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顾同学观察日记 > 第15章 第15章 橡皮的“进化史”

顾同学观察日记 第15章 第15章 橡皮的“进化史”

作者:许子川lin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9 09:29:06 来源:文学城

十二月的寒风裹着细碎的雪粒,敲打着教室的玻璃窗,发出“沙沙”的轻响。林野把校服外套的拉链拉到顶,还是觉得冷,手指捏着钢笔的笔杆,冻得有点发僵。他低头看着数学练习册上的函数题,脑子却没在解题上——目光越过练习册的边缘,落在了斜前方顾砚桌角的那块橡皮上。

那是块浅棕色的橡皮,不是之前那块蓝色的绘图橡皮了。林野记得顾砚是上个月换的这块橡皮,当时他还在心里偷偷记了一笔,写在草稿本的角落:“11.05,顾砚换了新橡皮,浅棕色,上面有小熊图案。”可才一个月过去,这块橡皮已经变得“惨不忍睹”——原本圆润的边角被啃得坑坑洼洼,层层叠叠的牙印像座小小的山丘,正面的小熊图案被啃掉了半边耳朵,连小熊的眼睛都只剩下一个模糊的小黑点,只有橡皮边缘还能看出点原本的浅棕色。

“林野,这道题的导数你算出来了吗?”同桌的声音突然响起,手里的笔杆戳了戳他的练习册。

林野猛地回神,赶紧把目光从橡皮上移开,指尖下意识地搓了搓冻僵的耳朵:“啊……还没,我再算一遍。”他接过同桌的练习册,假装认真研究着解题步骤,眼角的余光却还是忍不住往顾砚的桌角瞟——顾砚正低头咬着橡皮的一角,眉头微微皱着,应该是卡在了某道题上。他咬橡皮的动作很轻,牙齿轻轻蹭过橡皮的牙印,像在琢磨什么难题,连握着笔的手都停在了草稿纸上。

林野的心跳悄悄快了半拍。他记得顾砚第一次咬橡皮,是在九月的一次数学测验上,当时他咬的还是那块蓝色橡皮,只留下了两个浅浅的牙印。后来他咬橡皮的次数越来越多,牙印也越来越深,从最初的浅浅两道,到后来的层层叠叠,橡皮的“进化史”,被林野偷偷记在了草稿本里:“9.17,橡皮牙印新增2个”“10.23,蓝色橡皮边角被啃圆”“11.05,换浅棕色橡皮,首日牙印1个”“11.20,小熊耳朵缺了一小块”“12.03,牙印叠到第5层,小熊眼睛快没了”。

这些歪歪扭扭的字迹,藏在草稿本的公式和几何图形下面,像一串只有林野能看懂的密码,记录着顾砚每次咬橡皮时的场景——有的是在解难题时,有的是在想思路时,有的是在发呆时,每次咬橡皮的力度、角度都不一样,留下的牙印也不一样,林野却能凭着牙印,想起当时顾砚的表情。

同桌见他半天没动静,又戳了戳他的胳膊:“喂,你到底会不会啊?不会我问别人了。”

“哦……会,我刚才走神了。”林野赶紧回过神,拿起笔在练习册上写着导数的解题步骤,可脑子里还是想着顾砚的橡皮——刚才顾砚咬的是橡皮的右上角,那里的牙印已经叠了三层,应该是他常咬的位置;他咬橡皮时眉头皱得比平时紧,肯定是遇到了很难的题;等他松开橡皮时,会不会在上面留下新的牙印?

这些念头像小虫子似的,在林野的心里爬来爬去,让他根本没办法集中精力做题。他写着写着,突然听见“咕噜噜”一声轻响——顾砚的橡皮从桌角滚了下来,正好落在他的脚边。

林野几乎是条件反射地弯下腰,比顾砚先一步捡起了橡皮。指尖触到橡皮表面时,他愣了一下——橡皮的表面不像看起来那么硬,被顾砚咬过的地方有点软,还带着点淡淡的温度,是他刚才咬在嘴里捂热的。橡皮边缘的牙印层层叠叠,林野的指尖轻轻摩挲着那些牙印,能清晰地摸到每一层的凹陷,有的深,有的浅,有的圆,有的尖,像在触摸顾砚每次解题时的心事。

“谢谢。”顾砚的声音在头顶响起,带着点刚松开橡皮的沙哑。

林野赶紧站起身,把橡皮递过去,指尖不小心擦过顾砚的手心——他的手心有点热,和橡皮的温度差不多。“不、不客气。”林野的脸颊一下子烫了起来,赶紧低下头,坐回自己的座位,心脏还在“咚咚”地跳。他偷偷用指尖摸了摸刚才擦过顾砚手心的地方,好像还能感受到那点温度,连冻僵的手指都暖和了些。

顾砚坐回座位后,又拿起橡皮咬了起来,这次咬的是橡皮的左上角,那里的小熊图案只剩下一点轮廓。林野盯着他咬橡皮的动作,在心里默默想:他今天又在咬橡皮,是刚才那道导数题难住他了吗?还是昨天的物理卷子没弄懂?他咬橡皮的时候,是不是在想解题思路?

这些疑问在心里冒出来,林野却不敢问出口,只能偷偷记在心里,等着晚上写进小说里。他拿出草稿本,在空白的角落轻轻画了个小小的橡皮,上面画着层层叠叠的牙印,旁边标着“12.05,新增牙印1个,在左上角小熊图案处”,下面补了句注脚:“咬的时候眉头皱得很紧,应该是遇到难题了。”

画完后,林野把草稿本压回练习册下面,继续假装做题。可他的注意力还是在顾砚的橡皮上——顾砚咬了一会儿橡皮,好像想出了思路,放下橡皮,拿起笔在草稿纸上飞快地写着,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很轻,却能清晰地传到林野耳朵里。林野的心里有点开心,好像是自己解出了难题似的。

下午的自习课,林野又捡了两次顾砚的橡皮。第一次是顾砚写字时不小心碰掉的,林野捡起来的时候,发现橡皮上多了个新的牙印,在之前的牙印旁边,浅浅的一道;第二次是顾砚转笔时带掉的,林野捡起来时,指尖摩挲着橡皮上的牙印,突然想起第一次捡顾砚橡皮的场景——当时那块蓝色橡皮上只有两个浅浅的牙印,现在这块浅棕色橡皮,已经被啃得面目全非,可他还是觉得很好看,因为每个牙印里,都藏着顾砚的小习惯,藏着他偷偷观察的时光。

放学的时候,林野收拾好东西,背着书包走出教室。路过顾砚的座位时,他又看了眼那块橡皮——顾砚把橡皮放在了笔袋里,露出一小角,能看到上面层层叠叠的牙印。林野的心里有点不舍,好像要和一个老朋友告别似的,他在心里默默说:明天见,橡皮。

回到家,林野把书包放在书桌上,迫不及待地打开手机里的“顾同学观察日记”。屏幕的光映在他脸上,他盯着文档里的空白处,手指飞快地敲着键盘:“今天捡了三次顾砚的橡皮,他的橡皮越来越惨了,浅棕色的,上面的小熊图案快被啃没了,牙印叠了一层又一层。每次捡橡皮,我都要偷偷摸一摸那些牙印,能感觉到他咬橡皮时的力度。他咬橡皮的时候眉头会皱起来,应该是遇到难题了。我在草稿本上画了个橡皮,标上了今天新增的牙印,希望明天还能捡到他的橡皮。”

写完这段,林野觉得还不够,他想把橡皮的“进化史”也写进小说里,给小说里的“顾砚”也加一块有牙印的橡皮。他新建了一个文档,标题是“橡皮的故事”,然后开始写:“他有一块浅棕色的橡皮,上面印着小熊图案。刚开始的时候,橡皮很新,边角圆润,小熊的耳朵和眼睛都很清晰。可后来,他开始咬橡皮,遇到难题时咬,想思路时咬,发呆时也咬。牙印越来越多,层层叠叠地盖在橡皮上,小熊的耳朵被啃掉了半边,眼睛也变得模糊,最后只剩下一个小小的黑点儿。可他还是喜欢这块橡皮,走到哪里都带着,好像这块橡皮里藏着他所有的解题思路。”

林野越写越投入,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着,把他观察到的所有细节都写了进去——橡皮的颜色变化,牙印的层数,顾砚咬橡皮时的表情,甚至是橡皮上残留的温度。他觉得这样的“顾砚”才更像真人,不是完美的,不是冷淡的,而是会咬橡皮、会皱眉头、会有小习惯的普通人,这样的“顾砚”,才是他偷偷喜欢的那个顾砚。

写到一半,林野突然停了下来。他想起下午捡橡皮时,指尖擦过顾砚手心的温度,想起顾砚咬橡皮时皱起的眉头,想起橡皮上层层叠叠的牙印,心里像喝了杯热牛奶,暖暖的。他对着屏幕笑了笑,继续往下写:“我每次捡他的橡皮,都会偷偷摸一摸上面的牙印,好像这样就能知道他刚才在想什么。那些牙印里,藏着他的努力,藏着他的认真,藏着他的小秘密。我喜欢他的橡皮,更喜欢咬橡皮的他。”

写完最后一句,林野把手机放在书桌上,伸了个懒腰。窗外的雪还在下,月光透过雪花照进来,落在书桌上的草稿本上,映得那幅小小的橡皮画格外清晰。林野拿起草稿本,翻到画着橡皮的那一页,指尖轻轻摩挲着纸上的牙印,好像还能感受到顾砚橡皮的温度。

他把草稿本放回抽屉里,和那本画满顾砚碎片的速写本放在一起。然后躺在床上,闭上眼睛,嘴角带着笑。梦里,他又捡到了顾砚的橡皮,这次橡皮上没有牙印,小熊图案很完整,顾砚笑着对他说:“这次的题不难,我不用咬橡皮了。”

林野笑着,把这个甜甜的梦藏进了心里,像藏着顾砚的橡皮,藏着那些层层叠叠的牙印,藏着所有关于他的小秘密。他知道,明天去学校,他还要继续观察顾砚的橡皮,继续记录橡皮的“进化史”,继续把这些小细节写进小说里,藏在心里,直到永远。第15章橡皮的“进化史”

十二月的寒风裹着细碎的雪粒,敲打着教室的玻璃窗,发出“沙沙”的轻响。林野把校服外套的拉链拉到顶,还是觉得冷,手指捏着钢笔的笔杆,冻得有点发僵。他低头看着数学练习册上的函数题,脑子却没在解题上——目光越过练习册的边缘,落在了斜前方顾砚桌角的那块橡皮上。

那是块浅棕色的橡皮,不是之前那块蓝色的绘图橡皮了。林野记得顾砚是上个月换的这块橡皮,当时他还在心里偷偷记了一笔,写在草稿本的角落:“11.05,顾砚换了新橡皮,浅棕色,上面有小熊图案。”可才一个月过去,这块橡皮已经变得“惨不忍睹”——原本圆润的边角被啃得坑坑洼洼,层层叠叠的牙印像座小小的山丘,正面的小熊图案被啃掉了半边耳朵,连小熊的眼睛都只剩下一个模糊的小黑点,只有橡皮边缘还能看出点原本的浅棕色。

“林野,这道题的导数你算出来了吗?”同桌的声音突然响起,手里的笔杆戳了戳他的练习册。

林野猛地回神,赶紧把目光从橡皮上移开,指尖下意识地搓了搓冻僵的耳朵:“啊……还没,我再算一遍。”他接过同桌的练习册,假装认真研究着解题步骤,眼角的余光却还是忍不住往顾砚的桌角瞟——顾砚正低头咬着橡皮的一角,眉头微微皱着,应该是卡在了某道题上。他咬橡皮的动作很轻,牙齿轻轻蹭过橡皮的牙印,像在琢磨什么难题,连握着笔的手都停在了草稿纸上。

林野的心跳悄悄快了半拍。他记得顾砚第一次咬橡皮,是在九月的一次数学测验上,当时他咬的还是那块蓝色橡皮,只留下了两个浅浅的牙印。后来他咬橡皮的次数越来越多,牙印也越来越深,从最初的浅浅两道,到后来的层层叠叠,橡皮的“进化史”,被林野偷偷记在了草稿本里:“9.17,橡皮牙印新增2个”“10.23,蓝色橡皮边角被啃圆”“11.05,换浅棕色橡皮,首日牙印1个”“11.20,小熊耳朵缺了一小块”“12.03,牙印叠到第5层,小熊眼睛快没了”。

这些歪歪扭扭的字迹,藏在草稿本的公式和几何图形下面,像一串只有林野能看懂的密码,记录着顾砚每次咬橡皮时的场景——有的是在解难题时,有的是在想思路时,有的是在发呆时,每次咬橡皮的力度、角度都不一样,留下的牙印也不一样,林野却能凭着牙印,想起当时顾砚的表情。

同桌见他半天没动静,又戳了戳他的胳膊:“喂,你到底会不会啊?不会我问别人了。”

“哦……会,我刚才走神了。”林野赶紧回过神,拿起笔在练习册上写着导数的解题步骤,可脑子里还是想着顾砚的橡皮——刚才顾砚咬的是橡皮的右上角,那里的牙印已经叠了三层,应该是他常咬的位置;他咬橡皮时眉头皱得比平时紧,肯定是遇到了很难的题;等他松开橡皮时,会不会在上面留下新的牙印?

这些念头像小虫子似的,在林野的心里爬来爬去,让他根本没办法集中精力做题。他写着写着,突然听见“咕噜噜”一声轻响——顾砚的橡皮从桌角滚了下来,正好落在他的脚边。

林野几乎是条件反射地弯下腰,比顾砚先一步捡起了橡皮。指尖触到橡皮表面时,他愣了一下——橡皮的表面不像看起来那么硬,被顾砚咬过的地方有点软,还带着点淡淡的温度,是他刚才咬在嘴里捂热的。橡皮边缘的牙印层层叠叠,林野的指尖轻轻摩挲着那些牙印,能清晰地摸到每一层的凹陷,有的深,有的浅,有的圆,有的尖,像在触摸顾砚每次解题时的心事。

“谢谢。”顾砚的声音在头顶响起,带着点刚松开橡皮的沙哑。

林野赶紧站起身,把橡皮递过去,指尖不小心擦过顾砚的手心——他的手心有点热,和橡皮的温度差不多。“不、不客气。”林野的脸颊一下子烫了起来,赶紧低下头,坐回自己的座位,心脏还在“咚咚”地跳。他偷偷用指尖摸了摸刚才擦过顾砚手心的地方,好像还能感受到那点温度,连冻僵的手指都暖和了些。

顾砚坐回座位后,又拿起橡皮咬了起来,这次咬的是橡皮的左上角,那里的小熊图案只剩下一点轮廓。林野盯着他咬橡皮的动作,在心里默默想:他今天又在咬橡皮,是刚才那道导数题难住他了吗?还是昨天的物理卷子没弄懂?他咬橡皮的时候,是不是在想解题思路?

这些疑问在心里冒出来,林野却不敢问出口,只能偷偷记在心里,等着晚上写进小说里。他拿出草稿本,在空白的角落轻轻画了个小小的橡皮,上面画着层层叠叠的牙印,旁边标着“12.05,新增牙印1个,在左上角小熊图案处”,下面补了句注脚:“咬的时候眉头皱得很紧,应该是遇到难题了。”

画完后,林野把草稿本压回练习册下面,继续假装做题。可他的注意力还是在顾砚的橡皮上——顾砚咬了一会儿橡皮,好像想出了思路,放下橡皮,拿起笔在草稿纸上飞快地写着,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很轻,却能清晰地传到林野耳朵里。林野的心里有点开心,好像是自己解出了难题似的。

下午的自习课,林野又捡了两次顾砚的橡皮。第一次是顾砚写字时不小心碰掉的,林野捡起来的时候,发现橡皮上多了个新的牙印,在之前的牙印旁边,浅浅的一道;第二次是顾砚转笔时带掉的,林野捡起来时,指尖摩挲着橡皮上的牙印,突然想起第一次捡顾砚橡皮的场景——当时那块蓝色橡皮上只有两个浅浅的牙印,现在这块浅棕色橡皮,已经被啃得面目全非,可他还是觉得很好看,因为每个牙印里,都藏着顾砚的小习惯,藏着他偷偷观察的时光。

放学的时候,林野收拾好东西,背着书包走出教室。路过顾砚的座位时,他又看了眼那块橡皮——顾砚把橡皮放在了笔袋里,露出一小角,能看到上面层层叠叠的牙印。林野的心里有点不舍,好像要和一个老朋友告别似的,他在心里默默说:明天见,橡皮。

回到家,林野把书包放在书桌上,迫不及待地打开手机里的“顾同学观察日记”。屏幕的光映在他脸上,他盯着文档里的空白处,手指飞快地敲着键盘:“今天捡了三次顾砚的橡皮,他的橡皮越来越惨了,浅棕色的,上面的小熊图案快被啃没了,牙印叠了一层又一层。每次捡橡皮,我都要偷偷摸一摸那些牙印,能感觉到他咬橡皮时的力度。他咬橡皮的时候眉头会皱起来,应该是遇到难题了。我在草稿本上画了个橡皮,标上了今天新增的牙印,希望明天还能捡到他的橡皮。”

写完这段,林野觉得还不够,他想把橡皮的“进化史”也写进小说里,给小说里的“顾砚”也加一块有牙印的橡皮。他新建了一个文档,标题是“橡皮的故事”,然后开始写:“他有一块浅棕色的橡皮,上面印着小熊图案。刚开始的时候,橡皮很新,边角圆润,小熊的耳朵和眼睛都很清晰。可后来,他开始咬橡皮,遇到难题时咬,想思路时咬,发呆时也咬。牙印越来越多,层层叠叠地盖在橡皮上,小熊的耳朵被啃掉了半边,眼睛也变得模糊,最后只剩下一个小小的黑点儿。可他还是喜欢这块橡皮,走到哪里都带着,好像这块橡皮里藏着他所有的解题思路。”

林野越写越投入,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着,把他观察到的所有细节都写了进去——橡皮的颜色变化,牙印的层数,顾砚咬橡皮时的表情,甚至是橡皮上残留的温度。他觉得这样的“顾砚”才更像真人,不是完美的,不是冷淡的,而是会咬橡皮、会皱眉头、会有小习惯的普通人,这样的“顾砚”,才是他偷偷喜欢的那个顾砚。

写到一半,林野突然停了下来。他想起下午捡橡皮时,指尖擦过顾砚手心的温度,想起顾砚咬橡皮时皱起的眉头,想起橡皮上层层叠叠的牙印,心里像喝了杯热牛奶,暖暖的。他对着屏幕笑了笑,继续往下写:“我每次捡他的橡皮,都会偷偷摸一摸上面的牙印,好像这样就能知道他刚才在想什么。那些牙印里,藏着他的努力,藏着他的认真,藏着他的小秘密。我喜欢他的橡皮,更喜欢咬橡皮的他。”

写完最后一句,林野把手机放在书桌上,伸了个懒腰。窗外的雪还在下,月光透过雪花照进来,落在书桌上的草稿本上,映得那幅小小的橡皮画格外清晰。林野拿起草稿本,翻到画着橡皮的那一页,指尖轻轻摩挲着纸上的牙印,好像还能感受到顾砚橡皮的温度。

他把草稿本放回抽屉里,和那本画满顾砚碎片的速写本放在一起。然后躺在床上,闭上眼睛,嘴角带着笑。梦里,他又捡到了顾砚的橡皮,这次橡皮上没有牙印,小熊图案很完整,顾砚笑着对他说:“这次的题不难,我不用咬橡皮了。”

林野笑着,把这个甜甜的梦藏进了心里,像藏着顾砚的橡皮,藏着那些层层叠叠的牙印,藏着所有关于他的小秘密。他知道,明天去学校,他还要继续观察顾砚的橡皮,继续记录橡皮的“进化史”,继续把这些小细节写进小说里,藏在心里,直到永远。

写这章时总在盯着“橡皮牙印”发呆——原来少年人的小习惯,真的会被偷偷记成一本“进化史”:从9月蓝色橡皮的2道浅印,到12月浅棕橡皮的5层叠印,从完整的小熊图案到只剩模糊黑点,林野记的哪里是橡皮的变化?是把顾砚每次咬橡皮时的皱眉、发呆、解不出题的窘迫,都藏在了层层牙印里,这些细碎的记录,比任何告白都更藏不住心动。

林野捡橡皮时“偷偷摸牙印”的小动作,藏着最软的小心思——他摸的不是橡皮的凹陷,是想通过那些牙印,贴近顾砚解题时的心事:咬得深是题太难,咬得浅是在发呆,常咬的角落是习惯的位置。他把这些观察写进草稿本、写进小说,给“顾砚”的橡皮也加上牙印,不是刻意加戏,是觉得“会咬橡皮的顾砚”才更真实,才是他偷偷喜欢的、不完美却鲜活的样子。

特意写“橡皮的温度”“擦过手心的触感”,是想让这份“记录”更有温度:橡皮不是冰冷的物件,是被顾砚咬过、捂热的,是两人指尖擦过的小联结;牙印也不是丑陋的痕迹,是顾砚认真的证明,是林野心动的证据。林野最后在梦里盼着“题不难不用咬橡皮”,不是盼橡皮完好,是盼顾砚不用再为难题皱眉,这份藏在细节里的心疼,比喜欢更沉。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第15章 橡皮的“进化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