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骨相 > 第6章 宫宴暗流

骨相 第6章 宫宴暗流

作者:皆虚妄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8 05:33:25 来源:文学城

寅时三刻,听竹院已亮起灯火。

方也坐在妆台前,任由钱嬷嬷带着丫鬟为她梳妆。湖蓝色的衣裙上身,衬得她肤光胜雪,只是在这喜庆的宫宴上,这身打扮未免太过素净。

"少夫人,这首饰......"钱嬷嬷捧着那套点翠头面,面露难色。

方也对镜端详片刻,轻声道:"取下来吧。"她拣出一支简单的白玉簪,"用这个就好。"

"这......"灵儿在一旁担忧地绞着手指,"会不会太素了?"

"今日的主角是宫里的贵人。"方也语气平静,"我等不过是陪衬。"

钱嬷嬷欲言又止,终究依言为她绾了个简单的发髻。镜中的少女眉目如画,虽无珠翠环绕,却自有一番清雅风骨。

卯时正,贺府的马车已在府门外等候。方也到的时候,贺夫人与贺之柔都已到了。贺夫人今日穿着绛紫色缠枝牡丹纹礼服,雍容华贵;贺之柔则是一身鹅黄云锦裙,娇俏可人。

见方也过来,贺夫人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恢复如常:"既然人都到齐了,便出发吧。"

马车内,贺之柔不住地打量着方也:"方也你这身打扮倒是别致。只是今日宫宴,各府小姐都会盛装出席,姐姐这般素净,怕是......"

"之柔小姐说的是。"方也垂眸,"只是我初来乍到,不敢太过招摇。"

贺之柔笑了笑,不再多言,目光中的审视却未减少。

马车在宫门外停下,早有内侍在此等候。众人跟着引路的内侍穿过重重宫门,来到御花园中的荷香苑。

时值盛夏,苑中荷花盛开,粉白相间,清香四溢。水榭中已经坐满了宾客,珠环翠绕,衣香鬓影。方也的出现,立刻引来不少目光。

"那是谁家的姑娘?怎么穿得这般素净?"

"好像是贺尚书家那个冲喜的......"

"难怪这般不懂规矩......"

细碎的议论声隐约传来,方也恍若未闻,跟着贺夫人在指定的位置坐下。她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很快便注意到了对面席位上的一道目光。

那是一位身着绯色织金牡丹纹衣裙的少女,头戴红宝石头面,明艳不可方物。她正微微侧首与身旁的贵女说话,眼角的余光却若有似无地扫过方也的方向。

方也心中了然,这位想必就是《大晟风物志》中记载的"京华第一才女"林月锦了。

果然,不多时,便见林月锦盈盈起身,端着酒杯朝这边走来。

"贺夫人安好。"她先行了个礼,声音清脆悦耳,"许久不见,夫人风采更胜往昔。"

贺夫人笑着与她寒暄了几句。林月锦目光一转,落在方也身上:"这位便是贺少夫人吧?早就听说贺府的少夫人美得跟天仙似的,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她这话声音不大不小,却足以让附近几桌的人都听清。顿时,更多的目光聚焦在方也身上。

方也起身还礼:"林姐姐过奖了。"

林月锦细细打量着她,忽然轻笑一声:"方妹妹这身衣裳倒是别致,这湖蓝色的料子我前些日子也见过,原是想着做件披风倒是合适,没想到做成衣裙也别有一番风味。"

这话听着是夸奖,实则暗讽方也不懂穿衣礼数。周围已经有人掩口轻笑。

方也面色不变,只淡淡道:"林姐姐慧眼。这料子清雅,正适合今日赏荷的雅致。"

"说的是呢。"林月锦眼波流转,"不过今日到底是宫宴,妹妹这般打扮,未免太过素净了些。莫非是......贺夫人不曾为妹妹准备合适的衣裳?"

这话一出,贺夫人的脸色顿时有些难看。

方也却微微一笑:"林姐姐误会了。夫人待我极好,特意准备了整套的点翠头面。只是我自觉资历尚浅,不敢太过招摇。况且......"

她顿了顿,目光平静地迎上林月锦的视线:"今日是赏荷宴,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这般打扮,正是为了应景。"

这话说得不卑不亢,既维护了贺夫人的面子,又暗合了赏荷的主题。一时间,方才那些窃笑声都消失了。

林月锦眼中闪过一丝意外,随即笑道:"方妹妹好伶俐的口齿。既然如此,待会儿作诗环节,可要好好领教妹妹的才学。"

她说完,施施然回到自己的座位。方也明显感觉到,四周投来的目光中少了几分轻视,多了几分探究。

这时,忽听内侍高声通传:"镇北侯世子到——"

方也抬头,只见顾长渊一身墨色常服,大步走入水榭。他今日未着戎装,却依然掩不住一身凛冽之气。所过之处,宾客纷纷起身见礼。

在经过贺家席位时,他的目光不经意地扫过,在方也身上微微一顿,随即移开。

但就是这一顿,让林月锦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方也垂眸,端起面前的茶盏轻轻抿了一口。茶香清冽,正如她此刻的眼神。

宴至中途,林月锦果然再次发难。她盈盈起身,向帝后行礼:"陛下,娘娘,光是欣赏歌舞未免单调。臣女听闻贺尚书府上新近了一位贺少夫人,据传颇有殊异之处。今日难得一见,不知可否请贺少夫人展示一二才艺?"

刹那间,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到了方也身上。

贺之柔在身旁低声道:"方姐姐,林姐姐既然开口了,你便随意展示些什么吧。"

方也缓缓起身,向帝后行礼。抬起头时,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谦逊:"臣妇才疏学浅,不敢在林小姐面前班门弄斧。不过既然林小姐盛情相邀,臣妇便献丑了。"

她目光扫过满池荷花,心中已有计较。既然林月锦想让她出丑,那她便偏要在这荷香苑中,为自己挣一份体面。

"臣妇不才,愿以这满池荷花为题,献上一曲《采莲》。"

话音方落,四下皆惊。谁不知道方也出身乡野,怎会懂得音律?

方也却不慌不忙,走到琴案前坐下。素手轻抚琴弦,清越的琴音顿时流淌而出。她弹的是一首极为简单的江南小调,指法也算不上精湛,但那琴音清澈纯净,别有一番韵味。

更妙的是,她轻轻启唇,用带着些许生涩、却韵味十足的吴语唱起了采莲歌。歌声婉转,将那水乡的温婉与采莲的意趣演绎得别有风情。

一曲终了,满座皆有些意外。这曲子、这唱腔,与大晟流行的华丽乐风截然不同,带着一股清新的田野之风。

林月锦的脸色变了又变,正要开口质疑此曲来历,却听上首传来皇后的轻笑:“好奇特的曲调,哀家竟未曾听过。贺少夫人是从何处习得?”

方也从容起身行礼,语气诚恳:“回娘娘,臣妇愚钝,于琴棋书画上并无天赋。此乃幼时一位路过村子的说唱老翁所授,说是江南的田间小调。臣妇只觉得好听便记下了,今日斗胆献丑,若有辱圣听,还请陛下、娘娘恕罪。”

她这番话,半真半假。真的部分是,这曲调确实来自她现代艺考时,在《中国民间音乐赏析》课上所学;假的部分是,她将其归因于童年奇遇。

这个解释既掩盖了她真正的来历,又将这“非常规”的才艺合理化——一个乡下孩子,从流浪艺人那里学到一首外地小调,是唯一说得通的理由。

皇后闻言,非但没有怪罪,反而点了点头,眼中带着一丝对“民间趣味”的好奇与宽容:“原来如此,倒是清新别致。赏。”

方也谢恩归座,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目光已经与方才截然不同。有惊讶,有欣赏,也有林月锦那毫不掩饰的嫉恨。

她垂眸,轻轻抚过袖中的白玉簪。

这一局,她赢了。

但她也知道,这仅仅是个开始。在这暗流汹涌的深宫之中,更大的风波,还在后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