜,现下什么也没送,见也不见过,对方定然会借着这个机会好好的给她吃点挂落。

再说她一个刚入宫的妃子,还不曾正式行册封之礼,为了稳妥体面,绝对不会为这等膳食的小事而闹大,只能咽下去这哑巴亏。

可在宫里五载的李芷荷却也知道,只需拿出些银钱来,御膳房那些内侍们自然会有好菜好饭送过来的。

刚想开口叫冬燕前去,却看到她脸上挂着笑朝着屋内急跑了进来。

夏翠皱了皱眉,刚想叫她规矩些,到底是宫里头,这样下去迟早给小姐惹上麻烦。

“小姐小姐!外头来了好几个太监,抬了不少东西呢!后头还跟着个年岁不小的白胡子老头,我看他穿的衣裳不像是太监!”

李芷荷心中有些困惑,却仍是沉住了气,现在朝中还无人同他们李家撕破脸皮,倒不用担心对方明目张胆的来害自己。

却也是起身,装扮整齐带着丫鬟们先行等候了。

刚收拾完,那边传旨的小太监就带着圣谕到了静心阁外,却无半分趾高气昂,低声先禀明了来意。

“娘娘长途跋涉至此,陛下听闻您身体不适,特派了太医院里资历最深的陈太医替您瞧瞧,另有这些赏赐,是陛下和太后娘娘的一点心意,请娘娘笑纳。”

太医?这是怀疑她装病吗?李芷荷一听这话,只觉得有几分不屑,不过是迟了些去见太后,竟还要劳师动众至此。

只是赵瑾行竟然提防她到这等地步,着实让李芷荷心中不由得更加忐忑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