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古代工坊发家记 > 第2章 第二章

古代工坊发家记 第2章 第二章

作者:愿荞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08 12:21:34 来源:文学城

“咔嗒”

姜娇娇第二天早上被这突然的声响吓得惊醒。

定睛一看,是墙上掉下的土疙瘩……

她不可思议的盯着这个土墙看了一会,无奈的叹了口气。着天崩开局,这样的生活实在是太艰难了,还得先想办法穿回去。

既然是因为坠河穿越过来的,那么回去的办法,大概还是和这条河有关系。

她靠着原身的记忆,很快就找到了那条河。

远远看去,河面在阳光的照耀下宛如一条金丝带,轻柔地蜿蜒在村庄边缘。河水清澈见底,闪烁着细碎的光芒,河岸两边是郁郁葱葱的草木,可旁边怎么有个小水泊?

这河,这山和自己前世工作室所在的地方,一模一样?!!

姜娇娇又仔细观察了周围的山脉和河流的走向,这里就是前世的李家庄!

不过这个时代的李家庄植被更加繁密,环境也更加纯净。

如果真是这样,那她在这个世界多待一会倒也可以,说不定还能学到什么失传的技艺。

毕竟当初她选择工作室安置在李家庄,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那个附近聚集了很多非遗匠人,非常有传统文化底蕴。

初春时节,在这河边吹了也就是一刻钟的功夫,身子感觉就冷透了。再看那河水,姜娇娇不自觉打了个冷颤,今天先不还原场景了,跳河的事等天暖和再来吧,别没穿回去,又把自己交代在这里。

快步跑回家,一进堂屋,便看到刚从县城回来的赵氏也进了门。

抬头看到姜娇娇,她迫不及待的从篮子里面拿出一个油纸包裹,“娘今天卖了绣品,给你买了最爱吃的绿豆糕。”边说边轻轻打开油纸,满脸期待的看着她。

姜娇娇心头一暖,虽然只有两块,可对于现在这个家庭已经极为奢侈了。前世自幼丧母跟着姥爷长大的她,第一次感受到了母爱。

只是这绿豆糕的味道着实有点一般,等以后有机会还是自己做吧。

“眼见开春了,绣坊收货多,我今天也多买了些材料,等卖了钱,再多给你买点。”赵氏起身走到桌子旁,从篮筐里拿出那些材料,一一分类摆放,然后仔细缝制起来。

“给我一套材料吧。”姜娇娇低头看着这些熟悉的老伙计们,丝毫没发觉赵氏诧异的眼神。

“好好好,我的娇娘总算想学了!只是……这材料不便宜,你可不能胡乱浪费,好好研究,仔细着点啊!”赵氏欣喜的给她细细介绍起来。

大概过了一个时辰,姜娇娇完成了一个荷包,让刺绣多年的赵氏目瞪口呆的荷包。

这个荷包造型别致,圆润的荷包状,以蓝色为主色调的团花居于中央,周围环绕着粉色花朵与蓝色枝叶,针法细腻,色彩搭配和谐雅致。

顶部收口处用深蓝色布料打褶,系绳末端有精致的小结装饰,下方垂挂着一条深蓝色流苏。

“娇娇,你确定你这是第一次做……”赵氏直直的盯着荷包,沉浸在震惊中。

“我以前也老看娘做,虽然没动手,但也耳濡目染呢!”姜娇娇只能硬着头皮编,心想这对自己来说只是常规操作,要不是材料有限,还能更加独特。

赵氏半信半疑,且不说这针脚手法细密,就是这颜色搭配和样式,都是县里绣房都未曾见过的。

可这如假包换的女儿,她一时间也摸不着头脑了。

姜娇娇怕她接着问下去漏了馅,赶紧问道:“一个荷包能卖多少钱?”。

“一个荷包合格了便给20文钱,去掉材料钱,算是能挣十几文吧!不过娇娇这个,我看能卖30文!”赵氏也不顾那么多了,女儿不仅愿意做女工,还有这好手艺,怎么想都是高兴的事。

于是,姜娇娇接下来的几天,赵氏一起床就拉她一起做荷包,很快就完成了这批材料。

姜娇娇想要看看这个时代的技艺到底是什么水平,提出这次和她一起进城送,说想看到自己绣的第一个荷包能卖多少钱,顺便听听绣房对荷包的意见,以后也好改进。

赵氏看她如此好学上心,自是一口答应,心中十分欢喜。

东石村离县城不算远,两个人一路走走歇歇,一个时辰后终于到了县城的绣坊。

赵氏拿出来自己的绣品交给绣房工长核验。赵氏的绣工很好,做活也快,又是长期合作,也不为难她什么,检查起来很快。

姜娇娇跟在她身后,环顾着绣房墙上的作品,每一幅基本功都很扎实,只是配色和花样有些单调和古板。

到最后,看到姜娇娇绣的那几个,工长放慢了速度,把荷包放在手心好生端详,又用手捻着摸了针脚,眼中透出意外之色,却一言不发。

赵氏抿了抿唇,“这个荷包,能收吗?"

工长问了句,“这个不是你做的吧?"

赵氏转头看向姜娇娇,向工长示意,姜娇娇便点了点头。

他把荷包往刚才那一堆荷包里一放,道:“这荷包颇为精致,算五十文吧。”

赵氏心中大喜,用手紧紧攥着姜娇娇。

接着他有些可惜的说道:“这荷包的样式也就图个新鲜,材质一般,也卖不上高价,不过如果再有,送来便是。”

虽然没有获得青睐,但也算在这个时代找到了赚钱的门路了。

姜娇娇和赵氏总共领了260文钱,其中有姜娇娇的100文。

赵氏数出来给了她,欣慰的对她说:“这是我们娇娇挣的第一笔钱,自己拿着吧!”

二人在绣房又选购了些原料,便往回走了。

看着热闹非凡的街道,两旁古色古香的茶楼酒肆,宽阔的道路中时不时有马车穿梭而过,姜娇娇还是有些不太真实的感觉。

今日是镇上的小集市,前面集中的是一堆卖首饰玩意的摊位,她快步走过去,挨个摊位细看。

只是端详了半天,发现这簪花首饰做工都有些粗糙,而且样子就那么一两种,古代的技艺不是应该更加精湛吗?

姜娇娇有些不解的问道,“老板,这簪花还有没有更精美些的?”

摊贩看她穿着那洗的都掉色的衣服,袖口都磨起毛边,还在这挑剔,便嗤笑着说:“这些个还不够姑娘您挑啊,那估计只有珍宝阁的货能入你的眼了,就是不知道能不能买得起呦!“

姜娇娇正要怼回去,听到了赵氏叫她,便给了摊贩一记冷眼,转身走了。

赵氏想起大夫叮嘱姜娇娇还要继续喝药巩固一下身体,便叫着她一同去药铺。

齐家药铺,门头不是很大,数百个贴满标签的抽屉整齐排列,柜台上,戥子、算盘泛着古朴光泽。里间,中院里竹匾上晾晒着药材。

一个身着青布长衫的少年,在药炉旁煎药,束发的靛蓝绸带略显松散,几缕碎发垂在耳畔。

听到有人进来,他淡淡的起身,走到桌子旁,整理了看诊的手垫,语气温柔的说道:“哪位要看诊,坐在这里吧。”

赵氏把姜娇娇拉过来,摁着她坐下,简单的说了之前的情况,“麻烦您看看她是否已经痊愈。”

少年的手轻轻的搭在姜娇娇的手腕上,目光专注而沉稳,少许片刻后,少年表示已无大碍,再吃一副药巩固巩固便可。

写完要放,转身便去抓药了。

姜娇娇看着那些中药抽屉,心中一动,突然开口道:“麻烦再给我称三两雄黄。”

少年抬起头,看向她,略带惊讶的问道,“姑娘要这雄黄作何用处,此物有毒不可滥用。”

姜娇娇盯着他那双好看点眼睛,认真的说:“驱虫。”

少年明显一滞,没说什么,接着转身去取雄黄。

到家后,姜娇娇就开始忙活了起来。

虽然姜家条件贫困,但是看在原身也是大姑娘了,便在家中简单的隔出一个房间给她,这倒是方便了姜娇娇继续自己的手工事业。

今天这一趟外出收获颇丰,看来这个世界目前的技艺水平还在初期,基础原料都还蛮齐全的,就是设计差了点。

不过她心中已经有了计划,她让姜父下午回来的时候帮忙砍点艾草,因为赵氏身体不好,姜家地里自己一直种着些。

接着一头就扎进了房间捣鼓起来了。

她先在布上用碳简单的描绘出形状,然后用剪刀小心裁剪下来,运用锁边绣针法沿着布料边缘绣制,精湛的针法让图案更具立体感。完成荷包主体后,又取一段细绳,一端穿上珠子作为点缀,又熟练的打了个苏络。

这一下午就做出来了三个形态各异的荷包。

一个是灵动的鱼形,鲜艳的红布配上金色丝线绣出鳞片,熠熠生辉,彰显华贵。造型用的现代卡通形象,鱼眼圆睁,黑白分明,十分俏皮可爱。

还有一个是以白菜为造型蓝本,翠绿的叶片栩栩如生,仿佛带着清晨的露珠,鲜嫩欲滴,下方垂着的流苏由白至绿渐变,随着微风轻轻摆动,灵动而飘逸。

最后一个是牡丹香囊,虽是常见的题材,可这荷包整个就是花朵形状,粉色丝线绣就的牡丹花瓣层层叠叠,明黄色丝线勾勒花瓣边缘,翠绿叶片穿插其中,叶脉清晰,精致典雅。

姜娇娇满意的看着这几个香囊,不过这还不算完成。

接下来的几天她把采摘回来的艾草弹干净泥土,在竹垫上摊开,定时翻动,晾晒了三天天,直到艾草均匀的完全干透。

然后再把干燥后的艾草,去除茎梗,只保留叶片部分,放入石臼中,反复舂捣、捶打,艾叶逐渐破碎、纤维分离。

最后用筛网筛去残留的杂质、硬梗以及大颗粒,使艾绒更加纯净、细腻。

这一番忙活之后,姜娇娇收获了一堆极好的艾绒,她把雄黄也磨成粉,和艾绒混在一起,又一点点填充到香囊中,这样有着驱虫功效的香囊才算是大功告成。

第二天一大早,姜娇娇便去了县城。

不过她这次没有到绣坊,而是来到了珍宝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第二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