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古穿今之毫无演技 > 第46章 古城宣传片

古穿今之毫无演技 第46章 古城宣传片

作者:求而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0-04-17 22:35:23 来源:文学城

桌面上的手机“嗡嗡”地震动了两下,待屏幕黑了后,显示灯有规律地闪烁着。

第二天,她将小短毛托付给白清瑜,拖着个行李箱孤身前往谢影曾生活了十几年的小县城霖州。霖州并不在Z省,而是位于临省一个滨江的地方。昨晚的消息是温祈发的,他给谢影接下了几个通告,到霖州拍摄宣传片就是其中一个,而且时间最为紧迫。

霖州是个古城,尽管时至今日到处都可以感受到商业化的影子,但因为并不富裕,政府投入发展经济的资金有限,所以没能吸引多少外资。加上这古城前是水后是山的,也没法怎么发展。

这些年,旅游局的动作倒还算不小,针对霖州的山水与文化做出了一系列的宣传措施,效果较为显著。这不,脑子活络,趁着这刚开年不久,小镇的各种民俗活动将轮番上演的时节,邀请混得不错的老乡谢影回来拍个旅游宣传片。

当地政府给的价极低,和多数工作的薪资相比或许占了些优势,但按她现如今的“咖位”来说的话,这样的片酬连助理都请不来。然而温祈却是没和谢影何婧商量就接下了,之后他解释道,一来是拒绝为家乡做宣传的邀请容易生事端,二来是宣传片不需多少演技,她也可以当做是一次回家走走的机会。

当谢影抵达霖州时,天气并不好,不仅气温低,还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这才刚下车,何婧的电话就打了过来,絮絮叨叨地和她说走到哪个位置有人接。谢影一手拖着行李箱,一手举着电话,跟在人群后头朝出站口走。

和前来迎接领路的几人碰头后,没过几小时,何婧也终于赶到了霖州。

在详细的交谈中,确定了谢影需要拍摄的场次。宣传片筹备已久,大大小小的空镜和部分人物镜头都已拍摄完毕,仅剩下以她为主的人物拍摄,而人物中,谢影的场次共占了三十七场,其中有四场是盛大的民俗活动现场,没有半分重拍的机会,因此既要赶着时间,又要不出纰漏,难度高得一比。

当晚,谢影被养父母,也就是谢康乐的亲人联系上了,于是,谢影的晚饭就和他们聚在一起解决了。

本以为一顿唠家常的饭不会太难混过去,毕竟何婧十分迅速地给她整理出了一份人物关系表,谁谁谁是她谁谁谁,长啥样她都能大概记住了。如果谈到工作就简单介绍一下,如果谈到旧事便打哈哈,再不然就转移话题当起签名照的“代购员”,哪位亲戚要圈里谁的签名照一一报给她,她登记。总之,各种应对法子她都想全了,完全没问题。

可是万万没想到,他们一开口谢影就懵了。为撒子全是说当地话?!她根本听不懂!!!

“@#¥%&*……”谢大伯说道,根据神情和语气来看,似乎有着些许埋怨。

谢影一瞬间只想以装死来逃避这一次谈话,还好,没等她做出什么崩人设的反应,好几人都瞪了眼谢大伯,和她同龄的堂姐还笑着用普通话吐槽了几句他爸。谢影听明白了,这谢大伯是在说她过年没回家,也没打个电话,忙忙忙得把家人都忘了。

之后,为防止露馅,谢影一改常态,连连举杯敬酒,口中除却说着敬酒话,还向长辈们道着歉。众人见这阵仗拦都来不及,只得看着她越来越晕,倚靠在椅背上口齿不清地说着什么。

由于谢影“醉”得早,这顿饭也就早早结束了,正当几位伯伯姑姑讨论着把谢影带回谁家睡的时候,何婧出现说第二天还有工作,然后把人连扶带拽地给弄走了。

接着,谢影又演了一路,回到当地政府给安排的住处后才睁开双眼,眼瞳清明,哪有半分醉酒的模样。

次日天微微亮,谢影同剧组人员驱车到一个小村落。古村里的民居多是明清时期的建筑,近年来在古村落建筑群里有着不小的名气。

村头,一弯窄小的小溪流过,因为正值雨季,所以溪水涨了不少,只听水车咕噜咕噜地转着,溪岸的青石板面上,还有好些妇人在洗着衣裳,时不时回头看一眼在一旁打闹的孩子,提醒离小溪远些。

何婧走近溪边探头看看,不仅惊讶于这种只能在以往影视作品中所能看到的浣衣场景,更惊讶于这溪水的澄澈,虽然溪流颇急,但仍能清楚看见水下的石草,这对于年轻一辈来说是件难以想象的事情。

很快,领路的村长带着他们和征集好的群众演员们都碰了个头,再一次介绍这一行人的来意和谢影。电影的受众范围远不及电视剧,而小镇上年纪稍微大些的,一年也不见得会踏入影院几次,不过谢影是县城里飞出的一只小凤凰,知名度在这里和同等条件的艺人相比高了太多,个个在看到她的第一眼就知道是成为了大明星的老乡。

第一场戏,正式在溪边开拍,大伙们换上了剧组准备好的衣裳,在化妆组给众人上妆弄发型的这档口,不少村民们帮着剧组人员清场,将自行车、摩托车等等现代物品统统搬进了屋里,就连不锈钢的畚斗都没能“幸免”。

谢影换上了明代的农家女服饰,素白色的交领上衣、浅橙色的下裙,外头再搭一件水蓝褙子,衣上没有半点绣纹,且身上也不见任何装饰物,落落大方又明丽亮眼。

看着镜子里发型师手下诞生的双环髻,她一时有些恍惚,待回神时,已不知何时同众人走到了溪边。接过一木盆子衣裳和捣衣杵后,谢影径直走到湿漉漉的青石板上,而不远处,看着画面中入镜的人,执行导演皱着眉想了很久,直到镜头里那人挽袖、理裙、蹲身、浣衣,一系列动作熟练又轻盈,他这才想起来自己忘做的事情就是指导谢影这些动作细节。然而,看样子是完全用不上了。

洗好衣服后,浣衣女抱着木盆踏上小路,镜头随着她的脚步不断往前推进,荷花池边稚子逗青蛙、桂树下少女打桂花晾晒、民居前老人倚靠着墙晒着冬日里的太阳……一路,春夏秋冬四季更迭轮转,这些画面自然是之前已经拍摄好的,谢影只需要行走在路上,每到一个点就会有工作人员提醒动作,或是转头,或是轻笑,总之,除了冷以外,难度不大。

由于这个串联起古城各种特色文化的人物没有什么性格设定,而导演对此也未曾有过半分表示,谢影也就按着自己的想法来。一连几天,她的时间完全花费在拍摄上,爬山涉水礼佛问道啥啥都干了,其间还在四项重大民俗中转场,上午还在这个乡镇参加赛歌活动,入夜就换了套装备出现在另一个隔得老远的地方与大伙儿追着游龙跑,每天回到住处都是秒睡的节奏。

终于,迎来了最后一个古代扮相的拍摄点,霖州有名的乌夜古浮桥。

对于这个地点,导演的拍摄时间与天气要求极高,需得是傍晚天晴的日子,晚霞艳而不刺眼,反正好几天都没等到这样的好天气。

所以,在等待晚霞的几日里,谢影如同精分般开始扮演一个学生党,穿着校服和同学一起上学,周末与朋友出门游玩、看电影、逛街……用她的视角从各个方面观察这个城镇的变化与传承。

值得一说的是,在和同学一同上学的这个片段中,最初设定是几个少男少女一块踩着自行车,迎着朝阳青春飞扬的模样。可作为主角的某人并不会骑自行车,而坐男孩车后座可能会被人揪住“早恋”来做文章,坐女孩后座又怎么看怎么怪异,最后只得几人迎着朝阳小跑前行,效果倒也还成。

在这些现代戏份拍摄完毕后,导演所需要的温柔晚霞总算来临了。

落日渐沉,余晖漫洒,江水、鱼贩、城墙、绿树,动中有静静中藏动,让人觉得像是误入了一幅绝美的画卷。

谢影穿了身全白的衣裙,穿过城门,走下数十阶的台阶,踏上了乌夜古浮桥。浮桥由一百二十艘小舟相连,上铺木板,借着小舟浮于水,乌夜这座浮桥得以横跨霖江。

桥上行人众多,他们有的形色匆匆,有的在和鱼贩讨价还价,穿梭于众人之间的白衣女子惹眼却又并未引人侧目。

未几,白衣女子行至浮桥正中位置,江中凫水的小孩冲着桥上的人大喊,说水下有条大鱼,足有大半个成人高。一时之间,“扑通扑通”声响不断响起,和下饺子似的。

白衣女子粲然一笑,纵身一跃入水。

许久,一个身穿短t恤,披着及肩发的小姑娘破水而出,对着桥上一个守着好几个书包的小女孩挥手大笑。

并不存在霖州这个地方,原型是江西赣州和福建连城的培田古村落。

去年暑期去了趟赣州,那里的古浮桥让我至今记忆犹新。在步行前往东津古浮桥之前,我不停在脑海中勾勒所谓桥架于无数艘小舟上的画面,然而当真切看到宽阔的江面上横着的浮桥时,不禁为客家先民的智慧所惊叹,舟连舟,浮桥平稳,即便水面高度暴涨也不会存在桥面被淹没的危险,不,不仅仅是惊叹,是折服。那时是傍晚,夕阳西下,但浮桥上仍是满满的鱼贩,岸边有许多小贩在兜售着当地特有的零食与饮料,江里有好些人在尽情地游水,坐在浮桥上,身前身后都是平静无波的江水与色彩极尽温柔的天幕,宁静与喧嚣在这时得到了完美的融合。

培田是南方一个古老的小村落,它悄然成长于重山之中,古时的山野交通要道在历经五百年余年的风雨后,成为了今日的国家级保护村落。走进培田,入目的除却白墙黑瓦的古建筑,庭中屋外的绿树红花也在吸引着人们的视线。兰花、桂花与荷花是培田人最喜爱种植的三大花卉。在培田,随处可见的荷花池,庭院井边的桂树,家家户户的兰花无一不给培田这宁静小镇增添了几分淡雅无争的气韵。曾因为学校的一个项目,和导师以及学长学姐到培田小住了几天,跟着当地人走遍村头村尾,看过日出,听过雨落。培田,实在是个讨人喜欢的地方。

所以,在文中将这一水一山揉在了一块儿,山水相逢,也可以胜却人间无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6章 古城宣传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