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古代开道观日常 > 第14章 第十四章

古代开道观日常 第14章 第十四章

作者:奶油泡芙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0 18:08:43 来源:文学城

“沈秋你来看。”

不知道过了多久,苏灵璧搁下笔,揉了揉手腕,太久没这么长时间伏案作画,方才不觉得,松开手后才发觉连腰背也酸痛了,遂站起身来,向着另一边喊了一声。

沈秋在叠黄纸福,那纸上都是苏灵璧走了纹路的,她对着净明师傅的手杂笔记,又参考了古籍上的方法和图文画出来的,再折成平安福状,她已经教给了沈秋。

沈秋闻得声音,起身,走了过去。

低头一看,端的是卦阵图的元始天尊之像,头罩神光,手执黍珠,坐于神台之上,有凡人不敢直视之感觉。

她半晌也没说话,苏灵璧不免笑问:“觉得如何?”

沈秋眼神尊崇,十分认真说道:“非我能评矣!”

苏灵璧忍不住轻笑出声,调侃她:“你也太高看我,莫非是进了我这门,便一心一意觉着我这什么都好?”

苏灵璧冷眼观察看待沈秋几日,只觉得她确实有一面痴心痴意的性格。

沈秋略不好意思起来,“观主你说笑了,实是我的真心话,我见的东西少,但也知道什么叫好,这画像里,祖师爷的神韵气度全在上面,我望之也想拜一拜的,别的我竟无法形容了。”

“那就信你一回好了。”

沈秋又问:“现在装裱起来么,我与你搭手。”

苏灵璧摇头:“不着急,还有些颜色没上,这并没有完成。”

原来她要作的是彩色的画像。

“上色后会更清晰明朗,等我调好颜色下午再来填。”

坐了一上午,也该活动活动,便说:“你在前头守着,我先去后面。”

沈秋自然无有不应答。

苏灵璧去了工作间,看了看调制好的香料块,这里头她主用了榆树皮、桂树皮、树脂、薄荷叶、九里香等十几种材料,又添有滑石粉,加以研磨混合、揉醒锤炼等许多步骤,最后方能合成香料。

捏起来一块闻了闻,一种很雅致的香味,味道温和绵柔,一点都不刺鼻,这说明材料配比没有出错,不枉她调了好几次,成品总算没让人失望,过两日就能装盒了。

及至晌午,沈秋去厨房准备饭食,东西不多,她们就两个人,索性用昨日磨好的面揉了面条出来,摘一把青绿脆嫩的野菜苗添进去,夏日里吃并不会觉得热。

苏灵璧颇为讲究,特意又去调了两盏薄荷引,山泉水冰冰凉,薄荷野柑饮,很是清爽,配着也正好。

那野生柑子小小一个,徒口吃酸涩不已,无法下口,苦涩味道来源于皮和籽,苏灵璧破开来,只取一些肉,搭配薄荷,就很合适。

两人用饭,心情好似更不错一些。

晚间,自己屋子内,苏灵璧洗过澡后伏在桌子上算账,度牒换来的一百贯钱,其中八十贯要“捐赠”给衙门,所剩余二十贯。

那日书坊里买了笔墨纸颜料和书本,足花了两千两百钱。周振那里定做的香料盒与符文匣,还有一千三百八十钱没有结,又定了两张床,两张的原料加工费是六百钱,这就一共是四千一百八十钱。

之后又在村里买了一石粮食,一千文,这一起加起来,将近去了五贯钱之多。再有先前去衙门更换观主文书的银钱不够,张掌柜借了她四两银子也就是四贯钱垫付,已经还了回去。

这样一来,剩下的约摸还有十一贯。

账和数是对上了。

只是,就只有这十一贯,但是要花钱的地方就太多了。

只摆在明面上的就有好几样,譬如前殿和后屋里所有的纸糊窗户,都还等着要换,不然别说过冬,秋天都难挨。再譬如,观中连一床冬被都没有,一件冬衣都没有,这些都是必需品。

烧火的柴,取暖的炭……

她还想整改一下浴室,为了方便洗澡,她画了好几版的排水修改图,这些要做都要请人。

只把这想起来的几样,捏起来指头一算,只觉得钱哗啦啦汤水似的往外流。

十一贯,看似很多,实则不值一提,莫说她连粮食都没囤备!

苏灵璧心里已经打算,粮食必须尽快购置,特别是利州征兵这事一出,就更担心哪日一旦打起仗来,导致粮食价格飞涨。

要几石几石的买粮食,村里就不好买了,毕竟不多久钱大家才缴了税,人口多的人家还要留足一家人一年的口粮。

况苏灵璧也有心避讳,村落上下没有秘密,一旦她前脚去买了粮食后脚大家都会知道,玄元观就只有自己和沈秋两个女人,难保没有人打主意来偷粮食,她们未必防得住。

这是人势弱时财不露白的道理,不然只会和三岁小儿抱金砖过闹市一样的结果。

“沈秋,我去县城一躺,你守着这里。”苏灵璧与人交代一声。

沈秋知道她是去采买东西的,点头,“去吧,这里有我,摆弄得开。”想了想,又说了一句,“若是有空,不如买些小鸡回来,我看后面有空地,能养。”

苏灵璧倒没想过这些,主要是没养过家禽,不过既然沈秋提出来,也没什么不好,遂一口答应下来,至少以后吃鸡蛋方便了。说起来她也并不是素食主义者,没想到到了这里先成了一名道姑,虽说是本门派不戒荤,但她好像也许久没吃过肉了。

一则没钱,二则这里想吃肉没那么容易,未必她能日日去镇上不成?谁也没那个闲功夫。

自然买粮食还是张掌柜帮忙,他原是做生意,认识的生意人大概也不少。

张掌柜问:“观主打算要买多少?”

苏灵璧在心里默算了下,一石一百二十斤粮食,她与沈秋两人一天一共不过吃六七两米,算下来一石米能吃半年。只是账不是这么算的,粮食是硬通货,既然存粮,自然有作以备不时之需准备和打算。

“六石吧。”一石大概一千文钱,六石六千文。

张文涛点点头,随后带她去了米粮铺,因为是熟人带来,米铺掌柜直接领他们去了后面粮仓,指着说:“都是今年的新粮。”又问,“你们怎么运走?”

张文涛道:“一个时辰的路,也不会出大岔子,就用你这里的车便是。”那掌柜遂点头,抬手招伙计进来,把粮食搬进车内。

苏灵璧还要买其他东西,便叫等一等自己,索性杂货铺子就在米粮店不远处,些许距离,她就去挑了点油盐酱醋,买完又想起来,答应沈秋的小鸡仔,她也不知道在哪里去买,问了张文涛,又同她一起去了一趟市场,运气也好,碰上了卖小鸡的,一整筐十几只都买了下来,然后才随粮车一块回去。

六石粮,用了两头骡子套的车,张文涛性格稳妥,便跟车一道送,赶车的就是粮食店的伙计。

苏灵璧坐在车内,撩开了车帘子透风,车子走得慢悠,她正识一下路。

忽然,噔噔噔的一阵响声!听得出后方传来!

很快,由远及近,辨出那是马蹄声,伙计立刻拉住绳索,急急退至旁边停下。

刹那功夫,只见一匹高头大马,从后飞奔疾驰,闪电般越过他们,扬起尘土,奔驰而去!

“那什么人,骑得这样快?”苏灵璧看着消失的人影,问了一句。

“隐约见人身上穿的是豪甲,还有那马匹,高壮矫健,寻常人可养不起,像是军中之人。”忖了片刻,张掌柜又道,“近来利州征兵,有所调动,这条路上去的官道通往州府,大约是执行任务去的。”

苏灵璧对现下局势不清楚,“难道是要打仗了?”

赶车伙计叹了一口气,说:“去年颍州不安生,有人起义,虽然后来被朝廷压了下去,可是也乱了好一阵有,焉知我们这里不会打。”

苏灵璧沉思着,一路无言。

到了玄元观,伙计和张掌柜帮忙将粮食搬进了后院,先前她们已经特意将正房旁的一个小耳房打扫了出来,用来放粮食。

忙完后,她请张文涛至一旁歇息,又问了一件事,“张掌柜,不知道能不能弄到一张府州舆图?我先前去书坊,好像并没有看见过。”

张文涛一愣,忙说:“这……少有人要知道这个的,书坊里自然也没有。”

“很难弄到?”苏灵璧问。

这个国家的平面图在她脑子里是全然一片模糊,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感觉。

张文涛略微迟疑,“也不是,我一时不敢保证,回头我帮你找找。”

苏灵璧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先这样,张文涛告辞离开时,她装了一匣子上次炒制的茶叶与人作谢礼,多谢人家的帮忙。

晌午,苏灵璧和沈秋两人都在三清殿,一个清理香炉灰,一个给先前没完成的画像上色。

“沈秋,你一直生活在台衡县,去过府城么,出过利州府么?”

沈秋收下动作不停,口中回:“幼时同我父亲去过利州府,是七八岁的年纪,只记得府城很大,很热闹,人也多。并没有出过利州府。”

这不奇怪,交通不便利不发达时,很多人出生在哪里就是哪里生活长大,一辈子没出去过一次远门。

不知道国土面积,不知道各个州府的地理位置,因为没有信息来源,也因为无关生存,普通人难以去关心。

苏灵璧道:“等些时日,倒可以陪我出去一趟。”

沈秋抿笑问:“怎么要去利州府?是有什么事么?”

苏灵璧又铺了一张纸,垂眸,慢声道:“总要去一趟的。”

“有一事忘了说,你今日出去后,衙门又来人了,催那份捐赠的,叫别忘了,我便说观主已经出去筹钱了,请他们三日后再来。”

腰累了,苏灵璧索性站起来画,摇摇头,“这要钱的事,果真谁都积极,罢了,下次来就给了他们,原先我拖几日,是不想让他们觉着我这道观好似来钱很容易,说句不怕笑话的,若不是收了你进来,我现在也没空画画,定是在抚额头疼怎么来钱了。”

“观主又促狭了。”沈秋不禁莞尔。

感谢支持!

收到营养液评论了,谢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第十四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