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古代种田日常 > 第22章 多年黄精

古代种田日常 第22章 多年黄精

作者:倾碧悠然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4:36:13 来源:文学城

开山第四天,三房众人神采奕奕。

和前几天一样,兄弟三个和赵家人一起走,林振德带着妻女和儿媳妇去山上。

他先带着几人去了一处长山蘑菇的地方:“有一年是我卖的,这种蘑菇很鲜美,大户人家的夫人喜欢吃,连同赏钱一起,给了我们二两银子。”

何氏讶然:“你怎么第一天不往这边来?”

“蘑菇不是每年都有。”林振德摇摇头,到了地方,看见那长蘑菇的木头桩子都烂完了,别说蘑菇,连蘑菇渣渣都没见着。

何氏很失望。

原以为又能进账二两呢。

林振德脚下一转,去往另外一片山头:“青武媳妇,那边路不好走,你带着你妹妹就在这附近转一转,我跟你娘去就行了。”

余氏也不多问,目送二人离去后,看向林麦花:“现在去哪儿?”

林麦花刚才进林子,脖子被一种树叶给刮过,半天都火烧火燎的:“我好想洗洗脖子。”

余氏站在高处往底下看,道:“那边山涧里好像有水。”

两人在林子里穿梭,没有人开路,走得颇为艰难。因为走得慢,二人四处张望,林麦花看见了一窝野蛋。

她脖子也不痒了,飞快从藤蔓间窜过去:“有蛋!”

她一心奔着野鸡蛋,忽然听到旁边草丛里传来咕咕的声音,侧头一瞧,先看见了一簇艳丽的羽毛,见那羽毛在动,似乎要逃,她来不及多想,整个人扑了上去。

草丛里的声音不对劲,余氏急忙撵上来,看到小姑子趴在地上,忙问:“你怎么了?摔着了?”

林麦花眉眼弯弯:“嫂嫂,我抓住野鸡了。”

余氏惊喜:“真的?扯出来看看!”

野鸡的一个翅膀上有伤,不知道怎么伤的,余氏飞快扯了一根藤蔓,将野鸡捆翅膀捆脚,两人以前都没碰见过,害怕着到了手的野鸡飞了,捆得严严实实。

经历这一遭,林麦花的脖子更痒了,于是,两人收好野鸡和蛋,飞快往水声处去。

水是从山上流下来的,不知源头在哪儿,林麦花洗脖子时,发现水里有鱼,乍一看,足有两三斤,那么大的鱼至少有四条。

可惜这塘水虽然不深,但却有两三丈那么大,想要从里面抓鱼,凭林麦花是不行的。

缺油少盐,这鱼拿回家就这么煮汤,补身是真的,但也真的很腥!

余氏见了鱼,欢喜道:“可以拿回家做成咸鱼,回头弟妹生了,给她坐月子吃。过年拿来送礼也不错。”

至于卖……姑嫂俩都没想过。

鱼卖不上价钱,且此处距离村子走路要一个多时辰,拎着桶不好走路,这鱼拿回家里,多半已经死了。

死鱼更卖不上价。

姑嫂二人接下来就没有太大的收获,采了一些蘑菇……自家吃的那种,余氏说能吃,林麦花不确定,后来与林振德夫妻俩会合后,何氏说那些蘑菇不能吃,只有其中两朵无毒。

就两朵,都不知道怎么煮,于是直接都不要了。

听说底下的水塘里有鱼,林振德想了想:“回家编个篓子,到时下在水里,最好是头一天下第二天来取。”

刚走了没一会儿,他看到路旁有一种藤蔓很适合编篓子,于是又停下来花费半个时辰编了两篓子,叫上林麦花一起去水塘里埋下。

林麦花早就发现父亲胸口鼓鼓囊囊:“爹,您那是什么?”

夫妻俩去了有足足一个时辰。

此时太阳都偏西了,离家太远,没有太大的收获,林振德打算去回村的必经之路上砍一棵树……有老人说,今年的冬天会很冷,必须要准备充足的柴火。

不然,大雪封山,光靠着烧麦草暖身,估计一天到晚都得守着火堆,一步不离。

林振德听到女儿询问,伸手捂住胸口,他眉眼笑眯眯的。

林麦花看到父亲这样的神情,微微一愣,记忆中,父亲是个寡言稳重的人,很少有这般欢喜的模样。

“这是黄精。”

林振德从怀里取出了布袋子,露出了里面包着的药材,“二十年前我就发现它长在了石头缝里,当时有点小,不太好取,后来我想告诉你二伯都忘了……再后来……”

他一脸怅然。

兄弟们没成亲时,都以为会哥俩好一辈子,认清了父亲偏心,兄弟们各有各的小心思后,他就将这株黄精当做了三房的应急之物。

如果三房急需钱财,双亲又不肯出钱,他就来摘黄精……只是一株药材而已,他一个人悄悄进山采了,拿到城里去卖,小心点不被人发现就行。

林麦花惊讶:“这么多年了,那岂不是要卖很多钱?”

林振德点点头:“一会儿我带着你大哥进城去卖。”

本来他也没想着立刻将黄精取走,方才夫妻俩往那一片去,他今儿就是想确认东西还在不在,结果这一路遇上了两拨人,把他吓得不轻。

正如妻子所言,落袋为安。

东西长在山上,谁都可以取。他也不能说这东西他二十多年前就发现了,就该属于他……到了公堂上,这话也很没有道理。

林麦花提醒:“记得将赤灵芝也带上。”

林振德想了想:“不带,我先去试试行情。这东西挺好的,看看哪间医馆出价最公道,到时将石头花和赤灵芝一起送去。”

父女二人往山坡上爬,又翻过两个山头,才隐隐看见了槐树村。

林振德吭哧吭哧开始砍树。

今日多带了一把柴刀……何氏问四房借的。

林家没分家时,劳力很多,家里总共三把柴刀,四把割草刀。

四房天天在家里埋头跟那堆栗子较劲,用不上柴刀。何氏直接去借,就当是四房拿了他们栗子的利钱。

何氏和余氏轮流砍一棵碗口大的树。

今日上山下河,耽误了许久,兄弟三人都到了,树还没砍倒。林振德心里惦记着进城的事,树一倒下,还没分完呢,他就叫上了大儿子,各拖了一截离开。

赵东石听说父子俩想要进城,自告奋勇帮忙带路。

林振德想了想,没拒绝。

赵家打猎这几天收获多着,且赵家人有手艺,有能随时进山的牌子,应该看不上林家的这点收成。

三人走了,林青树带着弟弟把剩下的树分完,然后一家子往后走。

到家时,天都黑了,孙氏在家里坐不住,还跑到了村尾来等。

家中饭菜已做好,一大盆蒸鸡蛋,据说蒸了有十个鸡蛋,褐色的面馍馍……这里面加了有两成的细粮,所以才是这个色儿,且摸起来绵软,不然,活脱脱的黑铁疙瘩,凉了后能砸掉牙。

何氏洗完手问:“他们带干粮了吗?”

“带了带了。”孙氏忙道:“我还给了赵二两个,他不要,我硬塞的。”

何氏满意。

一家人吃饭,这一天虽然每个人都很忙碌,且也累得腰酸背痛,但此时吃着热饭热菜,心里都特别满足。

外面的牛氏又在阴阳怪气:“呦,这么多的柴火,估计能烧半个月。三弟妹,你们一天就砍这么多,砍上一个月,两年都烧不完。”

“烧不完晒着。”何氏都没出门,甚至没回头,“晒干了我拿去城里卖。”

牛氏噎了一下。

分家时,牛氏脸皮厚,几乎把家里这些年攒下来的所有干柴都要了过去。可柴火这东西就和家里的银子一样,这边用着,那边就得往家攒,不然,只会越来越少。

家里光是那些地都忙不过来,牛氏每天都很累,看到三房天天有收获,心里便不是滋味。

“三弟妹,后天我堂弟家有喜事,你们记得把时间空出来去帮忙。”

何氏暗骂了一声,不止是她,开山的期间办喜事,村里人嘴上不说,心里都会骂。

山上的东西取之不尽,可是衙门不让取,每年只给一个月的时间。众人这一个月是恨不能住在山上。哪有空帮别人办喜事?

且牛氏口中的堂弟,就是何氏原先给自己定的亲家,如果不是牛家毁婚,后天要嫁的那个姑娘该是她儿媳妇才对。

何氏看了一眼小儿子。

林青冬面色如常,只是啃馍的动作凶猛了些,啃一嘴就猛嚼。

“冬儿,等这段时间忙完,我去找媒人帮你说亲,说一个比兰花更好的姑娘。”

林青冬心里确实挺郁闷,可未婚妻不嫁给自己,他也不能强娶,听了母亲的话,他不太乐意相看,但为了不让娘担心,还是嗯了一声。

“后天我不想去帮忙,到时我上山砍柴。”

牛兰花出嫁,林青冬出不出现都会招人议论。

不去吧?人家说他面对不了牛兰花出嫁,心里肯定很难受,说不定躲在哪儿哭。

要是去,人家又会说林青冬不服输,未婚妻都不肯嫁给他了,他还要去送最后一程。

总之,怎么都会被人说闲话。那还不如随自己高兴。

至于全家都不去……牛氏和林振兴是亲上加亲的表兄妹,牛兰花的爹,其实也是林振德的表弟。三房敢不去贺喜,会被林老婆子骂。

何氏想了想:“到时让你爹去就行,我跟你们一起进山。”

林青冬哑然:“这行吗?”

何氏说起牛家就心气不顺:“怎么不行?他们都好意思悔婚了,要不是看你奶份上,你爹我都不许他去,断亲算了。”

去一人就行了,理由都是现成的,三房人多粮少,地也少,得赶紧进山找嚼用。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多年黄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