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顾同学观察日记 > 第28章 第28章 小说里的“默契”

顾同学观察日记 第28章 第28章 小说里的“默契”

作者:许子川lin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9 09:29:06 来源:文学城

十一月的寒风裹着深秋的冷意,从教室的窗缝里钻进来,吹得林野桌角的速写本微微颤动。他把校服外套的拉链拉到顶,指尖捏着一支削得尖尖的2H铅笔,正低头在画纸上勾勒——暖黄色的日光灯下,顾砚的侧影落在纸面,对方正皱着眉演算一道物理大题,笔尖在草稿纸上飞快移动,连握着笔的指节微微泛白的细节,林野都想仔细画下来。

画到顾砚垂落的睫毛时,林野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铅笔尖轻轻划过纸面,试图描出那层柔软的弧度。就在这时,他放在桌沿的炭笔突然失去平衡,带着笔帽滚向地面——眼看就要撞到瓷砖发出声响,林野刚要伸手去捞,却见顾砚已经从题海中抬眼,左手轻轻越过两人之间的空隙,指尖稳稳捏住了炭笔的笔杆,动作轻得像怕惊飞停在纸上的蝴蝶。

“差点掉了。”顾砚把炭笔放回林野的速写本旁,指尖不经意蹭到画纸边缘,留下一点浅浅的印子。他没多停留,转回头继续写题,只是刚才微微皱着的眉梢,好像悄悄舒展了些,连握笔的力道都轻了几分。

林野盯着那支炭笔,脸颊悄悄发烫——这已经是十一月以来,顾砚第五次在他画画入神时帮他收拾“残局”了。第一次是素描纸被风吹得卷起来,顾砚默默伸手按住了纸角;第二次是橡皮滚到顾砚脚边,他弯腰捡起来时还顺便擦了擦橡皮上的灰;第三次是他忘了盖墨水瓶盖,顾砚路过时顺手拧好,还在旁边放了张纸巾防洒;第四次是画笔散了一桌,顾砚趁着老师转身写板书的间隙,帮他按粗细排好了顺序。

每一次,顾砚都做得自然又安静,好像只是随手帮忙,可林野都记在心里。他以前总觉得顾砚是个冷淡的人——刚开学时,顾砚总是独来独往,课间要么写题要么看书,很少和同学说话,连老师提问时都只是简短作答,眼神里总带着点疏离。林野那时候躲在座位上偷偷画他,都不敢靠太近,生怕打扰到这个“不好相处”的学霸。

可现在,林野看着顾砚认真写题的背影,突然觉得之前的印象全错了。顾砚的冷淡不是疏离,是不善表达的温柔——他会在林野画画时,把自己的台灯往这边挪一点,让光线更亮些;会在林野解不出题时,把写好思路的草稿纸悄悄推过来;会在林野咳嗽时,不动声色地递过一包纸巾;甚至会记得林野不喜欢喝凉的,从便利店买水时特意选常温的。

“林野,你画完了吗?借我看看呗,上次美术老师还夸你画得像呢。”后座的同学轻轻戳了戳他的后背,声音压得很低。

林野赶紧把速写本合上,笑着摇摇头:“还没画好呢,等画完了再给你看。”他下意识地瞟了眼顾砚,对方好像没听见,还在低头写题,只是握着笔的手顿了顿,笔尖在草稿纸上轻轻点了点——那是上次林野卡壳时,顾砚提醒他解题思路的小动作。

等后座的同学转回去,林野重新打开速写本,却没再继续画画。他拿出手机,点开那个标注着“顾同学”的文档,指尖在屏幕上飞快滑动。之前写小说时,他总觉得“默契”是编出来的情节,可现在才发现,他和顾砚之间,早就有了比小说更真实的默契。

他在文档里敲下一行字:“十一月的风有点冷,我缩着脖子画画,连炭笔滚到桌边都没发现。他从物理题里抬头,伸手帮我接住笔,指尖蹭到画纸时,我好像比画错线条还紧张。他没说话,转回去继续写题,可我知道,他一直在悄悄看着我画画——就像我每次偷偷画他时,他其实都知道一样。”

写这段话时,林野的嘴角忍不住上扬。他想起上周的美术课,老师让画静物写生,林野带的颜料盘不够大,正急得转圈,顾砚突然从自己的画箱里拿出一个新的颜料盘,放在他的画架旁,还附了张纸条:“我用不上,你拿着用。”后来林野才知道,那个颜料盘是顾砚妈妈刚给他买的,他自己都没舍得用。

还有上周四的数学小测,林野的圆规坏了,正对着几何题发愁,顾砚突然把自己的圆规递过来,还把草稿本翻到画好的辅助线那一页,用红笔圈出重点。等林野用完圆规还给他时,发现圆规的针尖被缠上了一圈胶带,顾砚小声说:“别扎到手。”

这些小事,顾砚从来没提过,可林野都记在心里。他以前觉得,默契是要在一起很久才能有的,可现在才明白,真正的默契,是有人愿意把你的小事放在心上,不用你说,就知道你需要什么——就像他知道顾砚解难题时喜欢咬橡皮,顾砚知道他画画时喜欢靠窗的位置;他知道顾砚不爱吃香菜,顾砚知道他喝豆浆要放糖;他知道顾砚写题时怕被打扰,顾砚知道他画画时需要安静。

自习课快结束时,林野把小说里的情节补完了。他看着屏幕上的文字,突然觉得很满足——以前写小说是为了给自己勇气,可现在,小说里的情节正在慢慢变成现实。他把手机收起来,拿起铅笔,在速写本上补画了刚才顾砚帮他捡炭笔的场景:日光灯下,顾砚弯腰伸手,指尖捏着炭笔,林野趴在桌子上,偷偷看着他的侧脸,画纸旁边放着那支刚被捡起来的炭笔,连笔帽上的小裂痕都画得清清楚楚。

画完后,林野在旁边写了一行小字,字迹轻轻的,却藏不住开心:“11.12,顾砚帮我捡了炭笔。原来他一点都不冷淡,只是把温柔藏在细节里。我们之间的默契,比我写在小说里的还要好——他知道我什么时候需要帮忙,我知道他什么时候不想被打扰。”

放学铃响时,窗外已经黑透了,路灯的光透过窗户照进来,在地上投下长长的光斑。林野收拾好书包,把速写本小心翼翼地放进书包里,刚要起身,就看到顾砚拿着一件厚外套走过来:“外面风大,把这个穿上,别冻着。”

那是顾砚的备用外套,灰色的,带着点淡淡的皂香。林野愣了一下,赶紧接过外套,套在身上——外套有点大,却很暖和,好像把顾砚身上的温度都裹了进来。“谢谢你,”林野的声音有点小,“你不冷吗?”

“我不冷,家里离得近,”顾砚笑了笑,拿起自己的书包,“走吧,一起回家。”

两人并肩走出教学楼,十一月的晚风确实很冷,吹在脸上像小刀子似的。林野缩了缩脖子,把外套的领子立起来,顾砚看到了,悄悄往他这边靠了靠,用肩膀替他挡了点风。

“你今天画的是什么?”顾砚突然开口,打破了安静,“是不是画的……我?”

林野的脸颊一下子烧了起来,赶紧低下头,踢着地上的小石子:“你、你怎么知道的?”

“上次美术课,我看到你画纸上的侧影了,”顾砚的声音很轻,带着点笑意,“画得很好,比我自己照镜子还清楚。”

林野的心跳一下子快了起来,抬起头时,正好对上顾砚的眼睛——路灯的光落在他眼里,像盛了细碎的星星,温柔又明亮。“你、你不觉得奇怪吗?”林野小声问。

“不奇怪,”顾砚摇摇头,“你画得很好,以后可以多画我,我当你的模特。”

林野的心里像喝了蜜似的,甜得发慌。他用力点头:“好,以后我天天画你。”

走到顾砚家的小区门口时,林野停下脚步,把外套递还给顾砚:“谢谢你的外套,很暖和。”

“不用急着还,”顾砚把外套推回去,“你明天穿着来吧,早上更冷。”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明天早上我在小区门口等你,一起去买早饭,给你买热乎的豆浆。”

“好,”林野点点头,心里暖暖的,“明天见。”

“明天见,”顾砚挥了挥手,转身走进小区,走了几步还回头看了一眼,对着林野笑了笑。

林野站在原地,看着顾砚的背影消失在小区门口,才转身往自己家的方向走。他穿着顾砚的外套,走在冷风中,却一点都不觉得冷。他摸了摸书包里的速写本,心里充满了开心和满足——原来,默契不是小说里的情节,是藏在日常细节里的温柔,是你悄悄关注我,我悄悄在意你,是不用说话,就知道对方的心意。

回到家后,林野把今天的事写进了“顾同学观察日记”:“11.12,顾砚给我穿了他的外套,还说以后当我的模特。他知道我画的是他,还夸我画得好。我们之间的默契越来越深了,他知道我怕冷,知道我喜欢喝热豆浆,知道我画画时需要安静。原来他一点都不冷淡,只是把温柔藏在了我能看到的地方。真的太开心了,感觉我们的故事,比我写的小说还要甜。”

写完,他拿出速写本,在画着顾砚捡炭笔的那一页旁边,又画了两个穿着厚外套的小人,一个拿着速写本,一个拿着热豆浆,站在路灯下,笑着看着对方。旁边写着:“11.12,和顾砚的默契 1,开心 10086!”

晚上睡觉的时候,林野把速写本放在枕头旁边,把顾砚的外套叠好放在床头。他闭上眼睛,梦里又回到了那个暖黄色的教室——他趴在桌子上画画,顾砚帮他捡起来滚到地上的炭笔,然后坐在他旁边,看着他的速写本,笑着说“画得真好”。林野笑着,把这个甜甜的梦藏在心里,像藏着他们之间的默契,藏着顾砚的温柔,藏着十一月里最温暖的时光。

他知道,以后的日子里,这份默契会越来越深。他们会一起走过深秋的寒风,一起迎接冬天的雪,一起在教室里画画、写题,一起把这些平凡的日子,过得像小说里的情节一样,温暖又甜蜜。而顾砚的温柔,会像这件厚外套一样,一直陪着他,走过整个青春。

写这章时总在跟着林野“心里发暖”——他盯着顾砚帮捡的炭笔发呆的雀跃,发现顾砚悄悄挪台灯的在意,穿着对方外套时的安心,像把十一月的寒风都挡在了这份默契之外。那份“原来你一直在悄悄关注我”的恍然,是年少时最动人的瞬间:你以为的冷淡,其实是藏得最深的温柔;你以为的偶然,全是对方用心记住的日常。

顾砚的“默契”藏在最细节的温柔里——帮捡炭笔时轻到无声的动作,给颜料盘时附纸条的细心,缠胶带防扎手的体贴,甚至用肩膀挡风的自然,都不是刻意的表演,是把林野的习惯刻进了心里。他从不说“我在关注你”,却用“知道你画画要亮光”“知道你喝豆浆要放糖”“知道你怕冷”的行动,把默契变成了不用言说的心意。

特意把背景放在“十一月的寒风”里,是想让这份默契更有温度——冷风越烈,越衬得顾砚递外套的温柔、挪台灯的暖意、捡炭笔的细心有多珍贵。林野穿着宽大的外套走在风里不觉得冷,不是外套多厚,是知道这件衣服里藏着“怕你冻着”的在意,这份被放在心上的安全感,比任何保暖衣物都更让人安心。

小说里的“默契”照进现实,是林野最幸福的认知——他以前在文字里虚构的“悄悄帮忙”“默默关注”,原来早被顾砚变成了日常。这份“你写的幻想,我都帮你实现”的默契,比任何甜腻的互动都更动人。年少时的喜欢,从来都不是“我懂你说的话”,是“我懂你没说出口的需要”,是藏在十一月寒风里的、不用言说却彼此知晓的心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8章 第28章 小说里的“默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