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古代科举奋斗史 > 第1章 第一章

古代科举奋斗史 第1章 第一章

作者:一尾桃花鱼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11-04 22:51:33 来源:文学城

春雪初融,春的气息遍布大地,早晨的街道也仿佛重新焕发了生机,开始热闹起来了。春节的余韵,飘荡在这个县城,大家脸上都喜洋洋的。聚在一起谈笑风生。

不知谁起了个头,谈到了赵家。说起赵家,那话题可就止不住了,赵家世代都在雍县居住,这么些年发展起来,算得上是书香门第。

偏偏赵家待人接物都很是可亲,对待小老百姓也是笑脸相迎,从未欺压过当地百姓,在雍县名声极好。

赵府的当家人,叫赵汀,是个举人。赵汀从小聪明伶俐,顺风顺水,偏偏在乡试时候走了霉运,考完险些没去掉半条命,万幸是中了,后来虽是好了,自此以后却体弱多病。

索性就没有再科考,平日里也修身养性,做些弹琴写诗的清闲之事。渐渐的也在雍县传出了几分名声。

虽只有赵长松一子,但因着自己身体孱弱的缘故,都绝了有亲生子嗣的念头,想着这一子说不定是上天恩赐,便也心怀感激。

这些年精细养着,赵长松也平安长大了。但是却与科考一途上没有什么天赋,让赵汀引为憾事。

得了个秀才便在家中打理家业,娶了雍县县谕孙均嫡长女孙如玉为妻。

这赵孙氏到是好运道,嫁人不满一年便开了怀,虽生下的是一女,婆家也都是高兴的,次年再次开怀,又生下一女,这时有人嘀咕了说,说这赵孙氏在婆家日子会不好过了。

哪曾想,人家过得越发好了,婆婆连庶务都放手了,人家真正成了管家做主的。

不过时日已久,这赵孙氏倒没有以前的好运道,近五年未曾开怀了,为夫家开支散叶。

最近听说赵府准备采买一批下人,大家都在悄悄议论说指不定是这赵孙氏顶不住压力,要为夫君纳妾了,大家都各自盘算着,想着能不能沾到这份光呢。

赵府,沁英院,只见一美貌妇人并着两个丫鬟在打理家事,其余大小丫鬟也是进进出出一排排一行行来来往往之间,行动有致很是热闹,间或掺和着几位小厮管事,这时,只见一小丫头打开门帘,颔首说道“秋嬷嬷到了。”便屈身退下了。

却原来这美貌妇人便是赵府夫人赵孙氏,只见她直起身,走到大堂,坐下时,朝身边丫鬟使了个颜色,丫鬟颔首,打了个手势,周围的小丫鬟便利落的退下了。

瞧见四周没人了,赵夫人才轻声说“嬷嬷坐下回话。”

见无处不妥帖了,才问“如何了”秋嬷嬷起身回答道“已有了三个人选,一个是宛谷镇的书铺老板徐从的大女儿,他家有七口人二女三子,都是些本分的,尤其是这大女儿最是勤劳懂事,干活利索,还识的一些字,今年芳龄17”

“此外还有李家村的李二石家的二女儿,家里弟弟妹妹就有七个,性子温顺,做的一手好针线,虽说家里有个后娘,但这后娘却是个贤惠的,愣是从没让她下过地今年16岁”

“还有一个是吴家村吴大树的大女儿,他家只有一子一女,家里的娘子性格也很是泼辣,他女儿也和她娘一般,性子泼辣会来事,虽不识的什么字,但长得花容月貌,姐弟情深,芳龄18。”

赵夫人点头,“再查探查探,务必要摸清这人物品行,识不识字也没什么要紧的,最重要的是这人得懂事识理。”秋嬷嬷点头说“是”,福了福身,便出去了。

这秋嬷嬷一走,赵夫人旁的大丫鬟红琴便按捺不住了,看了赵孙氏一眼欲言又止。

赵孙氏品了口花茶,说道“我明白你的意思,可这万事最好要做到未雨绸缪,我那婆婆最近跑万音寺跑的俞发勤快了。这几个月怕是就要有个章程了。”

“可是老爷是不会允许的,谁不知道老爷他”赵夫人摆摆手,叹了一口气说“我知道老爷是爱重于我的,所以我更不想他为难。再说,我哥哥初入翰林怕还是要借婆婆的势,此时是万万不能出差池的。这些话以后不必说了。”

“对了,多派些人去府城采买,都要最上等货物,今年可是老太爷五十大寿,虽老太爷不想太过张扬,但也要事事办的妥帖才是,万不可疏忽了”

说完轻放下茶盏,侧身问道“小姐们呢?”“大小姐在和嬷嬷学针线呢,说是要给太太绣荷包呢,二小姐在旁边也玩耍着呢。”

“难为月姐儿小小年纪竟这样懂事,她的心意我是知道的,只知是她年纪还小,骨头还是软的很呢,很是不必为此伤了身子,一天顶天半个时辰便是了。至于舒姐儿。”

赵夫人掩唇笑了笑,“也不知是随了谁,我们通家都再找不出个这样的性子,实在是惫懒得很”

红琴走上前去为赵夫人轻按着头部,笑着说道“太太,这可是在胡沁呢,二小姐小小年纪,正要长身体,贪睡些也是常有的事。”

“常先生那里如何了,过几日开学舒姐儿也该开蒙了,这些事可是万不能有错的”

“已备好了”

“你做事,我是向来放心的”

复又问道“母亲几时回”

答“今日”

“去看看可有什么纰漏。”

“是”

此时,万音寺,赵家老太太赵王氏正在焚香礼佛,门外面候着一丫鬟,做着妇人打扮这丫鬟原名云夕,是老太太的陪嫁丫鬟,后来自梳当了姑姑,一直在老太太跟前伺候着。

府里都尊称一声云嬷嬷。

听见里面有响动,云夕便推开门进去了,搀扶着老夫人起来,走进了隔壁的厢房。云嬷嬷出来以后,招来一个小丫鬟说“叫人套车。”便又起身进去了。

云嬷嬷拿来了一个手炉,又把金丝撒边的紫色斗篷系上。说“都安排好了。”

赵老太太点了点头,和云嬷嬷一起出去了便出去了。

马车上,云嬷嬷坐在老太太一旁说道“老太太很该爱惜自己身子骨,虽开春了,可还得冷一段时间呢。”

“我何尝想这样折腾,可这松哥儿媳妇也太不争气了,她若是个能生的我也不想当个恶婆婆,可是五年了,一点音讯都没有,我和老太爷都50了,到知天命这个年纪,谁知道还能活多久。偏偏”

“呸呸呸,小姐又在胡说了,依我看啊小姐这福气还在后头呢。”

“你呀,希望她能抓住这次机会,否则”

“太太是个聪慧的。”

赵老太太拍了拍云夕的手说

“最好如此。”

申时,“吁”马车稳当的停在了赵府侧门。府中得了信的赵孙氏也早早地在二门前候着了。见赵老太太行至二门了便恭敬的上前扶着老太太下轿。

一行人向前走着,老太太看了眼自个媳妇,说道“近日家中可有事?”

赵夫人笑容一滞,顷刻前恢复过来,说道“并无大事,只是一些琐事”

眼看要到岔路口了,老太太便笑着说 “好孩子,你自去忙活吧,明日辰时再来我这。”

赵孙氏恭敬应“是”便退治一旁,代老太太的身影都不甚清楚了,再坐上轿子回了。

繁云院,赵老太太处,老太太招来留守院子的大丫鬟如晓,如晓低头在老太太耳旁说了几句之后,老太太便露出了个高深莫测的笑容说道“不枉我一片苦心,看来这抱孙子也是指日可待了。”

云嬷嬷也在一旁笑道“都是老太太的福气。”

“老太爷呢”

“前头小厮传信来说,老太爷就在春晖园休息了”

“传饭吧”

“是”

赵孙氏回去后,想着老太太刚才的行为,便知道得加快行动了,便叫来红琴去办。这时,侧房的奶娘丫鬟们也领着小姐们过来了。

“我的儿,快过来”赵孙氏说完,拉过月姐儿和舒姐儿的手,问 “可冷着了”

月姐儿回到“都穿着斗篷,并不是很冷。”又向四周望了望,问“爹爹,怎不在。”

赵孙氏慈爱的摸着月姐儿的头说道“你爹爹从云南定了批好玉,现如今快到宫渡了,你爹爹要到京城采买些时兴的东西,顺道带回来呢。需得一月有余。”月姐儿,点点头遂不再说话了。

赵夫人看了眼天色,便吩咐传膳,用后各自歇息且不提。

转眼,已一月有余,巳时(9点到11点)一行车队,满满当当的穿过车门,一路人浩浩荡荡,十分引人注意。

大家稀奇瞧着,笑闹着说这,十分热闹。突然间有人出声问道“今年不是赵老太爷五十大寿吗?”“我说呢,这赵府最近人来来往往的怎么这多,原是要过寿”,“那今年,我必是要去讨一碗酒水喝的”众人皆附和着,叽叽喳喳的便议论开来了。

赵府,沁英院。赵夫人焦急的问道向报信的人问道“老爷在哪了?”报信的小厮答到“已过了二门,往老夫人那里去了。

不过后面跟着一人瞧着倒像是琛少爷”赵夫人猛然站起身,问道“当真。”瞧小厮点头,便高兴的催促,丫鬟们去收拾南山院,还嘱咐着一应摆设玩具都要挑选上好的。便忙活开来了。

另一边,繁云院。丫鬟们小厮们服侍这老太爷和老夫人在小花园消食言谈间,便说起昨晚做的梦“我梦见一胖小子,脸啊,圆嘟嘟的,手啊,一节一节的,迎面向我走来,直教着奶奶抱呢”说完盯着见身边的男人不错眼的瞧着,

久了,便有点恍然,看到如今身姿仍然挺拔,面容英俊的男人,突然觉得时光确实是不公平的。

有的人经历过岁月愈加醇香,有的人,她摸了自己的脸,恍惚之间突然清醒了过来。

想着之前的事,心里有了数,便岔开了话题,往回走了。

转身时,老太爷眼里拂过几丝笑意,仿若错觉。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第一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