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孤独月 > 第2章 002 孤独

孤独月 第2章 002 孤独

作者:白鸟一双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6 19:04:23 来源:文学城

在这种重要场合,旁若无人埋头睡觉的,秦泽是第一个。

寥寥数眼,何若镜就对秦泽有了基本判断——

一位货真价实的,吊儿郎当公子哥。

窗外黑云压城,暴雨已至。

密集的雨点迅疾打下,沙龙还在继续。

轮到何若镜上台时,已经是一个多小时后。

她的题目是:何为自由?庄生梦蝶与柏拉图“洞穴隐喻”。[1]

她从东西方哲学两个角度探讨自由,讲述它们共有的,对现实真实性的质疑。

以及二者对终极自由的定义:一个是“万物与我为一”的齐物境界,一个是认识真理与承担启蒙责任的真正解放。

如果单纯是照本宣科,自然与其他老学究别无二致。

可何若镜偏偏另辟蹊径,从自己的一个梦讲起。

“去年夏天,我在书房煮茶,等茶煮好后,我起身拿起壶来倒茶,热茶在杯子里腾起雾气,我竟突然一脚踩空,跌进滚烫的茶汤里。”

“原来我变成了一片碧绿茶叶,顺水漂流,从细小河流一直漂到大海。大海深处有龙宫,龙族正在设宴招待客人,见了我,便要将我和其他茶叶一起磨成茶粉。”

“眼看着要粉身碎骨,我心急如焚,却又一次感到失重,重新坠入深渊。跟着我又浮起,原来是一只海豚救了我。”

“这只海豚浑身是很奇异的红色,背着我一直往岸边游,快安全时,它却突然跳了起来,在岸上搁浅。而我被它甩落,重新掉进大海,再无自救可能……”

“就在这个时候,我醒了。原来是一场梦。”

“原来……之前我煮上茶后,就在困意下打起盹,热茶实际上还没起身去倒。”

“这时候我听到了奇怪的声音,再回头看去,书桌上有一条红色鲤鱼正在挣扎翻腾,是刚从鱼缸里跳出来的。”

“于是,彻底梦醒的那一瞬间,我不知道我是我,还是我是茶叶,又或者我是那条红色鲤鱼。”

……

无论是哲学观点的阐释,还是她本人天马行空的梦,都赚足了在座同行们的注意力。

也唤醒了第一排的秦泽。

秦泽原本只是替兄长出席一场哲学沙龙,单看主题就知道无聊透顶,据说去了不少哲学学者。

所以一开始时,他只是准备在会场睡个觉,听那些老头儿讲那些玄之又玄的东西,只当是有了助眠的背景音。

可后来,背景音好像就不同了。

是女孩的声音,温和从容,能把哲学问题讲得深入浅出。

他半睡半醒地听完了完整的发言,终于忍不住睁开惺忪的眼睛。

睁眼的那一刻,她的发言已戛然而止,而他却还在着迷她的那个梦。

他渴求知晓她更多,于是向她望去,随后便碰触到了女孩同样望过来的眼神。

秦泽微微怔住,瞧见她穿着一身淡雅的竹叶刺绣长裙,高挑优雅,皎皎如雪月之姿。那双漂亮的杏眼恬静而有神,睫毛轻颤时,透出一丝看不真切的狡黠,如平静湖泊下,藏着的暗流涌动。

她的模样果然与她的思想、她的声音一样美。

那短暂的一瞥,让秦泽心跳空了半拍,呼吸失了节奏。

“哲学确实并非无用,至少它能让人好梦。”女孩打趣般道。

好个“无用之用,方为大用”的哲学。[2]

会场的人们闻声都笑了,对她话里的调侃,都是心照不宣。

秦泽慌忙起身,想要坐直些,以挽救他的形象。

但女孩早已讲完下台了,他只好飞快地扫了一眼幕布。

幕布上有她的名字,以及微信号。

“何若镜。”

没来由地,秦泽觉得她连名字都很特别,别有关窍。

于是趁着最后一位学者上台,他迅速在手机上查了查。

从《庄子》里看到了这句:“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3]

秦泽看不懂,也因此笑了笑。

请教《庄子》蕴含的哲学问题,或许是约哲学学者出来的绝好借口。

不过在此之前,他需要成功加上何若镜的微信号。

然而就在他查询她名字渊源的间隙,新上台的学者已经开始发言,秦氏集团-派来的助理专业地切换了PPT。

正在扫码的秦泽,最终只扫到一个残影……

斜后排的何若镜,目睹了这一切。看着秦泽与助理大眼瞪小眼,助理满是茫然不解,实在有趣。

她也明白秦泽的用意,在沙龙活动结束后,见秦泽第一个过来找她搭讪,也并不感到意外。

“你好,我叫秦泽。”他在她身旁站定,礼貌伸手。

她同样礼貌回握,笑了下,言简意赅:“何若镜。”

在此之前,她早已听说过这位“秦二少”从前的种种事迹。

身边女孩来去熙攘,每段感情都出手阔绰,同意分手后,也会带着笑意询问,是否需要开车送她回家,好像从不伤心。

不羁性格犹如脱缰的野马,真不知以这种风流公子哥的秉性,究竟能有几分真心。

对待这类人,何若镜一向敬而远之。

短暂相握的手,很快就彼此松开,秦泽先一步开口:“何教授,可以加个微信吗?”

“不好意思,秦先生。”何若镜客气地拒绝,“我的社交圈很小,一般只加熟人,还有学术相关的。”

这样的拒绝已算强硬,可又与方才违背,秦泽愕然:“你刚才有把二维码投屏,邻座好几位都添加了好友。”

“是啊,那都是学术相关的。”何若镜缓缓一笑。

秦泽:“……”

这句解释,才算是彻底将秦泽噎住。

他确实可以大言不惭,说自己也是学术相关的人。可方才睡觉被抓包的那一幕,好像已经将他的可信度降至冰点。

正思忖间,面前的女孩已经从他身侧离开。

看她的态度,再追上前去强要联系方式,估计也是一场徒劳,更显得不尊重。

秦泽想想,也就暂时作罢,准备另寻他法。

又见窗外暴雨如瀑,不禁多望了几眼何若镜的方向。

三分钟后。

站在大楼门口的何若镜,收到了秦氏集团助理送来的一把雨伞。

纯木质手柄,黑色伞面,印有特别的logo,有股复古英伦风。

何若镜道谢之后,问起助理归还的地址。助理却笑着摆手,言说这伞是送给她的。

部分活动主办方确实有这样的细心,不过何若镜看向其他与会人员时,他们的伞,却都与她的这把不同。

何若镜没有多想,再次道谢后,就驾车离开,前往城东的父母家。

她平常基本上每两周会回父母家一次,但最近寒假收尾时,为了申报课题,赶着写本子,后面又忙着马拉松比赛和哲学沙龙的事,过完元宵节后就没再回去,算起来已经有将近一个月没见父母。

在地下车库停好车后,何若镜乘电梯上楼。到门口时,才打开包翻腾,无果,随后直接拨通了妈妈的电话,慵懒地撒娇。

“妈,钥匙没带,你来给我开个门呗。”

母亲何珍以为她是开玩笑,但还是起身开门。

见到许久不见的女儿果真站在门口后,不禁笑骂了一声:“咱们家的大忙人,还知道回来。”

又想起外面下着大雨,何珍揪起心:“没淋着吧?这么大雨还赶过来,不挑个日子。”

“没有没有,我哪儿都挺好,就是有点饿了。”家里的一切太过熟悉,何若镜闭着眼都能换好拖鞋,熟练地搂住妈妈讨吃的。

“饭已经快好了,还差道凉菜。”何珍亲昵地抱了抱女儿,“你有口福,每次回家都能赶上好吃的,今晚这栗子鸡费了我好多功夫。”

“那是。”何若镜轻应了声,又想起来问道,“对了,我爸呢?”

“你爸这个人,跟你一个样。”何珍手里的一小把香菜一直都还没放下,笑道,“所里的同事请他帮忙写序,他能闷在书房一整天不出来。”

“老朱。”何珍抬高声音喊了几声。

朱清时很快就出来了,正伸了伸手臂,久坐浑身都又酸又僵。

“珍宝好不容易回趟家,你跟没事人似的,也不知道早点从你那山洞里出来。”何珍埋怨道。

朱清时连忙赔不是:“是我这老头子耳聋眼瞎,真没听见。”

“不过我这也是不甘落后。”朱清时望着何若镜,赞叹她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再不用点功,可要被咱们珍宝超过了。”

何若镜的小名与大名完全无关,叫“珍宝”。

意为何珍的宝贝。

母女一体,何珍当年生何若镜时,很是凶险,羊水栓塞让她在鬼门关走了一遭,差点丢了命。

后来在给何若镜上户口时,何若镜跟了母亲的姓,本就是理所应当。

朱清时顺手拿过何珍手里的那把香菜,去厨房料理最后那道凉菜,而何珍则有了空闲,问起何若镜:“珍宝,你上次说准备把男朋友带回来让我们看看,日子定下没?”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何若镜觉得瞒无可瞒,索性坦诚告知:“日子不用定了,我俩分手了。”

“分手了?”何珍大为震惊,“上个月不还好好的吗?为什么分呀?”

“就是前几天的事。”何若镜无奈,“因为他向我求婚。”

“求婚不是好事吗?”

“是在马拉松比赛半路。”

“那是有点不太……”

“还捧了束粉色玫瑰花,说是我最喜欢的花。”

“他怎么能这么……”

“是吧,妈,你跟我爸都知道的,我最喜欢的是蓝紫色的绣球,是无尽夏。”何若镜默然两秒,缓缓道,“可他不知道。”

多余的话,好像再不用多说。

何珍全明白了。

随后朱清时才端着饭菜从厨房出来,听了半句云里雾里,正要追问何若镜,就被何珍拦住,讲起前因后果。

新做好的饭菜有些烫,何若镜先回了自己的卧室,刚一进门,就看到手机屏幕蹦出消息。

是微信好友申请,对方昵称:“无尽夏”。

何若镜愣了一秒,才去看申请理由,前后发了两句:

“知道你一般只加熟人,还有学术相关的。”

“但我可不可以,成为那个不一般?”

[1]庄生梦蝶:出自《庄子·齐物论》。大意为:庄子曾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飞舞的蝴蝶,醉卧花心,追蜂逐蝶,快意自得,不知自己是庄子。顷刻间醒觉,惊异地发现自己不是蝴蝶,而是庄子。于是庄子迷惘不清,不知是庄子梦为蝴蝶,还是蝴蝶梦为庄子。

柏拉图洞穴隐喻:出自柏拉图《理想国》第七卷。大意为:有一群囚徒每天生活在一个洞穴里,他们的头和脚都被捆绑起来,无法动弹。在他们的身后有一堆火,囚徒和火的中间有一堵矮墙。墙下有人举着各种各样的雕像走过,火光将这些雕像投影在囚徒对面的洞壁上,形成各种影像,而囚徒认为这些影子就是实物本身。有一天,一名囚徒离开了洞穴,见到洞外的阳光,开始察觉原来自己一直被影像欺骗,于是他返回洞穴,向其他囚徒讲述自己所看到的真相。但是他惊讶地发现,大家居然都不相信他。

[2]出自《庄子·人间世》,引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作为解释:【一棵高大的栎社树,因为木质疏松,没有用处,所以匠人不去砍伐。大树托梦对人说:“长期以来,我致力于只求无用。曾有几次,我都几乎死去,现在才成功达到无用的目的,对我来说,这就是最大的用处。”《人间世》篇末说:“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无用乃是全生之道。】(所以哲学上有“无用之物,方为大用”的说法)

[3]引自《庄子》,翻译参考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一个接近于完美的人,心如明镜,不为物所移,对外物无求无待;物来而对应,但不存之于心。因此,接近完美的人能在对应中战胜外物,而不为外物所伤累。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002 孤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