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公主拯救计划 > 第3章 第 3 章

公主拯救计划 第3章 第 3 章

作者:石旦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9 19:14:28 来源:文学城

琅月轩的桌子,被沈珏的瓶瓶罐罐堆满了。

什么乱七八糟的都有,上至金瓜子银票,下至京城时兴的小玩意,静安疑惑,静安沉默,空气凝滞了几秒。

沈珏见状忙转移话题,将鸡零狗碎扔到一旁,宝贝似的从怀里掏出几张纸,上面写写画画了不少东西,连着一起被拿出来的,还有前几日静安借出去的母亲的画。

“这是?”

沈珏将东西递给静安,示意她先看。

“前几日你给我的画,我认真分析了皴法,又看了题跋,结合宫里的收藏和一些绘画杂记,我可以保证,娴嫔娘娘一定是北地吴州人。”

沈珏一脸求夸奖的表情,静安没有理会,仔细看着沈珏递来的东西。

宣纸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文字和对比的图画,静安越看,心越沉,北地,又是北地,宗人府记录的母亲明明是江南人士,为何种种迹象都与北地有关。

沈珏注意到了静安的沉默,以为是自己写得太潦草,忙打开画卷解释起来。

“殿下,你且看娴嫔娘娘的画面,全景山水,立轴,笔法坚硬,山峦雄伟。通俗解释便是,娴嫔娘娘作画的对象都是北方山脉,高耸且坚硬,与南方低矮山丘的作画方向完全不同。”

说着他摊开两幅作品,长卷和立轴截然不同的风格表现。

静安继续询问;“万一只是母亲喜欢呢?或许她去过北方?”

沈珏连忙摆手,从一沓混乱的纸中,精准地找出另一张密密麻麻的纸,放在静安面前。

“画派之间风格不一,且地域性极强,不可能出现异乡的情况,现存的娴嫔娘娘的画作几乎看不出笔法,但殿下给的习作,迅捷而粗放的笔触,渲染大于细致的皴法,殿下再看这里……”

沈珏滔滔不绝地讲着他的分析研究,静安沉默地听着,最终长长地叹了口气。

“所以,母亲极有可能是北地吴州人。”

“但无论是皇家玉碟,还是母亲自己的说辞,都是苏州人。”

“对外是难民进京,偶遇还是王爷的当今圣上,平民一跃成为王妃。有人想掩盖什么……”静安慢条斯理地整理着思绪,“北地吴州,是圣上的亲姐姐,大长公主的封地吧。”

沈珏点头补充道;“圣上还是王爷时,平定吴州叛乱有功,之后才入了先帝的眼。之后,来自吴州的娴嫔进了王府却隐瞒身世。难道?”

沈珏猛地沉默,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难道娴嫔娘娘是叛军的后人?圣上在接触中逐渐有了感情,便隐姓埋名,娴嫔娘娘保护在自己身边。”沈珏似乎觉得自己很有道理,还啧啧两声,“看不出来,唐景瀚还是个痴情人。”

静安惊讶于沈珏对当今皇帝直呼其名,更被他惊人的脑洞折服。

面对沈珏的叽叽喳喳,静安皮笑肉不笑:“沈珏你不应该画画,你应该去写话本子,说不定就风靡整个大燕了。”

沈珏厚着脸皮嘿嘿傻笑。

“咳咳。”沈珏立刻正经起来,“爱情故事什么的,自然靠不住。”

“你重生回来,难道没有带回什么有用的线索吗?”

沈珏尴尬地咳嗽了声:“殿下您死前,也没有告诉我……而且当时我忧心您的身体,倒顾不得这些了。”

静安懒得理会他的狡辩,平静地翻看着沈珏的分析。

“沈大人写得真不错。”

静安点头称赞:“我一直以为如意馆的画工都是一群草包,原来还有干正事的人。”

沈珏得了夸奖,高兴地原地转圈:“殿下有所不知,以前的我理想就是写一篇属于自己的画论。市面上那些都是人情世故的流水账,完全看不出任何有见地的点,我就不一样,我要写,就要写民间画工,写他们出神入化,写……”

静安在一旁嗯嗯地点头,沈珏自觉话题跑偏,搓了搓手,急忙闭嘴,将重点拉了回来。

“殿下发现了什么?”

静安端起茶杯浅浅喝了一口:“吴州这地方不正常,叛乱也好,封地也罢,这个地方有太多巧合。”

“哦对了,前世辽国除了和亲还要割地,指了北地两处,其中就有吴州。”

“但被狗皇帝拒绝,换了更加重要的凉州。”沈珏微微歪头,“凉州地势险要,对比荒山野岭的吴州,着实蹊跷。”

静安懒得吐槽沈珏对于皇帝的称呼,索性直接忽视。

吴州,但娘亲要寻的人却在辽国,这又是为何?宁愿放弃关口也要保全这个地方,吴州到底藏了什么秘密?

静安越想越沉默,沈珏怕她用脑过度,飞快地转移话题:“对了殿下,此次在下前来,还有另一个事情。”

沈珏神秘兮兮道:“长平郡主那边开始行动了。”

自从上次之后,长平再没来过琅月轩,以她的爆炸性子,行动是必然的。

静安侧耳去听,沈珏低声道:“郡主那边筹募多时,似乎是已经联系上李闯,打算在青州起义了。”

静安皱眉询问:“青州是在东北方吗?”

“好像是的,有何不妥吗?”沈珏有些疑惑,“前世大顺军起义,也是在青州。”

静安翻开地图,指着青州道:“青州地势低平易攻难守,紧邻辽国,极容易腹背受敌。东部临海,倭寇猖獗,实在不是起义的好地方。”

沈珏哑然,静安的话自是有道理,可长平这么做,必然有自己的原因。

“殿下的意思是?”

“我猜,一来,青州是李闯的地盘,势力盘根错节,有当地支持;二者,北地不比江南,无论是青州还是偏西北的吴州,皆不是富庶之地。可政府的税钱年年不减,当地恐怕早就怨声载道,此处起义,推翻暴政,合情合理。”

静安思索片刻皱眉道:“可还是过于冒险,远远没有攻占江南获取的收益更大。江南是大燕的命脉,占全国大半税收和稻米,一旦占领便可断了全国米粮,顺势北上指日可待。除非……”

“什么?”沈珏支起耳朵认真听着。

静安扭头,平静地看向屋外:“江南是块肥肉,长平求稳不想与江南本地势力起冲突。”

“还有一点,敢紧贴辽国暴乱,要么是长平与辽国达成合作,要么是辽国内部出了问题,而长平很清楚这点。沈珏,你了解辽国的情况吗?”

“算不上熟悉,依据前世经验来看,目前辽国部族林立,中央有名无实,几家争斗,总之不是太平盛世。”

说着,沈珏拍拍胸脯自信道:“但长平不去江南是一定的,江南是我本家,我重生后,便联系家中在本家囤积势力了,父亲与大哥皆已辞官,赶往江南。”

沈珏一副求表扬的样子,静安实在看不下去,回应了个笑脸:“真棒!”

夸奖完,静安便思考起对策来:“事态有变啊。”

沈珏脑瓜子一愣一愣的。

静安拍了拍自己的脑门,平静地分析道:“按你的前世记忆,青州起义还在多年之后,而我和亲则在青州起义与辽国来犯之后。现在长平提前行动,怕是会引发蝴蝶效应。”

“长平他们如此大张旗鼓,给大燕树了活靶子,顺便恶心辽国。”静安边说,边尝了一口沈珏带的小零食。

“如我猜得不错,他们接下来会声势浩大地骚扰辽国,与辽国某个派系合作,助力这个派系夺权,保全起义军的同时搅浑水,用最少的兵力,达到最好的效果。”

静安心中盘算,自己还是说轻了,若是起义提前爆发,以当今皇帝唐景瀚的脾性,怕不是会狗急跳墙。

沈珏这边却想不通了:“辽国的那人,凭什么要帮长平呢?若是他背叛,击溃了起义军,何尝不是大功一件?”

静安慢悠悠地喝了口茶:“有争斗,就有强弱,外患在侧,内部夺权势必更容易。长平和辽国人都懂得,背叛得到的好处,远没有答应来得多。”

天下权势,不过是浑水摸鱼,水越浑,能抢到的鱼越多。

“当然了。”静安继续吃着小零食,“辽国人也不会将赌注放到一处,假如他们一手稳住起义军,一手跑来跟大燕谈合作。”

“权衡两方利弊,依照当今朝廷的外交政策,怕是只会拉拢,届时割地和亲,不是水到渠成。”

静安此番思考是必然的,虽不清楚燕国内部实力强弱,但长平振臂一呼,数万平民便闻风而动,说明矛盾早已无法调和,只待一条引线便可发作。

“和亲?不能去,殿下不可以去,辽国混乱且荒凉,殿下的身子会被糟蹋坏的,不能去。”沈珏跳脚得厉害,连敬语都忘了说,静安看着他慌张的样子,笑出了声:“你别着急啊,我瞎说的。”

“什么?”静安的话像紧箍咒一样,套在沈珏乱窜的脑袋上。

“只是长平在青州起义而已,我又不是大罗神仙,怎么会知道那么多。怎么样,我编故事的能力不错吧,你等着,说不定哪天我真的去写话本子了。”静安啃完盒里最后一块点心,笑着擦了擦手。

无论如何,静安都不在乎,如若真的和亲去了辽国,正好能完成母亲交代的事情。

沈珏还沉浸在静安刚刚的言论中,静安地拍了拍他:“还在想呢?我就是开个玩笑,你还当真了。”

静安抬头望着日头渐渐落下,安慰道:“别想了,即使真的有那么一天,也不一定会让我去和亲。”

沈珏没有说话,风稀稀拉拉地从门外跑过来,卷起他的袍子,不知为何,在迷蒙的太阳下,静安察觉到了一抹哀伤。

静安不想继续这个话题,将食盒收拾好放到一旁,“为什么你每次带的点心都这么好吃,沈大人可否开恩,下次再帮我带一盒。”

说着往沈珏兜里塞了一袋金瓜子。

“每次来都带这么多,破费了,这些沈大人先拿着,不够了再来我这里取。”

沈珏连连摆手表示不能要,可最终拗不过静安,还是揣着金瓜子出了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