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公主找了个女驸马 > 第25章 第 25 章

公主找了个女驸马 第25章 第 25 章

作者:澹台扶风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3-20 18:46:02 来源:文学城

宫中不缺皇帝的耳目,驸马这头的情况,自有内侍告知皇帝。归宁宴上,皇帝当众笑道:“高睦,锦衣是个坐不住的性子,朕答应过锦衣,让驸马多陪她去京外转转,你可不要忘了。”

皇帝这句话,等于要求高睦带舞阳公主出京,昨日强行出京的事情,自然也就算不上抗旨不遵了。

“臣不敢忘。”高睦心弦一松。

昨天,远离京城之后,高睦才让舞阳公主下车,出入京城时,又让舞阳公主一直坐在车中,连脸都没外露。高睦料想,无论皇帝是顾虑舞阳公主的安全,还是顾虑舞阳公主的名声,既然都没有出纰漏,以皇帝对舞阳公主的宠爱,应该不会计较出京之事。现在看来,她猜对了。

有了皇帝这句话,今后,舞阳公主出京,不再是问题,她昨天说给舞阳公主的那个“下次”,也不愁不能实现了。高睦为舞阳公主感到了高兴。

宫禁森严,不便留宿外男,即便“驸马”是皇帝的女婿,也不例外。按照旧例,公主、驸马新婚回门时,归宁宴后,便该出宫回府,皇帝却特意留下了舞阳公主夫妇,还让刘贤妃安排晚宴。

舞阳公主在宫外睡了三天,有点想家,正想在宫中多呆一会儿呢,自然是喜滋滋地与刘贤妃回到了长乐宫。她没忘记高睦,本打算喊高睦一起去长乐宫,高睦却被皇帝单独留下了。

“此番婚事,害你失了世子之位,委屈你了。”皇帝对高睦说道。

“能与舞阳公主喜结连理,是臣的福分。”

面对皇帝的客套话,高睦当然是要推辞的。不然的话,当了驸马都嫌委屈,岂不是轻视皇室?况且,与舞阳公主“成婚”以来,高睦确实没受什么委屈。

“你能这么想就好。”皇帝意味深长地说道,“你好好与锦衣相处,朕这个做岳父的,不会让你吃亏。”

皇帝话里的意思,似乎会把高睦的爵位补回来,高睦都已经与越国公平辈了,还能“兄死弟继”不成?

无论是王夫人还是高睦本人,都瞧不上越国公世子的位置,可是,皇帝定下的嫡长子袭爵制度,注定了高睦这个“嫡长子”没有让位的余地。因缘际会,借助舞阳公主这场假婚姻,高睦好不容易才摆脱越国公府这个烂泥坑,完全不想再掉回去。如果不是王夫人还在越国公府,高睦这辈子都不想再踏入越国公府的大门,她又怎会希望皇帝再多事?

为了阻断皇帝的意图,高睦表示:“臣有公主,心满意足,不觉得吃亏。皇上放心,臣此生愿倾尽所有,善待公主。”

皇帝记得,他派太子试探高睦那次,高睦就说“世子之位,与舞阳公主相比,不值一提”。作为父亲,女婿愿对女儿“倾尽所有”,固然值得欣慰;作为皇帝,他却想到,高睦一颗心全在儿女私情上,恐怕难堪大任。

不过,皇帝不缺臣子,就让高睦安安心心地给锦衣做个好夫婿,也挺好。皇帝笑道:“又不是上朝,怎么还叫‘皇上’?”

“父皇。”高睦改口,拿出了舞阳公主对皇帝的称呼。

“嗯。”皇帝满意点头,“你心系锦衣,是好事,不过也不能凡事都由着她的性子。女贵贞静,无故不出内宅,成妇之后,更应如此。从前锦衣年幼,还是个孩子,朕才特许她出宫玩乐,你不要学朕。”

皇帝的意思是,舞阳公主结婚之后,应该老实待在宅院内,高睦昨日不该带舞阳公主出京。

如果是个胆怯之人,听出皇帝隐晦的批评后,都该跪地告罪了,高睦却想起了王夫人那句“笼中鸟雀”。

可以在御道跑马的舞阳公主,成婚之后,也注定被关入囚笼中吗?

舞阳公主策马扬鞭的欢悦浮现在高睦脑海,高睦完全无法想象舞阳公主困锁在后院的样子。她咬了咬牙,叩首道:“公主喜欢游乐,臣不忍委屈公主。”

皇帝虽然要求公主恪守妇道,却不愿他的女儿真被外人压一头,哪怕这个人是女儿的夫婿,也不行。是以,皇帝其实根本不指望高睦管束舞阳公主,只是提醒高睦注意分寸,不该做的事,不要陪舞阳公主乱来。

不过,昨日锦衣本来是骑马出门的,有高睦一起,就改成了乘车,可见高睦是个懂分寸的人。皇帝对高睦,还是放心的。

锦衣的性子,真要是整日拘在公主府,没准会闷出病来。皇帝也不愿打击新女婿的爱妻之心,他虚扶了高睦一把,笑道:“都说了不是上朝,翁婿之间,动不动就下跪做什么。你与锦衣新婚燕尔,偶尔出府同游,自是夫妻佳话。只是锦衣身为公主,理应垂范天下,做天下妇人的表率,万不可有失体统。你可明白?”

“臣明白。多谢父皇。”高睦听懂了,皇帝允许舞阳公主出游,但是必须有她这个“驸马”陪同,而且不能损伤皇室的名誉。

皇帝有些好笑。高睦口称“父皇”,明显是以女婿的身份,替舞阳公主“多谢”。高睦对锦衣如此死心塌地,倒不枉费锦衣当初那场绝食。朕的掌上明珠,果真的有福气的……不过,锦衣看上高睦,是因为高睦对小乞丐心善?高睦痴情于锦衣,又是为何呢?

“朕听锦衣说,你与锦衣在民间就相识了?”

高睦与舞阳公主的初识,涉及到越国公府对高睦的谋害。高睦不知道皇帝怎么突然问起了此事,她没与舞阳公主通过气,也不知道舞阳公主是如何描述她们的初见的,只好照实应道:“回父皇,公主救过臣的命。”

锦衣救过高睦?

皇帝阅美无数,对女儿的样貌心中有数。他的锦衣,杏眼琼鼻,固然是美貌的,但,以男人的眼光来看,锦衣的美貌,缺少让男人神魂颠倒的风致。高睦瞧着是个端方的品格,既然锦衣对高睦有救命之恩,高睦对锦衣死心塌地,也就好理解了。

高睦忽然想到,“他”与舞阳公主民间相识,似乎有私定终身的嫌疑。高睦又立即补充了一句:“臣当时不知道救命恩人是公主,也不知道是女子。”

“朕知道,锦衣当时扮成了小乞丐,是吧?咱们翁婿闲聊,你不用慌张。”皇帝含笑看了高睦一眼,安抚一番后,问出了心中的疑点,“锦衣救你,是在京城之内吧?你在京中,如何能遇到性命之忧?”

“臣被数十个歹人持棍围攻,已然受伤。多亏公主机慧,谎称官兵将至,才助臣死里逃生。”

“京城之中,数十人持械围攻你,险些害了你的性命?”皇帝眉头发皱,“后来抓住这些歹人了吗?”

“未曾抓住。”高睦不能控告庶母、兄长,哪怕手握高广宗母子买凶的证据,也只能摇头。

“皇城脚下,群凶横行不法,围殴朝廷命官,竟能逃脱法网?应天府真是出息了。”皇帝怒极反笑。

“父皇息怒,此事与应天府无关,是臣自觉此事不光彩,没有报官。此事发生在会试之前,臣当时也不是朝廷命官。”

京城之中,能出现成群结队的歹徒,就已经是应天府的失职了。会试之前,高睦不是新科进士,不是驸马,那也是朝廷册封的国公世子,这样的身份都险些在京城中遇难,平民百姓又能有何安定?皇帝懒得和高睦分说利害,却打定了主意,要仔细整治应天府。他摆手问道:“你遇险那日,是在何时何地?可还记得?”

高睦没有回答,反而说道:“臣观歹徒那日的身手,都是些野路子,想必只是京中的泼皮。是臣学武不精,才受了些小伤。此事都过去了,臣斗胆,请父皇不要深究此事。”

刚才还是“死里逃生”,一听到朕对应天府不满,就变成了“小伤”,莫非高睦与应天府尹有故?

在皇帝决定让高睦当女婿前,他已经将高睦查了个底朝天。皇帝回忆了一下,确定高睦与应天府尹非亲非故,又想到,高睦要真是与应天府尹关系密切,应天府早就该替高睦查出凶徒了。

皇帝暂时放下了自己的多疑,只是追问道:“你只需告诉朕,你遇险那日,是在何时何地。”念着高睦新女婿的身份,皇帝又故作玩笑地说道:“泼皮在京中生事,险些害了朕的女婿,该觉得不光彩的,是朕这个岳父才是。你一个小儿家,书读得好,武艺还能从数十个凶徒棍下逃出命来,还有何不光彩的?说吧。”

面对皇帝的打趣,高睦勉强陪笑了两下,张口之时,却道:“事情过去了大半年,臣不记得是在何时何地了。”

险些丧命的情形,记不清具体时间也就罢了,还能忘了地点?就算是个普通人,也会铭记终生吧。高睦可是能考上进士的人,何至于如此健忘?

皇帝认定高睦在故意遮掩,又一时猜不透高睦的意图。他问锦衣,也能问出当初的地点,高睦又何必在这种小事上欺君?皇帝忽然想起了越国公府以庶灭嫡的传闻。

如果高睦遇险一事,是越国公府的家丑,那高睦的表现,倒是说得通了……皇帝不动声色,只是收起了笑容,质疑道:“高睦,你果真连遇袭地点都记不得了?”

“皇上恕罪。”高睦跪地叩首。

从“父皇”变成“皇上”,明显是君臣之间的请罪。皇帝看着高睦伏地的背影,只当高睦是不敢再继续欺君。

宁愿请罪,也不肯说出遇险的地点,想必真是亲亲相隐吧?皇帝心中越发肯定了自己的猜想。

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高松寿对他这个儿子不慈,若高睦遇险之事真是家丑,高睦能对不慈之父坚守孝道、坚守兄弟友睦之心,那将来也定是极可靠的忠臣。

哪怕只是为了验证女婿的人品,皇帝也要将高睦遇险之事一查到底。他嘴上却笑道:“不记得就罢了,怎么又忘了该喊‘父皇’?快起来。走,咱们也该去长乐宫了,不然锦衣该等急了。”

这一次,皇帝不再是虚扶,而是实实在在地伸手扯了高睦一把。高睦顺着皇帝的拉力起身,心中闪过了一抹窃喜。

就算她有铁证,她也不能控告高广宗母子买凶害命,但是,若是皇帝自己查出来的,那就不是她不孝不睦了。

感谢 可默念 灌溉营养液~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5章 第 25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