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古代市井发家养娃日常 > 第16章 出门采购

古代市井发家养娃日常 第16章 出门采购

作者:迷途未返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11 13:35:25 来源:文学城

虽说已经知道这钱袋子中有多少银钱了,但也不妨碍江禾拉着两小只再数一遍。

毕竟嘛,数钱可是一件令人非常愉快的事情。

……一百八十、一百八十一、一百八十二、一百八十三!

随着最后一个铜板砸到那堆铜钱中,听着铜板碰撞间‘叮当’的声响,三人对视了一眼,同时笑出了声。

这可不仅是简单的一百八十三文钱的事,更代表他们孤儿寡嫂三人日后的生活有了崭新的盼头。

再者说,一百八十三文的确不少了。

在现下这个世道,去码头扛大包这种卖硬力气的苦活计,一日才能赚上一百文钱。

而像林水生在铺子当伙计这种,算是属于比较体面高薪的职业了,但他一个月也才一贯的月钱,也就是八百文。

江禾对于这个收入还挺满意的,看来不管在什么朝代,做点小买卖的果然都要比给人打工要赚得多呀。

就像后世社交媒体上经常爆出那种新闻,说在地铁口卖手抓饼的都能月入四五万,比那坐在办公室的社畜赚得多多了。

当然,江禾也清楚买卖不是这么好做的,特别是吃食这一块,要是味道不好的话,根本就做不长久,更别提赚钱了。

徐知宁和娴姐儿就更不用说了,娴姐儿是不知事,就单纯是看到钱开心,而徐知宁一想到自己得卖多少柴才能赚到这些钱,心里对江禾就越发佩服了起来。

但经过今个摆摊,他也亲眼见识到了做买卖的不容易,当时江禾为了打发那个闹事的妇人,不惜自揭伤疤,道出自己个的身世。

后来在卖冰粉的过程中,他听到不少人在低声嘀咕些什么,还时不时地一种异样的眼神看向他大嫂。

徐知宁知道,他们应该是知道了大嫂被他们家买来冲喜的事,在那指指点点地议论呢。

至于会议论些什么,他不用听也知道,无非就是寡妇命、买来的媳妇可怜唏嘘什么的,这些话他之前已经听过很多次了。

在他娘去世后,他大嫂也是因为这些闲言碎语整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徐知宁此时也不由有些担心,怕她会再次受到影响。

然而,江禾在知道徐知宁的想法后,满不在乎地摆了摆手,“不是同你说过了嘛,大嫂早都想开了,我本就是你们家买来的啊,大大方方承认怕什么。”

“再说了,不是有一句话说过吗,英雄不问出处,等咱们哪日发达了,我的这段经历说不定还会被人编成一段佳话呢。”

后世那些励志人物的故事里都是这么个套路。

当然,与这些相比,江禾这会更在乎的是家里目前仅有的这些钱要怎么安排。

关于林水生方才说的直接卖凉拌冰粉的事,其实,江禾的确是有这方面的打算。

按照她一开始的计划,是准备先卖上个三日攒些本钱,然后再观察观察市场,再考虑何时加大投入卖凉拌冰粉的可行性。

但她今个发现了,庆阳府的百姓在吃上还算是比较舍得花钱的,市场应该是没问题。

既然如此,那就择日不如撞日吧,还是那句话,赚钱这事向来都是赶早不赶晚的。

不过,明个要卖凉拌冰粉的话,那昨个十文钱买的香料自是不够了的,得再去香料铺子买些才行,除此之外,还得买些旁的东西。

于是江禾拿着今日赚的所有钱,和家里之前仅剩的那六文钱家当,领着两小只风风火火出门采购去了。

首先去的便是香料铺子,买够几味需要的香料后,他们又去了家杂货铺子买了一些盐酱油等家用常见的调味品。

接下来便是得去买些粮食,先前剩下的一小袋粗粮也被他们这几日消耗完了,再不买家里就真的要断粮了。

在逛了几家米粮铺子,江禾对当下粮食的价格有了基本的了解,每家都大差不差,米家每石三百文左右,麦价大概是米价的60%-70%。

这也说明官府确实把粮价控制住了,目测短期内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变动。

江禾也不由放心了些,若是像去年粮价波动的那般疯狂,她这会还要考虑屯粮的事,那才是更心塞。

再说了,粮价波动大最直接影响的就是他们这种做吃食买卖的。

所以,江禾这次也没多买,只买了一斗米和一斗小麦,共花去了五十文。

米粮铺子里其实也有直接卖细面的,但价格有点偏贵,粗略算了下,一斤小麦大概能磨成八两左右的面粉,还是买小麦回去自己用石磨磨成面更划算。

一百八十多文看着不少,但他们要买的东西也很多,江禾领着两小只转了一圈后,感觉还没买多少呢,钱就已经要见底了。

唉~真是钱到用时方恨少啊。

好在出来之前江禾列出了一个优先级,这会着急用的都买了,旁的一些东西只能等之后再说了。

最后,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了一个走街串巷卖糖葫芦的,她大手一挥用仅剩的三文钱,买了三根糖葫芦。

毕竟,苦了谁也不能苦了孩子和……自己啊。

出去这么一趟,把今个赚的钱全花了,好把家里仅剩的六文钱也搭了进去,可把徐知宁给心疼坏了。

“大嫂,买两串就行,你和娴姐儿一人一串,我不爱吃糖葫芦。”

这样至少还能省下一文钱,虽说也没什么大用处,但一文钱家底也是家底,总比一点没有的强。

江禾瞧着小家伙抠搜纠结的小表情,忍不住乐了,然后也不管他的抵抗,直接将一串冰糖葫芦塞到了他的手里。

“怕什么,咱们明个摆摊就能赚回来了。”

徐知宁看着手中的糖葫芦,默默叹了口气,心想也只能这样了。

收摊早的好处就是,三人都出去转悠了一圈,提了一堆东西回到家才刚刚到了午时。

家里刚买了米,江禾准备中午做顿米饭吃,这几日基本吃的都是面食,作为一个在后世常日以米食为主的人,她真的还挺想这口的。

蒸了一锅香喷喷的米饭,自是要搭配一些下饭菜才行。

无疑,对江禾一个无肉不欢的肉食主义者来说,最下饭的菜自然是她最爱的红烧肉了。

她今个本来是想去买点肉的,但路过肉铺时她问了下价格,猪肉可是要五十文一斤啊,他们那点子钱也是真买不起。

若是买少点吧,做红烧肉又吃不过瘾。

但江禾也默默决定,明个赚了钱就去买,除了她自己馋了外,两小只在肉摊前默默咽口水的样子也着实让人心疼。

在灶房内外转悠了一圈,江禾最终决定做一道风味茄子和一道炝炒时蔬。

素是素了点,但好在这两道菜都很下饭。

特别是这道风味茄子,可是她上一世在做节目时跟着一个正宗的鲁菜系大厨学的。

说句毫不客气的话,不比肉差!

风味茄子这道菜起源于山东鲁菜,算是传统家常菜和宴席菜的代表作之一。

它主要以茄子外酥里嫩、酸甜麻辣的复合口感而闻名,其核心的秘诀就在于“炸、煸、调”三重技法。

其实这道菜做起来并不算太难,将茄子洗净切条后进行盐渍,挤出其中的水分,避免茄子炸制软榻,接着便是给茄子裹上面粉,送至热油中炸至金黄。

最后一步便是炝锅收汁,先把蒜末、花椒、干辣椒爆香,糖醋汁一定要熬至拉丝,然后再瞬间裹住茄条。

这样一道地道的风味茄子便能出锅了。

毫无疑问,这顿饭又让两小只吃了个肚子滚圆。

特别是娴姐儿这个小可怜,她人小肚子浅,没吃多少就吃不下了,偏偏又馋的不行,最后只能苦哈哈地在旁边看着江禾和徐知宁吃。

三人最终将两盘菜吃了了底盘光。

因着早上起得太早,江禾和徐知宁吃完饭后都有点困得睁不开眼了,但他们也没敢多睡,小眯了一会便都起来忙活了,还要为明个出摊做些准备。

“大嫂,怎么了,是哪里没洗干净吗?”

徐知宁见江禾在晾晒荷叶的簸箕前站了许久,下意识以为是刚刚洗荷叶时没洗干净,便急匆匆过来查看。

大嫂说过,做吃食买卖的最忌讳就是不洁净,他方才怕娴姐儿洗不干净,她洗的那些他不放心去洗了第二遍,难道还有漏掉的?

江禾怔了下,回过神后,笑着摇了摇头,“没有,都很干净。”

不关他们的事,是她在想旁的事。

既然决定明个开始卖凉拌冰粉,那接下来的一些事情也要开始提上日程了,比如,通过卖凉拌冰粉逐渐引入其他的凉拌菜品。

毕竟,这炎炎夏日,没有什么比卖凉拌菜更有市场的了。

这也是江禾一开始就打算好的,也是她真心想做的事。

上一世姥姥临终前还心心念念她的凉菜摊,那会江禾哄她说等她身子好些了,就陪她一起去出摊,还戏称一定把她的凉拌菜事业发扬光大。

可那会谁都没想到,她真的会在这么个异时空,通过卖姥姥的凉拌菜养家糊口,还能让更多人吃到她姥姥苦心钻研了半辈子的各种凉拌菜,感觉就还挺奇妙的。

怎么说呢,江禾觉得就像是要交一份答卷,一份给姥姥的答卷。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出门采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