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骨醉 > 第11章 夜闻萧声

骨醉 第11章 夜闻萧声

作者:花亦了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19:45:14 来源:文学城

夜色如墨,万籁俱寂。陆府白日里的喧嚣与浮华,如同退潮的海水,尽数消散在沉沉的黑暗里。

疏影苑内,只余一盏孤灯,在窗纸上投下黎清雨纤细而孤寂的身影。

她毫无睡意。

白日诗会上的风波,虽因陆今野那番出人意料的搅局而得以化解,但那种被置于众目睽睽之下评判的窘迫感,以及陆今野最后那个意味不明的眼神,都像细小的芒刺,扎在心头,让她难以安宁。

更深的,是对自身处境的忧虑。

寄人篱下,看似得了陆老夫人的青眼,有一方安身立命之所,但今日王伦的挑衅便是一个警醒,在这些人眼中,她终究是个身份尴尬、可以随意轻慢的外人。

蓉姨的提醒,老夫人的心思,都像无形的蛛网,缠绕着她,让她倍感束缚。

而最令她心潮难平的,是对亡母的思念。秋夜寒凉,最容易勾起愁绪。她推开支摘窗,一股清冷的空气涌入,带着庭院中草木枯萎的淡淡气息。

夜空如洗,一轮将满未满的明月高悬,清辉遍洒,将院落照得如同蒙上一层薄薄的银霜。月光下的疏影苑,更显冷清。

她倚窗而立,望着那轮皎洁的冰盘,心中一片怅惘。母亲若还在世,此刻定会温言安慰,为她筹划将来吧?

而不是像现在这般,前路茫茫,如坠云雾,每一步都需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正当她沉浸于哀思,对月兴叹之际,一阵极其细微、若有若无的声音,乘着夜风,悄然飘入她的耳中。

是箫声。

起初,那声音极其缥缈,仿佛来自极远的地方,又像是她的错觉。她凝神细听,箫声渐渐清晰了些。

那是一支洞箫吹奏的曲子,调子低沉、哀婉、苍凉,完全不似她听过的任何一首坊间流行的婉转小调或喜庆乐章。

箫声呜咽,如寒泉幽咽,如孤雁哀鸣,每一个音符都仿佛承载着沉重的悲伤,在寂静的秋夜里缓缓流淌,敲击着听者的心扉。

黎清雨自幼受母亲熏陶,于音律亦有一定鉴赏力。她听得出来,这吹箫之人技法并非登峰造极,偶尔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凝滞,但其中蕴含的情感,却无比真挚、浓烈,那是一种深切入骨的悲痛,一种难以言说的怀念,还有一种……被极力压抑着的孤愤。

仔细一听,似乎从陆今野院落方向传来。只是这箫声,与这富贵雍容的陆府格格不入,更与白日里那个纵情声色,插科打诨的陆家二公子,判若云泥!

她的心,猛地一跳。一个不可思议的念头涌入脑海:难道真是他?

不可能。她立刻否定。那般纨绔子弟,怎会吹奏出如此饱含深情的曲子?怕是府中哪位心怀愁绪的乐师,或是某个有故事的清客吧。

然而,那箫声仿佛具有某种魔力,牵引着她的心神。时断时续,时而低回如泣如诉,时而高亢如愤懑质问,在这夜深人静之时,显得格外清晰,也格外令人心酸。

强烈的好奇心,驱散了部分睡意和愁绪。黎清雨犹豫片刻,轻轻取过一件月白色的薄披风裹在身上,悄无声息地推开房门,走了出去。

秋夜的凉意瞬间包裹了她,她紧了紧披风,循着那断断续续,却愈发清晰的箫声,踏着满地清冷的月光,小心翼翼地向前走去。

陆府的后花园在夜色中显得格外空旷而神秘。假山怪石的影子被月光拉长,如同蹲伏的巨兽。树木光秃的枝桠伸向天空,像无数干枯的手臂。

她避开巡夜婆子可能经过的路径,沿着一条偏僻的小径,朝着花园深处那片小湖边走去。箫声,似乎就是从湖心那座揽月亭中传出来的。

越靠近湖边,箫声便越是清晰。那苍凉的曲调仿佛有了形状,缠绕在湖面的薄雾上,弥漫在清冷的空气中。

黎清雨放轻脚步,借着岸边柳树残存枝条的掩护,悄悄靠近。她的心,没来由地有些紧张,如同窥探一个不该被知晓的秘密。

终于,她看清了。

月光如水,毫无保留地倾泻在湖心亭中。亭子的四角飞檐在月光下勾勒出清晰的剪影。亭中,一个穿着深色衣袍的身影,背对着她,凭栏而立,正低头吹奏着一支紫竹洞箫。

尽管只是一个背影,隔着一段距离,但黎清雨几乎可以肯定,那就是陆今野。

他的身影挺拔,却透着一股难以言说的孤寂与寥落。月光勾勒出他宽阔的肩膀和略显瘦削的背脊,与白日里那个或张扬、或懒散的人截然不同。

此刻的他,仿佛卸下了所有的伪装,只是一个沉浸在无尽悲伤中的孤独灵魂。

箫声正是从他那里流淌而出。黎清雨屏住呼吸,不敢再靠近,生怕一点细微的声响都会打破这凄清的氛围。她静静地站在一株老柳树的阴影里,聆听着。

那箫声,不再仅仅是苍凉,她听出了更多的意味。有对逝去时光的追忆,有对故人深切的怀念,有壮志未酬的愤懑,更有一种无法与人言说的巨大痛苦和自责。

每一个悠长低回的音符,都像是一声沉重的叹息。每一次急促的拔高,都像是一次无声的呐呼。

黎清雨听得怔住了。

她想起了白日诗会上,他那个看似荒唐的解围,想起了更早之前,在群芳阁外惊鸿一瞥时,他眼中那瞬间的疏离。

甚至想起了在回廊下相遇时,他醉眼朦胧中的那丝郁结……以往所有关于他的碎片印象,在此刻这哀婉的箫声中,似乎都被连在了一起。

难道……他平日那副浪荡不羁、醉生梦死的模样,都只是伪装?在这层厚厚的保护色之下,隐藏着的,竟是如此一颗充满伤痛的心?

这个认知,让黎清雨的心湖泛起了巨大的波澜。她第一次,对这个人,产生了一丝真正的好奇。他到底经历过什么?他吹奏这首哀曲,是在怀念谁?

就在她心神激荡之际,亭中的箫声渐渐低落下去,最后一个音符如同一声若有若无的叹息,消散在夜风之中,余韵袅袅,更添寂寥。

一曲终了。

万籁俱寂,只有秋虫微弱的鸣叫和湖水轻拍岸边的声音。

亭中的身影一动不动,依旧保持着吹奏的姿势,仿佛还沉浸在曲中的情绪里无法自拔。

忽然,陆今野像是感应到了什么,猛地转过头,锐利的目光如同暗夜中的鹰隼,直直地射向黎清雨藏身的方向!

黎清雨心中大惊,来不及细想,几乎是本能地,迅速将整个身子缩回了粗壮的柳树树干之后,紧紧贴着冰凉粗糙的树皮,连呼吸都屏住了。她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脏在胸腔里剧烈地跳动,如同擂鼓。

他……发现了吗?

她不敢探头,只能紧张地听着外面的动静。过了许久,并未听到脚步声靠近。又过了一会儿,才听到一声极轻仿佛自嘲般的嗤笑,然后是逐渐远去略显沉重的脚步声。

直到脚步声彻底消失,黎清雨才敢慢慢从树后探出身来。湖心亭已经空无一人,唯有月光依旧静静地照耀着,仿佛刚才的一切都只是一场幻梦。

但她知道,那不是梦。那哀婉的箫声,那寥落的背影,那骤然回望时锐利的眼神,都真实地发生过。

她独自站在冰冷的月光下,夜风吹拂着她的发丝和衣袂,带来刺骨的寒意。然而,她的心弦,却被那箫声,被那个与她认知中截然不同的陆今野,轻轻拨动了。

一种复杂难言的情绪,在她心中蔓延开来。厌恶似乎淡了些,好奇的幼苗悄然破土,而更多的,是一种连她自己都无法清晰定义得莫名情绪。

黎清雨倚着柳树,方才那曲箫音仍在她血脉间流转,每一个颤音都似落在心上。她望着空寂的揽月亭,月光在石阶上凝成霜华,恍若看见他离去时袍角翻飞的残影。

她独自站在冰冷的月光下,夜风吹拂着她未束起的长发和单薄的衣袂,带来刺骨的寒意,让她忍不住瑟瑟发抖。

然而,她的心弦,却被那箫声,被那个与她以往认知中截然不同的陆今野,轻轻拨动了。一种复杂难言的情绪,如同湖面的涟漪,在她心中层层扩散开来。

回到疏影苑,案头灯花已结蕊。她执起羊毫,在素笺上落下秋夜闻箫四字,墨迹却迟迟未能成行。

窗外忽然传来细微响动,抬眼见一枝丹桂斜斜落在窗棂,花穗上犹带夜露清辉,正是他院中那株百年老桂的方向。

她指尖轻触花瓣,忽觉袖中滑落一物。拾起看时,竟是白日诗会时陆府分发用来压纸的竹节镇尺,其上不知何时多了一行新刻的小字:“满目山河空念远”①。

字迹遒劲中带着的落拓,与那人白日泼酒毁诗的狂放姿态截然不同。

黎清雨用指腹抚过刻痕,忽然明白那曲箫声里未能道尽的,是落日楼头的孤鸿影,是风雨故园的未归人。

更漏声催,她将镇尺收入妆匣底层,与母亲留下的玉簪并置。两件毫不相干的物件静静躺在锦缎上,仿佛某种隐秘的联结正在暗夜中生长。

黎清雨轻合妆匣,指尖在螺钿牡丹纹上停留。窗外桂影拂过窗纸,恰似那人箫声余韵,在心上划开细微涟漪。

她吹熄烛火,任月光漫过绣履,今夜之后,那纨绔皮囊下的嶙峋傲骨,终究是再难忽视了。

今夜,注定无眠。

注:①《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北宋·晏殊

带走我呀![亲亲][亲亲][亲亲]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夜闻萧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