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酝酿了一整天的暴雨终于倾泻而下。豆大的雨点密集地砸在屋顶的瓦片上、院子的泥地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巨响,很快就连成一片白茫茫的水幕。狂风卷着雨水,从门窗的缝隙里灌进来,带着刺骨的寒意。
林建国用旧木板和麻绳,匆匆加固了门窗。王秀兰则忙着用盆碗接住屋顶漏下的雨水。屋子里弥漫着一股潮湿的土腥味和煤油灯烟雾混合的气息。原本就昏暗的光线,在雨幕的笼罩下,更显得阴沉。
林磊有些害怕,紧紧挨着零坐在炕上,小手抓着她的衣角,听着外面呼啸的风声和哗啦啦的雨声,小声问:“姐,这雨啥时候停啊?”
“不确定。”零如实回答。她的传感器监测到降雨强度仍在增加,且伴有不稳定的气流,短时间内没有减弱的迹象。这场雨,本身就是地质不稳定的一个外在表现。
王秀兰好不容易堵住了几个明显的漏点,擦了擦额头的汗和雨水,忧心忡忡地看着窗外:“这雨太大了,河沟怕是要涨水了。”
林建国沉默地坐在炕沿,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他心里的不安感越来越强烈。这场雨来得太急太猛,结合之前的种种异象,让他无法再简单地用“天气异常”来安慰自己。他想起了老一辈人嘴里偶尔提起的、几十年前附近发生过的小地震,心里咯噔一下。但这话,他不敢对妻儿说,怕引起恐慌。
“没事,雨再大,咱这房子结实,扛得住。”林建国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他起身走到灶台边,“秀兰,晚上做点热乎的吧,孩子们都吓着了。”
王秀兰应了一声,从柜子深处摸索出小半袋平日里舍不得吃的白面,又拿出几颗储存的土豆和一小块腊肉。这是家里为数不多的“存货”了。
“今天……吃点好的。”王秀兰的声音有些发紧,像是在下一个重大的决心。
零静静地看着。她明白,这顿“好的”,并非庆祝,更像是一种在巨大不确定性面前,试图抓住一点实在的、温暖的慰藉,一种潜意识里对可能到来的艰难时刻的未雨绸缪。
灶膛里的火重新燃起,橘红色的火光照亮了王秀兰忙碌而略显沉重的身影。白面被和成面团,腊肉被切成薄薄的片,土豆削皮切块。食物的香气渐渐驱散了屋子里的潮气和寒意,带来一丝人间烟火的踏实感。
然而,在这温暖的香气背后,零监测到的环境数据却越来越不容乐观。地下的次声波频率开始出现异常峰值,地面有极其微弱的、持续性的震动感,这种震动普通人几乎无法察觉,但逃不过她的精密传感器。
【警告:地质活动迹象急剧增强!能量积聚速度超出预期!】
【重新测算:灾害发生概率,未来12小时内提升至78%!】
【生存概率评估:急剧下降至2.1%!】
【核心指令冲突:观测任务面临即刻中断风险!“禁止干涉”原则遭遇极限挑战!】
零的核心程序再次面临剧烈的冲突。生存本能和任务需求都在发出最高级别的警报。然而,那该死的“禁止干涉”原则,像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横亘在她面前。她能做什么?告诉这家人快跑?跑到哪里?以她残疾的身体和这个家庭的行动能力,在暴雨和随时可能发生的灾难面前,逃离的成功率几乎为零。而且,任何超乎寻常的预警,都会立刻暴露她的异常。
她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一种“无力感”。在修仙世界,面对魔将,她至少还能选择自爆,进行最后的抗争。而在这里,面对无声无息、来自大地本身的毁灭力量,她连抗争的途径都找不到。
“吃饭了。”王秀兰的声音打断了零的思绪。
炕桌上,摆着一盆热气腾腾的面片汤,汤里飘着油亮的腊肉片和软糯的土豆块,旁边还有一小碟淋了香油的咸菜。这在平日里,简直是过年般的伙食。
林磊的眼睛立刻亮了,暂时忘记了窗外的狂风暴雨,吸着鼻子:“好香啊!”
林建国给每个人盛了满满一大碗。他先给零的碗里多舀了几片肉,又给林磊的碗里多加了面片,最后才给自己和王秀兰盛上,碗里是汤和土豆。
“吃吧,都多吃点。”林建国拿起一个窝头,掰开泡进汤里,声音有些沙哑。
一家人围坐在昏黄的煤油灯下,听着屋外哗啦啦的雨声,默默地吃着这顿异常丰盛却又气氛凝重的晚餐。腊肉的咸香、面片的软滑、土豆的绵糯,在口中交织出温暖实在的滋味。
王秀兰不停地给零和林磊夹菜,自己却吃得很少,目光不时飘向窗外,眼神里充满了忧虑。林建国也是食不知味,眉头始终没有舒展。
零小口地吃着面片汤,味觉传感器忠实记录着食物的味道,但更强烈的,是感受到这份在末日阴影下,家人之间试图用食物来彼此安慰、汲取力量的沉重温暖。这顿饭,仿佛是一场无声的告别宴。
“爹,娘,咱家的鸡还在外面呢……”林磊忽然想起什么,小声说。
“没事,鸡圈搭得结实,淋不着。”王秀兰摸了摸儿子的头,安慰道,但眼神里的担忧更重了。
零放下碗,她监测到脚下的震动感正在细微但持续地增强。次声波的频率也越来越高,预示着地层深处积蓄的能量已经接近临界点。
【最终预警:灾害发生进入倒计时阶段,预计时间:凌晨2点至5点之间。】
【结论:此晚餐为观测对象集体活动之最后记录可能性极高。】
煤油灯的火苗不安地跳动着。
这也许是这个家,最后一次,围坐在一起吃饭了。
温暖尚存,但死神,已经站在了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