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古代育儿手札 > 第1章 当娘

古代育儿手札 第1章 当娘

作者:桂三秋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1:22:08 来源:文学城

深秋霜降,正是气候转冷的时候。

明明昨儿的阳光还是温暖和煦,懒意洋洋,今晨却已寒风瑟瑟,落木萧瑟。

几场秋风下来,彻底吹走了夏日的余温。秋日昼夜温差大,早上的地面薄薄铺上一层白霜,踩上去发出轻微的脆响。

沈青是被外面噼里啪啦的吵闹声闹醒的。

瞥了一眼窗外,一看天才微微亮,沈青在暖被窝里蜷了蜷,想再赖会儿,假装没听见外头的动静。

可窗纸“咚咚”响得急,混着孩子们的吵嚷声钻进来:“娘,快起吧!再不起,我们都要饿瘪了!”

真是一群小祖宗,看来这懒觉睡不成了,沈青无奈叹气,揉了揉睡眼惺忪的双眼,慢腾腾坐起身,一件一件往身上套衣裳。

沈青如今尽量让自己的心态放平和些。

毕竟再急也没用,现状改不了,她也没办法回去。

谁能料到,一周前还是现代那个朝九晚五的小公务员,天天勤恳上班,睁眼闭眼都是报表文件。

可再一睁眼,穿越到这个陌生的时空,变成了一个身材臃肿,手上满是干活磨出来老茧的古代家庭妇女,附赠一群嗷嗷待哺,调皮捣蛋的熊孩子们。

真是没处说理去,她到现在没法弄清楚她怎么来的,什么时候能再回去。

沈青一边系着衣扣,一边在心里翻来覆去地想。

现代那十几年寒窗熬出来,好不容易捧上铁饭碗,正打算好好享受她的单身贵族生活,逛逛街追追剧,日子美得冒泡。

偏生那晚熬了个通宵打游戏,心脏猛地一停,没等抢救就断了气。

她压根不知道自己有心脏病、脑梗这些毛病,早知道每年花点钱做个体检也好啊!可人生哪买早知道?

再睁眼,就到了这鬼地方。成了个大字不识、性格懦弱的农妇,身后还跟着五个拖油瓶,一个个张着嘴要吃的。

她知道古人能生,可没料到原主这么能生,一口气连生了五个。

低头瞅了瞅自己的肚子,原本该光滑紧实的地方,如今爬满了一条条妊娠纹,松垮得像挂了块布。

谁来赔她好不容易练出的马甲线哟?再看双手,原本白皙软和的,现在全是硬邦邦的老茧,摸上去跟砂纸似的。

这身子骨就更别提了,虚得像被抽了筋。

以前她爬泰山,一口气冲顶不带喘的;现在倒好,走两步路就沉得慌,喘得像拉风箱。

沈青对着镜子扯了扯嘴角,算了,既来之则安之吧,至少现在还活着。

现在这副身体叫沈四娘,沈四娘这名字,是农村里起名的老规矩。

姑娘家取名不讲究,按家里排行叫便是。

她排老四,自然就叫沈四娘。

嫁了人,因男人是家里头一个,村里人便都喊她沈大嫂,有时候也叫她大宝娘,二宝娘的。

今年二十七,嫁进周家整十年。

膝下四个小子一个女儿,最大的大宝九岁,最小的五宝刚三岁,中间老二老三双胞胎八岁,女儿六岁。

提起她的婚事,也是充满了传奇。

她五岁那年,因生得俏,被周烈的娘周氏瞧中,托媒人定下娃娃亲。

十七岁上了花轿,正式成了周家的人。原主肚子也争气,转年就添了个大胖小子,取名周大宝。

打那起,她的肚子就没歇过,隔一年半载便添一口人,成了村里有名的“好生养”。

周烈是随母姓的。

定亲没几年,婆母周氏就得病走了。

公公刘大山转头就娶了邻村的陈寡妇,那寡妇还带着俩娃。

有了后娘便有了后爹,刘大山眼里就再没周烈这个儿子,满心只疼寡妇带来的俩娃,还有他俩后来生的刘翠,把他仨当成自己的亲生的。

村里背地里常嚼舌根,说刘大山和那陈寡妇,早在周氏躺炕头时就勾搭好上了。

虽没人亲眼撞见,可真假,怕也只有当事人自己揣得明白。

原来刘大山是入赘进了周家,他本是逃荒来的外乡人。

年轻时长着一副老实巴交,眉眼周正的模样,被家中只有独女的周文忠看中,便招了上门,生了孩子也随姓周。

人心难测,周文忠还活着的时候,刘大山倒还像个样,对媳妇孩子都还算尽心。

可周文忠一闭眼,周氏本就病恹恹的身子骨更弱了,刘大山便露了原形,对周烈娘俩冷眉冷眼,撒手不管了。

等周氏病重咽了气,他更是连装都懒得装。

头七的孝布还没褪,他转头就把邻村的陈寡妇娶进了门。

陈寡妇一进门,刘大山腰杆都直了,觉得自己在这个家总算能说了算,陈寡妇的两个儿子一进门就改了刘,可算改到了他的心坎上。

待那寡妇带来的俩儿子,比亲儿子周烈还亲。

村里人都暗自骂着刘大山是“憨货”,放着亲生的儿子不疼不爱,倒把后妻带来的俩小子捧在手心里,逼得自己亲生儿子小小一人就外出谋生,自己养活自己。

周烈倒也争气。

外出闯荡这几年,竟真混出了些模样。

谁也说不清他走了什么路子,一个大字不识的糙汉,竟混上了县尉的差事,正经有了官身,专给官府跑腿办差。

这些年在官府里、道上的人都结识了些,他人实在,又讲义气,在镇上名头响得很。

不管是衙门里的公差,还是街面上的商户,见了他都得客客气气,给三分薄面。

至于原主沈四娘,典型的贤妻良母,对丈夫周烈百依百顺,对几个孩子,更是掏心掏肺地疼。

家里针头线脑、锅碗瓢盆,样样都攥在手里亲自打理。知道的无人不称赞。

典型的“点燃自己照亮别人”,对丈夫孩子,她掏心掏肺地舍,自己却抠得紧,一件旧衣裳能穿到打满补丁,从不肯为自己添件新的,心思全扑在这一大家子身上。

整日里围着灶台、孩子转,脚不沾地地忙,再加上一个接一个生养,身子骨压根没缓过来。

才二十七岁的年纪,瞧着倒像四五十岁的老妪,脸黄得像褪了色的粗布,头发枯得像秋后干草,背也驼着,一点年轻人的活气都没有,蔫蔫的。

更叫人心里发堵的是,她竟把这份“自己熬干了也要照亮别人”当成本事,手把手教给唯一的女儿四丫。

四丫打小耳濡目染,五六岁的小丫头,已经跟着母亲学做家务,灶台前总晃着她小小的影子,嫩生生的手捧着比她还高的木盆,给一大家子洗衣裳。

沈青对沈四娘这股子无私奉献的劲儿,实在瞧不上眼。

要让她学原主这样,把自己熬成枯灯,一门心思扑在别人身上?

那是万万不能的。

人活一世,总得先顾好自己,才能谈得上疼别人,不是?

今儿天阴得厉害,乌云压得低低的,像块浸了水的破棉絮,沉甸甸地坠在头顶,瞧着随时要掉下雨点子来。

沈青把身上的旧长衣裹紧了些,缩着脖子挪到灶台前,摸出火石打着火。

柴火是前儿没晒干的,塞进灶膛时带着潮气,“噼啪”两声就呛出股浓烟,熏得沈青直揉眼。

亏得这几日练得熟了,她捏着火钳扒拉了两下,把干松针往火苗里塞了点,火舌总算舔着了柴禾根,渐渐旺起来,橘红色的光映得她脸暖暖的。

她熟练地架上锅子,底下舀了半锅水,抓了把玉米碴子、小米混着倒进去,上面搁了篦子,摆上几块红薯、剩下的杂粮饼子,又数着人头拿了几个鸡蛋,一个个摆在饼子旁边。

锅盖一盖,缝隙里很快冒出水汽,混着杂粮的香,慢悠悠地往屋里钻。

天儿冷,水都有些寒凉,早上懒得动火炒菜。沈青从缸边摸出个瓦罐,里头是原主腌的萝卜咸菜。

沈四的做饭手艺确实不咋地,腌的萝卜,切得粗细不匀,有的跟手指头似的,有的细得像棉线,咸味儿直冲鼻子。

她皱着眉倒了盆清水,把咸菜倒进去淘洗,来来回回换了三盆水,捏着一根尝了尝,那股子齁人的咸淡才褪了些,总算能就着粥吃。

灶膛里的火“呼呼”地舔着锅底,屋里渐渐暖起来。

没多久,锅盖被蒸汽顶得“咕咚”响,杂粮粥的香味混着红薯的甜气,满屋子乱窜。

手沾了点凉水,让手耐热一点,把里面的鸡蛋和杂粮饼子拿出来,把杂粮粥一一分盛到碗里,端到桌上,然后去叫那些小祖宗们用膳。

最先掀帘出进来的是周二宝,眼皮上还挂着点眼屎,头发跟鸡窝似的乱糟糟。

他手还在揉眼睛,走到桌边一瞅,见是杂粮粥配咸菜,眉头就拧成了疙瘩,却没吭声,只闷闷地拉了张板凳坐下。

紧跟着,周三宝和四丫也挪了出来,俩孩子都耷拉着脑袋,打哈欠打得下巴都快掉了。

周三宝扫了眼桌子,立马炸了毛,嗓门尖溜溜的:“大清早的就喝这破粥?连点油星子都没有!我不吃,我要吃肉!”

沈青本就被吵起来憋着点气,谁还不是个想赖床的宝宝?

这会子听他咋咋呼呼,更是心头冒火。

她攥了攥围裙角,压下那点躁气,冷着脸道:“就这些,爱吃吃,不吃就饿着。”

说着,手指头麻利地磕开个鸡蛋,剥得溜光水滑,塞进正埋头喝粥的四丫手里。

周二宝和周三宝一愣,往常娘哪敢这样说话?

再者,鸡蛋历来是留给爹和他们兄弟的,啥时候轮得到四丫这个丫头片子?俩小子你看我我看你,眼里满是诧异。

四丫捏着温热的鸡蛋,小手都在抖,枯黄的小脸涨得通红,忙把鸡蛋往回递:“娘,我……不爱吃,给五宝留着吧。”

沈青按住她的手,指腹摩挲着她枯干的头发:“乖,听娘的话,吃吧,还有呢,吃完这个再吃一个,吃了才能长身体。”

这丫头长期亏着嘴,头发枯得像蓬草,个子比小三岁的五宝高不了多少,瘦得一阵风就能吹倒。沈青看着就心疼。

四丫咬着嘴唇,泪珠在眼眶里打转转,怕掉下来惹娘不快,使劲眨巴着眼,小口小口咬起鸡蛋来。

蛋黄的香混着粥气,暖乎乎的,熨帖得她心里直发颤。

周二宝手里的筷子顿了顿,眼尾瞟着沈青,又飞快给周三宝递了个眼色。

三宝秒懂,“噗通”一声往地上一扑,胳膊往地上一摔,扯着嗓子就嚎:“我要吃肉!我就要吃肉!不给我吃我就不起来!”

周二宝最是贼精!一肚子歪点子全是他捣鼓出来的,可真要跑腿干脏活的,却是三宝那傻小子。

便是被人卖了,指不定还乐呵呵帮着点钱呢!

三宝那哭声扯得震天响,眼泪却半滴没掉,小脸憋得通红,光打雷不下雨,一看就是练过的,摔胳膊蹬腿的架势,比戏台上的小旦还熟练。

沈青这边正剥着鸡蛋,闻言眼皮都没抬,嘴里喝着杂粮粥,眼睛却饶有兴致地往地上瞟。

啧,这撒泼打滚的戏码,比动画片还热闹些,正好下饭。

周三宝干嚎了半天,见没人理,嗓子都有点干,偷偷抬眼瞅沈青。人家正擦着嘴,端起空碗,起身往外走,脚步都没顿一下。

“娘!娘!”周三宝急了,哭声拔高了些,还想往沈青脚边凑。

周二宝在旁边看得清楚,娘今儿是铁了心不搭理,蔫蔫地拽了把三宝的衣角,压低声音:“别嚎了,没用。”

沈青拿起第一个鸡蛋往嘴里塞时,仨孩子手里的筷子都停了,眼珠子瞪得溜圆,直勾勾盯着她,像是见了啥稀奇事。

在这个家里,鸡蛋可是金贵物。往常原主沈四娘别说吃,碰都舍不得多碰,总说“娘不爱吃”,一股脑全塞给孩子们。

今儿倒好,她“咔嚓”咬开蛋壳,黄澄澄的蛋黄露出来,连吃三个不带停,仨孩子哪能不惊?

原主这身子本就虚得像团棉花,一个接一个生娃,胎胎没坐好月子,生一个亏一分。

平日里伺候这群皮猴,里里外外操持,嘴里省肚里攒,衣裳破了补丁摞补丁,肉星子更是半年见不着一回,身子早被淘空了,风一吹都打晃。

仨孩子你瞅我我瞅你,眼神里全是懵。

最近这娘是咋了?

莫不是吃错了药,还是中了邪?

脸还是那张脸,可做事咋就拧了劲?

二宝偷偷拽了拽大宝的袖子,嘴皮子动了动没出声,最近娘是懒了,家里的活计能拖就拖,对他们也不似从前那般,说要啥就给啥,动辄还瞪眼睛。

今儿竟还自己吃起。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当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