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公主找了个女驸马 > 第6章 第 6 章

公主找了个女驸马 第6章 第 6 章

作者:澹台扶风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3-01 19:56:49 来源:文学城

高睦与王夫人再次说起姚家,是次日晨省时。

向母亲问安后,高睦无需王夫人再发问,就主动说起了昨天中断的回禀。将姚文度的指点复述完毕后,高睦又说起了她为姚二小姐添妆的打算。

“你们姚山长不是从不收学生的礼物吗?”王夫人眉峰微跳。

高睦不愿母亲误解姚文度的人品,说明道:“山长起初是没答应,是孩儿保证不送重礼,山长才松口。”

王夫人点头道:“姚当涂于你实有师傅之恩,你为他家添妆,应当。”

姚文度籍贯当涂,王夫人用“姚当涂”代指姚文度,是尊称。高睦松了口气,母亲之前对添妆之事不置可否,她还以为母亲反对。

高睦的名字,是老越国公取的。王夫人知道,高睦这个“睦”字,其实是在提醒她:要夫妻和睦、家宅和睦。对此,王夫人嗤之以鼻,却无法为高睦改名。字以表德,姚文度为高睦赐字“公行”,将“睦”字扩大到了修睦天下的范畴中,正中王夫人的下怀。仅凭这一点,王夫人就记姚文度的恩情。

王夫人知道,高睦从小接受男儿教育,婚嫁走礼之事,必然生疏。于是补道:“添妆之礼,我让管事替你置办。”

说是“管事”置办,实际上,就是王夫人把备礼的工作接了过去。高睦所有的财产都是母亲给的,她也不和王夫人客套,只是行礼谢道:“劳烦母亲了。”

“嗯。你在姚家,除了姚文度,可曾见到旁人?”

高睦不知道王夫人为什么对她拜访姚家的情况问得这么细致,还是老实回道:“孩儿走到山长书房外时,修山书院一位王姓的师兄恰好从书房出来。孩儿与王师兄不相熟,只是行礼问了个好。从山长的书房出来时,遇到了山长的幼女,也是问了个好。此外,再无旁人了。”

确切地说,高睦不仅和王师兄“不相熟”,她和修山书院的同学都不熟。为了保守身份秘密,高睦不敢与外人走动过近,与同窗都只是点头之交。

“姚家幼女?多大年纪了?”王夫人的注意力明显不在王师兄身上。

“孩儿初入修山书院那年,瞧着是十二三岁的样子。昨日偶遇时,她以书遮面,头上又用上了玉簪。孩儿猜想,大约是及笄了吧。”

王夫人与高睦谈论姚家,不涉及秘事,原本没有屏退左右。此刻,她却突然抬手,让房中的侍从都退走了,才说道:“以后若有人问你婚配之事,你就说与你二表舅家的女儿定了亲。”

高睦的“二表舅”姓关,是王夫人的舅父之子。关家作为王夫人的母族,原本只是贫苦人家,多亏威忠武公扶持,关家才渐渐富裕。威国公府绝嗣后,关家自然而然地依附了王夫人,同时,关家也是王夫人最亲近的亲戚。

血缘和利益关系,这两层纽带,决定了:高睦如果需要一个假妻子,最合适的人选,就是关家的女儿。

但是,母亲以前从来没和我讨论过婚事,怎么突然要我假称和关家定了亲?母亲一向话少,她突然关心姚家幼女的年龄就反常,又在听说姚家幼女及笄后,要我宣称有婚约在身,莫非她以为……高睦解释道:“姚家幼女素来喜欢读书,孩儿从前在书院遇到她,就是在山长的书房,昨天巧遇她时,她手上也拿着书,想必是去山长书房找新书读。母亲不要多心。”

“当今皇帝一登基就推崇女诫,如今平民百姓之家都尤重女德,士大夫之家在男女大防上更是讲究。外客来访时,女眷连声音都不该外露。姚家幼女既然已经到了婚嫁的年龄,外男来往之日,为何往书房走动?”王夫人严肃反问。

“嗜书之人,不可一日无书……”高睦有些语塞。她能为姚家幼女想到的理由,自己说着都心虚。礼教严酷,尤其女子,在男女大防上稍有差池,不仅耽误谈婚论嫁,甚至会丧命。与这种严重后果比起来,就算是书痴,也宁可晚一天再去找书吧?可是,从前看到姚家幼女时,高睦只是当着姚山长的面与她说了几句话,她真的没有看出半点苗头。

高睦去修山书院时,年纪还小,王夫人又仗着越国公府名声不好,无人敢把女儿嫁进来,所以不急于防范高睦的婚事。从姚家看到风险后,王夫人意识到了疏忽,强调道:“你如今大了,相貌也生得好。少年慕艾,以后遇到姑娘家,切记敬而远之。有人问你婚事,就说与关家表妹定了亲。”

在高睦印象中,母亲从来没有夸过她。第一次听到母亲的夸赞,尽管只是对“相貌”的肯定,尽管母亲的本心不是夸人,高睦还是感到了惊喜。此外,对外貌的肯定,也让高睦有点不好意思。隔了半响,她才说道:“孩儿但凡遇到姑娘家,都是敬而远之的。”

王夫人以为高睦还在心存侥幸,皱眉道:“不管姚家的事是不是多心,有备无患。记住我的话,只要有人问及你的婚事,不管问话之人家中是否有待字的女儿,你都要声称与关家有婚约。”

高睦知道,提前编造一个婚约,甚至是娶回一个假妻子,才能彻底杜绝婚事上的风险。但是,在这个公主都要守寡的时代,女子的一辈子都系在婚事上,她不愿拖累旁人的终身。

“越国公府恶名在外,门当户对的人家看不上高广宗,门户低的人家高广宗母子看不上,高广宗的婚事,短期之内,不会有眉目。要是真有人在婚事上对孩儿探口风,孩儿就说长幼有序,等兄长娶妻,才能考虑孩儿的婚配,行吗?”高睦道。

王夫人猜得到高睦的顾虑,她摇头道:“你二表舅的女儿生于庆丰三年,年方七岁。”

关二表舅的女儿,在堂姐妹中排行最小,高睦不记得她的具体年龄,但是知道她还是个小姑娘。

年方七岁又如何呢?世人视女子再醮为失节。一旦婚约宣扬出去,哪怕高睦立马死了,除非公布高睦的女儿身,否则,那位关家小表妹,只能为高睦守节。

王夫人见高睦不语,又说道:“关家与我们一损俱损。你的身份若守不住,关家也有灭顶之灾。有婚约傍身,此事才稳妥。”

当今皇帝极重纲常,对欺罔之事,也是绝不姑息。高睦的女儿身一旦暴露,她和王夫人必定没有活路,关家作为王夫人的近亲,也多半会受牵连。就算不被株灭,关家的生计都依靠在王夫人的产业上,还是会家破人亡。

“孩儿明白了。”高睦垂首。真到了她需要婚约时,她不拖累关家小表妹,就只能拖累整个关家。事已至此,她只能希望,无人问起她的婚事。

“女子非要嫁人,不过是这个世道,容不下不嫁人的女子。你表妹嫁给你,衣食无忧,陪你外放后,还可以做一切她想做的事,有什么不好?”

高睦眼前一亮。是呢,等关家小表妹长大了,就算如常嫁人,也不过是生活在后院。帮她冒充妻室,她可以带她见识更广阔的天地,只要小表妹愿意,似乎也没什么不好?

不过,小表妹会愿意吗?

世人都认为,女子最好的归宿,就是嫁个好人家。也许小表妹就是想安安稳稳地相夫教子呢?

王夫人如同会读心术一般,淡定地说道:“等你真用得上这个婚约时,我会把你表妹接过来教养。”

高睦就是在王夫人的影响下摒弃了对闺秀人生的向往,她相信,小表妹若由母亲教养,不会是寻常女子的心性,那么,她可能也愿意拥有不一样的人生吧?真到了她需要假婚姻的那天,只要小表妹也愿意,一切就是最好的情况了。

从王夫人的措辞中,高睦也听出来了,不到最后关头,母亲也不会宣扬这个婚约。说到底,母亲费心安排婚约,都是为了她。高睦打起精神来,应道:“谢母亲周全。”

为了劝服高睦,王夫人已经耐着性子多说了很多,见高睦还是心存顾虑的样子,她训斥道:“车到山前必有路,做好你该做的事,不要瞻前顾后!”

“母亲息怒。”高睦也知道,自己在婚事的筹谋上过于踟蹰了。她大礼致歉后,又保证道:“母亲放心,孩儿是真的知道轻重了。今后,但凡有人探听孩儿的婚事,孩儿一定声称婚约在身。”

母亲说得对,车到山前必有路。小表妹才七岁,就算她真成了高睦公之于众的未婚妻,等小表妹长到嫁人的年龄,也是多年之后的事情,高睦实在不必操心过早。况且,母亲的安排,已经够周密了,她就算操心,也想不到更好的办法,有什么意义呢?

高睦在太平门附近都能遇到刺杀,她知道,现在的自己,最该做好的事情就是好好科举,谋求外放。不然,人家敢在京城街道上杀人,谁知道还会做出什么事来?要是连性命都保不住,那真是什么事都不必操心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第 6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