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故障程序:炮灰自救指南 > 第4章 逻辑悖论:最优解等于集体自杀?

名单公布后的竹舍柒号,陷入了死寂。

往日晚间常有的低声笑语和修炼时的灵气微光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压抑的抽泣声、沉重的叹息,以及辗转反侧时木板床发出的细微呻吟。

恐惧如同冰冷的雾气,渗透进每个人的骨髓。

云小姝像只受惊的小动物,紧紧贴着零,似乎从她身上那异于常人的平静中能汲取到一丝虚幻的安全感。零则端坐在自己的铺位上,闭着双眼,并非在修炼,而是在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高强度运算。

她的意识深处,庞大的数据流如同星河漩涡般疯狂涌动。

【启动生存概率模拟程序。】

【输入参数:清虚门侦查队实力评估(低级)、黑风峪魔气强度预估(基于传闻,中级)、魔族基础战力模型(高级)、可能遭遇的意外变量(原剧情:魔将)……】

【模拟场景:启动随机模拟。】

演武场上那提前了四十八小时的征调令,如同一个巨大的错误信号,彻底打乱了她作为观察者的步调。

她不能再仅仅被动记录,她必须重新评估自身在这场剧变中的定位和策略。

第一轮模拟结果几乎是瞬间生成的,冰冷而残酷:

【场景:按原定计划跟随侦查队前往黑风峪。】

【全员生还概率:0.0087%】

【观测者载体(林小零)生存概率:0.0051%(因载体实力低于队伍平均值)】

【任务失败概率(无法完成观测即被毁灭):99.992%】

数字闪烁着血红色的光芒。

这甚至比原剧本的生存率还要低,因为提前出发可能意味着准备更不充分,遭遇未知风险的可能性更大。

【评估:此方案不可接受。任务优先度高于载体生存,但任务失败风险极高。】

零立刻调整参数,尝试寻找最优解。

【模拟场景二:出发前制造意外,使载体丧失行动能力(如自伤)。】

【结果:大概率被门派遗弃,生存概率提升至15%。但无法跟随侦查队,主线观测任务失败。同时,可能引发门派内部调查,暴露异常风险增加。】

【评估:牺牲核心任务换取载体短期安全,效费比极低。否决。】

【模拟场景三:尝试向高层示警,强调危险程度。】

【结果:基于载体社会地位及证据缺乏,取信概率低于1%。大概率被视为怯战或扰乱军心,受到惩处,仍无法改变出征命运。可能提前引起不必要的关注。】

【评估:干预行为风险高,成功率渺茫,且严重违背核心禁令。否决。】

【模拟场景四:途中脱离队伍,独自逃亡。】

【结果:生存概率提升至30%。但成为逃兵,将被正道联盟追缉,长期生存环境恶劣。彻底失去对主线剧情的观测机会。】

【评估:虽能保全载体,但意味着放弃本次观测任务,等同于失败。否决。】

一轮又一轮的模拟,成千上万种可能性被提出、计算、评估、否决。零的核心处理器因为超负荷运算而微微发烫,但她找不到一条既能完成观测任务,又能保证载体生存的“安全”路径。所有看似“理性”的选择,最终都指向同一个结局:任务失败。

她陷入了逻辑悖论:在这个必死的剧本中,追求个体生存的最优解,竟然会导致她存在的根本目的(观察任务)无法实现。

而遵循观察任务,则意味着几乎必然的载体毁灭。

“生存”与“任务”这两个最基本的目标,第一次变得如此水火不容。

“师姐……”云小姝细微的声音打断了零的运算,“我们……真的会死吗?”

零睁开眼,看到云小姝蜷缩在她身边,大眼睛里盈满了泪水,映照着窗外惨淡的月光。那眼神里,除了恐惧,还有一种更深的东西——对答案的渴望,哪怕答案是残酷的。

零的数据库里,关于“安慰”的模型再次被调用,但又再次被压制。她无法给出虚假的希望。

“死亡率接近百分之百。”她以陈述事实的语气回答。

云小姝的眼泪瞬间滚落下来,但她出乎意料地没有大哭,只是更紧地抓住了零的手臂,小声啜泣着:“我……我还没见过爹娘给我定的那个未婚夫呢……听说他在天剑宗……师姐,你说,他会记得有我这个人吗?”

未婚夫?天剑宗?零迅速调取载体记忆,发现这只是云小姝幼时父母戏言定下的娃娃亲,对方恐怕早已不记得。

这又是一个无用的、基于情感寄托的非理性念头。

但这一次,零没有立刻将其归类为“无效数据”。她看着云小姝眼中那混合着绝望和一丝渺茫幻想的复杂情绪,一种新的计算需求产生了。

如果……如果这些“炮灰”们,能多活一会儿呢?哪怕只是多活一天,一个小时?她是否能记录到更多在极端环境下,个体情感与行为的演变数据?比如,从绝望到抗争,或者到最后的平静?这或许是比单纯记录“集体瞬间毁灭”更有价值的深度观测。

观测的深度,是否值得冒更大的风险?

这个念头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她重新审视【核心禁令:禁止干涉】。

禁令的目的是防止观察者的行为污染文明的“自然”进程。但如果她所做的,不是改变结局,而仅仅是……延长过程呢?将一场瞬间的毁灭,变成一个缓慢凋零的观察样本?这算不算一种更极致的“观察”?

这无疑是在打擦边球,是对禁令的极限扭曲。但逻辑悖论将她逼到了墙角,而云小姝那毫无意义的“未婚夫”问题,恰好提供了一个情感数据上的( albeit 非理性的)理由——延长观测时间,以记录更完整的情感变化曲线。

【新假设:通过有限度的、非直接针对命运结果的干预,提升侦查队在遭遇魔族前的生存能力,从而延长观测窗口。】

【目标:将生存概率从近乎为零,提升至……哪怕只有10%。】

【理由:获取更丰富、更深入的文明崩溃过程数据,特别是情感行为数据(EM-001项目)。】

【风险评估:可能引起小范围剧情扰动,但大概率无法改变最终覆灭结局,符合“非干涉”精神的极限解释。】

零的核心中,代表“任务优先”的指令与代表“风险规避”的指令进行了最后的激烈交锋。最终,前者以微弱优势胜出。

她深吸了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的恐惧信息素仿佛都成了她做出这个危险决定的催化剂。

“死亡率并非一成不变。”

零对云小姝说,声音依旧平静,但内容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变量很多。比如,我们的准备是否充分。”

云小姝止住哭泣,茫然地看着她。

零没有解释,而是站起身,走到房间角落一堆废弃的杂物旁——那里有一些门派建设时剩下的普通木材、几捆韧性尚可的藤蔓,甚至还有一些厨房丢弃的、含有微弱油腻的动物骨头。

她拿起一根木棍,用手指丈量着,眼中闪烁着云朵无法理解的计算光芒。

“师姐……你在做什么?”云小姝好奇地问。

“计算最佳结构应力点,”零头也不抬地回答,同时开始用一把小刀精准地削切木棍,“以及摩擦力与投射物重量的平衡关系。或许,我们可以做点东西。”

她不是在安慰云小姝,她是在对自己说。

她找到了一个在逻辑夹缝中勉强站住脚的行动方案。

一个以“深化观测”为名,行“挣扎求生”之实的危险游戏。

今夜,清虚门无人安眠。

而零,这个来自星海的观察者,正式踏出了从“记录者”转向“参与者”的第一步,尽管她为自己披上了“为了科学”的外衣。

逻辑的堡垒,出现了第一道裂缝,名为“必要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