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公主今天想篡位了吗 > 第64章 赊花

公主今天想篡位了吗 第64章 赊花

作者:泽有定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1 19:21:27 来源:文学城

裴钦的确是想去的。

如果可以随大军镇戍河东、抵御突厥,或许他就能迎来除了御史台之外的另一条路。

虽然御史台很好,言官的工作也容易上手,但就是不适合他。

当然,不是因为他不敢直言正谏,恰恰相反,他出身不错,又有这样一门好亲事,所谓“背靠大树好乘凉”,他自然是不怕得罪人的——问题是出在皇帝的态度。

每当他上奏什么事或是弹劾什么人的时候,皇帝总是回应平平,什么“已阅”、“朕会处理”云云,就像哄小孩似的,他明显能感觉出来自己说话没什么份量,皇帝并不认可、信任他,这一点无论从身份上还是从能力上都是一样,总而言之,他有职无权。

因此对于“侍御史”这个位置他没有多少归属感,甚至还令他感到很没有安全感。

他在这个位置上坐不稳当,因为他是被河东裴氏的声望、父亲的功名以及李知节的身份托举到这个位置上的,就像暴雨天的一叶小舟,不知何时就会倾覆。

当然,有殿下在,长安也很好,他自是一日都不愿离开的……

但他总觉着,自己如今这般实在没用,在李知节眼里也没什么特别,虽然他年轻,也的确有些姿色不假,可京中好颜色的年轻郎君也不在少数,若这般的自己都能入她的眼,那其他人自然也能入得了——那他还不如死了算了。

再说了,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如果他能亲手挣来一份功业,站得更高些,殿下或许会对他另眼相待吧?

这的确是个好机会。

……可现在的问题是,皇帝会如他所愿吗?

“圣人要削藩,又忌惮我家,想来是不会放我离开长安的。”裴钦垂眸道。

“他最爱在人前展现自己的宽宏大量、知人善任,而且如果你想,我也可以做你的说客。”李知节不置可否,单手转拈着一朵嫣红的牡丹,花汁流下,染红了她的指腹,“他会放你去的。”

不是“她会”,而是“她可以”,既然“可以”,那便也能“不可以”。

裴钦敏锐察觉到了这一点,心中不由泛起一阵苦意,又无奈又好笑。

她以为只有用利益才能令他束手就擒、为她所驱使,却不知,他早已心甘情愿自缚手脚。

“求殿下……”

他撩袍跪地,膝行二步,微微垂着头,任由碎发在鼻峰上扫来扫去,“求殿下,为二郎说项。”

他垂着眼,于是大半视野都被李知节赤色的裙摆占了去,挨了地的部分难免沾上尘土,这一番景象落到他眼中,却令他无缘由地升出一种握住那抹赤红的冲动。

“二郎这是做什么,一日夫妻百日恩,我自是会为你说项的。”她不慌也不忙,手一转,指间那朵牡丹便出现在了裴钦眼前,“你瞧我这花如何?”

“殿下的花开得极好……”他喉结上下一滚,“如诗中所写那般,‘花开时节动京城’。”

“这花是我亲自从百类中选出的,培育时又请了不少匠人,素日里更是由专人伺候着,可是费了不少心力。”

她捏着花梗,一一扫过他的鼻尖、嘴唇,最后落在颌下,轻轻一挑——她定定地盯着那双墨亮的眸,轻笑出声,“也不枉它‘动’这一回‘京城’,你说是也不是?”

“嗯……”痒意不断从下颌传来,还绕着圈打转,叫他忍不住咬紧舌尖,不知不觉间,眼中就蒙上了一层水雾,声音也带上了些许颤抖,“想来这花……就算是被殿下尽数折下,也心甘情愿、无怨无悔……”

这个高度刚刚好,既无需她仰头,也无需她俯身,她满意地哼笑了声,于是花也跟着一颤,抖落一片花瓣,掉在他衣领与肌肤之间。

“既然你觉着好,”她转而手腕一翻,将这支牡丹别在他的鬓间,仔细打量一番,愈发叫她满意,“我就姑且将这花赊给你……”

她一边说着,一边捡出那片调皮的、钻入衣领的花瓣。

“不要辜负我的美意,好吗,二郎?”

花汁似乎滴落,将他的耳尖染得通红。

“多谢殿下……”

目光失了控地追寻着那片花瓣,他无由生出一股妒意。他的确是肚量小,他想。

这面登闻鼓置于宫门外许多年了,也沉睡了许多年。

但在这个与往日并无区别的清晨,它终于得以唤醒。

“咚——”

沉闷而悠长的鼓声震扬起积灰,在第一缕阳光中无处遁形。

“何人在此喧闹!”

一队披甲士兵立刻赶了过来,手握长剑,高声喝道。

“草民有冤!请御史受状!”

其中一人听了这话,轻蔑地冷哼一声,骂道:“你这贱妇,这鼓是叫你随意敲的?还不快……”

“噤声!”为首的士兵拉住他,厉声打断了他的话,又朝众士兵递了个眼神,看样子似乎是个小军官。

众士兵朝不远处一瞧,一人骑在马上,正朝他们这边看来——是齐王!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立刻上前几步,行礼拜道:“臣等参见齐王!”

“你们怎么回事!”李景尔拂袖佯怒,痛心疾首道,“百姓无缘无故怎么会来敲这登闻鼓?既然敲了那便是有冤情,‘法必明,令必行’,尔等竟敢阻拦!置国法于何地!”

“臣等知错!请殿下恕罪……”

这群士兵心下也是叫苦不迭。

百姓受了冤屈,自然会去县衙、京兆尹府报案,除非官府不管,否则怎么会直接来敲这登闻鼓?

县衙和京兆尹府都不管的案子,能是什么小事?告的能是什么小人物?

而他们就是群小兵,如何得罪的起?

不过好在,现下有齐王出面,他们反而没那么难办了。

“咚——”

登闻鼓再一次被敲响,如滚滚雷声一般。

“千牛卫大将军郑炎,强抢民女,结党营私,草菅人命!请御史受状!”

为首的士兵闻声一抖,缓缓闭上双眼,他隐隐约约意识到,长安也许就要变天了。

徐坚远搜查郑府并没有花费多少时间。

来时郑府还很客气,请他到前堂坐一坐,喝两杯茶,走时郑府却全然失了礼数,毫不挽留地将他“扫地出门”。

“我会如实上报给陛下。”

他临走前这么对郑炎说。

他也的确是这么做的。

“回禀陛下,臣从郑府搜出千牛卫令牌四十一枚,经吏部辨认,其形制与千牛卫持有、突厥贼子那十一枚一致,可见郑府与突厥刺杀一案有密切联系,请陛下示下!”

“这么多?!”皇帝听了这个数字大惊失色,连连拍桌,咬牙切齿道,“他到底想做什么!”

“……”

无人应答,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包括皇帝自己。

“突厥使臣做出这种事来,陛下也无需再顾忌他们了。”说话的正是当朝宰相、门下侍中崔平。

“阁老所言极是。”皇帝指节叩击着桌面,半晌说道:“徐坚远,领朕口谕,即刻捕郑炎入狱,与靖佑郡君一事并案处理!”

先前没有对郑炎动手全因突厥使臣尚在京中,因此有所顾虑,可如今通伽达干遣刺客刺杀皇帝,撕破了脸皮,明摆着是想将事情闹大好宣战,那么大成也无需藏着掖着了,自是原本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是。”

徐坚远领命退下。

崔平却仍在殿中。

“刺杀一事,老臣倒觉着没有那么简单。”

“哦?”

崔平呷了口茶,轻叹一声:“通伽达干此人,野心不小。”

“阁老的意思是……”皇帝轻抬眼皮,语气不明,“赞同使臣所说,刺杀之事乃通伽达干一人所为?”

“突厥去岁遭了大灾,莫毗可汗又病重,兄弟、儿子都忙着争储,谁愿意这个时候开战,”他摇摇头,不咸不淡地开了个玩笑,“恐怕通伽达干现在也是‘有家难回’。”

皇帝沉思片刻,捋清了关系,才嗤笑一声,评价道:“年轻人,到底还是浮躁了些。”

“他也是走投无路。通伽达干前不久才被突厥皇室寻回,势力自是比不上他那些叔叔兄弟,争储毫无胜算。”

“所以他选择利用一场有利可图的对外战事?”他自问自答,“倒是个很好的契机,笼络人心、培植党羽,成则逆风翻盘,败则粉身碎骨。倒也是个有胆量的聪明孩子。”

不是自己的孩子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只是不知,他能从哪里搜罗来一支为他所用的大军,”崔平捋了捋全白的长须,“不过,我们也需早早做好准备才是。”

“嗯,”皇帝缓缓闭上已略有浑浊的双眼,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敲在桌案上,“不瞒阁老,我是一点儿也不想边关再起狼烟,可此一时彼一时,我必须集结大军戍备边关,河东、朔方攻防,自是重中之重,河西断绝吐蕃与突厥,次之。”

“陛下安心,户部那里有老臣来劝,”崔平眼神平静,语气和缓,嘴边带着浅浅的笑,仿佛早已猜到他要说什么。

“陛下,令河东道监军使回来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