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公主和杀手 > 第8章 凶手

公主和杀手 第8章 凶手

作者:李莱蒙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2:30:43 来源:文学城

“高荧死了?”

大殿中央,金丝屏风前,紫檀木椅上,覃国皇帝高勉伏案看着手中奏章开口向堂下站着的臣子问道。

“陛下节哀,长公主殿下已薨逝了。”堂下站着的头发斑白的臣子躬身回禀道,“臣昨夜遣常为臣诊病的医士在公主府照看了一夜,长公主殿下还是因急病身死于公主府中,长公主殿下为国远嫁,一生为我覃国风险,只可惜年纪轻轻便西去了。”

高勉听此一番话后微微抬眼说道:“赵相所言甚有道理,传我旨令下去,长公主高荧一生贤德有功,追谥为懿,许葬入皇陵,葬在她母妃的身侧。”

高勉身边的监侍得了旨令,即刻便行礼告退,一路低头弯腰离开了大殿。

“赵相近来行事颇为利落干脆。”

“老臣幸得陛下称赞,还要多亏赋凌司的傅司主将长公主殿下寻凶到赋凌司一事及时告知了陛下,老臣才能将此事办得让陛下满意。”

“高荧本不该死,奈何执念太深,为高恪身死一事左右奔走,还是查到了不该去查的地方。”高勉略带惋惜地说道。

“事情虽已办完,但老臣还是不得不说,此事陛下本无须做到这般地步,毕竟陛下只是吩咐赋凌司将高恪除去,可真正杀害肃亲王的人并非陛下,就算长公主查到了赋凌司也未必查得到陛下身上,眼下肃亲王和长公主接二连三地离世,臣恐百姓……”

“此事既已了结便无须再议。”高勉合上手中的奏章打断了赵玱的话,“自高荧从朱国回来后行事便有些极端,难保她知晓孤曾向赋凌司下令一事不会大肆宣扬,等真到了那时,形势便不可挽回,还要编造更多的谎言堵住幽幽众口,不如防患于未然。赵相觉得孤说的可有道理?”

“陛下所言不无道理。”

“高恪的事情查的如何了?可查出了谁是那真正的凶手?”高勉一手揉着太阳穴向赵玱问道。

“回禀陛下,尚未查明凶手是何人。臣谨遵陛下告诫,办事要多加小心,眼下只查到了肃亲王大婚那日案发时的凶器归属。”

“孤记得那是把匕首,说吧,那匕首是何人的?不必有所遮掩。”

“陛下记得不错,凶器的确是把匕首,那匕首先后刺过肃亲王和兆国公主后,被留在了婚房外的不远处,这把匕首虽做工精巧,但确是国中寻常铁器铺多花些价钱便可以买到的样式。”

“臣顺着凶器去查,发现大婚前几日有一侍者疏忽将此匕首遗落在了婚房之内,经查验,那匕首正是杀害肃亲王的凶器。”

“宫中刀具都有专人采买,那侍者是从何得来的凶器?大婚那日夜里进宫的人在宫门前都经侍卫查验,所谓疏忽怕不是受人指使,特意将匕首留在了屋内。”

“臣派人询问过,那侍者坚称是前几日和其他侍者布置婚房时忙昏了头,方才不小心遗落,并未受人指使。不过几番逼问下,那侍者说出匕首是由大皇子所赠。”

“勤儿?”

“正是,大皇子常来往宫中,偶然与这侍者结下了情谊。”

“勤儿那般仁柔寡断的性子,怎会做下这等事。”

“眼下事情来龙去脉尚未查明,臣也不知晓大皇子究竟是否有嫌疑。只是臣查案时偶然听闻,大皇子与二皇子似对肃亲王早有不满。”

“查案时偶然听闻?赵玱,你莫要戏弄孤,孤这两个稚子的心思普天下除了孤,只怕是你最为清楚罢。”高勉似笑非笑地说道。

“臣不敢。”

“孤不与你多计较。”高勉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勤儿和凌儿对高恪不满的事孤也知晓,高恪并未苛待于他二人,只因高恪身在尹都,又手握重权罢了。孤的这两个孩子年纪大了,自立了门户,受那些个门客挑唆,磨灭了兄弟情谊,只顾着比拼谁手中的权力更多些,不小心失了分寸倒也情有可原。”

赵玱听后没什么多余的反应,依旧低着头说道:“二位皇子争来争去不过是想夺得陛下青眼,如陛下所言,行事莽撞也在所难免。”

高勉轻笑了几声说道:“此事接着去查,孤要一个明确的结果,查案时记得依旧要谨慎些。”

“臣知晓。”

“可查到了那兆国公主有无刺杀高恪的嫌疑?孤先前曾听闻,那公主会舞刀弄枪,常在兆**营行走,似是还随兆**队外出征战。”

“公主并非普通人。从小锦衣玉食万人呵护,即使到了军中也难如寻常将士一般,大抵只是对兵法刀剑有些兴趣,平时多有接触,这名声才传了出去。”

赵玱说完此话,忽地想到了什么,于是在沉默间又补充道:“对了,关于兆国公主一事,臣还有些要说的。”

“赵相但说无妨。”高勉神色平常,语气中却透了些疑惑。

“臣以为,只简单地将那兆国公主当作谋害肃亲王的凶手推出去有些不妥。”

“不妥在何处?”高勉反问道,“你我原先计划周全,所谓人证物证也商议出了结果该如何编造,等到兆国那次子掌权,朝局动荡时,以兆国公主谋害我国皇亲一事为借口向兆国开战,岂不顺理成章?”

“陛下可想过若是事情未像陛下所言那般发展,又该如何去做?陛下虽已开始借那兆国次子之手逐步将势力渗透,但平心而论,兆国终究不是外强中干的朱国,臣恳请陛下三思而后行。”

高勉听后沉默了许久,直至用作批改奏章的毛笔笔毫上的墨水干涸,他方开口说道:“依赵相所言,该如何去做?”

低着头颅,弓着身子的赵玱听到高勉的话后,心终是落到了地上,缓缓抬头回应道:“依臣看,既然无法真正掌握兆国局势,不如试着将那兆国公主策反,让其为我覃国所用,如此不论那兆国次子掌权成功与否,兆国公主都在陛下的掌握之中,倘若那次子成功,陛下大可依原计划起兵攻打兆国,此战若胜,便恭迎我覃国盛世,此战若败,可将被策反后的兆国公主送回兆国从长计议;倘若那次子落败,也可将兆国公主作为内应送归兆国,等日后再寻时机,攻打兆国。陛下觉得此计是否可行?”

“赵相所说种种皆系于那兆国公主一人,我覃国上下竟无一点打败兆国的胜算?此法子未免也太麻烦了些。”

“自然有。”赵玱听后急忙说道,“陛下励精图治,治下严明,短短几年间,覃国国力大有增益,臣所言并非是将覃国命运系于那兆国公主一人,而是将覃国命运系于陛下,那兆国公主如今被幽禁于深宫,所言所行皆由陛下掌控。至于此事施行,臣会遣人一一去办,陛下只需偶尔配合一二即可。”

赵玱一番画后,高勉再次提笔蘸墨,低头批改公文。

“赵相还是一贯巧言善辩。”

“陛下谬赞。”

“兆国公主的事就按赵相所说的去办,除此之外,亡朱余下的那些土地还是要尽快遣人前去游说收归才好,赵相可有推荐的人选?”

“前些日子刚被陛下提拔为谒者的郭济正是不错的人选,此人先前曾做过几年行人,对出使一事较为熟悉,不过他一人恐难胜任如此繁杂的差事,陛下还要多增派些人手为好。”

“赵相所言,孤记载心中了。赵相今日若无旁的事,便可先行离宫。”

赵玱闻言行礼告退,随后在宫中监侍的引领下离开了王宫,乘上了归家的马车。

马车之上早有人在等候。

“老师来了。”

赵玱听到这句话,弯腰进轿厢时抬头打量了那男子一眼,随后没急着回应,先寻了空位坐下,深吸了几口气,等到马车开始行驶后,方开口说道:“你在此等候了多久?”

“不久,一两个时辰。”男子依旧低着头回话。

“你的进言我已传达给陛下,还为你讨得了出使残朱旧部的机会,你先前与肃亲王结怨,相比旁人,陛下定会信你更多些。至于策反兆国公主那件事在陛下心中远不及收归亡朱土地重要,你此番若能将事情办好,前途定然不可限量。”

“学生郭济多谢老师提点。”

面对郭济低头拱手行的礼,赵玱这次很快便托住郭济的臂膀将他扶起,看着郭济温顺憨实眉眼间藏着的那一丝阴狠嘱咐道:“你一路走至今日不算容易,往后定要小心谨慎,切不可行差踏错,唐捐了这多年隐忍和努力。还有兆国公主那件事,既由你提出,便也由你遣人去管吧,只是记得要小心些。”

“学生谨记。”

车轴轮转先是在郭济的家门前停下,郭济一步三回头向车中坐着的赵玱拱手告别,最后目送着赵玱的马车离去,消失在街巷的尽头。

赵玱的马车走的很慢,他年事已高,经不住马车的颠簸,跟随他多年的仆从快步跟在马车左侧的窗边,轻声向他问道:“老爷为何如此信任那郭济?”

这声音不大不小,既能让只有一帘之隔的赵玱听得真切,又能淹没在车轮的转动声中。

“自然是为了回报。”车中的赵玱悠悠回答道,“此人急切却又沉得住气,不日定能成就一番事业,其记挂亡妻多年,足见是个情义深重之人。吾儿屡试未中,对田间之事倒颇为精通,我年事已高,不日便要告老归乡,到时兴许要依靠他助我顺利还乡,安度余生。”

那侍者听懂了赵玱的话中意,接话说道:“老爷身体康健,平日里也多有行善,定能事事得偿所愿。”

赵玱听后只轻笑了几声,随后闭眼,在黑暗中感受着马车的起伏,静静估算着离家还有多远的路。

静谧久了,心思便飘到了远处,已然忘了原先心中估算着的数,直至马车停下,侍者敲了敲轿厢的门提醒他到了地方,他方踉跄着起身,掀开轿帘,搭上侍者的手,缓步走进了府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