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共振 > 第20章 第 20 章

共振 第20章 第 20 章

作者:卫七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8 03:52:16 来源:文学城

九月的厦门,暑气被几场秋雨洗去大半,空气里浮动着潮湿的、若有若无的桂花甜香,与海风的咸涩交织在一起。虞向晚站在华新路老别墅的顶楼工作室,窗外是沙坡尾错落的红瓦屋顶和远处灰蓝色的海平面。

她正对着即将在“她方”展览中展出的核心作品做最后的调整,画布上大片沉郁的蓝灰色,被她用极细的笔触点缀上微弱的、仿佛挣扎欲出的暖色光点。

她穿着那件洗得发软、沾着零星颜料的旧亚麻衬衫,长发随意用一根画笔绾在脑后,几缕碎发被汗水黏在光洁的额角。连续数日的熬夜让她眼下有了淡淡的青影,但那双眼睛,在专注时,依旧清澈而明亮,像被雨水洗过的天空。

与此同时,在北京CBD一间可以俯瞰车水马龙的会议室里,吴漾正经历着另一场无声的鏖战。她穿着剪裁一丝不苟的深灰色西装套裙,真丝衬衫的纽扣扣到最上一颗,勾勒出挺拔而略显单薄的身形。

连续的高强度工作和睡眠不足,让她原本就白皙的皮肤透出一种近乎透明的质感,即使薄施粉黛,也难掩眉宇间深深的倦意。她指尖无意识地转动着一支昂贵的钢笔,听着对面两位AI教育项目的男性创始人再次陷入僵持的争论,太阳穴隐隐作痛。

视频接通时,已是深夜。厦门的工作室里灯光温暖,颜料和松节油的气味仿佛能透过屏幕传来。北京的公寓却冰冷空旷,只有那盆从厦门带来的茉莉,在窗台上沉默地开着小白花。

吴漾看着屏幕里虞向晚带着疲惫却温柔的笑脸,那句盘旋在心头许久的话,终于带着沙哑的涩意问出:

“向晚,北京这边的谈判,到了最关键的时候,我实在走不开……可是沈博士的发布会,还有你的展览开幕……”她顿了顿,修长的手指按了按刺痛的太阳穴,这个细微的动作泄露了她内心的压力与挣扎,“都在中秋那几天。”

虞向晚正准备调色的手停在半空。她清晰地看到吴漾眼底的红血丝,以及她努力维持的镇定下那丝难以掩饰的脆弱。她放下刮刀,走到镜头前,仿佛这样能离她更近一些。

“我明白。”虞向晚的声音很轻,却像温润的玉石,带着安定人心的力量。她注意到吴漾今天戴着她送的那枚木制书签形状的胸针,别在西装的领口,一个小小的、属于她们的印记。“北京的项目需要你定乾坤,你必须在那里。沈博士那边,”她语气坚定起来,“我会代表你去。我会告诉她,你和她一样,正在另一个战场上,为了打破偏见、证明价值而战。她会懂的。”

她微微前倾,目光如水,温柔地包裹着屏幕那端的吴漾:

“至于我的展览,它就在这里,跑不了。你的名字和我并肩印在请柬上,比任何现场的鲜花和掌声都更早地证明了它的价值。吴漾,我们不需要通过同时出现在一个空间,来向彼此、向世界证明我们在一起。你的战场,就是我的荣光。”

吴漾怔怔地望着她。镜头里的虞向晚,穿着宽松随性的旧衣,置身于略显凌乱的工作室,却仿佛披着无形的铠甲,眼神澄澈而强大。

她想起初遇时那个因一句“商业价值”而愠怒敏感的艺术家,如今已能如此从容地理解并支撑起她世界的另一角。一种混合着心疼、骄傲与无比庆幸的情感,汹涌地撞击着她的心脏。

“可是……中秋……”吴漾的声音更哑了,带着一丝几乎无法察觉的哽咽。这是人月两团圆的日子,是她们分离后第一个本应相聚的节日。

虞向晚的嘴角弯起一个极其温柔的弧度,眼中有细碎的光芒闪烁:“月亮只有一个,我们在哪里看,它都是同一个。你看——”

她将镜头转向窗外厦门的夜空,那轮渐圆的明月清辉皎洁:“它看着你呢,也看着我。等你回来,我们补过。我给你留了最好吃的,你上次说喜欢的那家低糖冰皮月饼,就放在冰箱最里面那一格。”

最终,吴漾留在了北京,主持那场如同在刀尖上跳舞的关键谈判。中秋前一天,经过几乎不眠不休的沟通与博弈,谈判终于取得突破。

当两位创始人终于在补充协议上签下名字时,吴漾感觉全身的力气都被抽空了。她独自坐在空荡的会议室里,窗外是北京璀璨却陌生的灯火。她拿出手机,指尖冰凉。

吴漾点开虞向晚发来的第一条信息,那是一段精心剪辑过的短视频。镜头先是扫过发布会现场——

厦门国际会议中心的宴会厅内座无虚席,柔和的灯光聚焦在舞台中央。背景大屏幕上,展示着“织语”品牌的LOGO和核心标语:

“聆听未被言说的情绪,科技赋能内在平衡”。

视频切换到产品展示环节。沈明钰博士站在台上,她今天穿着一套剪裁合体的浅灰色西装,神情虽难掩紧张,但眼神熠熠生辉。她手中拿着一个设计极简、宛如天然鹅卵石般的白色椭圆形设备,大小恰好能盈握于掌心。

“这就是我们的第一款核心产品——‘织语·心镜’智能情绪追踪器。”沈明钰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来,清晰而稳定,“它并非简单的健康手环。我们整合了高精度心率变异性(HRV)传感器、皮肤电活动(EDA)监测以及独创的、通过合法合规的匿名化语音采样分析情绪语调的微型模块。”

她身后的屏幕动态演示着产品功能:

“‘心镜’能无感化地捕捉使用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峰值、情绪波动周期,尤其是那些细微的、甚至本人都未曾察觉的焦虑、低落或情绪耗竭瞬间。例如,长时间会议后的烦躁、深夜独处时的孤独感、或是面对多重任务时的情绪过载状态。”

画面切换,展示配套的APP界面,设计清新柔和。

“所有数据经过严格的**加密处理后,会生成直观的‘情绪能量曲线’与‘压力地形图’。更重要的是,”沈明钰语气加重,带着一丝自豪,“我们与心理学专家共同开发了AI情绪教练‘织语’。它不仅能提供个性化的正念呼吸引导、舒缓音乐和短期休憩建议,更能基于长期数据,主动识别使用者的情绪触发点,并提供认知行为疗法(CBT)层面的温和干预与建议。比如,当系统检测到用户每逢周日晚间便出现规律性焦虑时,会适时推送应对‘周日恐惧症’的专项练习和科普内容。”

接着,屏幕上展示了另一款更小巧的、可夹在衣领或放在枕下的“织语·安眠贴”。

“这是针对女性常见的睡眠问题设计的产品,”沈明钰解释道,“它不仅能监测睡眠结构,更能通过分析夜间心率变异性和体动,评估睡眠质量背后的情绪因素(如潜意识焦虑是否影响深度睡眠),并提供针对性的助眠音波和唤醒光。”

最后,沈明钰郑重宣布:“‘织语’系列的核心,是希望打破‘情绪管理是软弱表现’的偏见,将无形的情绪耗竭变得可视化、可管理。我们旨在为每一位使用者,尤其是承载了过多‘情绪劳动’的女性,提供一个私密的、科学的、24小时在线的‘内在关怀伙伴’。”

视频的最后片段,定格在虞向晚上台代为发言的画面上。

她穿着一袭素雅的藕荷色长裙,身姿挺拔,与台下穿着西装的沈明钰相映成趣。她并没有重复产品参数,而是用她艺术家感性的语言说道:

“…沈博士和她的团队,用科技做了一件很温柔的事。他们试图‘看见’那些被忽略的内心波澜,‘翻译’那些难以言表的情绪密码。这不仅仅是技术创新,更是一种深刻的人文关怀。吴漾女士因重要的公务无法亲临,但她嘱托我一定要表达她的祝贺与坚信——她相信,‘织语’所代表的这种关注人内在价值的创新,拥有改变无数人生活质感的巨大力量…”

台下,沈明钰专注地仰头听着,聚光灯的余晖落在她脸上,能清晰看到她眼角闪烁着激动与欣慰的泪光。那一刻,她不仅是科学家、创业者,更是一个理念被深刻理解和传递的共鸣者。

吴漾看着视频里从容不迫的虞向晚和动容的沈明钰,仿佛也置身于那片掌声之中。

她退出视频,看到了虞向晚发来的第二张照片——

华新路老别墅的院子。那张她们常坐的老藤椅旁,小茶几上摆着一碟精致的、印着玉兔图案的月饼,两杯清茶袅袅冒着热气,仿佛在等待一场即将开始的对话。

镜头巧妙地对准了其中一杯茶和空着的藤椅,然后向上,精准地捕捉了夜空中那轮圆满得令人心颤的明月,清辉如水,银辉漫溢,温柔地洒满静谧的院落,也仿佛深情地笼罩在那张为她而留的空椅之上。

虞向晚:发布会很成功,沈博士哭了,是高兴的。产品理念打动了好多人。月亮和茶都给你留着了,中秋快乐。

吴漾的指尖轻轻拂过屏幕上那轮明月和空椅,长途飞行和紧张谈判带来的所有疲惫,仿佛都被这遥远的、温柔的守望所融化。她深吸一口气,仿佛能隔着屏幕嗅到院子里清冷的桂花香和温热的茶息。

吴漾:谈判成功了。产品真棒,你的发言也是。想你,中秋快乐。

吴漾看着那张空椅和明月,想象着虞向晚是如何独自布置好这一切,如何在她无法团圆的夜晚,用这样的方式与她“共婵娟”。

一直强撑的坚强瞬间瓦解,滚烫的泪水毫无预兆地滑落,滴在冰冷的手机屏幕上。那空着的座位,是虞向晚为她留的,是她们之间超越距离的、最深沉的懂得与守望。她颤抖着手指回复:

吴漾:谈判成功了。想你。中秋快乐。

第二天,“她方”展览开幕。虞向晚穿着一身自己设计的、带有水墨晕染效果的改良旗袍,长发优雅地挽起,独自应对着媒体和来宾。她举止从容,言谈间既有艺术家的敏感,也有了一份策展人的沉稳。

当有熟悉的记者笑问吴总为何缺席时,她侧首看向展厅里吴漾最喜欢的那幅画,唇角扬起清浅而自信的弧度:

“她在北京,刚刚打赢了另一场重要的仗。我们的战场不同,但信念是共通的——让该被看见的价值,发光。”

吴漾在周日深夜,带着一身北方的秋凉,飞回了厦门。她没有回家,直接让车开到了“她方”展览的场地。展厅里寂静无声,只有几盏为画作设置的射灯,在深夜里散发着孤独而专注的光芒。

虞向晚果然还在。她背对着入口,站在那幅名为《守望》的画作前。画面上是夜色下的海,礁石嶙峋,浪涛暗涌,唯有远方灯塔的光芒,和礁石上那个模糊却坚定的背影,传递着不屈的等待。

听到熟悉的、刻意放轻却依旧清晰的脚步声,虞向晚缓缓回过头。看到风尘仆仆、眉眼间带着难以掩饰疲惫的吴漾时,她先是惊讶地睁大了眼睛,随即,那惊讶化为了一个极其灿烂、仿佛汇聚了所有星光的笑容,温暖地在她苍白的脸上漾开。

“你回来了。”

“我回来了。”

没有更多言语,吴漾快步上前,伸出双臂,将虞向晚紧紧地、用力地拥入怀中。这个拥抱,带着北京谈判桌上的硝烟味、长途飞行的疲惫、节日未能团圆的歉疚,以及巨大的、如同归港船只般的安心与慰藉。

她将脸埋在她带着颜料和淡淡栀子花洗发水清香的颈窝,贪婪地呼吸着这熟悉得让人想落泪的气息。

虞向晚也伸出双臂,回抱住她,感受着她西装面料下清瘦的脊骨和微微的颤抖。她轻轻拍着她的背,像安抚一个倦极归家的孩子。所有独自支撑的压力、深夜的思念,在这一刻,都找到了安放的归宿。

“辛苦了,”吴漾在她耳边低语,声音闷闷的,带着浓浓的鼻音。

“你也是,”虞向晚轻声回应,将她抱得更紧。

她们在空无一人的展厅里静静相拥,灯光为她们的艺术作品镀上温暖的金边,也为她们跨越南北、历经考验后更深沉的联结,落下无声而永恒的注脚。

她们错过了形式上的中秋团圆,却用各自在远方坚守与奋斗的姿态,赢得了灵魂更深层次的共鸣与共生。

理想是头顶那轮清辉遍洒的月亮,现实是脚下需要弯腰拾取的六便士。她们一个在北方硝烟弥漫的商场拾取六便士,为了支撑共同仰望的月光;一个在南方色彩与线条的世界里守护月光,照亮彼此在现实中跋涉的路。这,就是属于她们的,超越了地理与形式、颠扑不破的团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