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共振 > 第9章 第 9 章

共振 第9章 第 9 章

作者:卫七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8 03:52:16 来源:文学城

“厦门她生”的构想,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她们的生活中激荡起层层涟漪,也迅速波及到她们周围的更多人。

第一个被卷入这股漩涡的是刘佳。吴漾将这个项目的初步策划和资源对接任务交给了她。这对刚入职不久的刘佳来说,既是机遇也是巨大的挑战。她不再是只需执行命令的助理,需要独立协调艺术家、学者、场地和潜在赞助商。

起初,她有些畏手畏脚,习惯性地用吴漾那套纯商业的逻辑去沟通,在联系一位本土女性学者时,差点因为过于直白的“商业价值转化”说辞把对方吓跑。

虞向晚察觉到了刘佳的困境。一次项目讨论会后,虞向晚叫住了她。

“刘佳,跟这些搞创作和研究的人打交道,有时候不能太‘吴总’。”虞向晚笑着说,递给她一杯自己手冲的咖啡,“你得先理解她们的 passion在哪里。比如那位王教授,她研究闽南地区女性口述史几十年,在乎的不是出场费,而是她的研究成果能被更多人看见和理解。”

刘佳若有所思。在虞向晚的潜移默化下,她开始调整沟通方式,学着先倾听,再谈合作。她甚至主动去查阅了王教授的一些论文,在后续沟通中提到了其中让她感触颇深的观点。王教授的态度明显软化,合作顺利推进。刘佳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找到了不同于纯粹商业谈判的成就感和沟通技巧,她的身上,开始褪去生涩,多了一份圆融与理解。

与此同时,吴漾一直关注的沈明钰博士团队,也迎来了柳暗花明的时刻。在吴漾那份融合了虞向晚感性洞察和新评估框架的报告推动下,项目终于获得了内部正式立项,进入了尽职调查的关键阶段。

然而,新的问题出现了:沈明钰团队在产品的用户体验(UX)和外观设计(UI)上遇到了瓶颈,他们的设计过于“工程师思维”,缺乏对目标女性用户情感需求的细腻把握。

吴漾几乎是立刻想到了虞向晚。她安排了一次非正式的三方会面,地点就约在华新路老别墅的院子里。阳光正好,院子里虞向晚种下的几盆薄荷散发着清香。

沈明钰起初有些疑惑,不明白为什么投资人要带一位画家来参与产品讨论。虞向晚也没有过多寒暄,她仔细聆听了沈明钰关于产品功能的介绍后,拿起炭笔,在速写本上快速勾勒起来。

她画的不再是抽象的情绪,而是具体的用户场景:一个年轻妈妈在清晨手忙脚乱的厨房里,如何通过一个设计贴心、反馈温柔的设备,获得一丝喘息和安慰;一个独居女性在深夜回家时,如何被一盏光线柔和、充满安全感的智能夜灯所抚慰……

“科技不应该只有效率,”虞向晚放下笔,对沈明钰说,“还应该有温度。它的外观、它的交互逻辑,都应该像是在对用户说‘我懂你’。”

沈明钰看着那些充满故事感的画面,沉默了许久。她一直致力于攻克技术难题,却忽略了产品最终要融入的是充满烟火气的人间。这次会面,为她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后续,虞向晚应吴漾的邀请,以“美学与用户体验顾问”的身份,为沈明钰团队提供了数轮设计建议,极大地优化了产品原型。沈明钰这个理性至上的科学家,开始学着用更感性的视角看待自己的发明,她的团队氛围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然而,生活的波澜并非总是正向的。虞向晚的母亲虞母,在得知女儿不仅没去找“稳定工作”,还和一个“搞投资的”女人合伙租了栋“老破房子”后,终于按捺不住,从老家赶了过来。

虞母的到来,让老别墅温馨松弛的气氛瞬间变得有些紧张。她打量着这栋“年久失修”的房子,看着顶楼那个“乱七八糟”的工作室,眉头拧成了疙瘩。餐桌上,她开始了熟悉的“关怀”攻势:

“向晚,你说你,都快三十了,还搞这些虚头巴脑的画画,能当饭吃吗?”

“那个吴小姐,看着是挺能干,但女人太强了,未必是福气。”

“你们两个女孩子,住这么大房子,多不安全,多不会过日子……”

虞向晚试图解释“厦门她生”的项目,解释她和吴漾对未来的规划。但虞母完全听不进去,在她固有的认知里,女性的幸福路径只有一条:稳定工作,结婚生子。

吴漾一直保持着礼貌的沉默,直到虞母一句:“你们这样,以后老了怎么办?连个依靠都没有。”

吴漾放下筷子,抬起头,目光平静却坚定地看着虞母:“阿姨,依靠不一定来自于婚姻或子女。我和向晚,正在学习成为彼此的依靠。我们也在努力创造一种生活,让我们的才华和努力,本身就成为最坚实的依靠。”

她的话不卑不亢,清晰地划出了边界。虞母愣住了,似乎第一次意识到,女儿选择的这条“歧路”,并非一时冲动,而是有着她所不能理解的逻辑和力量。

虞向晚感激地看了吴漾一眼,然后对母亲说:“妈,我知道你担心我。但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也许它不符合你的预期,但它让我觉得完整,觉得自由。”

那顿饭最终在不甚愉快的气氛中结束。虞母提前结束了行程,临走时,虽然依旧忧心忡忡,但不再像来时那样激烈反对,只是反复叮嘱虞向晚“照顾好自己”。

母亲的这次到访,像一次压力测试,反而让虞向晚和吴漾的关系更加紧密。她们共同面对了来自传统观念的质疑,并成功地守护了她们共同构建的这个小世界。

“厦门她生”的项目在磕磕绊绊中稳步推进。刘佳联系到了几家关注女性议题的基金会和品牌,表现出乎意料的好;沈明钰团队带着优化后的产品原型,在一次内部演示中获得了满堂彩;虞向晚的创作也进入了高峰期,她将母亲的不解、职场女性的疲惫、沈明钰团队的执着、以及自己和吴漾之间那种微妙而强大的联结,都融入了画布,作品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张力与深度。

一天深夜,吴漾在书房处理完最后一份邮件,走到院子里透气。她看到虞向晚工作室的灯还亮着,便走了上去。

虞向晚正对着一幅几乎完成的大画发呆,画面上是两株截然不同的植物,一株柔韧的藤蔓与一棵挺拔的树木,它们的根系在泥土深处紧紧缠绕,枝叶在阳光下各自舒展,又彼此映照。

“这幅画叫什么?”吴漾轻声问。

虞向晚回过头,脸上带着创作后的疲惫与满足:“还没想好。也许……叫《共生》?”

吴漾走到她身边,看着画中纠缠的根系,那是看不见的,却最为关键的部分。她伸出手,轻轻握住了虞向晚沾着些许颜料的手。

“就叫《共生》吧。”她说。

窗外,厦门夜色温柔。老别墅静静地矗立在华新路的梧桐树下,像一个温暖的巢穴,庇护着两个不再孤独的灵魂,和她们正在一点点改变的、属于她们的微小世界。涟漪正在扩散,更大的浪潮,或许还在远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