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攻心 > 第8章 风波渐起

攻心 第8章 风波渐起

作者:Hiverblue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0 16:08:01 来源:文学城

今夜罕见的未起风浪,仅余走过时轻轻从耳侧掠过的寒凉,树尖纹风不动,明明灭灭的月光却闷在心口上,似是昭示着什么。

姚岁嵘伸出手,接下今年的第一片雪花。

“今夜之事,你可有眉目?”

“宫里出来的人……”雪花在指尖融成一颗饱满的水露,姚岁嵘将其拢入掌心,丝丝缕缕的凉意沁入心底,“能与我有什么仇怨,多半是冲着姚家去的。我会告知家父,叫他加强防备,不让他们有隙可乘。”

事到如今,她已没了再去遮掩隐瞒的心思。一边是后妃不守规制,半夜出宫;一边是侯爷目无王法,动用私刑,真论起罪来,二人半斤八两,谁也没比谁清白。更何况宋毓现今正处在风口浪尖上,李旭和玿王皆在暗中盘桓算计,不从他身上扒层皮怕是不会罢休,她自不必担心他会将此事捅出去。

雪势渐急,满天飞絮将整座长安城覆成银白,姚岁嵘已经许多年未在宫外行走,街头巷尾亦如往前,恍惚间神思飘远。那时的天地,亦如当下这般辽阔无垠,她在府中困顿太久,一出门,便再不愿回去,直到姚陇亲自来寻。

姚岁年的童年与世人想象的大相径庭。世家大族的女子皆是待价而沽的货品,称心的便娇生惯养好生呵护,不喜爱的表面上也要做足文章,悉心教导也好,敷衍了事也罢,目的都是为了往后谋个高门快婿,好给本家添分助力。而她一出生就被遗忘在了深院里,咿呀学语时张口叫的不是爹娘,而是时常将她揣在怀里干活的嬷嬷,现在回想起来也甚是新奇。

院子里寂寥乏味,无休止教她识字读书的嬷嬷,不靠谱但会给她带新奇玩意的哥哥,两个嘴笨的侍女,一房荒僻的书阁,将她束缚了一段漫长的岁月。

转过下一个巷口就能看见宫墙,“就送到这吧,辛苦侯爷。”

宫内已经有人打点好,为她开了扇小门,越过那道门槛,今夜的一切便能尘归尘、土归土,二人也算是两清。

“数日后宫中设宴,你可会去?”

姚岁嵘本想说不会,话到嘴边,她又于心不忍让陈贞一人去面对,暂且应道:“会。”

就算不去他又能如何。姚岁嵘并未停留,身影很快湮灭在皇城之中。

今年的初雪,来得比往岁早了许多,也盛了许多,自长安向北而望,千里沃野皆被雪皑覆盖。

盘州的街市上,行人皆深一脚浅一脚,走得甚是费力,可因“瑞雪兆丰年”一说,他们的脸上非但不见愁容,反倒个个喜笑颜开。

“兰兄诚鉴,今儿个巡演的可是京城名班,小弟历经周折,方才巧得这两张门卷,您可得赏脸一观啊!”

说话的男子青衫长袍,一身书生打扮,紧紧拽着一位衣饰考究,却眼下带青的男子,在闹市中艰难地穿行,颇为引人侧目。

徐兰并不是无意来看,只是前一晚睡时未将门窗紧闭,吹了一夜寒风,晨起时头痛欲裂,昏昏沉沉。本打算服药后好生休息一日,却不想被多年戏友硬是从床榻上拽起,一路推攘至此。

现在回头已是来不及,他也不想辜负了这位知音的好意,徐兰无奈叹息一声,只得顺了他的意,“好好,那咱就看一场,瞧瞧这京城名班与咱盘州台柱有何不同。”

两人验完票后,挤进密集的人潮中,边致歉边努力向前排的位子涌去。这家茶楼罕见容纳如此众多的人流,徐兰刚一落座,便感到胸口一阵憋闷,似是有块石头压在心口,连气也短了半截。

他们二人姗姗来迟,这出戏早已揭幕。台上主角身着淡粉长裙,裙上缀满盛开的一瓣瓣牡丹,轻摇翠扇,仅露出葱郁的发髻与一对弯如柳叶的细眉。

“则为你美花如眷,似水流年。”

扇子轻轻落至胸前,露出一张精雕细琢的脸。

刹那间,喝彩声如雷霆炸裂,掌声如潮水激荡,众人都陶醉于杜丽娘那仙女临凡般的姿容,唯独一人悄悄地渗出一滴冷汗。

徐兰心跳猛地一顿,目光如同被磁石吸引,牢牢钉在了那名伶人身上。他一只手摇晃着正沉醉的同伴,激动地低语:“快看!快看!那人……是不是苏优伶?”

“肯定不是啊,苏优伶隐退数载,眼前这位杜丽娘不过是扮相略有相似罢了,怕是您看花了眼。”

只是同一个扮相吗?“杜丽娘”似是察觉到他惊惧的目光,朝他微微勾唇,笑的心旌摇曳。

不对!不对!苏优伶为他唱了数月之久,妆容之下的面容他再清楚不过,绝不会认错!

但他明明已经死了……

怎么会……怎么会……他脚步踉跄,艰难地挺直了身子,再也不敢向台上投去一瞥,决然地向出口挤去。周围的人正沉浸在**中,被他陡然一撞也是冒了火气,然而,见到他那铁青的脸色,最终还是噤了声,给他让开了条道。

他们定会为这股莫名其妙的善心感到庆幸。

次日破晓,打更人路过时,于茶馆后巷中发现了徐兰的尸体。

同天夜里,玿王府来了位不速之客。

府兵将黑袍紧裹的二人团团围住,剑锋一刻都不敢偏移,警惕地注视着这两个潜入后院、行事诡异的蒙面之人。

僵持许久,其中一人愈发急躁,冰凉的尖锐紧贴着另一人的后腰,“不是你说这是一贯来见王爷的路吗?怎么回事!”

那人气得头昏脑胀,奈何受制于人,也只敢小声辩驳:“你也不看看现在是什么时辰,深更半夜的能不被当成刺客吗。”

执刃之人冷哼一声,察觉到侍卫逐渐逼近,牙关紧咬,心中一横,喊道:“我有事要见王爷!还不快去通报!”

说曹操曹操到。

“夜闯本王府邸,胆子倒不小。”李攸挥了挥手,四周的侍卫迅速散去,为他让开了一条道。

为首的人总算盼来救星,忙卸下面罩,唤了一声,“王爷!”

这声音李攸再熟悉不过,他轻拍着身旁侍卫的肩膀:“你们都退下吧。”随即斜瞥了一眼那人身后之人,略作迟疑,还是吩咐道:“你们随我来。”

内室不设家仆,历来都是李攸自己照料打扫,从无例外。他逐一燃起四壁悬挂的烛台,顺带也将壁炉的火苗催燃。而对于来客手中反着寒光的匕首,他仅是略略一瞥,不甚在意,反手抓了把茶叶,随意扔进炉子上的水壶中。

虽然来者显然不像是会静下心来喝他这杯茶的人。

“说吧,找本王何事。”

佘盟脱去黑袍,恭谨一礼:“王爷,臣刚自刑部出来,正欲回府,还未等到马车,便遭其劫持,声称要引其来谒见王爷。”他捯饬了一下有些凌乱的衣冠,拂袖坐在下首的位子上。

在二人的审视下,一道轮廓逐渐从阴影中走出,步履沉重而缓慢,那人伸出一只饱经风霜的手,上面布满了褶皱,挥手间揭下了遮挡面容的黑巾。

他颤颤巍巍地躬身行礼,声音嘶哑:“臣中书内史徐之豫,见过王爷,佘大人。老臣心急如焚,才冒险出此下策,万望王爷海涵!”

佘盟睁圆了双眼,目光中充满了惊讶,细细地端详了许久:“徐大人?您这是怎么了?”面前之人双眸布满血丝,眼眶肿起,嗓音沙哑,憔悴异常,活像老了数岁,也难怪他一路都未认出。

“王爷,佘大人,老臣家门不幸,望二位能为老臣做主!”

李攸斟了两杯热茶,放在他二人的面前。

“徐大人请讲。”

他也顾不得烫,囫囵润了润嗓,说道:“朝中众人皆知,老臣家中有四女,却鲜有人晓,还有一子流落在外。那是臣早年任盘州刺史时惹下的风流债,不久后便调任回京,两月后那女子来信,说她有了身孕。那时我不以为然,仅送了些薄财聊以抚慰,足够她维持生计。不料我竟如此福薄,府中接连诞下女儿,直至年岁渐长,才想起外头那个儿子。”

“可惜他生母身份卑下,连入府做个通房的资格都没有,臣本想着待那孩子年及弱冠,便以宗族身份过继到自己府上。路已铺好,却没想到那孩子……突然歿了。”

“突然?”李攸总算听出了点名堂,问道:“此话怎讲?”

徐之豫眉头紧蹙,痛苦地抱住自己的头,“仵作已验了尸,说小儿面青目赤,神气失守,肝、胆、脾、胃均有损伤,是惊吓失度而亡。身上未发现任何外伤,官府便以此判为意外,草草了结此案。”

竟然是被活活吓死的?李攸还从未见过此等先例,暂不能分辨话中虚实,试探道:“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令郎可有不为人知的辛秘?”

“不会不会!”徐之豫急忙解释一通,“老臣早些年就把他送进盘州最好的私塾,他每个月都会寄来家书,字里行间看得出是个知书达理的好孩子,不会招惹什么是非的!”

佘盟在刑部任职数十载,此案的确堪称异乎寻常的离奇。他轻抚着颌下刚冒出的胡渣,眉头紧蹙,疑惑地开口:“那便奇了怪,若他并非好事之徒,唯一的可能……便是冲徐大人你来的。”

徐之豫心中又未曾没想过,一张老脸簇成一团,“除却我与他亲娘,再无人知晓我儿身份。”他战战兢兢地挺身而起,恭敬地作了一个长揖,“我儿的身世并不光彩,老臣不便露面,恳请王爷与佘大人能够详查小儿枉死的真相,王爷若不嫌臣一把老骨头,往后愿供王爷驱策!”

“大人请起!”李攸搀住他的手,稳稳将他扶起,“本王受不起这么大的礼,令郎的事,刑部自会详查。时候不早了,徐大人先回去好好安歇吧,莫耽误了早朝。”

派人将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老人送出府后,李攸双眼紧闭,重重掐着眉心,疲态尽显。

佘盟在门前来回踱步,迟疑了片时,终究还是返身而入,“如今正是多事的时候,王爷真打算追查这起茫无头绪的疑案吗?”

“徐之豫也是朝中的老人了,声望还是有的,阳州骞坝案下月就要开审,这次要保下工部陈正息,多分助力有益无害。”

“可并不好办,毕竟盘州是田氏的封地,田氏与御史台那位尚有姻亲,刑部不好直接对上。”

“总之派人先行打探打探,面上功夫做足就行,实在不好办的话,徐之豫也只能跟朝廷陈明他儿子的身份,再调由刑部重审。”

佘盟得了令,急匆匆赶回刑部,连夜开始筹划。

短短数日,盘州悄无声息地变了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