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古秘方 > 第9章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古秘方 第9章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作者:新笛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20 18:03:56 来源:文学城

第九章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 1 —

春节在大卫一家人忙忙碌碌中到来了。

由于李梅妈妈在上海女儿家照看外孙女梅梅,李教授就坐火车从杭州来到上海团聚。家里有了一个小可爱热闹了许多,一家五口开开心心地一起过年。

年后,李教授返回了杭州,李梅妈妈在家照看外孙女梅梅,大卫和李梅也回医院上班,都很忙碌。下班回到家里,大卫做晚餐,李梅照看梅梅,好让李梅妈妈休息一下。晚餐后,大卫收拾好桌子、洗好碗筷,就赶紧坐下来复习考研的功课。

大卫报考了中医学院中药系叶清和教授的研究生。叶教授曾经教过大卫《中医药基础》、《中药学》等本科专业课程。大卫大四做毕业论文的设计指导老师也是叶教授。对于考叶教授的研究生,大卫还是蛮有信心的。

星期天下午,大卫提出想照看梅梅,换李梅母女俩出门逛个街,轻松一下。

快到晚餐的时候,李梅母女俩回到家中。李梅一进屋就闻到些啥了,就问大卫:“老公,什么味道?是不是梅梅需要换尿布了?”

大卫正抱着女儿坐在桌前,一边一手撸着梅梅软软的头发,一边盯着桌上的一本厚书。听见李梅进来,转过头来,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哎呀,抱歉。我没注意。”

他们的女儿刚满半岁,她看到李梅进来,马上向她伸出双手。李梅接过梅梅,边给她换尿布,边跟大卫聊天:“我们刚才路过街上一家叫’和善堂’的中药店,新开的。”

大卫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桌上的书,说:“哦。现在这样的药店就跟雨后野蘑菇一样到处冒出来。”

李梅看大卫这么争分夺秒地看书复习,有点担心地说:”你准备得怎么样了?明天就要考试了。”

大卫指着书说: “老婆,别担心,我已经复习得差不多了。你看,我觉得这一章很有趣。”

“哦?”

“这一章收集了几篇修改《汤头歌诀》里面药方的论文。我仔细读了,感觉这些新方子里有些药材过量了。我很好奇病人喝了这些药方会有什么反应。但是,论文里面提供的案例不多。”

“这些药方是你明天要考的吗?”

“哦。应该不会考的。”

“那你看这篇文章不是浪费时间吗?哎呀!”李梅声音忽然高了起来。

从李梅的声音中,大卫感觉到了什么。他抬起头,看了一眼李梅,又把目光移向女儿梅梅,发现小丫头的脸红红的。他用手摸了摸梅梅额头:“哎呀,这么烫?”大卫叫道。

李梅着急地说:“快去医院。”

大卫一把抱过梅梅,和李梅一起冲出门。在楼下,大卫把梅梅递给李梅,推过自行车。等李梅抱着梅梅在后座上坐稳,大卫就蹬着自行车飞快地奔向医院。

他们从医院回来时,已经快10点钟了。梅梅已经退了烧,在李梅怀里睡熟了。

— 2 —

大卫的硕士入学考试成绩总分刚刚过了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的起录线,但他的中医专业课考卷却给一位批改试卷的教授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请求考试委员会为大卫提供一次特别的口试机会。

大卫口试的教室在第一教学楼,大卫在这栋楼里渡过了他大学生涯的几乎所有时间。除了英语课被他翘了不少以外,其它的课程都是在这栋楼里上的。走进熟悉的教室,大卫心里升起一股暖流。大卫走到讲台上,他要回答在坐的三位老师的提问。

叶清和教授五十来岁,中等个子,和蔼可亲,像位德高望重的老郎中。每次他开课时,都跟学生们介绍他的名字“清和”是阴历四月的别称。有些调皮的学生就给他起了外号,“叶四月”,“四月教授”。大卫是他的得意门生,做研究的能力很强,也善于钻研。他记得大卫在毕业前的考研中落榜了,很可惜。现在,大卫工作了两年之后再来考自己的研究生,他是很期待大卫能顺利地通过考试的。叶教授一向对人对己十分严格,认为从医者必须品德高尚、精细勤勉而不懈怠。因此,在大卫备考的过程中,他与大卫探讨的是研究方向,从不过问他具体的考试内容。在大卫的口试过程中,他总是提出尖锐的问题,绝不放水。

其他两位口试老师年龄上比大卫还小几岁,他们都是从其它学校毕业的硕士生。他们也严肃地对大卫提出问题,考察大卫的学习和研究能力。

大卫起先还有些紧张,可能他太珍惜这次的口试机会了。慢慢地,老师们的问题越来越刁钻古怪,让大卫不得不冷静下来,略做思考,才能逻辑清晰地回答老师提的问题。

渐渐地,大卫的口试变成了大家的辩论会,或者是老师们之间的论战,大卫倒是成了一位旁观者,站在讲台上静静地听,满脸很享受的神情。大卫边听边想:“这样的学术氛围对我真是挑战,但是充满乐趣。”

叶教授抬起手腕,说:“哎呀,我们超时了一个多小时了。大卫,你先去外面休息一下,我们要讨论你的口试成绩。”

大卫朝老师们鞠了一躬,说:“谢谢各位老师。” 就出去了。

几分钟之后,叶教授开门,喊大卫进屋。叶教授握着大卫的右手,笑容满面地说:“王大卫,恭喜你通过了口试!”

其他两位老师也走过来,跟大卫道贺,说,期待与大卫合作研究项目。

几天之后,大卫收到了他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秋季开始读中药系的研究生课程,叶教授担任大卫的指导老师。

李梅在上班的时候就看到了大卫的录取通知书,趁午休的时候跑出去买了一只小蛋糕,悄悄地给大卫庆祝庆祝。

大卫下班了马上去幼儿园接梅梅,也没忘了跟梅梅的老师秀一下他的录取通知书,他看上去比当年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还要高兴些。

大卫抱着梅梅,揪了揪她的脸蛋,说:“梅梅,我考上研究生了。你说爸爸棒不棒?”

梅梅看着大卫一脸春风,也受到感染,张开小嘴笑起来,然后,“叭”地在大卫脸上亲了一口,口水印在大卫脸上,像一枚勋章。

— 3 —

暑假快结束的时候,大卫跟医院辞了职,在家休息了一周,就开始回学校全职读研究生课程了。

校园里,正值新生报道,人来人往,很是热闹。这届的新生全是应届高中毕业生,年龄跟华生、刘英当年入校时一般大。看着这些朝气蓬勃的面孔,大卫又想起了他大学时代的同窗好友,他们都早已展翅高飞了。华生在美国学习生物化学,刘英在大学教了几年书后,去了英国剑桥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华生时不时给大卫写信,交流一下各自的学习生活情况。

大卫在医院里工作了几年,积累了很多临床经验,也变得更加开朗自信。他开始读研究生课程了,还是像在大学时一样勤奋。他每天早晨跑3到5公里,无论是刮风下雨,他都没有缺过一天。“Old habits die hard. 积习难改呀。”他总是这样自嘲,还能活学活用英语谚语。他在备考的时候,把父亲送李梅的两本英文育儿书都通读了一遍,增添了很多英语词汇和谚语。他喜欢诙谐的谚语,例如说积习难改,他更喜欢用“Old dogs don’t learn new tricks. “

其实,他也从每日晨练中获益匪浅。晨练也使他的头脑更清晰,仿佛大脑运转更快,想法更丰富。晨跑是他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

大卫除了认真上研究生的课程,业余时间里他花精力最多的还是研究《汤头歌诀》里的药方。

有一天,他收到了来自美国寄来的一个包裹。打开一看,是一本《汤头歌诀》。里面夹了一封信。

“大卫,你好!

最近一切都顺利吧?

告诉你我最近的一个发现。我知道你肯定会喜欢的。

感恩节那天,我的导师邀请我、刘英和其他几位留学生到他家吃饭。他太太烤了一只大火鸡。晚餐时,我坐在她旁边,我们聊得很开心。她告诉我,离我们校园不远的伯明翰艺术博物馆正在举办一场中国艺术特别展。虽然我在这个城市住了几年,但我还从来没有去过那里。

上周六我带刘英去博物馆参观。刘英对语言更感兴趣,和以前一样,我只对有型物体感兴趣。在展览厅的一个玻璃柜里,刘英看到了一本小书。你知道吗?那是《汤头歌诀》。但是它没有封面,所以没有看到作者。字太小了,我们需要用博物馆的放大镜看。我们认出你让我们为你的毕业论文测试的’升阳益胃汤’。我们俩都很兴奋。后来,我给我的导师史密斯博士介绍了《汤头歌诀》这本书。我向他要了一封介绍信,请博物馆为我复印一本《汤头歌诀》。随信寄上的就是我们收到的《汤头歌诀》复印本,请笑纳。

哦,我忘了告诉你,我和刘英在感恩节前结婚了。今年暑假她在剑桥读完硕士课程,来美国和我团聚。

祝一切顺利!

华生

1985 年 12 月 10 日

附:我们的结婚照。

收到这份珍贵的礼物,大卫很高兴。他随手翻开《汤头歌诀》,读了几个药方,看到药材的用量都很全。他计划试验里面的药方,再与之前他从市立图书馆抄来的版本对比,写一篇研究论文。

大卫拿起好朋友的结婚照片来仔细看,照片上华生戴了眼镜,穿着西装、打着领带,身材高挑,温润如玉。刘英长发齐腰,穿一件红色长袖旗袍和一双红色绣花鞋,优雅温婉,小鸟依人般站在华生的身边。

大卫拿照片给李梅看。李梅说:“瞧你这对小同窗,真是郎才女貌呢!”

— 4 —

在叶清和教授的指导下,大卫对《汤头歌诀》的研究更加深入、细致。研一下学期,叶教授希望大卫把目前取得的研究成果发表在《中医杂志》上。到了年底,大卫把论文修改了十来遍,也跟叶教授反复讨论之后,终于投稿了。

寒假时,大卫收到《中医杂志》编辑部的通知,说大卫的论文”浅谈〈汤头歌诀〉药方新解“将刊登在三月份刊上。大卫很高兴地去告诉叶教授,不料,叶教授希望他赶紧翻译这篇论文,要尽快发表在《中医杂志》的英文版上。

大卫稍微迟疑了一下,略做思考,就答应了。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是《中医杂志》几年前创刊的,主要是想在更大范围里吸纳研究传统中医药学的新思路、新方法,使中医传统得以继承与迅速发展,为老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

写英文论文对于大卫来讲是蛮挑战的,他专门去新华书店买了一本《英汉中医药字典》,开始吭哧吭哧地埋头翻译起来。他把第一稿给李梅审,李梅看了一遍,说:”老公,你这篇读起来很chingelish。“

大卫一脸懵懂,问:”啥 chingelish?“

李梅憋住笑声,说:”老公,你虽然day day good good study,但是你的论文读起来有些洋泾浜。“

大卫这才明白李梅说他的论文翻译稿不太符合英文的写作习惯,就自黑了一把:”老婆说是,那就是蛮洋泾浜的。还是老婆的语言能力强。向你学习呗。改!”

李梅终于敢大声笑出来,肩膀笑得一抖一抖的。她好一会儿才止住笑,边喘气边说:“老公,你真是记性好忘性大。你忘记了一个好老师,还是你爸推荐的。”

大卫挠挠头,恍然大悟:“哦,你是说我爸送的那本小书, The Elements of Style, 《风格的要素》?我都忘了那本书。它是英语写作指南,很经典的一本工具书。里面有英语写作的基础规则、清晰表达的技巧、怎样建立简洁的文风。我要马上恶补一下这本书。“

李梅读大卫的第二稿感觉顺多了。但是,她感觉自己的英语水平也 so so,琢磨谁能帮大卫校稿呢?她想到了一个人,就跟大卫说:”老公,你觉不觉得你爸可以帮你校稿?我就跟他相处了几天,我总感觉他其实有大智慧的。他送给我的两本育儿书,都是英文原版的。他肯定懂英文的吧?说不定他的英文水平很高呢?你相不相信我的第六感啊?“

大卫联想起最近几年里父亲给自己和朋友介绍的书都是英文原著,他应该是通英文的,否则他不会有那么多的英文藏书。大卫伸手撸了一把李梅的头发,说:”老婆,还是你聪明,观察细致。我差点儿就漏了我爸。没准儿他真是一位英语专家呢?“

大卫父亲收到大卫的信和论文稿的时候,很惊讶,也很欣慰:”这几年,大卫知道了我有不少英文书籍,但是终于被李梅联想到了。李梅那丫头心细,提醒了大卫。不然,大卫恐怕还要多费些时日,才会走近我。眼下当务之急,是尽快帮他校稿。等下次他回老家的时候,我再跟他细细地聊。“

隔了几天功夫,大卫就收到了父亲寄来的包裹,厚厚一叠。父亲不仅修改了大卫论文中的遣词造句,还专门在空白信纸上写了修改意见,比大卫论文本身还多很多页。

大卫和李梅对视一笑,李梅说:”老公,咱家这一宝终于被你挖到了。“

有了父亲的建议,大卫的第三稿很快修改好了。父亲又给他审了一遍,用红笔修改的地方不多。大卫再改了一版,誊写了一遍,就交给了叶教授。

第二天,叶教授喊大卫去他办公室。大卫一进门,叶教授就走过来,拉了大卫到他的桌边坐下,说:”大卫,你的英文很不错啊。我没挑出啥毛病来,就是改了改论文的简述,主要是删了一些细节。你现在可以发去《中医杂志》编辑部了。你得加急发,差两天就是截止日。“

大卫说:”叶教授,不瞒您说,我的翻译稿是我爸帮着校稿的。是我老婆帮我挖到我爸这个大宝藏。我先去发稿,以后再跟你细聊我爸。“

叶教授看着大卫清隽的背影,若有所思,自言自语道:”我也捡到了一个宝。“

— 5 —

入夏以来,李梅经常睡眠不好,半夜醒来就无法再入睡。大卫提醒李梅要按摩两个安神助眠的穴位。可是,有些医者不自医,李梅就是这样一位医者。白天,她在医院给病人看病治病,到了晚上她经常累得不想动,别说给自己按摩了。大卫只好每晚给李梅按摩手腕上的神门穴和耳后的安眠穴,李梅的睡眠慢慢正常起来了。

大卫又查阅了清代中医赵学敏写的《本草纲目拾遗》,找到里面的草本安神香囊配方,给李梅制作安神助眠香囊。据书上说,这种香囊具有安神助眠、舒缓情绪的功效。

但是,这种香囊的药效只维持2周左右,要经常换新。所以,大卫就把配方抄在信纸上,贴在墙上:薰衣草5g、生龙骨6g、檀香3g、夜交藤6g、合欢皮6g。

大卫翻出李梅攒的碎布头,缝成了小布包。再把配方中的药材称好后混合均匀,在药船里碾碎,装入布袋,扎紧袋口。

李梅把香囊搁在枕边,淡淡的香气弥漫在卧室。

经过大卫的悉心治疗,李梅的睡眠慢慢地改善了。

大卫看香囊有效果,就试了一款幼儿体康香囊给梅梅挂在她的脖子上,具有温中祛湿、健脾护体的功效。大卫也抄了配方贴在墙上:山奈3g、白芷5g、藿香5g、艾叶5g。

大卫还教梅梅背诵古诗词。有一天,一岁多的梅梅举着香囊对李梅说:”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把李梅惊讶得直盯着小丫头看,梅梅又重复了一次:”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李梅这才确信小丫头是在背诵古诗。

大卫见了这一幕,很是得意地笑着说:“老婆,梅梅背的是魏晋人繁钦的《定情诗》中的两句,意思是用系在肘后的香囊来表达自己的挚诚。”

李梅斜睨了大卫一眼,嗔道:“老夫子,您尽教乳子一些古董。小心别误人子弟哟。”

大卫赶忙说:“不敢了,不敢了。老婆,我以后只教梅梅唱’排排坐,吃果果’,好不好?“

李梅乐了,说:”老公,你没文化,真可怕。“

大卫一脸委屈,暗自腹诽:”这女人反覆无常,到底哪样才合她的意?“他一把轻轻揽过李梅,说:”娃她妈,您列个教学大纲,如何?我就照着大纲教梅梅。“

李梅脸黑了一点,憋住笑严肃地说:”子不教,父之过。老公,你就是要教梅梅正确的,知道吗?”

大卫听了更懵了,心想:“看来老婆也不知道要教什么。我就自作主张,自由发挥,想教什么就教什么吧。”赶紧应付了李梅一声:”得令嘞,老婆大人。”

南方的夏天蚊子多,大卫参照宋代陈敬编纂的《陈氏香谱》里的驱蚊香囊配方,做了几个驱蚊香囊,挂在各间屋子里。也抄了配方贴在墙上:薄荷2g、丁香2g、薰衣草4g、七里香4g、艾叶4g。

在给家人用香囊改善他们的健康的过程中,大卫也了解了多感官吸收中药的原理。

— 6 —

大卫研一下学期期末考试之前一周,叶清和教授收到了卫生部在暑假期间举办”全国中医药学术发展战略研讨会”的通知,组委会邀请叶教授在会上做主题演讲。还邀请叶教授的硕士研究生王大卫介绍他发表在《中医杂志》英文版上的论文。

大卫收到参会通知之后,才恍然大悟,原来叶教授要大卫憋一个大招,是在这儿等着呢。

这次的研讨会在苏州召开,大卫提前几天先顺道回了老家王村,他想请父亲给他的英语演讲把把关。

父亲这枚家中宝藏果然战力强大,不仅帮助大卫的英语口语正音,还提出很多建议帮助他完善他的演讲稿。大卫在家的这几天,使出了洪荒之力,恨不能憋出个吸功**,把父亲肚里的墨水儿都一股脑儿地灌进自己的脑袋里。结果,大卫把自己弄得口舌起泡、心急上火。

父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有些后悔没有早些教大卫英语。不过,眼下,大卫光是应付研讨会上的英语演讲都恨不能三头六臂了,父亲也只能当下立马给大卫缺啥补啥,其它的以后再找机会细聊吧。

于是,父亲抽空给大卫煮了金银花茶、菊花茶、薄荷茶,都是在院子里采摘的新鲜药材。

去苏州开会前的那个晚上,大卫一直忙到鸡叫了才上床小眯了一会儿,去赶车的时候东方已经发白,阳河面上倒映出五彩的朝霞,很眩目。

大卫的演讲是在研讨会的第二天下午的英语专场。演讲者中一小半是来自海外的专家学者。虽然大卫在父亲的指导下,临时抱佛脚,已经用英语把自己的演讲稿背得滚瓜烂熟,但是,他走上讲台的时候心里还是忐忑不安,一会儿担心忘词卡壳,一会儿又顾虑自己的英语发音不标准,听众无法理解。

等他开口介绍自己的名字的时候,他终于静下来了。在台上很顺当地讲了十来分钟,然后邀请听众们提问。

大卫的演讲引起了在座的一位外国专家的注意。他举手,问:“王大卫,你为什么要研究《汤头歌诀》这本书里面的药方?”

大卫仔细打量了提问者,忽然喜上眉梢,说:“您是梅拉梅德教授吧?几年前的暑假,您来浦江中医学院开讲座,我听过您的课,很有启发。我对《汤头歌诀》的兴趣源自我爷爷,他用书里的药方诗启蒙我。我也一直在寻找家传的一本《汤头歌诀》,因为上面记录了具体的药材用量。”

在研讨会上遇见以前的学生,亚当·梅拉梅德教授很惊喜。但是,几年前那次的学术讲座时间不长,梅拉梅德教授没来得及记住来听讲座的每一位学生。

下午的会议结束后,大卫把叶教授介绍给梅拉梅德教授。没想到,他俩早就认识,几年前正是叶教授邀请了梅教授来做暑期学术讲座。俩老朋友相见分外高兴。叶教授邀请梅教授一起晚餐,大卫作陪。

原来,叶教授在英国的牛津大学进修过,他就是那时认识梅教授的。晚餐上,俩教授用英语交谈甚欢,大卫也跟着练了英语听力和口语。真是意外的收获啊。

— 7—

时间过得真快!梅梅两岁不到就能流利地背诵一些大卫教的诗歌了,尽管小丫头尚小,完全不解其意。大卫教梅梅背了

“百合固?汤:

百合固??地黄,?参贝母桔?藏。

麦冬芍药当归配,喘咳痰?肺家伤。”

李梅妈妈也教梅梅唱一些童瑶。她先挑些简单的童谣教梅梅:“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说我是好宝宝。”

最长的是老电影《护士日记》里面的主题曲“小燕子”,是李梅妈妈最喜爱的演员□□凤在电影里唱的,50年代红遍了大江南北,说的是建设包头钢铁公司的故事。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

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小燕子,告诉你,今年这里更美丽,

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

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

梅梅带着软糯的童音,居然把这首歌唱得像模像样的,乐得李梅妈妈合不拢嘴。

一天下午,李梅下班回家,看到妈妈躺在床上,女儿梅梅坐在旁边玩耍。李梅一紧张就大叫起来:“妈妈!妈妈!”

看到李梅进来,梅梅也学着李梅的样子叫道:“妈妈!妈妈!”

李梅走到床边,抱起梅梅,看到妈妈疼得满脸大汗。

“你哪里疼?”李梅一边给妈妈把脉,一边问妈妈。

“肚子这里。”李梅妈妈疼得快说不出话。

过了一会儿,大卫也下班回到了家。他马上把岳母送去医院的急救室。经过医生诊断,李梅妈妈被病毒感染了,和大卫诊断的一样。她的主要症状是肚子疼。值班医生告诉她:“除了多喝水、多休息,没有别的办法。”

回到家中,大卫想熬汤药给岳母喝,帮她快点康复。他在《汤头歌诀》中找到了“升阳益胃汤”,想起来他的毕业论文试验过这个方子,也调整过其中的药材用量,尤其是针对黄连的用量调整过两次。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他斟酌了一会儿,决定把黄连的用量减半,看看效果再做调整。

两周后,李梅妈妈就康复了。大卫和李梅决定把梅梅送去幼儿园,这样外婆就可以回杭州好好休养。她这两年照看外孙女梅梅,真的很幸苦。

要回杭州了,李梅妈妈心里很舍不得梅梅。但是她知道,必须先把自己的健康搞好,才能照顾好小外孙女。

李梅妈妈出发的时候,梅梅拽着外婆的衣角不放。李梅说:“梅梅,给外婆唱首歌,好不好?”

梅梅就站好,面对外婆,唱了起来:“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不开不开我不开,妈妈没回来。“

李梅抱起梅梅,边往厨房走边说:”梅梅,唱得真好。我们去喝牛奶,好吗?”

李梅妈妈眼眶红了起来,赶紧扭过头,跟大卫说:”我们走吧。“

大卫护送李梅妈妈安全地返回了杭州。

— 8 —

深秋了,夜里有些凉。李梅睡到半夜忽然醒了。她习惯性地用手摸了身旁,是空的。她睁开眼,看到房门底部有灯光渗透进来,在黑暗中显得很刺眼。

李梅起身,开门,便看到大卫正在厅里桌前看书,手上拿着一支笔转啊转,大卫的侧面线条清冽刚毅,李梅觉得好看得不得了。大卫应该是准备睡觉,穿了棉睡衣,松松垮垮的款式穿在他身上却有种说不出的好看。李梅在心里轻叹一声,原来他夜读的时候是这个样子的。她在房门口站了看了好一会儿,才被大卫发现。

大卫抬头看李梅时,先是一愣,很快眼底染上一抹笑意,继而弯起了唇角,整张脸都因为这个弧度而柔和起来。

李梅忽然想起几年前大卫来诊室实习的第一天,他俩对面坐着。他抬头,也是这么对他笑的。

大卫看李梅目光呆滞地看着自己,笑着冲她招招手,说:”过来。“

李梅很快走了过去,乖乖站在大卫面前。

”醒了?“

”夜读?“

两个人同时开口,又同时点点头,对视一笑。

李梅问:”老公,在读什么?“

大卫拉李梅坐在腿上,说:”老婆,我在读研究《汤头歌诀》的论文,就是我在考研前一天发现的。那天,梅梅第一次发烧。“

李梅当然记得那天的事,她还批评大卫读与考研无关的文章,浪费备考的时间。李梅微哂,用手指戳了戳大卫的脸,说:”其实,一直以来,你都是以《汤头歌诀》为你的主要目标吧?“

大卫说:”嗯,”也没否认。

大卫看了眼墙上的挂钟,已经快两点了,他就拿起论文,牵了李梅回房间,开了小灯,扶李梅在床上躺好,自己也倚着床头坐下。用手抚摸了李梅的眼睛,让她闭上眼。然后翻开手上的论文,便开始读了起来。

夜已深,大卫的声音刻意放缓放轻,低沉悠扬,李梅渐渐放松下来。大卫的读书声果然有几分催眠效果,李梅很快就睡着了。

— 9 —

经过两年的学习,大卫获得了中医学硕士学位,也留校担任中药系讲师,同时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学校在新建的家属楼里分配了一套二居室公寓给大卫。新家在三楼,这是对付南方的潮湿气候相当好的楼层。

星期天一早,大卫请来他的几位学生帮忙搬家。这几位都是校足球队的成员,身强力壮,但是,搬着大卫自己打造的实木床上上下下的,个个都累得呲牙咧嘴的。等搬好大卫家的全部家当,这几个壮小伙子就累摊在地饭上了。李梅赶紧给他们递上茶水,梅梅递上小毛巾,奶声奶气地说:“大哥哥,擦擦汗。”

几个小伙子听了一乐,贪便宜地纠正说:“梅梅,喊错了。不是哥哥,喊我叔叔。”

梅梅睁着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地,怔住没动。

大卫走过来,拍了其中最壮的小伙子说:“别吓着我家公主。还想让人喊叔叔咧,你们自己看看,哪有大人样?快起来,洗洗手,吃饭了。”

大卫之前忙于上班和读书,日常除了给李梅和梅梅做饭以外,很少请客。新家的厨房宽敞,大卫兴致勃勃地做了几只拿手菜,款待他的学生们:葱?大排,糖醋小排骨,腌笃鲜、水晶虾仁、响油鳝丝、油酱大闸蟹、莲藕排骨汤、清炒上海青。几位小伙子看到满桌子的美味佳肴,眼睛大放光彩,坐下来大快朵颐,风卷残云般地把桌上的菜一扫而光,还舔了舔盘子,意犹未尽。

住进新房的第一晚,李梅给梅梅洗好澡、讲了睡前小故事之后,自己就迷迷瞪瞪地睡着了。夜里,梅梅一脚蹬到李梅,接着把腿搁到李梅身上,就把李梅弄醒了。李梅睁眼一看,是个陌生的房间。她坐起来,揉揉眼睛,才意识到,这是梅梅的新房间,小小的,粉粉的。李梅起身,轻轻给梅梅掖好被子,拉开门,正准备走出去。

大卫正在厅里一角的书桌前读书,清隽的背影显得十分寂寥,李梅心里升起浓浓的爱意,冲得她眸子湿润了。李梅悄悄走到大卫的侧面,只见大卫头发半干未干,一缕发丝耷拉在耳边,气质干净出尘。李梅看得出神,暗自腹诽:“这个男人相貌出众,谦逊沉稳,有着与众不同的涵养和气度。谁能想得到,这么个美男子已经被我给收了。哼哼。”李梅正被自己的登徒□□般的非分之想弄得身心荡漾时,不料,大卫突然在眼角的余光里看到了李梅,轻声问道:“看什么呢?”

李梅条件反射般用手抹了一把自己的眼睛,从指缝里看了一眼大卫,翁神翁气地说:”没看什么。“说完便转身潜逃。

大卫站起来,追过去,一把拉起李梅的手,看着李梅眸子里尚未退去的**,仿佛看穿了她刚才窥视自己时的荡漾,说:”老婆,我们睡觉去吧。“

这一夜,新房气味很浓。

— 10 —

那年夏天,华生从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获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并被罗格斯大学聘为助理教授。他利用暑假去北京探望父母,并来到上海看望老朋友。刘英也跟他一起回来了。

仨好朋友再次相聚在熟悉的校园里,仿佛又回到了大学同窗的青春年华。

一见面,大卫赶紧邀请华生为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做一次讲座。准备一周后,华生的讲座顺利举办了,就在几年前他们仨听亚当·梅拉梅德教授做暑期讲座的同一个阶梯教室举行。华生走向讲台还没开口,眼里满是怀旧之情。

华生开始了他的讲座。刘英坐在第一排,专注地看着华生。大卫还是照常坐在教室后面的最后一排。华生的讲座内容很新颖,说话也很幽默风趣,不像学生们嫌弃的那种满脸严肃的老学究。黑板两边的两个大屏幕播放着他的演讲幻灯片,上面有图片和文字。华生讲完了他准备的内容,就邀请学生们提问。在教室左边过道尽头的麦克风前,马上有十几个学生排队等着向华生提问。

其中,有几位女生脸色绯红,满脸都是很崇拜的神情。大卫正跟刘英在一旁聊天,不经意眼光扫过排队的学生,跟刘英说:“华生英俊潇洒、风度翩翩,看把那些学生娃迷得。哈哈。”

刘英蹙了蹙眉心,想起来大学时期自己还暗自喜欢大卫,是不是也跟这群小学妹现在的样子差不多啊。刘英脸一红,睨了大卫一眼,对他幸灾乐祸的样子不以为然。撇了撇嘴,戏谑地说:“华生哪能跟您比呀,他迷倒学妹的段位太低了。嫂子是不是还不太了解你在读书时的风流倜傥吧?我要去跟嫂子说说,好好看住你。”

大卫立刻怂了,跟刘英赔不是,说:“哎呀,刘英啊,我就开个玩笑,你别介意呀。再说,华生弄完这个讲座就该走了,那顾得上惹桃花。你嫂子那里就麻烦你口舌积德,别去她耳边吹风。她耳根子软,哪天跟我置了气,我就得睡厅里。严重的时候,她还会罚我跪搓衣板。太惨了。”

刘英看大卫卖惨,其实是撒狗粮,噗呲一声笑起来,继而很严肃地说:“王大教授,您知不知道您走哪儿都不忘撒狗粮、秀恩爱?您知不知道您从年轻的时候开始,就迷倒过多少粉红少女?气人的是,您像花蜜那样吸引了无数花蝴蝶,却不自知?连华生都把醋坛子打翻了几坛。”

大卫听了一惊,连忙问:“华生吃我的醋?”

刘英觉得自己话多了,赶紧用手在嘴巴上比划拉链,一拉,噤声了。

华生走过来,边扯开领带边说:“你们聊什么呢?”

大卫立刻说:“华生,你介绍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对我很有启发,尤其是用计算机技术分析和统计数据。你处理海量数据也令我感到很佩服。你是怎么画出这么多彩色曲线的?我要向你学习,学会用新的计算机技术来加快我的研究工作。”

华生看着一旁憋住笑声的刘英,再看看大卫,说:”你们肯定不是在聊我的讲座,对不对?”

大卫装出一脸无辜的神情,说:“我们就是在聊你的讲座啊。”说完憋不住了,笑了起来。

华生斜睨了刘英一眼,一把拉过来拥在怀里,说:“刘英,你也不说实话,是吧?回头收拾你。”

刘英在华生怀里动弹不得,只好坦白说:“王教授担心你在这里勾引小桃花。我就稍微威胁了他一下,要去跟嫂子报备他的黑历史。他急了,就撒狗粮、秀恩爱。”

华生这才忪了口气,放开刘英,懒洋洋地说:“我也正准备去跟嫂子讨杯酒喝。”其实,他还是对在大学期间没敢跟刘英表白这件事情耿耿于怀,那时,大卫像一堵高高的墙,横亘在他与刘英之间。在大学里,大卫的涵养和气度、不浮躁不功利、气质干净、相貌出众、谦恭有礼,没有人不喜欢。在大卫这种美不自知的人面前,华生总有强烈的自卑感。

大卫一看这俩小同窗把聊天都带沟里了,忙转移话题,说:“刘英,我看你拿着的相机很小巧,跟一张卡片那么小。我看你在台下举着相机给华生拍照,很知性优雅。你得教教我怎么使用,我要去买一只这样的相机,给我老婆和女儿拍照。”

华生接过话题,说:”啧啧!果真跟刘英观察的一样,你逮住时机就撒狗粮。好吧,看你知错就改,我来教你。你刚才问我的那些专业问题我三言两语也说不清楚,我们可以通过伊妹儿多聊聊。”

“伊妹儿?”大卫以为华生说的是某位电影明星,因为他很少去电影院,在家也没时间看电视,不太了解影视界的最新动态。

“哦,伊妹儿就是电子邮件。”

“哈哈!”大卫笑得眼泪都出来了。“不过说真的,我要向你们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大卫认真地说。

“我们互相学习吧。”华生还是像在大学时那样真诚谦虚。

“那好,一言为定!先去填饱肚子吧。”大卫说。“我这就叫李梅一起来吃饭。”

“哦对了!我还没见过大嫂呢。”刘英说。

“我也想见见大嫂。”华生补充道。

“好好好!你们大嫂也想见你俩。”大卫很高兴地说。

— 11 —

傍晚的时候,华生和刘英来到市中心豫园,在绿波廊二楼找了一张桌子,坐下来准备晚餐。绿波廊位于豫园九曲桥畔,以上海本帮菜和苏州风味点心闻名。

大卫带了李梅和梅梅稍后些也走进了绿波廊。

梅梅见了华生和刘英,很亲热地说:“叔叔、阿姨好!我是王和梅。”

刘英见了梅梅,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可爱的小姑娘,拿出早早准备好的礼物,送给梅梅,说:“王和梅小朋友,你好可爱哟。” 她转头悄悄地对华生说:“我好喜欢好喜欢这小姑娘。”

华生懂了刘英的心思,揉了揉刘英的头,也轻轻地说:“就快了。”对梅梅说:”来,梅梅,叔叔抱会儿。“

等他们落座之后,大卫就接过梅梅,搁她坐在腿上,揉了揉梅梅的头顶,轻声问:“梅梅,饿了吗?想吃肉肉还是想吃面面?”

华生看了惊呆了,嘴巴张了老大,不可思议地盯着大卫看。他与大卫同窗四年,从没见过大卫如此温柔如水。

刘英和李梅一见如故,很亲热地聊了起来。她们商量好了菜品,下了单。等上菜的空档儿,李梅就拿出包里的毛活儿,开始织起一只小小的袜子来。刘英一看,就知道那是给梅梅织的。

刘英看到李梅边聊天边飞快地织袜子,原来是遇到了同好,也从包里拿出袜子来织。

“我经常有新的设计想法,一想到就马上起头,开始一个新项目。等织了个大概,就又被其它的设计或者花样打断。”刘英一边用圈针织袜子一边坦白道。

李梅听了也附和道:“我也是。所以,我家里囤了不少没做完的活儿,都攒在大卫给我打的樟木箱子里头。“

刘英听李梅说起大卫,就想起前几天大卫说被李梅罚跪搓衣板的事儿,就问李梅:“嫂子啊,听大卫说,被你罚过跪搓衣板?“

李梅听了一愣,继而莞尔一笑,说:”刘英,你被大卫糊弄了吧?我哪敢罚他呀?我们家的所有内务、外务都由大卫一手操办。罚了他,我娘儿俩得喝西北风去。”

得,刘英又被撒了一顿狗粮,囧得话都说不出了。

李梅没注意到刘英脸上的小表情,抬眼看着刘英织毛线,指着刘英手上用的那根圈针好奇地说道。”刘英,你那是咋织的?”

刘英这才从刚才的窘境里出来,忙说:“这是我在校园编织小组学到的。我织慢点,给你看这根魔法圈针怎么织的。”

李梅边看边点评:“哦。这种魔法圈针不用换针,倒是挺省事儿的。”

刘英点点头说:“对呀。我现在织袜子喜欢用这种魔法圈针织,又快又好。”

突然李梅有点神秘地低声说:“刘英,我跟你说,大卫也会织毛线了。”

刘英很惊讶,眉毛一挑,说:“真的啊?嫂子,你用啥魔法把个帅锅变成了织男?太不可思议了。”

李梅得意洋洋地说:“我可没有逼迫他,是他自投罗网的。”

刘英说:“大卫同学还好这一口啊?太神奇了吧。嫂子,赶紧的,细节细节。”

李梅听了也笑了,她不知道大卫在大学时给人的印象是什么,可能跟他们认识之前很不一样吧。她对刘英说:“可不是吗。有天晚上我去居委会跟姐妹们一起织毛线。后来下雨了,大卫来送伞。我看他等得也无聊,就让他拿了两根针和一团毛线,我教他织平针的口诀。”

刘英问:“还有平针口诀?”

李梅说:“是啊,就是给编织新手入门的平针口诀:进门。转身。出门。上楼梯。”

刘英恍然大悟,说:“哦,是那个口诀呀。我奶奶以前教我织平针也用了这口诀。”

两个女孩聊得很投缘,不约而同地大笑起来:“哈哈!”

华生看她俩聊得热闹,凑过来很好奇地问:“艾,你俩在聊什么?这么高兴。”

大卫也在笑,拦着华生说:“华生,快别理她们。不然,她们也会把你收编了。你想学织毛线吗?”

华生一脸很认真地对大卫说:“你绕了我吧。我宁愿在大太阳底下割草、整草坪,也不想去弄针弄线。”

“哈哈!”大家都笑出眼泪来了。梅梅一脸懵圈,不知这几个大人疯疯癫癫地笑那样,也跟着咧了咧嘴。

笑了一阵,华生有些怀旧地说:“豫园这里的小笼包真好吃啊。读书的时候真穷,我记得在大学四年里我只来这儿吃过一次小笼包。”

大卫说:“我也是参加工作以后才知道这里的小笼包是特点。”

刘英满眼闪光地说:“读书的时候,我来吃过几次。离开上海这么多年,一直很怀念这里的小笼包。”

李梅一看这仨还难过上了,马上笑着说。“哎哟!别再怀旧了。赶明儿来豫园南翔馒头店吃个够南翔小笼包。不过得赶早,卖得可快了。”李梅开始喜欢上大卫的老同学了,尤其是刘英,她俩立刻成了编织好友。

说话间,菜也陆续上齐了,有拆骨八宝鸭、锅烧河鳗、乳汁扣肉、香干马兰头。还点了据说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问上海时曾经品尝过的鸳鸯酥、元宝酥、蝙蝠酥、兰花酥。这些酥点造型精巧逼真。梅梅问大卫:“爸爸,这些鸭鸭可以吃吗?”

大卫挂了一下梅梅的鼻子,宠溺地说:“傻丫头,这些都是假鸭子,是用面粉做的点心。放心吃吧。”

梅梅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块鸳鸯酥,咬了一口,咂巴着小嘴,咪着眼,摇头晃脑地说:“好吃。” 看得李梅更馋了。华生暗自腹诽道:“看刘英的那馋样。真不知她是馋点心,还是馋小姑娘。”

大卫一脸笑眯眯的神情,专注地看着梅梅一小口一小口地吃点心,时不时拿了手帕擦擦梅梅的小油嘴,满脸老父亲的慈祥。

吃好晚餐,他们慢慢走过九曲桥。刘英与李梅还在叽叽喳喳地聊着。刘英约李梅一起去看芭蕾舞剧《天鹅湖》,拉上大卫、华生,说要来一场双双约会。

大卫与华生在后面跟着,相视苦笑,宠妻老公们只好舍命陪夫人们去看芭蕾舞啰。

— 12 —

离看芭蕾舞剧还有几天,大卫专程去杭州接了岳父和丈母娘,来上海小住一段时间。其实,请老丈人丈母娘来上海的最主要的目的是帮着照看梅梅,好让他和李梅去跟华生刘英看芭蕾舞剧、整一场双双约会。

看戏的这天正好是星期天,大卫邀请华生和刘英来家里晚餐,提前到5点开饭,好赶上晚上七点半的演出。

正值三伏天,上海就像被丢进了一个大桑拿浴室里,湿热交织、昼夜温差小。下午,华生和刘英走进大卫的家属区时,已经看到不少人在提水泼洒地面来降温,以便家人在夜幕降临的时候可以把竹床搬出来乘凉。有些老人家在已经洒过水的地方坐在竹椅上摇着大蒲扇乘风凉了。

进了门,梅梅一头扑了过来,抱住华生的腿,说:“叔叔,你给我带糖了吗?”平日里,大卫不许梅梅吃糖,怕她的小乳牙被蛀成洞洞。

华生连忙蹲下来,眼睛与梅梅平视,说:“梅梅,听你爸爸的话,不吃糖,多吃菜,好吗?”华生说完,站起身,抱起梅梅走到饭桌边。华生被桌上已经摆上的几样凉菜惊艳到了,有凉拌海蜇头、水晶皮冻、什锦拼盘。华生馋得口水都快流了下来,说“乖乖,看这阵势,大卫是在憋一个大招哇,准备大显身手呢。”

刘英跟在华生的后面,说:“小华同学,你这馋猫,太馋了!你有没有跟大卫说,自打毕业,你就开始馋大卫做的菜了吧?隔三差五地念念叨叨想吃大卫做的红烧肉、五香熏鱼,吧啦吧啦地。来,把梅梅给我,你快去厨房帮帮忙去。”

刘英抱着梅梅,又亲又捏脸蛋儿,搂着梅梅好不亲热。过了半响,刘英才想起来给梅梅的礼物还没给呢,就在包里掏出几件娃娃衫,给梅梅,说:“梅梅,这几件衣服是给芭比娃娃穿的。阿姨给你的娃娃呢?拿来我们一起给她穿上。

李梅妈妈从厨房里端菜过来放在饭桌上,跟刘英打招呼。刘英扭过头来,说:”伯母好!我和华生来蹭饭,给您添麻烦了。”

李梅妈妈乐乐呵呵地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梅梅忽然听到一句熟悉的句子,就奶声奶气地说:“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刘英听了,说:“梅梅,你好厉害呀,会背这段《论语·学而》。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梅梅眨巴眨巴眼睛,摇摇头,说:“阿姨,我要吃菜菜。”

站在一旁的李梅笑着说:“来,梅梅,我们去吃菜菜。”牵过梅梅,转头对刘英说:“大卫对梅梅的教育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哈哈!”

刘英说:“梅梅这么小,就会背《论语》了,说明王教授在揠苗助长啊。”

李梅说:“回头罚大卫给梅梅洗衣服。子不教,父之过。哈哈。”

说话间,厨师长、主厨、主厨助理端着热菜走出厨房。李梅为刘英介绍厨师团队成员:”厨师长是我爸爸李教授,主厨是大卫,主厨助理是华生。“

李教授边解围裙边乐呵呵地对刘英说:”你就是刘英吧?幸会幸会。”

刘英赶忙说:“李教授好!我和华生来蹭饭,打扰了。”

华生解开围裙,斜睨了刘英一眼,说:“英子,我跟大卫学了几招,可以吃遍天下无敌手。以后在家我都要横着走。”

刘英听了一笑,说:“华螃蟹,横着走一个,给我们梅梅看看呀。”

大家看着这小两口逗趣,都笑了起来。

大卫赶紧说:“别光站着了,爸、妈,你们坐下来。华生、刘英、李梅,你们都赶紧坐下来。开吃。”

刘英仔细看一看桌上的菜,说:“哇塞,清炒虾仁、本帮红烧肉、丝瓜炒鱼片、三鲜蹄筋,全都是华生心心念念的美食。还有冬瓜番茄扁尖汤。大卫,你这厨艺赶得上米其林三星主厨了。”

华生问:“刘英,什么是扁尖?”

刘英回答:“扁尖是江南地区的一种特色笋干,通常以竹子的嫩芽或嫩鞭为原料,先加盐水煮,再经炭火烘焙而成。扁尖是一种万能提鲜食材,常用于制作各种汤品,能让汤汁鲜美无比。你一会儿尝尝就知道了。“

李教授微哂,说:“小华呀,你是北方人吧?”

华生笑嘻嘻地说:“李教授,我就是一个皇城根儿下长大的小子。嘿嘿。来上海读大学才开始认得一些上海菜。学生食堂里面的红烧大排、粉蒸肉、狮子头、炸黄鱼都是我的最爱,在北京吃不到。我记得我们第一学年食堂里的红烧大排价格是一毛七分,粉蒸肉和狮子头都是一毛五。每月伙食费十二块五毛钱就可以吃得很好。而且,还有女同学把节省下来的粮票送给我们男生,很有爱哟。”华生边说边斜睨了刘英一眼。

刘英暗自腹诽道:“华生这小子回忆就回忆吧,还捎带把我给扯出来。”就拍了下华生,说:“华同学,省省力气哈。你再那么多话,小心我们把好吃的都抢光了。”

大卫赶紧说:“华生,快吃快吃。一会儿我们得出发了,不然赶不上演出了。”

饭后,李梅和刘英赶紧认真打扮了一番,看得大卫和华生“啧啧”赞美。李梅施施然一转身,妞了扭腰肢,勾了勾手指,用京剧道白爹声爹气地说:“夫君,来呀来呀,同去瞧那《天鹅湖》哟!这等新鲜精致,咱可不能错过!”

大卫戏谑地一把抓住李梅的手指,说:”娘子,俺来也。也好同你去见识一番新奇景致。“

华生说:”哎,大卫、嫂子,你俩秀恩爱不带这样的啊。是不是应该提前通知一声啊?没你们这样不按牌理出牌的。“

看着这伙年轻人互怼,李教授夫妇俩也哈哈大笑。梅梅虽然没看懂这些大人们在闹那样,却也受感染地笑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