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攻心 > 第1章 故人

攻心 第1章 故人

作者:Hiverblue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9 15:26:24 来源:文学城

骤雨初歇,飞檐从雨幕中探出半分轮廓,只见青砖渐显,垛堞砥厉,城门巍然。

此地乃大秦之都,长安。

地上湿滑,往来人流摩肩接踵,入城之列蠕蠕而动。众人喉间的不耐滚了又滚,面前甲胄环立,只得把埋怨咽回肚里,强扯出讨好笑意:“官爷,咱们都常年在外讨活,一天到了也就晚上回去能吃上口热乎饭。即便要挨个盘查,您看能否手脚麻利些,尽早放小的们进城吧。”

“就是啊,咱们有急事在身,行个方便嘛。”

央告也好,牢骚也罢,霎时闹得沸沸扬扬。守备一边召来下属加固防线,一边厉声呵斥:“城门重地,谁敢鼓噪!”却转眼就被淹没在民怨里。

眼看形式渐不可控,他生怕贻误主上所托,脸色顿时沉如黑墨,毫不犹豫地振腕提剑,直冲最初挑事的几人。

他刚迈出几步,一辆马车忽然横冲而出,堪堪截住他的去路。

守备闪避不迭,连退数步,险些晃倒在地,他连忙稳住身形,狠狠瞪向那其貌不扬的马车,心下冷笑:当下正需立威之机,竟真有刁民不知好歹,送上门来。

他双眉紧锁,手臂一震,将剑重新纳入鞘中,大步绕到车前,正要去拽下那不长眼的马夫,眼神却被與上一对灯笼吸引了去。

那灯笼也是极为寻常的款式,竹骨已经微微弯折,缟色绸布泛着浅黄,隐约可见针线缝补的痕迹,下头垂着的红穗磨起一层毛边,顺着冷风悠悠摆荡。

这样败旧的物件上,却赫然题着一个“崔”字。

斜风轻拂,卷着雨丝衅然而过,水珠顺着甲隙钻入后颈,他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帷幔被风掀起一角,露出散落的狐裘,却瞧不见半个人影。他悻悻缩回手,佯作无事发生,顺势摇头晃脑地搔了搔颈后。

心魂尚未全然安定,却闻细碎的声响自远及近,缓缓停在身后。

“方守备。”

他骤然僵在原地,两手越握越紧,众目睽睽之下,只得艰难地转过身来,恭谨施予一礼,磕绊道:“见……见过崔公子。”

油纸伞微斜,遮着一个素衣青年,身形单薄,却卓立如孤松。青年淡然一笑,恍作此前一切并不知情,仅是客气地问道:“在下方才回京,见这城内只出不进,不知是何缘故?”

守备招呼过来几个小卒,将崔氏的马车引上官道,见他并无深究之意,连忙端得道貌岸然,正色道:“年关将至,四方贡使皆已启程,上头有令,自今日起严查关隘、城门,防祸于外。”他心下没底,抬眼偷觑对方脸色,眼看对方神色渐凝,忙不迭地躬身:“城防军调度失宜,让公子羁留良久,待调配妥当,方某即刻回军领罪。”

崔恒眉峰微挑,指尖在伞柄上轻轻摩挲,放缓了语气:“原来如此。长安之戍事关国祚,魏庆,去卸下车尾的箱子,教城防一一查验。”

“是。”

魏庆迅速跳下马车,未等众人有所反应,便干净利落地割开绳索,抱着两个箱子稳稳落地。

这群士卒面面相觑,谁也不敢上前一步去查崔家的东西,数十双眼睛齐刷刷地落在守备一人身上。

守备心底暗啐一口,却不得不硬着头皮上前,装模作样地在两箱草药中拨弄几下,随即朝城楼挥挥手,示意他们赶紧开门,好生送走这尊大佛。

两方匆匆擦肩而过,谁都不曾回头,也自然无人留意到额汗津津的马夫。

跨过门槛,便是长安。暮色渐浓,长街只点缀着几盏夜灯,烟雨之下不免显得空寂,他们刚转过一条街巷,便迎面撞上前来相迎之人。

“公子总算到了!”小厮一手递上热腾腾的手炉,另一手递上厚外衣,而后接过伞柄:“雨下得突然,夫人还以为您今天赶不到,不停念叨呢。”

崔恒朝手心呵了口热气,两手覆上暖炉,“一别两月,舅父咳疾可好?”

“夫人日日盯着老爷按时服药,现在好转大半了。”

雨势骤然又急又凶,一时间寒气逼人,小厮连忙拉紧袖口,把伞朝崔恒那倾去,“只是午时圣上急召,至今未归,怕是要误了时辰。”

崔恒不着痕迹的朝魏庆递了个眼神,温声道:“既是急召,舅父多半去得匆忙,未携伞于身,我们不妨先去宫门前等候片刻。这几日车马劳顿,甚是乏闷,正好我也多走几步,活络下筋骨。”

小厮略一思量,旋即调转了方向,应声道:“既如此,便遵公子吩咐。”

宫道空芜,渺无人踪,只闻雨声滴沥,自青瓦之上滚落,转眼没入红墙。时如珠落玉盘,游弋试探,时如雷霆千军,气势如虹。

“娘娘,落子无悔,棋品见人品,切莫因小失大,无端辱没了身份。”

姚岁嵘泰然的将刚落下的棋子挪了个位子,丝毫不为所动:“崔大人言重了,本宫只是手抖,放错了地方,现在归正罢了,何来悔棋一说。”

巧言令色。崔仪昌轻哼一声,向后仰身,抻了抻酸硬的老腰,长叹道:“娘娘若是累了,不妨歇歇。”

暖阁与御书房仅一墙之隔,枯坐半晌,听这兵、刑、吏三部吵得你一来、我一往,他总归是累了。

更不用说皇上置身其中——他仅是想象了一下,便不由咂舌。

扬州水患已逾半月,赈灾人马早已遣出,粮草、银两亦分拨州府,事态总算稍得控制。没等李旭喘口气,善后之事接踵而至。

首当其冲的便是追责定案。州府彻查至今,水坝溃决究竟是天灾还是**犹未得实,然而堤坝既生差池,工部定然难辞其咎,近日来弹劾文书多如蝗虫,无论从轻从重,工部尚书这顶乌纱帽至少是要丢上一丢。

革职事小,却容不得李旭果决。十月渐近,灾后重建迫在眉睫,若再蹉跎,便要耽搁到明年开春,届时贻误农时、流民失所,祸患怕是更甚洪灾。而如今户部、礼部为年末诸事忙得脚不沾地,兵、刑、吏对这烫手山芋更是避之不及,眼下唯有暂且留用工部——

崔仪昌指尖轻叩,白子漫无目的地在棋盘上打着旋,已然明了此番召他入宫的用意。

工部皆为玿王爪牙,仅是除掉一个尚书,后面还有连串侍郎等着升迁,终究治标不治本。可若牵连太多,工部无法运作,不免有损天子圣明。

玿王定是也想到了这点,这才施压其余五部,有恃无恐。

而在他分神之际,黑子悄然攻城略地,方才还一边倒的局势,转眼间倒转乾坤。姚岁嵘一手托腮,另一只手闲散地拨弄着碗里所剩无几的黑子,“崔大人当年缠着家父彻夜连弈,白日里尚有余力参姚家一本,如今真是不得不叹岁月不饶人,连半日都坐不稳。”

白子陡然滚落,一路滚到姚岁嵘的脚下,她弯腰拾起,扬眉抬眸,不咸不淡地看了他一眼。

“怎么,崔大人也手抖了?”

崔仪昌将紧攥的手藏入袖筒,头一回认真打量起面前之人。

无论当年发生过何事,他也算亲眼看着姚岁嵘长大,自她入宫后,二人便再未见过,算来竟已两年有余。

但据他所闻,她在这两年中并未出任何变故,甚至是过得相当不错——入主一宫,执掌宫馈,李旭并未亏待了她;姚家那俩位更不必多说,自小到大她都是心尖上的人物。

世间何事,能令一人前后判若两人?

二人的目光在空中交汇,姚岁嵘那双凤眼依旧淡然无波,他却莫名从中看出几分故人的影子。

真是累昏头了。

崔仪昌摇摇头,甩开无关紧要的杂念,一手锤了锤僵直的腿,另一手扶着棋案,强撑着站起身来:“皇上今日怕是没空理会老臣了,时候不早,家中妻小还等着老夫一同用饭,先告辞了。”

他拱了拱手,转身离开。

“公子的病可有起色?”

崔仪昌猛然一个踉跄,他背对着她,轻叹一口气,听不出是真心还是假意,“侄儿还是老样子。既然药石无医,能吊着一口气,老夫便心满意足了。”

姚岁嵘斜倚在软垫上,有一搭没一搭地闲敲棋子,不紧不慢道:“日前,外祖来书,告知柳天医似有出世之意,连连出没于凛州巽岭一脉。柳天医与家祖曾有交集,若崔大人有需,家祖可从中牵线。”

檐角水帘倾泄而下,迸起半人高的水雾。他立在廊下,沉默许久,“承蒙娘娘厚爱。侄儿受过太多苦楚,如今只愿能自在了却余生。”说罢,径直没入白茫茫的雨幕中。

姚岁嵘仍然坐在原处,直到再看不见他的背影,一众禁卫破门而入,将殿内内监尽数拿下。

她一个眼神扫去,胆小的瘫在地上抖成筛糠,有胆大的还欲辩解一二:“奴才不知所犯何事,望娘娘明鉴!“其余人纷纷附和,好一阵叫屈喊冤,教人听了还真以为受了天大的冤枉。

姚岁嵘一言未发,仅是弯下身,从他腰间系带中抽出半块碎布,甩到他的脸上。

“玿王真是长着颗玲珑心,御前伺候的换一批,他便能收买一批。”

那块碎布悠悠滑落在地,露出一角细密的小字,不用她细看,便知上面写了什么。

清涟朝禁军呵道:“还不赶紧带走!”

转眼间,殿内只余她们主仆二人,顿时清净了不少,清涟给姚岁嵘系上外袍:“下棋伤神,娘娘今个要早些歇息。”

身上涌来一阵后知后觉的乏累,姚岁嵘合上眼,揉了揉眉心。

崔仪昌果真是极其难对付。任她使性耍赖,乃至言语相激,他始终岿然不动,攻守进退应对如流,不见半分迟疑。若非他主动神游,她不可能侥幸赢下最后一局。

这样心如磐石、算无遗策之人......姚岁嵘心中轻叹,只可惜终究藏不住他的破绽。

檐上传来几声鸦啼。

“清涟,该回宫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